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PPT下载网 - www.51xueba.com - PPT背景图片,PPT模板免费下载!
首页 > 范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十号文库 >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17篇)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17篇)

时间:2024-08-02 06:13:47来源:网络 作者:青苔石径 点击: 314 次 下载.docx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篇一

农业农村工作会议是中央、省委高度重视的会议,每年开一次,近几年,每年都还专门下发了一个中央1号文件。前段时间,省委召开了农村工作会,守盛省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今天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结合娄底的实际,在总结去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础上,安排部署好我市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武生书记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亲自主持,待会,还将做重要指示。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

刚才,益丈同志做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我边听、边看、边思考,觉得这个报告非常好,尤其是报告中提出了作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要做好“六篇文章”,我看这“六篇文章”结合了娄底的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希望同志们按照这“六篇文章”的要求,结合各县市区、各个部门的职能和实际,在重点方面取得新突破,走出一条富有娄底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比如双峰可以在农业产业转型上做文章;涟源、新化可以在特色农业稳中求特发展上做文章;新化还可以在农业的分类、分区域、分梯级发展上做文章;冷水江要在统筹城乡发展,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上作文章;娄星区、娄底经济开发区要充分发挥毗邻中心城区,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各种社会要素流动活跃的优势,推进农业投资的多元化,激活各种资源要素,在城郊型、休闲旅游农业上取得突破。可以说,真正把这“六篇文章”做好了,娄底的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农业农村发展就会取得实质性飞跃。在益丈同志报告的基础上,我再强调三点意见,最后按武生书记的指示落实。

一、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握“三农”工作

认识的高度决定推进落实的力度。对于做好“三农”工作,我们要以战略的眼光、站在全局的高度来深刻认识。我们经常讲,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农村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农民是社会成员的主体,归纳为一句话,“三农”是发展之基础、是安民之根本。同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这个短期内不会变更,农民是社会成员的主体,而且是弱势群体,这在一段时间内也无法改变,这么一个基础的产业、这么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我们如果不重视他、不扶持他、不关爱他,就会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此外,农村是我们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乃至现代化的重要承载体。假如没有广大农村作承载,我们的城镇化就无法推进,我们的工业化也就无法推进,因此,农村的发展、农村的稳定事关发展、事关稳定、事关未来。具体要从三个方面去把握。

1、要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的意义和作用。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以落实,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强农惠农政策,今年中央1号文件支持“三农”工作的内容更加细化,要求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省委、省政府对做好“三农”工作高度关切,今年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加快“四化两型”建设,首先必须从农业抓起。我市既是老工业基地,同时也是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到全市总人口的79%,新化、涟源、双峰三个农业县市,同时也是三个贫困县市,对农业的依赖程度更高。可以说,农业不发展,娄底就很难全面发展;农民不幸福,娄底就不可能全面幸福。要实现科学发展、加速赶超,建设幸福娄底,不重视“三农”工作,不下决心解决“三农”问题,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讲到科学发展,我还要强调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更加注重统筹协调,防止城市崛起、农村塌陷现象发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一方面我们的城市化率在不断提升,城市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另一方面,我们农村发展滞后,基础设施特别是农村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我记得我小时候在农村,家后面有一条渠道,小时候我们还可以在里面游泳,后来慢慢就淤了,包括毛渠、斗渠这些配套的渠系。我举这个例子,只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要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的建设。近几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水利设施建设投入,但国家支农惠农的投资,除去管理费、设计费、前期费、招投标费等费用,就所剩无几了,如何确保每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花在最需要的地方,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据我所知,今天在座的各位,大部分应该是来自农村的,你们来自农村不能忘了农村,不要忘了这个本。要怀着对农业、农民、农村工作的热爱,带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站在讲全局的高度,重视“三农”,关注“三农”,把国家支农惠农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2、要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的成效和困难。近年来,我市各级干部群众积极抢抓和落实国家支农的一系列政策,围绕“三农”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效推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农业经济主要指标稳步增长,农村面貌呈现出新的变化,农民收入逐年不断增加。但我们更应看到,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农村作为后发地区、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的现状还未根本改变,我市“三农”工作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发展基础比较弱。人均耕地面积仅0.59亩,远低于全省0.8亩和全国1.33亩的人均水平。农田水利设施严重老化,灾害预警体系不健全,防灾减灾能力较为薄弱。农业产业特色与优质不很明显,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不全,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弱,农产品生产基地分散、商品率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比如我们的“两黑”产业,我在省发改委工作时就开始搞起,发展到今天还没有形成规模,在餐桌上很少见到。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拉大。20xx年我市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民收入的3.27倍,收入差距为5827元,到20xx年,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民收入的4.29倍,收入差距达到12986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事实是不可否认的。三是农村环境污染较严重。白色污染、粪渣污染、生活垃圾污染比较普遍,还有采煤挖矿、乱采滥挖等情况仍然相当严重,环境问题特别是农村饮水安全日益受到威胁,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切不可忽视,切不可漠视,更不能熟视无睹。相反,我们一定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去关心、关注、支持“三农”发展,想方设法解决实际问题,要千方百计谋划、推进、落实“三农”工作。

3、要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的潜力和方向。在认识到困难和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看到“三农”工作面临的的发展机遇、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从大的客观方面来看,政策非常有利,中央已连续下发9个1号文件,研究出台的支农惠农强农政策是历史以来数量最多、力度最大的,去年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扶贫开发会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后发地区发展、民生改善、基础工程建设的扶持力度。从小的局部环境来看,机遇十分难得,近年来,我市相继有一大批农业农村项目进入了全国、全省重点支持的范围,比如双峰、新化、涟源成为全国产粮大县和生猪调出大县,双峰县、新化县多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娄底成为全省水利改革重点市,双峰、新化、涟源成为全国小农水建设重点县市,新化、涟源、冷水江列入武陵山片区连片开发范围,涟源市成为全国丰产油茶示范基地县市,新化成为全国石漠化治理试点县。进入这些范围,获得这些称号,不仅标志着这些工作得到了上级的肯定与重视,更重要的是意味着未来有更加宽松的政策和更大力度的支持。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努力把这些政策、支持、关注和投入转化为促进“三农”的实际动力,产生实际效果。农业战线、农口部门一定要强化机遇意识、项目意识,牢牢“盯住、跟紧、抓实”,争取有更多项目进入中央、省里的笼子,切实把这种机遇转化为推进“三农”工作的强大动力。

