2024年盒马鲜生业态模式分析(六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盒马鲜生业态模式分析篇一
由最早的邮购,农村流行的赶集,到大卖场形态,百货模式兴起,下一步品类专卖店开始蚕食百货,购物中心全面升级,最后b2c电商给百货致命一击...零售形态不断自我迭代和演变。
纵观国际零售业态,正在发生许多新的变化。总体特点是零售业态大融合,各种模式混合在一起,形成多功能、多目的、多流量的全新零售品种。接下来,我们将逐步介绍过去一年中国创新实践中的各种新零售和物种。
盒马模式,仓库一体化双向流。
零售杀手
传统超市的动线设计就是为了增加顾客在门店的停留时间,接触更多的商品,相应的o2o店内分拣效率就非常低。而且生鲜运营的最大难点是物流成本高、损耗率高。采购共享、仓储系统共享、客流订单共享是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
在生鲜电商兴起之时,烧掉巨大的资金投入后却毫无效果,单纯的生鲜b2c电商模式已被证明是不可行的。一方面原因冷链物流成本很高,像牛奶、蔬菜、面包、水果这些居民日常高频消费的低价、短保质期的商品,b2c生鲜电商很难做,因为流量成本非常高,客单价低,很难覆盖物流成本,这是这个商业模式天然的缺陷。
另一方面,b2c生鲜电商短保质期的商品损耗无法有效控制,导致最后品类越做越窄,只能够卖一些高价商品,而无法解决消费群体日常消费的痛点。因此,新零售的原始模型,——“盒马鲜生”,从出生开始,基因里面就有一种设计思维——致力于解决b2c生鲜电商的核心问题。
盒马鲜生像一家超市,但在这个4000平方米的购物场景中,还设置了占地面积40%左右的餐饮体验区,可以生熟联动。
表面上看,盒马鲜生是一家门店,但门店后面还“隐藏”着一个物流配送中心,支持线上销售。其核心逻辑是“仓店一体”,既是一个门店,也是一个仓库。
所以毫无疑问,这是一家线下的物理门店,但是实时更新的电子价签保证了与线上价格统一,透露出这是一家有着强烈互联网基因的企业。
门店内的餐饮区可以给消费者增加到店的体验感,消费者产生信任后,门店又能将多数快消品类通过app实现线上销售。所以,新零售就是看上去似像非像却从来没见过的商业形态。
2024年1月,自营生鲜类商超,支付宝会员店盒马鲜生在上海金桥广场开设了第一家门店,面积达4500平方米,很快实现了年平效5万元。经过2年多的发展,上海的门店数量迅速增加,并已经扩张至宁波、北京、深圳等城市。
新零售的核心在于线上线下融合,更好地解决了消费者的痛点,并以此来构建新的商业体系。因为无论对新零售做出怎样的定义,不可回避的一点是,新零售面向的目标群体是“80后”“90后”,他们身上展现出的是不同于上一代人的生活场景,这一点又决定了他们的消费习性。
比如做饭已经不再是“80后”“90后”群体每天的必做事项,因此提供给他们的生鲜食品就应该是小包装,新鲜方便、便于烹饪、一次性消费完。
盒马鲜生设计的关键业绩指标有三条:
1.线上销售单数一定要超过线下单数,因为再造一家传统超市是没有意义的。
2.3公里内的线上订单量要实现每天5000单以上。
3.线下要为线上引流。
这家以“吃”品类为主的全渠道体验店,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双向流量整合。物流仓储作业前置到门店,和门店共享库存和物流基础设施,店内部署了自动化物流设备,可进行自动分拣,效率极高,基本能达到3公里内30分钟送达的及时配送承诺。
盒马鲜生顶层设计的目标之一就是降低配送到家的冷链物流成本,提供生鲜全品类的商品服务。
盒马鲜生门店的上方铺设了全自动悬挂链物流系统,这样能够第一时间分拣店中陈列的商品,快速送到后场出货。门店的后场更是一个交织的传送系统,传送线上的保温袋在各自的轨道上行进,把会员线上选购的商品传送到集中的分拣台进行统一配送。门店里有冷藏库、冰库等冷链,以切实践行“新鲜每一刻”的品牌理念。
盒马鲜生有3000多种商品,包括肉类、水产、水果、南北干货、米面油粮、烘焙、熟食、烧烤以及日式料理等。为了配合精品超市的定位,店内还设有精品百货、鲜花等商品区,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体验为王,餐饮是最好的低成本流量入口。餐饮是一个天然的社交场景,为了得到好的餐饮体验,消费者会去门店消费。在体验方面,盒马鲜生借鉴了意大利的eataly超市和中国台湾上引水产模式。
门店内设有多个餐饮品类和餐饮区,消费者在店内选购了海鲜等食材之后,可以即买即烹,直接加工,现场制作。这个模式不仅深受消费者欢迎,提升了到店客流的转化率和线下体验,而且通过生鲜品类和餐饮制作深度结合,解决了生鲜经营中最难的损耗问题。
“强制”要求消费者下载盒马鲜生app成为一个“撒手锏”,到店客户通过绑定支付宝即成为会员,通过支付宝的实名认证信息,盒马鲜生构建了一个更加立体的客户数据库,这使得实体店能够变成大数据。app主营生鲜、食品配送,基于本地门店发货。
盒马鲜生通过电子价签等新技术手段,可以保证线上与线下同品同价,通过自动化物流设备保证门店分拣效率,最终实现顾客通过app下单后30分钟送达。盒马鲜生也在不断完善品类,未来将会在平台上推出sos(日常急救)商品频道、c2b预购频道以及更多的自有品牌。
新零售是顶层设计,需要一整套零售体系的重构,比如商品规划、服务与体验、物流、支付、信息系统和团队等,这并不是能在短期内模仿的。所以盒马鲜生不是要开一个传统的以销售为导向的线下超市,而是要做到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统一会员,统一库存,统一价格,统一营销,最终实现双向导流的封闭循环。
总之,可以将盒马鲜生模式看作阿里提出新零售的基础实验,它是一个不断自我迭代的零售创新进化的超级物种。
2024年3月,阿里研究院给出了新零售的定义: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形态。零售的本质是无时无刻为消费者提供超出期望的“内容”。
按照阿里
报告
的表述,新零售将区别于以往任何一次零售变革,它将通过数据与商业逻辑的深度结合,真正实现消费方式逆向牵引生产变革,将为传统零售业态插上数据的翅膀,优化资产配置,孵化新型零售物种,重塑价值链,创造高效企业,引领消费升级,催生新型服务商,并形成零售新业态。盒马鲜生业态模式分析篇二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零售”以飞快的速度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管是传统的零售商还是电商企业都对互联网提升了重视度,借助于此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销售模式。在这种背景下,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只有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变革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和完善,才能够提升人才培养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就从“新零售”角度出发,探究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并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新零售”;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效果
1“新零售”的概述
