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教师素养心得体会范文4篇
数字化意识是数字化相关活动在教师头脑中的能动反映,涉及教师对数字技术的认知、态度以及应用意愿等方面,是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借鉴或帮助。
数字化时代教师素养心得感想 篇1
为鼓励探索开展理科实验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推动数字化探究实验在中学理科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师对数字化实验使用的基本技能,本月9日起,在师大附中,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如何使用中学物理数字化实验室的培训活动。
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给我们介绍了数字化实验设备;讲解和练习数字化实验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教材中能够利用数字化实验设备进行的教学内容介绍;选择典型实验分组进行操作,采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从而体验研究过程。
数字实验室由“输出终端+传感器+配套教具”组成。数字实验室克服了传统实验仪器和实验方式的某些弊端,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常规教学、探究性实验的结合。
在中学物理新课程教材中,不少教学模块中都有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实验教学探究等内容的应用,中学物理教师能实际操作数字化实验仪器,是一项必需掌握的教学技能。
下午培训机构的教师分别演示了牛顿第三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用传统实验器材做起来现象不是很明显的实验,用数字化实验演示时效果非常明显,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第二天的实际操作中也是如此,甚至有些较为复杂的计算过程也都由计算机软件代替了,为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探究节省了时间。培训结束后,与同时培训的物理老师进行了交流,了解一下老师们对数字化实验的感受。老师们对数字化实验的感觉总结一下有下面几点:
(1)数字化实验室中的传统测量仪器大多以传感器测量仪器来代替,而我们的课本上讲的都是传统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如果使用数字化实验器材如何解决课本和实验过程中的冲突问题怎么解决。不过数字化实验传感器也有它的独到之处,比如可以用微电流传感器来测量闭合线圈切割地磁场时产生的感应电流。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课的兴趣。
(2)数字化实验输出终端,也就是电脑上带有做实验时采集数据的专用软件,这些专用软件一般都可以做到只输入数据就可以得出结论,而忽略了中间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而物理实验要求注重实验的过程,所以这种面向结果的实验器材对学生而言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或者说我们如何更好的利用数字化实验室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是不久将来所有物理老师要面对的新挑战。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数字化实验室有了一些了解,我们既需要操作方便,且实验现象明显的实验仪器,又不想拿到的仅仅是面对实验结果的“傻瓜式”实验系统,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而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水平是物理教学中很重要的部分。所以我们期待数字化实验室能帮助教师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水平。
数字化时代教师素养心得感想 篇2
课堂依然是存在的,但学生来到课堂上,将不再以学习知识为主,而是以长见识为主。主要的学习活动是讨论,根据大家看了教学视频之后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和思辨,在各种观念的碰撞中,获得对所学内容的新理解。学生不一定要跟着教师学,它可以在网络上选择自己认为最满意的教师的视频,自主开展学习。教师一方面要和学生一样,去学习和研究这些视频,另一方面要组织学生在课堂
上开展讨论。每个学生都可以享受区域内最好的教师的课程资源,这可以大大缓解家长和学生对优质资源的渴望在数字化的课程环境下,可以实现这些区域学生之间的即时互动和交流,让课堂学习更加富有魅力。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这个组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使得我们共同进步。让我受益匪浅,这次活动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更让我懂得做事的重要途径——重在实践,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才能成功地做好每一件事,自己付出努力才能得到回报,才能得到收获。只有自己勤动脑勤动手,才能真正感到成功之喜悦,即使失败了,也不要灰心,因为有失败才会有成功,有奋斗才会有结果。不过最重要的是精诚团结,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其他人来帮助、支持、鼓励,所以说团结是成功的保证!