二、要把准把实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重点

“三农”问题,简单说就是“三大差距”问题,就是农业产业与非农产业在效益上的差距、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在收入上的差距、农村发展与城镇发展在环境上的差距。找准了这“三大差距”,也就抓住了“三农”工作的关键。我们加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缩小这“三大差距”,解决这三大问题。结合我市实际,关键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1、要在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上下功夫。重点要在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品牌化上谋求新的突破。一要调出产业优势。首先要调优品种,围绕生猪和草食动物、粮油、果蔬菌、中药材、竹木等“五大产业”,加快推进良种战略,着力推广优质稻、“双低”油菜、瘦肉型猪,全面提高良种覆盖率,不断壮大“粮猪”型农业。其次要调大规模。规模就是效益。要综合采取土地流转、农机推广、大户激励等措施,着力推进大户战略,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规模化格局,通过规模化促进标准化、带动集约化。在推进规模化发展中,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规模化程度必须与农业产业化的深度、市场化的程度高度结合,确保产品销路和农民实际增收。比如说黑猪的规模养殖、黑牛的规模化发展必须与加工、市场、龙头企业进行有效地融合对接,才能促进发展。再次要调出特色。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竞争力,就是一个地方、一个产业、一个企业的生命力。要立足地方传统品种、特殊地理气候、企业知识产权等资源,大力实施特色战略。比如双峰的辣酱、农机,新化的紫鹊界贡米,渠江薄片和田鱼,冷水江眉山的富硒葡萄,“两黑”猪牛肉、响莲葛根,都有比较明显的特色,都有做大做强的潜质。关键是立足市场,做出影响做出品牌。做出影响做出品牌才能为规模化创造条件打好基础,没有影响没有市场就没有规模化。二要延长产业链条。湖南农业有一句通俗的话,叫做粮食卖筐,生猪卖头。可见我们出售的是最原始的农产品。原始的农产品,再加上过去形成的剪刀差,那是没有效益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为了保稳定、保供给、保国家安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原始的农产品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市场起伏,原始的农产品销售在应对市场价格波动的能力就非常差,要靠加工转化增值。比如一根竹子拿去卖才十多元,做成砧板再卖的价值就是几百元,织成衣服就有可能上千元。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仅为0.34∶1,远低于全省的0.88∶1、全国的1.2∶1和发达省份的2∶1,因此,还大有潜力可挖。未来的发展,我们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在流通、消费、加工等环节上下功夫,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和休闲农业,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让农民分享增值收益。三要提升产业素质。要用科技提素质。要特别注重农业实用技术的引进推广,要强化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是关键。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大力研发引进、转化应用和推广普及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科技,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我市农科所的除草剂研发、职院与双峰县的农机合作研制,都具备一定实力,也都曾取得过一定成绩,这也是我们的优势,要充分发挥这种优势。要用安全提素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农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关系人民的生命健康权。三鹿毒奶粉、双汇瘦肉精等等,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增强了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我们一定要切实加强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出问题。要用品牌提素质。一流企业要靠一流品牌来支撑,一个品牌也可以带动一个产业。我市的辣酱生产历史悠久,农机制造优势明显,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不少,但缺少品牌。今后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整合提升,着力发挥品牌效应。

2、要在加快农民增收步伐上下功夫。重点要在促增收、助增收、保增收上务求新的实效。一要扩大就业创业促增收。要想尽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就业,拓宽农民就业空间。我市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就业不足的问题相当严重。全市有农村劳力195万人,有耕地256.22万亩,耕地资源只能容纳约50万人就业,145万人为农业富余劳力。在农业富余劳力中,虽有约110万人实现了转移就业,但就业质量和效益并不理想,还有35万人亟待转移就业。农民就业不足是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但同时也是一笔资源、一股潜力,我们要把这笔“闲置”的资源用好用足,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要大力推进“三化”进程,拓宽本地的就业创业空间。切实加强引导,优化环境,改善服务,促进农村劳力外出务工经商,不断提高就业创业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收入、工资保障。二要推进扶贫解困助增收。我市是贫困大市,按现行扶贫标准,贫困农民达141万,占全市总人口的32%,占全市农业人口的41%。同时,我市还是一个移民大市,有水库移民61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4%,占全市农业人口的18%。这两大贫困群体之和,占我市农业人口数近60%,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硬伤”。要实现全市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就必须加大对这两大群体的扶持力度。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对接好扶持政策,争取好扶持项目,统筹好扶持资金,监管好扶持款项,全面推进智力扶持、产业扶持、基础扶持,全力支持贫困地区、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主导产业培育、提高农民增收能力,促进贫困地区、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发展、稳定、和谐。必须把国家各级党委政府对于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帮扶资金落实到位。这是谁也不能碰的高压线。三要坚持多予少取保增收。在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确保及时、规范、足额发放各种补贴、救助资金的同时,全面落实减负责任制,要特别重视对教育、医疗等行业的暗性、隐性收费的监管,切实强化对农民建房、村级组织经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农村中小学收费、医疗收费等重点领域和项目的审计监督和专项检查,着力减轻农民的非生产性负担。要加强农资市场调控,抑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稳定农业生产成本,切实减少农民的生产性支出。