(1)“新零售”的含义。“新零售”指的是将线上与线下销售融合起来,对信息流、商业流、物流进行整合的新型销售模式。具体来看,新零售指的是企业或者个人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借助于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商品的流通、生产以及销售过程进行改造与升级,重塑生态圈与业态结构,并对线下体验、线上服务以及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模式。只有将线下销售、线上销售以及物流全面融合起来,才会产生新零售。(2)“新零售”模式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意义。第一,适应时代变化的重要需求。“新零售”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转变,要求人才要具备综合经营管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对线上、线下以及物流进行整合,并适应时代的变化。而传统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却忽视对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无法与时代发展相匹配,所以做好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意义重大,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要求。第二,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很多职业院校对“新零售”商业模式的认识还不全面,所采用的人才培养观念较为落后,没有结合新零售的发展情况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这导致其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较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和创新,结合新零售的发展情况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构建,则能够使人才培养模式更为科学,从而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2“新零售”商业模式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策略
(1)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以及人才能力要求。在“新零售”模式下要想更好地培养人才,提升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就应当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以及社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总体来看,新零售是将互联网和大数据作为基础的,其对于人才的专业化技能以及知识面有较高要求,因此职业院校应当加强计算机、管理、营销、电商等方面知识的教学,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方向。同时,在传统商业模式下,要求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运营能力等,而在新零售商业模式下,则要求其具备较强的互联网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获取的能力,因此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应当注重这方面的内容。(2)确定人才培养路径。在新零售模式下,职业院校要想更好地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应当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双方的深度融合来提升人才培养的效果。第一,校企合作构建适应新零售发展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学校应当主动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探索确立新零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学校在育人方面具有较为充足的经验和资源,而企业在时代发展方面更具有超前意识,对市场变化较为灵敏,所以双方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机制,更能够凸显人才培养的效果,提升人才的质量。第二,校企合作构建适应新零售发展需求的课程体制。课程体制设定如何,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新零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职业院校应当与企业相互合作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课程体制。职业院校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课程的安排和选取,确保对人才所培养的内容与企业以及时代发展相符合,确保人才能够学到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如此才能够使其未来更好地进入企业工作。通过校企合作进行课程体制的设定,能够发挥企业的优势,将企业的发展情况与学校人才培养融合起来,双方结合成一体,从而促进院校进行课程的开设。(3)加强师资队伍的构建。师资队伍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要想提升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适应新零售商业模式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具体来看,职业院校可以与企业相结合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比如定期将教师分批次送往合作企业中,让教师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在为企业贡献的同时提升实践技能,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职业院校还可以定期聘请企业中经验丰富的师傅到学校为自身的教师开展培训,为教师传授实践经验,或者灌输一些实践技能,使教师更好地将实践与理论联系起来,不断提升教学的效果。另外,学校还可以与企业相互合作构建实训基地,设立真实的场景,并引入先进的硬软件设备,在实训基地中长期驻扎指导师傅,教师可以根据要求进入到实训基地中开展演练,丰富实践技能。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也能够根据规定到实训基地中开展实践练习,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
3结束语
“新零售”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也要求高校要做好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在这种背景下,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师应当积极对“新零售”进行探索,做好思想观念的转变,明确商业模式的变革,并对自身的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做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新设计与规划,只有如此才能够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使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够适应时代趋势。另外,职业院校还应当认识到自身师资队伍方面的缺陷,对教师加强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技能和水平,以此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盒马鲜生业态模式分析篇三
摘要:随着新发展理念的发展,绿色和共享深入人心,共享单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其中哈罗作为后起之秀,值得进行分析。本文主要通过pest模型与aa-rrr用户留存模型入手,从哈罗单车战略管理、用户留存、营销管理三个角度对哈罗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提供参考。