数字化时代教师素养心得感想 篇3
我们学校从开始的教学情境搭建,到用上了系统平台,再到现在一年级四个班应用平板电脑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和大家谈谈我现在的一些想法,可能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个想法:很多学校都想做数字化,但到他们学校去,很少能感受到数字化。我问为什么?他们回答:数字化是用到教学中的,你应该到特殊的教室中看。我的感受是,信息化的学校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信息化,我们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数字化重建管理服务。现在很多学校的管理服务只做发布通知、课表排查,没有为整个学校的教育做管理、做服务。
第二个想法:如果学生或者老师的生活中没有数字化的内容,我们怎能相信老师能够带领孩子在教学中用好信息技术?当我们的老师不创新、拒绝用先进的技术改革我们的课堂时;当他们在怀疑能否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他们可能就没有办法来引领教学。只有我们的学校教育、生活、管理服务中弥漫着这种不可替代的信息技术应用气氛,数字化学习才能一步步深入。这就是我们把数字化学习做成常态的原因。
第三个想法:要想我们的孩子有创新,至少老师要有创新。如果老师没有创新,至少可以做到宽容。我们对数字化的思考和做法就是基于创新和宽容。一所学校没有创新,是做不成数字化的。一所学校没有宽容,也是做不成数字化的。我们的教育生活是我们数字化的目标之一,在我看来,数字化最重要的目标是革新我们学校的教育系统。
4年前我来到北郊小学,现在学校已经有了很多变化,但也有很多地方没有变,这些没有变化的却是学校中最重要的东西,比如师生关系、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教师理念等。为什么这些都没有变化呢?后来,我知道了,学校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结构,这个结构需要我们去打破它,让它容纳新的东西,让它生长。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认识这个系统,重建这个系统。这也可以移植到我们的课堂中去,只有解决好系统问题,我们的教学才能突飞猛进。
数字化时代教师素养心得感想 篇4
生存环境的数字化,波及各行各业,同样幼儿园管理工作也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数字化的浪潮,这就不得不令人担忧了。
1、细则过于具体化,抑制创造性
先看看各幼儿园的考核细则:出勤,整个学期不缺勤者奖满勤奖50元,可迟到3次扣5元、请假1天扣5元,满勤奖也必泡汤。再如教学常规,只要没有及时带孩子做早操者扣、带通讯工具进课堂者扣、上班吃早茶者扣、没有在规定时间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者扣、不参加中心活动者扣、出门不开出门证者扣等等,没有理由,没有特殊,无论主观还是客观的原因总不能不扣。
考核条例越来越细,打分标准越来越多。如,幼儿座谈、同行互测、家长满意度测查、领导测评等结果一律作为考核甚至末位淘汰的硬杠杠。暂且不说在问卷和征答过程渗入了多少的主观因素和人际关系,就只说末位的均分80.3分与倒数第二个的80.4分又存在多大的区别。再说,各项指标的数据来源可信度也是令人难以置信。一位家长给孩子老师打了90分,理由是:这个老师在路上遇到很少和家长打招呼。(其实他高度近视)
教师们为了得高分,循规蹈矩,按“细则”要求不敢越雷池半步。为了同行的高分不得不搞关系、骗孩子、拢人心。谈何创造性、积极性、主人翁精神?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吧。
2、工具过于现代化,缺乏人文性
领导们总是叫苦忙、忙、忙,可为了考核还加上了监督、检查、登记、计算等工作,有时根本顾不上幼儿园的中心工作——保育教育了。为了从事务中解放出来,高级的监控系统在园长室占了重要的位置,价格不低的打卡机装到了幼儿园大门口,并且自然成了教育现代化的“主角”。
它们的经济价值暂不论及,可老师们变得更小心翼翼。有的说,园长这一招真灵!有的说:这是不是侵犯我们的人权;有的说:真不把我们当人看……“危机四伏”,时时处处小心谨慎地生活工作,裹足前进,因为稍有不慎,就有被“录”进去的可能。
由于方法简单、机械、粗暴,令人难以接受。一个个对策应运而生:代打卡成了家常便饭,先打卡再走人不足为奇,“车坏了”的经常有,小孩生病是迟到的“最好”理由,不少人家的钟常常“停摆”,交警也总是在上班时间检查老师的证件。有一次上班时间在一商店里遇到一位教师,问其怎么有空“逛”,回答令人费解:“反正开了出门证出来看病的,就不急于赶回去了”。诸如此类,都是教师缺乏人文关怀后的逆反行为。由于过多地用运用了不友善的教育和管理方法,没有充分尊重教职工的人格,在格守中教师学会的是挑剔和找碴,在担忧中学会的是畏缩和敌意,在失败中学会的是说谎和逃避。
如果一味地埋怨教职工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不公平的,而值得我们反思的却是管理“数字化”过度推行。
3、方法过于简单化,缺乏科学性
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劳动的创造性,难以用“数字”来评估,不同于工人计件劳动的机械。如果能像教育家魏书生先生那样有高招培养学生有老师和没老师一个样,并能因此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寻那又何必一定限时限刻地坐到教室去呢?而工厂时间到了,机器开始运转,工人不能按时到班会造成浪费或损失。再说如果教师因处理偶发事件迟到1分钟而扣分,可教师加班、利用下班时间备课制作教玩具、甚至连走路都在思考如何有关教育的问题等等又怎样来计算时间和金钱呢?
一位向来工作认真并且自信的老师,在当年度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于第二年要晋升职称。怎么说当年也评得上先进,本人的期望值也很高,可只因为家中有事请过事假,先进擦肩而过。事后不无感触地说:“只要不请假,干好干坏都一样”。
另外,众所周知,班级管理的程度,孩子发展的水平,并不只是由教师主观努力所决定的,环境的优劣、孩子的基础等客观因素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工作。
考核教师不能象用天平称称物体一样一清二楚,也不能象做早操一样一是一,二是二,否则太简单化,只顾操作层面上,而严重挫伤积极性。简单化的数字测量、数据统计、数量分析只会起到表面的作用,却无助于管理工作的真正提高。
在管理中要在调动教师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前提下,进行“数字化”管理,并制订一些有效的政策加以完善,做到以人为本,核有价值,刚柔并济。将定量考核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将“数字化”管理与人的情感结合起来,将工作必然与一时的偶然结合起来,将“数字化”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考核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