3、要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上下功夫。以实施“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试点为契机,重点在产业融合、设施对接和公共服务配套上探求新的进展。一要突出现代农业发展,统筹构建城乡产业体系。着力加快改革创新,强化政策引导,促进城市技术、人才和资金向农村配置、农业产业围绕城镇需求布局,实现城乡产业有机融合。要落实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各项政策措施,把推进农村产业升级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推动农业向高效与生态相结合的现代农业转变、农村工业向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协作相结合的现代工业转变、农村服务业向生活型服务与生产型服务相结合的现代服务业转变。二要突出农村环境改善,统筹对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统筹最重要的、最首要的、最关键的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推动公共交通、电力、供水、通信等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对接的基础设施体系。要抓紧抓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着力规范农村建房,有序推进村庄治理。要对城乡生态环境实行共建、共治、共享。三要突出农村民生保障,统筹配套城乡公共服务。着力推进就业、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保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医改的核心就是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要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让城乡群众共享改革成果。通过改善农村发展的软硬环境,带动各类资源要素向农村集聚,形成环境改善与要素集聚的良性循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4、要在加快农村各项改革上下功夫。2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的评论文章,旗帜鲜明地提出不改革就会有危险,体现了国家对改革的鼓励和支持。推进“三农”工作改革,就要有“宁要微词、不要危机”的勇气和魄力,大胆突破固有观念、做法、体制的束缚,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讲到农村改革,我认为当前有两个大的问题一直困扰我们,一是体制的束缚,即我们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禁锢在一家一户小农业的范围内,另一个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由于当前社会保障不配套、不跟进,广大农民把土地作为生存和生活的“命根子”,始终不愿放弃土地,因此推进土地流转、农村改革非常困难,下阶段,要继续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基础上的经营权流转机制、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后的发展机制、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好后的管护机制等农村各项改革的探索和完善。要继续强化水利改革发展,抓住薄弱环节和建设重点,突出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加快病险水库治理,推进大中型灌区、泵站的续建配套、更新改造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要深入推进民主管理机制改革,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充分保障农民民主选举、民主议事、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广泛开展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执行力。要深入推进利益协调机制改革,维护农民切身权益,切实解决好农村征地、环境污染、移民安置、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任何改革都要把实际、投入和提高农民积极性结合起来,在改革中摸索,在探索中完善,同时,对于涉及人的生产、生活问题的改革一定要谨慎。

三、要切实强化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

新形势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三农”工作规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紧扣今年“三农”工作目标,大力抓落实,努力抓创新,不断提高领导和管理“三农”工作的水平。

1.要更加重视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推进与落实。一是要强化认识。对于“三农” 工作,认识怎么高、怎么深都不过分。我们要时时处处关注农业,关爱农村,关心农民。要时时处处想到我们的农民还是整个社会的弱势群体。帮助、支持、重视农业是每个领导干部的职责和良心。各级各部门要真正把“三农”工作摆到一个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在思想上重“三农”,在业务上懂“三农”,在工作上议“三农”,要像我们抓工业一样抓“三农”工作,像我们推进项目建设一样推进“三农”工作,决不能只到每年一度的农村工作会议上,我们才想起“三农”工作,才重视“三农”工作,不能只是嘴上说说,要真重视,真干事,实作为,拿出具体举措来,干出大的成效来。二是要健全机制。要按照“重中之重”的要求,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综合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领导分工、财力分配、干部配备上真正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在谋划思路、制定规划、工作部署上切实贯彻城乡统筹的理念。三是要统筹协作。不断完善“三农”督查督办工作机制,尤其要加强对农村政策落实、农村投入落实、农村各项主题补贴落实的督促检查。确保“三农”工作执行有力、落实到位。抓紧健全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生态文明等城乡统筹规划体系,做到城乡之间、工农之间有效衔接,通过工作通盘研究、政策协调配套、干部交流任职等途径,推动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和城乡工农互促共进。加强部门配合,各级农口及涉农部门要认真履职、各负其责,党委和政府农村工作综合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综合、指导、管理作用,确保各项“三农”工作部署贯彻落实到位。

2、要更加重视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和关注。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长期直面矛盾,长期与农民群众打交道,面对的矛盾多、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基层干部工作很辛苦,也很清苦。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切实关注,真正关心农村基层干部,真正理解基层工作的困难,真正体谅基层干部的艰辛,多重视、多关心、多爱护基层干部。理解和支持也不能空谈。要结合财力好转,对基层制定和出台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基层干部解决工作生活上的一些实际困难,让他们在生活上不吃苦,在待遇上不吃亏。同时,要以全省深入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为契机,出台相关工作举措,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广大农村创业发展,鼓励基层干部安心基层、扎根基层,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一种重视基层、关注基层、服务基层的良好氛围。

3、要更加重视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农业是基础产业,同时也是弱势产业,要推动“三农”工作快速发展,就必须给予特别的支持。一是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一方面要不断加大向上级争取的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我市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包装规划好农业产业项目前期,千方百计争取更多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合理调整支出结构,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全年确保支农投入总量、增量、比重、增幅都有提高,切实做到对农村的投入只增加、不减少,各项支农措施只加强、不减弱。二是要加大社会融资力度。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这里我要特别指出,邮政储蓄银行在面向“三农”这一块上工作很主动,其他金融机构也要在扶持“三农”上多下功夫,多推出适合“三农”的金融产品。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帮助农民有效规避农业风险。要引导社会投入,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非农资本和农民群众投资农村公益设施建设。引导工商企业和民间资本到农村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坚持以规划统筹项目、以项目整合资金,逐步完善支农项目整合投入机制,精心筛选项目,强化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工业发展靠项目,农业发展也要靠项目。尤其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靠项目,要加强农业项目库建设,集中力量开发、储备一批优势农业招商项目,夯实农业招商基础。要抓住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新一轮产业重组契机,加强与央企的对接,争取更多的战略投资者落户娄底,投资农业。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创新招商方式,不断扩大农业招商成果。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献礼!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篇二

同志们:

这次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开得很好。佐谊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我完全赞成,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xx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三农”工作取得新的显著成绩的一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战胜七次区域性暴雨灾害,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全面完成了“”农业农村发展目标。“”时期,我们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农产品市场价格异常波动、自然灾害频发重发等诸多困难和挑战,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农业生产形势平稳,“四个农业”发展初见成效,农业农村基础不断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速、农村公共服务和民生加快改善,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扎实推进,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5.5%和10.1%。这五年,是我市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是农民群众心情最舒畅、党群干群关系最融洽、农村社会最和谐的时期之一。五年农业农村发展实践,既创造了丰富物质财富,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我们一定要认真总结成绩和经验,按照中央关于“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要求和省委“四化两型”建设部署,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继续坚持和探索具有旅游特色、符合我市市情的农业农村发展路子,奋力夺取今年和“”时期“三农”工作的新胜利。下面,讲三点意见。

一、在世界旅游精品建设大局中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党中央“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坚持旅游带动、科学发展,把推进农业现代化纳入世界旅游精品建设总体布局,贯彻落实到“1333”发展思路之中,围绕世界旅游精品总目标,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农业农村工作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这些思路和做法,不仅与中央“三化同步”的战略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建设部署相一致,而且符合张家界实际,必须在实践中继续坚持,并不断加以完善,推动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