关键词:共享经济:哈罗单车:pest模型:aa-rrr用户留存模型:大数据
1 引言
1.1共享经济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定位系统的普及,共享经济迅速崛起。与此同时城市规模扩张、人口增长,城市交通出行量持续上升。中国市场中共享经济模式迅速扩张,共享单车模式在很多城市迅速兴起,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很大便利。共享单车以其使用便捷、节省时间、价格便宜、绿色环保等优势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在共享单车迅速蹿红的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使其用户持续使用意愿逐渐降低。
共享单车运营至今已有近五年时间,市场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后现阶段逐渐趋于平稳。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带来了诸多问题,有些问题时至今日尚且存在。但是不可否认,依托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共享单车的产生满足了城市居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有利于碳减排,并将“共享理念”深入人心。
1.2研究现状
速起速落的共享单车,虽然解决了居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因此对共享单车市场发展进程进行梳理,总结共享单车行业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对其进行分析与反思,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显得尤为重要。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丁宁,杨建新,逯馨华以北京市为例,基于交通出行统计数据和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核算了共享单车的生命周期碳排放,辨识了共享单车和普通单车生命周期碳排放差异并分析了其对城市交通碳排放的影响;西安科技大学袁晓芳、方颖、金紫薇对共享单车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外经贸程波辉,奇飞云基于15城市的政策文本探讨了共享单车的政府规制问题;南京林业大学李雨馨,居亚红以ofo和摩拜共享单车为例,探寻速起速落产业中的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西安邮电大学赵广元,尚秋燕基于灰色理论对ofo需求量进行短时预测;齐玉苹,包景源,梁立军基于coso视角对ofo财务内控进行反思;武汉理工大学吕杰锋,徐文静,姜杰对共享单车环境影响进行对比分析,从设计的角度提出改进建议,旨在弥补作为可持续产品服务系统的共享单车产品上的欠缺;战旭威基于李嘉图租金理论的再推导分析了共享单车、地铁与城市住宅租金的关系。
1.3论文观点
为了研究用户参与意愿对共享单车市场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利用aa-rrr模型对共享单车的用户留存进行分析,与此同时为对共享单车的速起速落市场状况以及显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更好的经验总结,采用了pest分析方法对共享单车市场的战略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以期开创更美好的未来市场。
2.哈罗的现状与发展历程
2.1发展初期 ( 2024 - 2024 第二季度)
自 2024 年实现了 pc 端向移动端的转变,移动端服务模式大量涌现,线上租车、拼车代驾、出租约租车、专车快车、分时租货,共享出行的出现使得传统的交通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 2024 年起,中国有超过 50 个中大城市开始提供公共自行车服务,截至 2024 年3 月,215 个市县开展了公共自行车项目。然而这个时期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公共自行车项目多为模仿国外的有桩投币自行车,在线上支付日趋流行的背景下,这些公共自行车项目并没有实现大规模推广。
而 2024 年开始,同时满足线上支付且无桩停放的共享单车ofo在一二线城市率先登陆,迅速抢占市场,致力于解决 “最后一公里” 难题,这种针对出现方式的改变给交通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ofo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行业,在原本的交通行业格局上推陈出新,表现了它对于传统的交通行业的优势所在。2024 年是共享单车对于用户争夺的 白热化时期。根据水木清华研究中心 “中国共享单车行业
报告
”的数据,截止 2024 年年末,超过 30 家运营商投入共享单车,共享单车市场规模的增幅超过 400%。随着 ofo 单车对一二线城市的争夺。2024年共享单车市场达到白热化,一线城市的单车数量达到了饱和甚至过饱和。地方政府开始逐渐收紧对于共享单车的政策红利,并逐渐开始计划对于共享单车的管控。与此同时,由于 ofo 单车的目标市场集中在大型城市,中小型城市还处于未饱和阶段,这一时期成立的共享单车纷纷将定位放在中小型城市,单车开始 a 轮融资,试图通过占据二三四线城市进行弯道超车,其中包括 2024 年 9 月与永安行合并的哈罗单车。11 月哈罗单车投入运营后,直奔二三线城市,争夺短途出行市场的巨量长尾用户,较为成功的占有了客户市场,成为极少数后发制人的运营商。
2.2发展中期 ( 2024 第三季度 - 2024)
根据自行车行业协会的分析报告,截至 2024 年 4 月,市场上累计投放的共享单车数量已经达到 1500 万辆,其中 ofo 单车累计投放的单车数量占有了共享单车的绝大部分市场。随着国内市场逐渐趋向饱和乃至过饱和,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愈发明显且激烈,两极分化日益严重。
1.融资之争——ofo与哈罗单车代表的第一第二梯队的分化
共享单车平台中,融资明显向头部聚集。根据 “经济日报”2024 年 9 月的数据,ofo 单车的融资金额分别占该市场总融资金额 51. 26% ,而其他的共享单车平台的融资金额很小,且大部分停留在 a轮。而第一梯队的 ofo 单车刷新共享单车平台单笔融资新高, e 轮融资为 7 亿,无法获得融资或者融资无法持续进行的运营商,就面临着后劲不足的问题。
2.价格战——第一梯队的竞争
2024 年第三季度开始,共享单车第一梯队的 ofo 单 车 和 摩 拜 单 车 开始了 一 场持续大半年的价格战。在这一年,大部分第二梯队的运营商无法承受亏本经营,纷纷选择停运。然而这并没有达到第一梯队双方的预期,两家共享单车运营商都损失惨重,但并没有一方有效占领了对方的市场份额,甚至在这期间由阿里巴巴资助的哈罗单车悄然上位,占据了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根据新浪财经 2024 年 3 月的报道,双方的资本都逐渐吃紧,月卡价格恢复到价格战前的水平,结束这一场价格战。其中最大收益者哈罗单车,在价格战之后,继续维持较低的价格,吸引第一梯队的用户,从而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量。
2.3共享单车市场中ofo与哈罗的现状
共享单车最先引入的城市普遍为一线城市。一线城市的特点是面积大、总数少。在这样的背景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一线城市就很突出。由于一线城市大多交通状况较差,公交系统的效率比自行用车的效率要快,人们出行更多地使用公交系统。尤其是时间有限极其的上班族,为了快速从家到地铁站,从地铁站到上班地点,起点和终点之间存在 “最后一公里”,因此选择共享单车满足出行需求。故而布局在一线城市的共享单车的主要针对用户就是一线城市的上班族。然而一线城市数量有限,在最初的市场争夺结束后,一线城市的用户迅速被第一梯队瓜分,ofo就是其中主体之一。随着发展,共享单车转向二三线城市的市场。二三线城市的特点是城市相对较小; 核心区域公交系统比较密集,边缘区域公交系统分散; 城市节奏较慢但城市基数大。故而每个城市的用户量远不及一线城市,但是基于较大的城市数量,二三线城市总体客户量大于一线城市。不过,由于每个城市的推进都需要消耗较大的固定成本,而扩大经济规模产生的规模效应在不同城市间没有在同一城市内明显,故而在二三线城市推广面临着难以深入的问题。
但是问题来了,在共享单车未饱和前,由于共享单车扩张时给市民出行带来的便捷,政府文件对共享单车的发展持鼓励态度。尽管同时也发现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但是仅提出指导意见,并没有严格进行限制。在共享单车数量到达饱和乃至超饱和时,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为了争夺市场占有率,许多运行上的问题更加暴露。政府开始逐渐收紧对于共享单车的政策福利,并针对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意见乃至提出改进
方案
,对于共享单车的总数和运营开始进行限制。但这一阶段的政策中的限制条例大多限于宏观层面。对于共享单车暴露出的停车、押金等问题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国家层面开始直接下达建议。例如在共享单车停运风波所暴露出共享单车具有的金融特性中,并不能保障用户的权益,从而政府直接建议去掉共享单车行业的金融特性,也就是去押金化。使得运营商不能通过蓄积押金带来的现金流进行金融操作,降低运营商停运后带来的风险,降低杠杆率。总体上来看,目前市场上存在严重过剩问题。根据今年上半年北京市交通委发布的权威数据来讲,上半年共享单车日骑行量160.4万次,平均日周转率约为1.1次每辆,但日均活跃量占车辆16%,周均活跃车辆仅为30%。这意味着,共享单车未来减量将是不可逆的趋势。
在2024年,市场上ofo占据单车市场约65%,但从2024年最近数据显示,大量的ofo单车在垃圾场等候处理,官方的解释是:“已到了报废年限”,这样大的趋势表明,押金都无法退还的ofo复活的机会十分渺茫。而投入市场较晚的哈罗单车限于城市禁令,并未经历疯狂投放阶段,躲过一劫。随着ofo的惨痛退场,后期崛起的哈罗单车总结经验,联合阿里巨头,走上农村包围城市路线,于2024年正式登陆城市主战场,实现互利共赢。2024年4月9日,哈啰出行宣布,将从4月15日起在北京城区实施新的计费规则,骑行费每15分钟1元,也就是说,骑行1小时需要花费4元,是原来的2倍。
3 哈罗运营分析
3.1战略管理
pest模型:为一种企业所处宏观环境分析模型,p:政治 e:经济 s:社会 t:技术
其中政治属于企业所处的大环境背景,一个国家的稳定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在我国绿色、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共享单车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经济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离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难以存活。企业只有在完善的市场环境下,竞争才能发挥作用,从而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社会环境是企业产品能否得到认可与发展的条件,在基础设施完善的中国,人民对共享和绿色充分认识的今天,共享单车得以迅速发展。技术是企业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必要条件。技术的创新是企业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的利器。下面将从以下四个角度对哈罗单车进行分析。
p:自2024年起各地方政府加强对共享单车的管理力度,北京、成都、武汉、昆明等地纷纷出台管理条例,维护市场有序规范运营,发挥其构建绿色低碳系统、解决短距离出行需求、治理交通拥堵方面的积极作用。2024年3月19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新业态用户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新规就共享单车等交通新业态资金和押金管理办法向社会征求意见
e:共享经济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或服务,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具体到共享单车领域,为解决短距离公共出行提供解决
方案
。我国共享单车烧钱模式破产,探索新型盈利模式成为企业转型的关键。s: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压力加剧,交通拥堵现象时有发生,作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工具,共享单车成为城市交通换乘的重要组成尾气污染使得雾霾现象日趋严重,环保需求成为公众交通出行的重要因素,共享单车同时满足用户的绿色出行需求和健身需求
t:wifi热点和4g网络技术的普及为共享单车市场提供了智能硬件终端,gps定位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精确服务。移动支付环节成熟,优化了用户体验,便于付费骑行,利于行业良性循环。共享单车纳入社会征信体系,减少用户违规用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有助于城市公共管理。
3.2用户留存
aarrr转化漏斗模型 该模型主要从用户生命周期的环节入手,以用户的运营情况为背景。通过活跃率和留存率为指标来衡量用户留存情况。其中用户的生命周期主要分为五个阶段,aarrr转化漏斗模型 其中第一个a为获客能力,是一项产品发展的核心指标,通过激活使用app为新用户的初次体验。通常产品都会选择送优惠,体验服务的方式来获得新客。第二个a为用户的活跃,用以判断客户是否在体验服务后,形成了客户粘性,核心指标是用户的使用时常,表现为用户更多的停留在产品中。第一个r为留存,即客户是否连续使用产品,即该产品是否跃升成为顾客的常用软件。其中核心指标为次日留存,七日留存,三十日留存。通常企业采取推送短信召回,节日活动等。第二个r为收入指标,是企业的最终目标,企业最终还是要实现获利的,顾客愿不愿意为产品消费是企业产品的最重要环节。最后一个r为传播,在产品实现了顾客喜爱与盈利后,该产品能否实现推广是企业获得用户的规模经济的基础。通常企业采取邀请好友,朋友圈分享来激活潜在顾客。以下将从这几个角度对哈罗单车进行分析。
获客:在进入市场初期,哈罗单车通过于宁波政府签订协议。讲哈罗的共享单车以市为单位进行投放,在共享单车发展的初期,这种与政府签订协议,是获得用户的最好方式。在发展中期,由于蚂蚁金服的入股,哈罗与蚂蚁金服交换客户客观的说是从支付宝获得客户。战略上哈罗通过与拥有大量潜在客户的组织进行合作。
活跃与留存:客户的获取是第一步,如何将手中客户进行激活是第二步,在依托强大的组织背景下,哈罗通过首单免费,新用户获得免费月卡,无限次使用哈罗单车为手段,吸引顾客,提升顾客粘性。在免费获得月卡的帮助下,顾客的留存率显著提高。这里哈罗在产品运营上通过大数据为手段,使用aarrr对后台数据进行分析,发现40%的客户在交押金步骤上推出产品。后续哈罗在与蚂蚁金服成功牵手后,通过芝麻信用进行免押金骑行,大大提升了用户活跃与留存。
收入:在共享单车市场上,ofo与摩拜在共享单车的市场极尽全力去吸纳客户。目的在于吸引腾讯和阿里的投资,这两个单车品牌的盈利主要依靠于外部融资和政府补助。与之相反,哈罗单车,在调研了市场后,将自己的目标客户群体定位在在校大学生和都市白领。将共享单车与大数据结合,通过大数据进行单车的投放于运营。最终将共享单车的折旧与运营成本控制在0.3元,实现无限接近盈利。
传播:哈罗单车在获取潜在客户群体上,战略上通过与政府和蚂蚁金服合作。以此来完成客户群体的引渡,在营销上,哈罗单车通过推出景区优惠、夜间单车免费、亲子单车方式,打开景区和学校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在ofo与摩拜疯狂占据一线城市时,哈罗单车从二线城市入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实现自身的发展。
3.3营销管理