要按照“三化同步”和“四化两型”要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基础。中央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深刻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要求。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建设部署,坚持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新型城市化为载体、信息化为支撑,“两型”为方向和目标,把农业现代化摆上了与其它“三化”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当前,我市正处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农业现代化正在艰难起步,农业现代化进程已经明显落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农业在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还会逐步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会改变,农业的支撑作用不会减弱。随着人口总量增加、城镇化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工业原料需求拓展和国内外游客的增多,农业对世界旅游精品建设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旅游带动战略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有序转移,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辐射、延伸,实现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

要着眼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建设世界旅游精品重大任务和重要支撑。要在目前的情况下加快建成世界旅游精品,实现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近年来,我市农业农村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农业基础薄弱、科技水平不高,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农民综合素质不高、农村劳动力结构性过剩,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这些情况表明,推进农业现代化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必须更加重视“三农”问题,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夯实世界旅游精品建设的基础,为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要围绕旅游业转型提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国内外游客和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和不断升级加剧的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要求旅游业加快转型提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推动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向农村渗透,不仅是旅游业转型提质的现实需要,也是繁荣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路径。目前全国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已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比如桂林市,国家和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已发展到32个,去年乡村旅游接待达到53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近6亿元。相比之下,我市旅游农业、乡村旅游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必须围绕增加旅游产品、提升旅游要素、延伸旅游链条、扩大旅游消费,大力发展农村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农家乐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旅游食品、旅游用品、旅游保健和旅游工艺等农林产品加工,推动旅游与农业深度融合,以农业现代化助推旅游转型提质,以旅游转型提质带动农业现代化。

要立足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工农城乡相互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影响更加广泛,相互作用更加直接,呈现出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当前,制约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仍然大量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最首要的任务是,加快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这就要求我们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城市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配置,公共交通、电力、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向农村辐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格局。

二、重点突破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制约

20xx年是“”规划的开局年,是建党90周年,是我市实现“五年大变样”的冲刺年、收官年,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立足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实际,要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见到实效。

1、加快发展“四个农业”。大力发展城市农业、旅游农业、品牌农业和生态农业,是建市以来全市上下不懈探索凝聚的共识,是我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中心任务。要按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调整农业结构,进一步加大“四个农业”的推进力度,围绕旅游和城市需求,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名特优新水果、健康养殖、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和花卉苗木等产业,着力构建颇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城郊和交通干线两侧,五年内要全部退出传统农业种植。着力培育特色农业,立足资源优势和特色,发展壮大烟叶、茶叶、蔬菜、水果、苎麻和湘西黄牛等特色产业。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大力发展优质水稻、双低油菜、玉米等大宗优质高产粮油生产,扩大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种植规模,积极推广设施农业,培育更多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品牌。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稳定种粮面积,严禁耕地抛荒。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大户和专业基地,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农业比较效益,提高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推动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

2、加强现代农业基础建设。要大力推进水利建设,认真落实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抓住国家大兴水利的重要机遇,突出大型水利综合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重点,认真谋划和实施一大批项目,全面推进安全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建设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水利建设的重大突破。统筹推进其它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好农村道路“两通”工程,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加强中低产田改造,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积极实施绿化造林和生态建设项目,深入推进农村圾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清洁工程,扎实开展生态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示范村创建,着力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和农户“五改”配套,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扩大机种机收作业面积,推进种养业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综合农机化水平。大力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继续实施广播电视、电话户户通工程,积极推进农村三网融合,加快实现农村有线电视和宽带网络全覆盖,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依托信息服务对接大市场,加强农村远程教育指导和产品信息交流服务,充分发挥信息化的重要支撑作用,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3、健全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加快农技、林业、水利、畜牧、经管、供销等基层服务体系改革步伐,健全网络,稳定队伍,提高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水平。健全农村科技服务和推广体系,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大力推广农业现代实用技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积极推行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的标准化,切实加强监管,确保农产品安全。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加快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提质扩容和仓储设施建设,健全乡村农产品集贸市场网络,扶持和培育农产品营销大户和专业经纪人,实现“农超”对接,探索网上销售,有效解决农产品流通难题。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依托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和致富能人,建设一批制度健全、运转规范、功能强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突出帮助龙头企业和产业大户解决好信贷难的问题。积极开展农村政策性保险制度试点,建立农业担保体系和政策性保险体系,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资源向规模经营大户集中。

4、大力培育现代农民。整合教育资源,推进农科教结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加强对农民的现代意识教育,注重提升农民的法律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引导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新理念,树立适应世界旅游精品建设的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抓好“扶贫就业技能培训”、“百万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实施,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中高级农民技工,着力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倡导农村志愿者服务,推进文明村镇、平安村镇创建,培育健康文明新风尚。切实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加强党的执政理念和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加强法治理念教育和普法宣传,大力完善乡规民约等自治制度,努力提升农民思想道德水平。

5、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根本目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抓住当前农产品需求扩大和价格适当上涨的有利时机,扩大种养规模,优化种养结构,提高产量质量,推进精深加工,努力增加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广辟农民增收渠道,把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作为增收的重要抓手,通过加强培训、引导和服务,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扩大劳务输出,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县城和中心镇提质扩容,完善基础设施,增强配套功能,优化发展环境,强化产业支撑,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工业园区、民营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民就业创业搭建好平台。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落实好信贷、用地、税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创业带动更多的农民就业增收。继续推进扶贫开发,抓住中央调整农村贫困线的时机(由年收入1196元提高到1500元),摸清贫困人口底子,抓紧制定未来20xx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相关规划,抓好新一轮79个村的“整村推进”和建设扶贫工作。认真落实好农业补贴、退耕还林补助、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政策,严禁政策执行走样变形。积极深化农民住房产权抵押、土地流转、林权抵押等改革,努力增加农民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去年底,省减负办在我市检查,发现了不少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全面开展自查自纠,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农民负担的“高压线”碰不得,谁碰就严格追究谁的责任,绝不姑息。

三、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落实领导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坚定不移地落实“重中之重”的战略要求,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领导配合抓,定期研究解决“三农”工作的重大问题,切实担负起农业农村发展的领导责任。两县和全市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以主要精力抓“三农”工作,两区党政主要负责人要经常过问“三农”工作。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做好“三农”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尽心尽力为农民排忧解难,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强农惠民政策。要强化工作责任,加强部门配合,严格目标管理,建立健全抓好“三农”工作的激励约束机制,抓紧出台综合考评办法,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强分类指导,坚持办点示范,建立农村联系点制度,广泛开展以城带乡、部门帮村、干部驻村、企业联村等活动。今年每个区县要办好一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要加强督促检查,对重大惠农政策和惠民工程盯住不放,及时调度,确保每一项政策落实到位,每一项工作有力推进。要转变领导方式和方法,注重调查研究,加强统筹协调,切实增强“三农”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针对性。

强化组织保障。结合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围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富裕文明新农村”创先争优,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转变基层干部作风,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的不正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务公开和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制度建设,认真抓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以县乡换届为契机进一步选优配强基层领导班子,完善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管理考核等工作机制,加大从农村优秀人才中选拔干部的力度,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和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加快提升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切实关心爱护农村基层干部,理解基层工作困难,体谅基层干部艰辛,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创造良好环境。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及时掌握农村社情民意,健全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机制,加强农村信访、调解和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排查化解农村矛盾纠纷,重视农村应急反应机制和法治工作机构建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切实把各种不利因素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完善群众工作机制,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善于用群众语言和民主协商的方法做群众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对“三农”工作宣传,加强舆论引导,大力推介“三农”工作的好典型、好经验和新成效,营造干事创业、重农兴农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全面完成农业农村发展任务,为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精品、推进富民强市作出新贡献。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一年来,各级工会在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中心工作为己任,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火热的事业,在实践中取得了新成绩;坚持以协调劳动关系为重点,突出维权机制建设,维权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坚持为困难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扶贫解困工作取得了新成果;坚持按照“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要求,不断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为促进治淮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贡献。在过去的一年里,各级工会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为促进全委改革发展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工会对工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借此机会,我代表总工会,向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表示亲切地问候和衷心地感谢!

当前,总工会的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唯有不断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才能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在工会建设中,我们力求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贯彻落实xx大精神,增强新形势下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总工会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各级工会的首要政治任务。各级工会要在广大职工中兴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的热潮,坚持用党的xx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把广大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工会的工作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治淮事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

一是全面领会精神实质。各级工会要引导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深刻认识贯彻党的xx大精神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也关系到工会事业的长远发展。深刻领会党的xx大的主题、党的xx大以来所取得的成绩、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工会工作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以职工为本,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全面履行工会各项职能,引导广大职工进一步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搞好工会工作统筹发展。

三是坚持创新的发展理念。党的xx大报告强调要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支持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支持工会依照法律和章程开展工作。各级工会要按照党的xx大关于解放思想和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针对当前工会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坚持创新发展工会工作不动摇,不断提高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是加强学习培训。要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等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内容的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自主创新中的积极作用。要把提高职工素质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将“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引向深入,全面提升广大职工的综合素质。要广泛深入宣传治淮先进典型、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进一步在全委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先进人物的带头作用和示范导向作用。

二是积极推动民主管理。工会作为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推进民主管理方面大有可为。各级工会要坚持把推进职工民主管理作为工会的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好。要切实加强和规范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新形式和新方法,在促进治淮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工会要着力打造民主管理工作平台,确立职工的主人翁的地位,把握好以信息公开为重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工作,通过建立规范的工作机制、完善的规章制度、多样的公开形式、完备的公开网络,形成比较完善的民主管理工作格局,凡涉及重大决策、职工切身利益、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都要通过适当的形式予以公开,广泛征求职工群众、职工代表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要使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很好地体现。

三是要充分发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要认真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建立健全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的企事业单位活动,以劳动关系和谐促进企事业单位的和谐,以职工队伍稳定促进社会稳定。要抓住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推动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深入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努力把劳动关系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努力维护职工的社会保障权益,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为职工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等,推动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四是要建立帮扶职工长效机制。要发挥工会组织贴近基层、贴近职工的优势,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形成服务体系,努力把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到工会工作中去。要从建立和完善帮扶困难职工的长效机制入手,努力提高帮扶工作的社会化程度。要关心职工群众的疾苦,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反映职工群众的愿望,解决职工群众的困难。要推动各项保障政策的落实,特别要发挥工会自身优势,建立和完善工会补充保障体系,解决职工群众因病、因灾引发的困难;要进一步完善“送温暖工程”,着力做好服务生活困难职工的工作。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一是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的能力,是做好工会工作的重要前提。要加强工会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自觉把工会工作放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格局中去认识、去把握,注重研究职工队伍发展和劳动关系变化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全面提高理论素养和工作本领。要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有效协调内外关系,把工会工作的活动空间向社会拓展,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不断提高工会工作的社会化程度。

二是加强基层建设。要把工会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切实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要按照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会组建力度,在工会组织体系、组织形式、组建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把职工群众最大限度地组织到工会中来。要进一步激发基层工会活力,增强基层工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夯实工会工作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要立足群众组织的特点,努力在组织职工、动员职工、依靠职工、服务职工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是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是工会组织的优势所在,也是工会作风建设的重点所在。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进一步强化群众意识,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职工,多到生产一线去,多到困难职工的家里去,以深厚的感情关心职工疾苦,反映职工呼声,为职工真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真正成为广大职工群众的贴心人。

四是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党组织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工会工作的重大意义,始终把工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定期研究工会工作制度,认真听取工会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研究解决工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强工会干部的培养、使用和交流,支持工会依照法律和章程创造性地工展工作,为工会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服务职工、教育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工会要坚持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好地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推进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篇四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实现“突破菏泽”战略目标,全面安排部署今年的农村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刚才,陈光书记的讲话非常重要,对做好今年的农村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希望各县区、乡镇和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讲以下三个问题。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认识