在产品和服务渐趋同质化的情况下,营销成为企业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哈罗单车通过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并将该策略进行落地实施,从而得以在共享单车这样的红海市场上杀出重围,脱颖而出。
3.3.1产品
在产品上,哈罗单车优先考虑产品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不断对单车进行迭代升级。 哈罗单车的车身采用高级耐磨损材料,其坐垫适合人体工学,车辆轻便舒适,车漆与涂层采用清洁环保的材料, 并且能够实现 0.99 秒极速开锁,在开锁后别出心裁的一声“hello”让哈罗单车形象更加鲜明。哈罗坚持走智能车路线,可以获取数据以及运维需求的信息,包括监控车辆的生命体征、用户的骑行数据、城市空间地理数据等。此外,为了适应景区的需求,哈罗单车专门研制了多人车,并就旅游场景下常见的亲子车、山地车和智能车进行研发优化, 全方位地解决了景区内智能化的需求,还提供景区单车、智能锁、扫码租赁等整套共享单车系统, 让游客获得新服务、新体验,吸引了大量景区游客使用。
3.3.2价格
哈罗单车的基础收费标准是 1 元/30分钟;用户亦可购买月卡,价格为 20 元,月卡用户可在 30 天内无限次数用车,每次前 2 小时 免费; 超过 2 小时后 按 照 1元/30 分钟收费。在单次使用价格方面,哈罗单车与同行业竞争者并没有显著差异。 但是,哈罗单车率先全面推行免押金战略,这成为其在行业竞争中杀出重围、扭转战局的一个关键。2024 年 3 月 13 日, 哈罗单车宣布 ,芝麻分超 650 分的用户可在全国任何城市免押金骑行,并且用户可直接通过支付宝扫码骑行; 芝麻分不满 650 分的用户,也提供购买免押资格的月卡等其他免押方式。 截至 2024 年 5 月 13 日,短短两个月里,哈罗单车注册用户增长 70%,日骑行订单量翻了一番,进一步证明“全国免押金”的政策符合用户的需求。
3.3.3渠道
除了 2c 销售,哈罗单车还采取与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深度合作的方式进行产品推广。目前,哈罗已成为 20 多个城市的独家运营商。东营、镇江、滨州等地方政府都积极接洽引导,并且主动提供各种资源支持哈罗单车入驻,并且政府还会帮助单车企业进行运营。 并且,哈罗单车还政府签订合约, 帮助建立城市公共出行体系,成功地让政府成为其大客户,从而保证了其收入来源。
3.3.4促销
在促销策略上, 哈罗单车采用 “线上+线下”的一体化促销策略。在线上,哈罗单车联合“美拍”跨平台合作,将品牌文化、红人效应、粉丝经济三者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升级,有了一定的传播效应和话题效应。哈罗单车还与京东跨界合作,将哈罗单车 3.0 新车的舒适度和京东“好物节”结合,借助双方的优势,提高了哈罗单车的知名度。在线下, 哈罗单车在杭州地铁 1 号线发起“骑时,我在等你说哈罗”的创意广告营销活动。一系列的暖心文案,让每一位路过的乘客都倍感温暖, 引发了乘客和网友的热烈讨论,增加了哈罗单车的知名度。
4 结论与对策
4.1要选择差异化的市场定位
在共享单车行业,一线城市已是一片红海,而二、三线城市还是一片蓝海。哈罗单车选择定位于二、三线城市正是采取了蓝海战略, 通过在竞争较为缓和的二、三线城市确立生存的根基,进而择机向一线城市扩张。 并且,哈罗在一线城市的投放逻辑与其他共享单车企业也有所不同,它瞄准的首先是用户有需求单还没有足够单车覆盖的区域。 此外,哈罗单车还在竞争程度相对较小的景区率先发力,解决了景区内“最后一公里”的旅游交通痛点。借助这一系列的差异化,哈罗单车成功地避开了市场竞争,一跃成为共享单车行业的前三甲。 由此可见,选择了差异化的市场定位是哈罗单车能够后来居上的一大关键。
4.2营销策略需要与市场定位相匹配
哈罗单车定位于二、三、四线城市和景区市场。这些市场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但是,哈罗单车采用与其市场定位相匹配的营销策略, 从而成功地克服了这些劣势, 如,二、三线城市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付费能力较弱,这就使得单车使用率不高;而且二、三线城市人口素质相对较差, 车辆偷盗损毁率可能相对较高。针对这一问题,哈罗单车采取与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进行深度合作的策略。首先,不同于车满为患的一线城市,大多地方二、三、四线的政府对于这一新业态持包容鼓励态度,率先进行管理机制保障工作,且多数市民对共享单车持欢迎和支持态度,这为哈罗单车提供了良好的运营环境;由于哈罗单车还帮助政府建设城市公共出行体系,政府的采购也为其提供了收入来源,使得其能够持续发展。
4.3要寻求清晰的盈利模式
大量初创企业因为无法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而面临倒闭。 在共享单车行业中,这一问题尤为突出,目前绝大多数共享单车企业并未实现盈利。而哈罗单车通过清晰的盈利模式,成为为数不多的能够自我造血的共享单车企业。一般而言, 共享单车企业主要依靠押金、 用户支付的费用和少量广告收入来盈利。相反,哈罗单车从诞生之日起, 就以大数据为依托,完善自己的运营,降低运营成本和推广成本呢。通过将单车折旧和运营成本降低至0.3元,实现了无线接近盈利。从而保证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4.4与高新技术结合,优化自身产业结构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用好现有技术企业实现自身的升级与转型是必要的。哈罗单车通过后台大数据的应用,精准发现押金问题是潜在用户发展成为用户的阻碍。通过与蚂蚁金服中的芝麻信用,来推行免押金服务。最终实现,自身用户的转化。在运营上,哈罗单车通过聚类分析,精准测算出单车的使用位置与数量。将单车进行最优化投放,与此同时,通过现代化技术进行单车运营。控制成本,实现共享经济下的盈利。
参考文献:
[1]李晓婷.浅谈哈罗出行竞争力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4(03):92-93.
[2]王嫣然.初创企业如何后来居上——基于哈罗单车的营销策略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4(13):43-45.
[3]李甜甜.共享单车品牌竞争策略——以哈罗单车为例[j].全国流通经济,2024(04):94-95.
[4]马维皓.互联网消费背景下共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以ofo,摩拜和哈罗单车为例进行比较[j].财经界(学术版),2024(12):7-8.
[5]张昊. 共享单车的市场结构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24.
[6]周春阳. 共享经济平台构建初期运营策略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24.
[23]张喻雯.共享单车市场调研与治理研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4,28(04):63-70.
[24]简玉坤,聂梦霞.共享单车行业市场运营状况调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4(17):104-107.
[25]邬雨轩.以ofo共享单车为例探索共享经济时代的企业商业模式[j].现代经济信息,2024(14):68.
[26]张昊. 共享单车的市场结构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24.
[27]周春阳. 共享经济平台构建初期运营策略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24.
[28]唐廷廷,金登科.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共享经济消费模式
创新
研究——以共享单车ofo为例[j].价值工程,2024,38(25):141-144.[29]程志.共享单车已悄然进入下半场[j].中关村,2024(09):28-30.
[30]齐玉苹,包景源,梁力军.基于coso视角的ofo财务内控反思[j].商讯,2024(20):97-99.