去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来菏泽视察时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和省委、省政府加快菏泽发展现场办公会议精神,按照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的要求,狠抓了发展粮食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一系列措施落实,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稳定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36亿元,比上年增长7.4%;农民人均纯收入2653元,增长19.9%,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粮食和主要农作物喜获丰收。粮食总产达到317.2万吨,其中夏粮总产208万吨,创1997年以来最高水平;棉花、油料、瓜菜总产分别达到27.4万吨、31.1万吨和1042.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产20.4%、10.1%和7.6%。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效作物面积达到997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490万亩。全市植树造林120万亩,新发展农田林网104.1万亩,农林间作65.6万亩。牛、羊、猪年末存栏分别达到84.6万头、914.1万只和312.6万头;肉类总产45.6万吨,增长16.1%。畜牧、林业、水产等在农业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快速发展。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万多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达到240家,过亿元的龙头企业增加到29家,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达到7家;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企业23个,示范基地24个,面积100万亩,其中有4个示范基地被确定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

―――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成效显著。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民“四个一”科技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和“西输东接”工程,全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0余万人,新增有组织的劳务输出29.3万人。

―――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农村税费改革进展顺利,全市共减少农业税负担3.4亿元;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落实到位,共发放小麦直补资金1.18亿元;实施良种补贴面积100万亩,补贴资金1000万元;落实大型农机补贴50万元。以上政策使农民人均增收、减支60多元。

―――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对农业的投入明显增加,农业开发和农村扶贫取得新的成效。新建乡村公路4544公里;新打、配套、维修机井1万多眼;疏挖沟渠742.5公里;治理河道1050公里,增加有效灌溉和排涝面积258万亩;新增农机总投入4亿元,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66%;投资9700万元对115座市管河道一类危桥进行了全部改造。按期完成了东明黄河滩区19个村的移民迁建任务,东明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进展顺利。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农民收入水平较低,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的品质和档次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骨干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农业投入不足,抗灾能力仍然较差;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路、水、电、医、学等基础条件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对此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下大气力加以解决,促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从未有过的良好条件和宝贵机遇。首先,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都相应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政策措施。我省在上年农业税降低3个百分点的基础上,今年将再降低2个百分点;国家继续实施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政策,并将增加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中央和各级新增财政支出及固定资产投资都将进一步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并专项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资金;省里还将进一步降低对我市涉农固定资产投资的地方资金配套比例,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合作医疗、文化建设、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投入。二是“突破菏泽”战略的实施,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省委、省政府将对我市实行一系列特殊扶持政策,并组织东部八个经济强市对口支援我市八个县,为各县园区建设、农产品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三是随着我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将对农业发展产生更大的带动作用。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把加快工业化进程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将更加有效地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加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从而实现以工促农,统筹发展。根据中央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我市作为农业大市,更应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充分利用政策机遇和各种有利条件,奋力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二、明确任务,强化工作措施

20xx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重点,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抓好各项支农政策落实,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努力增加农业和农村社会事业投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主要发展目标是:农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力争达到3000元。围绕实现上述目标要求,要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搞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粮食问题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活保障。作为农业大市,粮食生产在农村经济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各级各部门都要从讲政治、顾大局、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出发,切实抓好粮食生产。一是依法保护基本农田,稳定粮田面积。要按照中央“五不准”的要求,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把基本农田落实到户、到地块,并加强日常监管,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在此基础上,认真落实种粮直补和各项鼓励粮食生产的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使全市粮田面积稳定在850万亩以上。二是加快优质商品粮基地建设。认真组织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化工程、粮食“双增工程”和“丰收计划”,建立高产样板田,搞好中低产田开发,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和种粮效益。三是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综合配套增产技术。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技术指导,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技术讲座、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更新品种、优化布局、改善品质,推广深耕深翻、秸杆还田、配方施肥等先进栽培技术,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确保全市粮食总产稳定在300万吨以上。

(二)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进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措施。各级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结构调整、民营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结合起来,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培植农业龙头企业。要围绕畜牧、林业、果蔬花卉三大优势产业,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培育各种加工型、市场型、科技型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全面落实对龙头企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尽快培植一批规模较大、市场影响力较强的骨干龙头企业,年内新增省级龙头企业4家以上,增加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0家以上。要充分利用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激活民间投资,着眼于当地资源优势,按照特色产品、中小企业和专业市场配套推进的模式,发展特色板块经济,形成产业聚集效应。要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策划,用好的项目吸引市外优势企业来我市投资农业开发和农产品加工,提升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同时,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鼓励、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大力培育各类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多元化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加快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要在稳定粮棉油生产、提高种植效益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草、果蔬、花卉、中药材和水产养殖等高效产业,通过优化品种结构,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出效益;特别是要以发展“两羊两牛”为重点,积极探索林牧结合、规模化饲养的路子,通过典型带动、政策推动、企业拉动,进一步提高规模经营水平,在林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三是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市委、市政府确定,通过3年的努力,到20xx年底,全市建成粮食、棉花、油料、瓜菜、用材林、果品、花卉、中药材、肉牛、奶牛、肉羊、瘦肉型猪等12大农林牧生产基地。从今年开始,各级要精心组织,搞好规划,突出特色,加快实施。各县区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县区产品优势和加工优势,因地制宜地制定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与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密切结合,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进一步提高我市优质农产品的品牌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三)加快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当前,我市农业服务体系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农村市场化的进程,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当务之急是加快建立完善以下六大服务体系。一是科技服务体系。要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积极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政府农业技术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病虫害预测预报、农产品质量检测认证、农民技术教育等公共服务职能,在定编、定岗、定员、定责的基础上,由财政提供基本经费保障。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利用现有设施吸纳社会资本,发展经营性服务组织,按自愿、有偿的原则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大力发展各类市场化的科技服务组织,建立和完善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和服务体系,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二是农机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国家农机具补贴政策,加快发展专业农机服务组织,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生产率。把广大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三是信息服务体系。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的职能,加快建立起我市农业和农产品供求信息系统。尽快开通“菏泽农经信息网”,并与国内主要农业网站进行链接,形成完善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使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及时、有效地将相关信息直接传递给农民。四是农产品流通体系。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物流配送和连锁超市等各类物流企业直接从事农产品收购、农资供应和农民生活资料经营,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的作用,发展农产品流通组织,促进农村社会化分工。要加快各类农产品市场建设,开辟我市农产品进城市、入超市的绿色通道。对在我市境内整车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发放绿色通行证,降低或免除车辆通行费,确保大宗农产品运销在我市畅通无阻。五是农产品质量标准检测认证体系。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保鲜、运输等质量标准,尽快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工作,为我市农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有效服务。六是农业行政执法体系。要切实加强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市场监管,对制假售假、坑农害农等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优化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环境。

(四)强化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在我市工业基础薄弱、城市化水平低、吸纳劳动力就业容量较小的情况下,大规模地发展劳务输出,加快劳动力向市外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最具潜力的路子。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劳务输出已形成相当规模,但普遍存在外出务工人员技术层次低、有组织输出比重低的状况,导致务工待遇低,工作不稳定,自身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因此,今年必须在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和有组织输出上下功夫。要加快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对公办职业技术学校实行财政拨款与招生数量、培训质量和就业状况挂钩,充分调动他们开展劳务培训和搞好输出就业的积极性,对招生数量大、培训质量高、输出就业效果好的职业教育院校进行重点支持,促进快速膨胀。同时,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民间资本进入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努力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培育我市的劳务品牌。要充分利用省政府组织“西输东接”和“南下北上”进行劳务推介的机遇,组织好我市劳务推介活动。在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劳务输出管理服务机构,实行劳务派遣,完善跟踪服务,建立起我市劳务输出的大通道。要进一步加强对劳务市场的监管,整顿劳务市场秩序,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力争今年全市新增劳务输出30万人,其中有组织劳务输出20万人以上,职业培训10万人以上。充分发挥我市人力资源优势,真正把劳务经济发展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

(五)努力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农村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历史欠帐太多,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今年要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一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去年,由于农田水利设施不配套,我市普遍遭受渍涝灾害。要在去年农田水利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排灌体系。要搞好平原水库和井泉建设,增强农业旱涝保收能力。继续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明确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投资建设和管好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积极性,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同时搞好人畜饮水和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要利用好省里的扶持政策,加快建设进度,力求年内全面解决在册人口缺水问题。要强化节水意识,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加快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渠道防渗、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二是加快农村公路改造步伐。今年我市计划改造农村公路4100公里,力争实现村村通。要管好用好上级补助资金,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真正使之成为民心工程。要进一步加大危桥改造力度。确保完成投资7200万元改造危桥167座的任务目标,经过连续三年的努力,对全市所有窄危桥全部进行改造,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三是加大村庄规划建设工作力度。结合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和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全面开展村庄规划,切实加强宅基地管理,有效解决“空心村”问题。同时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生活环境。要进一步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关键是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新增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高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一是进一步巩固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继续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保障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大力发展灵活多样、实用高效的农村民办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建立健全贫困家庭学生就学救助制度,逐步做到使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接受义务教育。二是切实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农村医疗队伍建设,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积极稳妥地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探索建立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积极推进乡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引进市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激发乡镇卫生院发展活力,拓宽发展空间。进一步探索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合作医疗制度和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相结合的运行机制,逐步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要继续开展好文化下乡活动,加快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大力倡导崇尚科学、遵纪守法、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反对封建迷信和各种陈规陋习,铲除邪教和非法宗教生存的土壤。四是搞好农村特困群体的社会救助工作。各级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要关心困难群众、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完善救助救济制度,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认真做好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广大农民像城里人那样能够老有所养。

(六)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近年来,国家为促进农业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农民的关心、对农业的支持和对农村工作的重视。我们一定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好每一项农村政策的落实。一是深入落实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要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按照三十年不变的要求,继续做好土地延包工作,积极负责地解决好农民反映的土地问题。同时,按照积极稳妥的方针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创新流转服务的形式和机制,稳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二是严格落实好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要按照“减轻、规范、稳定”的原则,认真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和制度的完善,坚持减轻农民负担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工作制度和“一票否决”制度,严格执行涉农价格收费“公示制”、农村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农村中小学收费“一费制”和涉及农民负担案件“责任追究制”。在今年取消“两工”以后,各级要特别注意搞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的规范完善,切实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监察、物价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涉农收费的监督检查,对于违规收费、增加农民负担的要从严查处。三是认真落实好支农惠农的各项政策。重点抓好种粮直补和今年农业税税率再降2个百分点的政策落实,无论有多大困难、有多少理由,都不准打折扣,确保按规定的标准、规定的时间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头。同时,还要逐项落实好农机补贴、良种补贴和国有土地纯收益的20%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基本农田建设的政策,要把工作做深做细,确保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四是要组织落实好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扶贫政策。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农业投入和省重点支持菏泽农业项目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农业投入,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后备资源。加大农村扶贫工作力度,严格扶贫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建立健全项目法人制、监理制和项目法人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立足当前,抓好农业生产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春脖子短,气温回升较快,农业生产的大忙季节已经到来。各县区和各有关部门要着眼全年,立足当前,突出抓好麦田管理、春耕备播、植树造林和畜牧业生产。

1.抓好麦田管理。今年我市小麦苗情基础较好,一类苗占45%以上,比常年多20个百分点,二类苗占39%以上。但也有近百万亩麦田受到不同程度地冻害和病虫害,更大面积的麦田还存有后期倒伏危险。针对当前苗情特点,为确保各类麦田均衡增产,要广泛发动群众,集中抓好以划锄、蓄墒、保水、提温为中心的早春麦田管理,因苗实施促控措施。同时要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搞好技术指导,把病虫害降到最低限度。

2.抓好春耕备播。由于受市场的影响,农民种植粮、棉、油的意向比去年有较大的变化。据市农业局调查,20xx年农民种植棉花的意向较20xx年减少两成以上,种植玉米意向增加近三成。各县区要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认真分析市场变化动态,做好产前信息服务,指导群众不失时机地做好春耕备播,备好良种、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等。尤其要抓住时机搞好棉花技术培训,指导农民应用好无土育苗技术和抗虫杂交品种高效栽培技术,努力提高种棉效益。