盒马鲜生业态模式分析篇四
处于互联网的时代,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传统零售业的冲击是巨大的,电子商务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网购的流行使得传统零售业不得不转型升级.但是,线上购物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物流配送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影响,给顾客在进行线上交易时带来很多的不便.所以,电商企业也在尝试进行变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解决传统企业和电商企业面临的问题成为时下热点,2024年,马云首次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其核心就是线上和线下的有机融合.雨盒马鲜生作为新零售的标杆,研究其商业模式不管对于传统企业还是电商企业都韦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研究的盒马鲜生的商业模式都是基于北京盒马鲜生大成店,对于盒马鲜生的其它店是不考虑在内的.
零售业 物流 电商
盒马鲜生概述
(1)盒马鲜生简介
盒马鲜生是一家支付宝会员生鲜体验店,2024年1月13日在上海张扬路3611号浦东金桥国际商业广场开业.盒马鲜生是阿里巴巴投资的“新零售”项目,其采用“线上电商+线下门店”经营模式,门店承载的功能较传统零售进一步增加,集“生鲜超市+餐饮体验+物流配送”为一体.截至目前,盒马鲜生已开出36家店,覆盖北京、上海和宁波等地.盒马鲜生分为线上与线下两部分业务:线下开设门店,以场景定位的方式销售来自103个国家、超过3000种的商品;线上依托其实体店,提供三公里以内、半小时送达的快速物流配送服务.
(2)盒马鲜生的特色
1.鲜
盒马鲜生强调为顾客提供最新鲜的食材,致力于满足顾客每一餐的需求.因此,盒马鲜生提供的都是预包装、小包装的食材,而且生鲜产品包装上都有生产日期,不会存在过期产品的销售.盒马鲜生的鲜,就是要让大家的生活品质得到保障,同时也不浪费.
2.所想即所得
盒马鲜生采用店仓合一的经营理念,线上与线下保持商品的质量、、库存等的一致性,同时提供3公里内30分钟送达服务,可以满足顾客在任何场景下的即时性需求,实现“所想即所得”.
3.一站式购物
盒马鲜生的门店面积有限,通过线上扩大品类,并推出各种各样的预售商品,来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盒马鲜生是围绕吃来定位的,会满足你所有吃的问题,提供所有吃的产品,所以在吃的一站式服务上,盒马鲜生具备巨大的商品竞争能力.
4.让吃变成一种娱乐
盒马鲜生不断推出各种各样的活动让消费者参与,让80后、90后消费者在店里都有一种参与感,都能够感受到自身价值,所以盒马鲜生在整个店里面设置了大量的分享、diy,交流等,让“吃”变成一种娱乐,体现出消费者的价值.盒马鲜生就是基于消费者体验重新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让大家吃在其中,乐在其中.
盒馬鲜生商业模式分析
(1)零售角度
盒马鲜生是一种新的零售模式,集超市和餐饮于一体.盒马鲜生线下实体店经营商品种类很多,尤其以生鲜为主.与一般超市生鲜区相同的是,卖场人口陈列着各种海鲜食品,几乎在其它超市能买到的在这里也能够买得到.不同于一般超市的是,占盒马鲜生30-409b的区域是餐饮区.消费者到店,不仅仅可以买到所需的生鲜、食品半成品,还可以直接将挑选的海鲜当场在餐饮区加工,直接堂吃或者带回家吃.这就是盒马鲜生创新点之一,这种新的消费体验,解决了年轻上班族的吃饭问题,而且还吸引了大量的顾客前来体验.
(2)营销角度
1.精准的目标群体定位
盒马鲜生的目标群体是80后和90后.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表示,80后和90后数量庞大,而且需求也比较特殊.在现代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年代,商品对于这些人来说,不是特别敏感的因素,相对来说,商品的质量和服务体验成为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正是抓住这群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盒马鲜生才将自己定位为“精品超市”:产品质量好、包装精美,产品从世界各个地方进行采购,追求质量上的完美.
2.高端的产品定位
盒马鲜生的海鲜产品多数是从国外采购的,比如俄罗斯帝王蟹、南美大虾、澳洲龙虾和澳洲牛排等.对于美食,鲜有人能抵得住诱惑.从国外采购来的海鲜,对于消费者的诱惑更大.不仅如此,店里的休闲食品,酒饮类等大多数也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这么多的进口食品,使得产品的定位一下子提高了一个档次.
3.多元化的销售渠道
盒马鲜生的销售模式融合了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盒马鲜生有自己的实体店,消费者可以亲自到店里选购自己喜欢的商品.而且,店铺位置选在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接近于公交站点,消费者完全可以在下班时顺道来店里购买,另外,盒马鲜生有自己的app,每个顾客都可以成为其会员.你只要打开盒马鲜生app,选购自己喜欢的商品,并且下单,围绕店面3公里范围内,30分钟就可以送达.
(3)物流角度
盒马鲜生3公里内30分钟送达的承诺,这得益于它全自动的物流系统.其在门店后台设置了三百多平方米的合流区,前后台采取自动化传输系统,从前端门店到后端仓库装箱,都由物流带传送,在门店中消费者可以看到头顶上方的传送带有包裹在飞来飞去.店铺接到app订单后,拣货员根据订单只挑选属于自己类别下的商品,放入专用保温袋,通过自动传输系统直接把商品传送到后台合流区,装入专用的配送箱,用垂直升降系统送到一楼,从接单到装箱只需10分钟即可完成.
盒马鲜生商业模式的弊端
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所长顾国建认为,盒马鲜生的最大嚎头是只接受支付宝支付,这同时也是最大的限制.上海商学院周勇教授也认为,盒马鲜生并非走“高大上”路线,而是大众消费.既是大众消费,就要有尽可能多的客流量,但限用支付宝的规定显然将很大一部分消费者拒之门外.还有一点限制就是,消费者必须先下载盒马鲜生app,再绑定支付宝*才可以完成支付.这就被迫消费者必须安装盒马鲜生app.虽然,店里有免费的无线网,但是,还是会有人因为麻烦而放弃购买.再有,微信的使用率极高,不排除有的人就喜欢用微信支付,根本就没用支付宝,更不会下载盒马鲜生app绑定支付宝了.所以,在当下这个多元化的时代,盒马鲜生也应该跟随时代潮流,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一种支付方式,可以增加微信、刷卡等多种支付方式.
盒马鲜生业态模式分析篇五
【摘要】本文以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背景为切入点,结合新零售的时代背景,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实施矩阵式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优化教师团队、创新实践教学和完善课堂教学模式等应对措施。新零售背景下,高职连锁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愈发不能紧跟时代,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通过整合课程、师资、实训平台,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新零售;高职;连锁经营;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f72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4-2457(2024)31-0221-002
doi:10.19694/2024-2457.2024.31.106
exploringthetrainingmodeofchainmanagementtalentsin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underthebackgroundofnewretail
wanghong-linyaochun
(quzhoucollegeoftechnology,quzhouzhejiang324000,china)
【abstract】thispapertakesthebackgroundofchainmanagementtalentstraining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asthestartingpoint,andanalyzessesontheimplementationofmatrixmodularcurriculumarchitecture,optimizingteacherteam,innovativepracticeteahenewretailbackground,thetalenttrainingprogramoftheprofessionalchain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can"htheintegrationofcourses,teachersandtrainingplatforms,tivetalenttrainingmodewithdeepintegrationoftheoreticaleducationandpracticaleducation.
【keywords】newretail;highervocational;chainoperation;talenttraining
0引言
隨着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2024年淘品牌线上迅速崛起,再到2024年传统零售也逐渐在线上布局,2024年线上线下相互融合,新零售格局初现,未来中国的消费持续升级并引领全球消费持续增长。新零售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技术,大数据、互联网移动终端、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涌现,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释放经济与社会的价值,全球化进程加快;二是消费者,商品和服务数字化,消费渠道多元,新生代全新的消费理念和价值主张;三是行业,实体零售发展速度放缓,各个环节整体效率仍然偏低,整个实体零售行业继续寻找新的增长动力。线上线下与物流的真正结合,新零售应运而生。在新零售的背景下,实体零售企业会走向线上,线上的互联网电商会布局线下,未来线下商品服务、体验、物流的优势与线上资金信息流相融合,企业依托互联网,运用先进技术对线下的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的过程进行升级改造,重新塑造商业业态与生态。
新零售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更是提出了全新要求,针对现时代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实训设施不足等诸多问题。面临这样的问题,高职院校需要针对性地提出整治措施,以促进新零售时代下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
1传统的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基本是高职院校开设,就业面广,多年来取得一定的发展。但近年来,零售行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全新的理念、岗位、需求层出不穷,对传统的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
1.1课程设置分散、且不成体系
高职院校培养连锁经营人才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经济管理基础课程、连锁经营管理、连锁企业运营管理方面,这些课程本身理论性太强,内容空洞并有交叉,存在教学知识点重复等情况。课程教材本身具有滞后性,所授教学内容脱离当今社会实际,案例陈旧缺乏参考意义,缺乏创新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分散的课程及知识体系难以担起培养现代创新型连锁经营人才的重任,与“新零售”相结合的主题现象式教学模式带来全新活力。
1.2教师企业实践经验欠缺,教学方式单一
多数高职院校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经验,虽每年都有顶岗实践,但岗位实践内容与实战经历还是有所差距;相比以前连锁经营管理更多注重传统的门店零售运营与管理而言,如今时代与社会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连锁经营管理的毕业生不仅需要掌握商品陈列、门店运营、促销策划、市场调研等多种工作技能,还需要掌握大数据、信息管理和云计算等全新知识技能;近些年随着微课、慕课等网络化学习方式的兴起,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被运用到教学课堂,但是在高职院校的课堂中,讲授加上机操作的方式依然是主流。 1.3实训条件欠缺,且与社会脱节
多数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训场所是机房,仿真实训室与实际社会需要相差甚远。实训环节也只能完成一些基础的技能操作,虽也有“做中学、学中做”,但过于单一和低层次,针对新零售时代提出的新要求难以满足。例如,真实的消费者体验、客观真实的连锁企业后台数据、实战化的门店运营等。
2新零售背景下高职连锁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构建
2.1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在新零售背景下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人才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素养也有了新的变化,不仅是技能要掌握,新时代的理念也要更新。传统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具有技能操作、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素质,掌握门店营运管理、商品管理、客户服务、人事管理和数据分析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连锁零售业、服务业等领域从事连锁企业门店运营和管理岗位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开设的课程方面,基本上是《商品学》、《电子商务》、《商务谈判》、《连锁经营原理与管理》、《商业采购与配送原理》、《连锁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市场调查与分析》、《特许加盟实务》等课程。简单列出《商品管理》、《连锁经营管理》和《门店运营管理》等课程,几门课都出现共同知识点,同样的内容重复上的现象难以避免。
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指导文件的人才培养方案,频繁改动难度大且后续问题多。但新零售的时代已经来临,零售行业日新月异,几年不变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难免会与社会需求脱节,采用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可以使得其同步化。在整体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指导下,把原来分布在多门课程中的知识点剥离出来,构成单独的知识技能模块。在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中,知识点与技能点能够很好地精简和统一,更能快速地更换紧贴时代的课程内容。比如把知识点和技能点归纳为理论、实践、理实一体化和讲座沙龙等四个模块,课程的相应模块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在不同的教学场地和聘请不同的教师进行授课,教学模块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新颖化也迎合了当代大学生个性化需求。
2.2优化整合师资团队
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需全面评估教师的学历、职称、研究方向及专长,教师队伍内部组成模块化的课程小组,相互交叉。这就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面和教学专长,在教学团队内部要及时沟通协调,快速变化。具体而言,一要培养双师素质教师,每年安排专任教师到相关企业实践锻炼,有针对性的学习最前沿的行业经营管理知识,只有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连锁经营人才;二要充实兼职教师队伍,把企业内的专家请进课堂,把实际问题和资讯分享给学生,还可以不定期邀请成功的创业者和管理者进校园开展讲座、沙龙等活动,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2.3改善实训条件,完善实践体系
多数高职院校实践课时并不少,但要创新实践形式和考核要求,机房只能满足一部分的技能实训,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训活动。比如和校园商业街的连锁门店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商业环境,相对门店来说也可以增加知名度和带来潜在客流;或者争取学校政策支持,由以专业团队开设门店,直接把实训室搬进门店,以保障实训条件的持续性和真实性。连锁企业门店实训基地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商业环境和熟悉企业日常实际运营流程和运作模式,以提升高职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鼓励学生参与“双创”大赛、挑战杯和各类技能大赛,对于参与各类比赛的同学提供指导和帮助,对于获奖的应给予配套奖励或者免修相应学分。以此激励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赛促学以学促用。鼓励学生利用闲余时间参与兼职实践,学校应积极利用校企合作资源,为学生周末和寒暑期提供兼职机会,培养学生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工作素养。
3结语
新零售的时代已经来临,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快节奏高效率跟进,从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入手,优化整合师资团队,打造一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完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持续改善实训条件,完善实践体系。新零售时代必定是融合的时代,市场要素加快融合倒逼高校人才培养多元化,通过整合课程、师資、实训平台,培养出新零售模式下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建立建全新零售模式下具备创新意识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盒马鲜生业态模式分析篇六
1.2024年10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马云在杭州云栖大会上提出:“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线束,未来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也就是说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
2.百度百科对新零售的释义为: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整合的零售新模式。
3.日本学者中西正雄提出新零售之圈理论,新零售之圈突破了传统零售之圈,而技术革新是零售业态发展的原动力。
基于上述“新零售”理论的探讨,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新零售”是在信息、管理、物流等方面的革新,是以消息者的偏好为中心,以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型的线上线下的商业经营模式。
随着“新零售”模式的快速推进与发展,不论是电子商务企业还是传统商业企业都在探索线上与线下、全渠道、提升顾客体验感、维护顾客忠诚度深度整合的新模式。然而商业模式的变革,如果其原动力来自于技术的革新,那么开发和运用新技术的人力资源应当就是商业模式变革实施的关键资源。在现阶段的商业企业“新零售”运营的人才储备或开发、培养究竟现状如何?是否能满足时代发展需要?
1.传统零售企业的人才流动性大,中基层管理人才缺口大。在我国传统商业企业属于人才密集型企业,中基层管理人才的入职要求不高,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工资待遇不高,而社会地位相对低下。因此导致的结果就是传统商业企业中基层人员流动强,人才缺口大。从基层员工培养到中基管理者的过程中,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人员流失,能够坚守到三五年的人员确实是少之又少。
2.传统零售企业的人才培养理念落后,随意性大,缺乏对人才培养的前?性和目标性。传统零售企业自身的人才培养能力弱,在“销售为王”的目标管理理念指导下,对人才的培养重视经营结果而非培养过程。在高速发展的“新零售”经营模式下,如何去培养基层员工的技术应用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使之逐步成为管理人才,企业的人才培养理念也是相对落后的。愿意为中基管理人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金的企业管理者毕竟是少数,当然在执行的过程上也是存在难度的。如企业师资队伍如何建设、教学课程如何开发、教学过程如何实现、教学效果如何达到目标要求?毕竟,具备如此实力的企业也是少数。
3.高等学院对零售管理人才培养的不重视,专业设置,专业人才缺乏。从另一个维度来看,高等学府尤其是职业院校对接零售企业的管理人才培养是否能否满足时代的要求呢?目前对接传统零售企业人才培养院校的对口专业主要来源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而实际上,这类专业除了在江浙、广东等商业发达区域在我国大部分内陆省份的职校院校开设不多,主要原因也是学生的报读率相对较少。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学院也就不会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以进行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此类专业的教学,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实践条件等诸多方面也是跟不上“新零售”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的。
尽管传统零售企业在“新零售”人才培养和更替中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新零售”时代的到来是势不可挡的。我们从大型传统零售企业永辉看到“超级物种”这一新型商业体的出现,可以看到新型社区生鲜“钱大妈”的快速扩张,也可以看到肯德基麦当劳无处不在的顾客体验感创新变革。也就是说,“新零售”人才培养尽管困难重重,但技术革新对人才培养的推进也推动着企业和院校不断思考应变的策略。
1.“新零售”模式下?魍沉闶燮笠抵谢?层管理人才的培养方向。从“新零售”的定义--在信息、管理、物流等方面的革新,是以消息者的偏好为中心,以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型的线上线下的商业经营模式。我们不难看出,“新零售”人才是跨学科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其培养的重点是具备管理、运营、财务数据分析、计算机网络应用、创业创新的综合等能力。
2.“新零售”模式下传统零售企业中基层管理人才的能力解构。通过对传统零售企业人才调研,以及对高等职业院校商科类毕业生的跟踪回访,我们发现解构传统零售企业的中基层管理人才的能力主要还是在于沟通、协调、组织、运营,而随着“新零售”经营模式的发展,另一项重要的管理技能就是信息的获取和应用以及互联网思维的开发。于是笔者发放了100份问卷得出以下“新零售”运营管理人才能力结构分析:
3.“新零售”模式下传统零售企业中基层管理人才培养的途径。基于对“新零售”人才培养方向的分析和中基管理人才能力的解构,我们基本可以明确两条实现“新零售”人才培养的路径。
(1)传统零售企业自我构造“新零售”人才培养途径。传统零售企业自我造血,转变思路,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建设一种符合企业自身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提高零售企业人才的薪资水平,以保有企业用人的稳定性。二是,加大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投入,目标长远,注重质量。三是,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人员素养。(2)基于校企共建的“新零售”人才培养途径。基于校企共建的“新零售”人才培养途径是笔者更为推荐的模式。一是因为,高等职业院校具备人才培养的能力;二是因为,将人才培养前置到学校期间可以节省企业人力培养的时间成本,进而提高培养的效率。校企共建的“新零售”人才培养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实践:
①校企共建适应“新零售”发展需求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从企业角度出发,首先是要选择适应企业需要的高校商科类专业,共同探讨基于“新零售”的人才培养新思路。其次是进行一步探讨订单培养和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
②校企共建适应“新零售”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在校期间学生所学习的课程,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的需要合理开发教学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而零售企业作为用人单位,高等学院作为培养单位??当能力合作共同开发适应学生未来就业的基本能力,以及职业生涯3-5年的发展能力的课程。
③校企共育具备“新零售”教学能力的师资团队。构建行业专家与高等院校教师的专业人才培养队伍,提高企业人才培养的能力。对于零售企业运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企业师傅或专家实践经验丰富但教学技能缺乏,课堂组织能力相对不足,而院校教师具备高学历,较强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课堂驾驭能力。因此必须通过师资的相互整合,形成理论实践均强的师资队伍。一方面企业导师可以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进行技术指导,一方面企业可以聘请院校教师为企业在职员工进行理论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水平。
“新零售”作为现代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从商业的变革还是人力资源的发展都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作为零售企业和职业院校都应当重视人才培养的跟进与创新,这也是社会和时代对企业和教育工作者赋予的重大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