3、抓好春季植树造林。春季是植树造林的关键季节,要着眼于把林业培育成我市的富民产业、立市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产业,抓好今年春季造林。做到规划早制定、政策早落实、措施早到位,重点搞好速生丰产林工程、农田林网工程、绿色通道完善工程、林牧结合工程、名优果品花卉工程和围村林改造等六项工程。各县区、乡镇要据此搞好规划设计,并把造林绿化任务落实到地块和路段。要提前搞好种苗调剂方案,切实加强造林质量管理,努力提高造林成活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各自的职责,认真抓好落实。林业部门要搞好统筹规划,加强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水利、河务、交通、公路、城建等部门,要按照规划要求,搞好各自管辖范围的绿化。市政府拟于4月上旬对今春造林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4、抓好春季畜牧生产。春季是畜禽繁殖旺季,畜牧部门要及时制定好良种推广计划,配套搞好良种畜禽的春繁春配工作,同时完善配种站点建设,搞好良种推广服务。春季也是动物疫病的高发季节,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重点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牲畜口蹄疫的防控工作。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目前世界各国正面临着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大流行的潜在威胁。有关专家指出,如果禽流感病毒变异,获得在人际间传播能力,其影响力将大大超过非典。为确保我市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要下大气力抓好疫苗免疫注射工作,确保家禽免疫率达到100%,从根本上杜绝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和传播。市、县、乡都要把防疫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和程序化免疫制度。使我市真正成为畜牧无疫区。

同志们,今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任务非常繁重。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知难而进,扎实苦干,全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篇五

同志们:

今天的农村工作会议非常重要。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县委、县政府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特别是结合新的形势和要求,研究制定了今年的县委“1号文件”。刚才,我们隆重表彰了过去一年在农业农村工作上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我想,能够真心实意、真抓实干地为“三农”作贡献的,都是最可亲、最可敬的。因此,我要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向长期辛勤工作在农村一线的同志们,向一直以来支持、关心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

县政府与乡镇代表签订了责任书。建国县长作了一个全面的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农业农村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明确了新一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具体工作安排。希望大家会后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谈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必须高度重视做好“三农”工作

“三农”工作很重要,中央反复强调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战略位置来思考、来谋划、来部署、来落实。农业形势的好坏、农民收入的高低、农村发展的快慢,会迅速地反应到工业和城市中来,影响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一,为什么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一直以来,“三农”都是弱势领域。“三农”的弱,是历史形成的、政策促成的。长期以来的扶工抑农、重城轻农,使“三农”失去的不仅仅是发展的机会,更多的是实际利益。“三农”的弱,集中体现在农民文化低、收入差,集中体现在农业发展慢、效益低,集中体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差、公共服务缺。“三农”的弱,将直接影响城市化发展和工业化推进。这些问题,基层感受到了,中央也看到了。为此,连续9年围绕“三农”工作下发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民政策。特别是党xx大以来,中央集中力量办了很多对“三农”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比如:①取消农业税,使延续了2620xx年的按地亩向农民征税的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全国农民每年减轻负担1335亿元。②实行农业生产补贴。去年,中央财政用于农业生产补贴的支出达到1406亿元,包括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也就是说从买种子到收割庄稼都有得补。③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使所有农产品流通都纳入了市场化运行的轨道。④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了“山定权、人定心、树定根”,极大调动了林农的积极性。⑤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将免费义务教育扩大到全国农村,基本实现了农村孩子都有学上、都能上得起学的目标。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等。⑦开展工程浩大的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所以说,这些年的确是抓“三农”力度最大的时期,投入最多的时期,变化最快的时期。让我们看到,农业政策是好的,农村是有奔头的,“三农”工作的前景是极为广阔的。我们要坚定做好“三农”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了解政策,把握方向,抢抓机遇,全力以赴做好“三农”各项工作。

第二,为什么还要继续重视“三农”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农业是弱势产业,农业最需要加强,但制约我们农业生产的因素很多。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有13亿多人口,占全球人口的1/5,立足国内解决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问题,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但发展农业并不是容易的事,要遵循自然规律、市场经济规律,还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仍未从根本上扭转“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始终处于产业结构的低端。特别是加入wto以来,面对强大的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原本弱势的农业产业经受了更为严峻考验,国内农业的安全和稳定受到了严重威胁。从常山县实际看,农业弱势地位非常明显,制约农业发展因素仍然很多,农业生产现状令人担忧。为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采取有力举措,着力破解难题,为全县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②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民最需要增收,但促进农民增收的困难很多。去年,全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9309元,是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50.1%。与全国、全省、全市相比,全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对较小。要缩小这个差距,让农民更多更快地富起来,并不是容易的事情。除经受“老天”考验以外,还要受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考验。讲市场因素考验,因为农民种出来的、养出来的,只有通过市场卖出好价钱,才能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收入。但这里面涉及市场频繁的波动,包括农资的涨幅、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农民对市场信息的把握等,都将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讲宏观经济环境的考验,在农民收入的构成中,去年全县工资性收入占到47.5%。特别是农民工,宏观经济环境的冷暖,对他们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

③农村是弱势区域,农村最需要建设,但影响农村发展的矛盾很多。经过近些年的新农村建设,我县农村的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的发展还是比较滞后的。从基础设施建设看,虽然这几年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农村道路、电力、水利、通讯等设施均有所改善,但是总的来说“欠账”还是很多。比如,农村联网公路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但部分路段由于建设等级低、配套设施不完善,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从公共服务覆盖看,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公共事业,在基础条件、服务水平等方面和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从农村社会管理看,还存在不少不安定、不安全、不稳定的因素。

因此,无论是农业、农民还是农村,都是薄弱的,弱势的产业、弱势的群体、弱势的区域。新农村建设的路还很长,农民群众的呼声还很高,任务还很艰巨。总而言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抓“三农”的思想不能松、力度不能减,必须把 “重中之重”的要求落实在我们的具体行动上。

二、必须突出重点推进“三农”工作

农业农村工作的面广量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而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在推进过程中更需把握方向,突出重点,推动“三农”工作实实在在发展。

第一,要以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农村工作。“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好了,很多问题就不是问题。收入不好,很多问题我们下决心去解决也解决不了。所以,农业农村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农民持续增收来开展。①是要把农民增收作为衡量乡镇工作的重要标准,作为考核乡镇实绩的重要指标,使乡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促进农民增收上。无论是山区乡镇,还是有工业平台的乡镇,都要在提高农民收入上比学赶超,确保农民收入的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幅,确保我县农民收入水平高于全市平均水平。②是要通过积极引导和服务,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农民要怎样增收?田里要种来钱的,山上不能荒芜。年轻人要外出打拼,妇女、老人、有闲的可以搞来料加工。没资本的要联合搞规模开发,有点积累的可入镇进城。村庄基础环境条件好的,打扫干净就是农家乐。为此,农口部门必须认真研究出台扶持、引导和服务“三农”发展的新政策。③是要动员方方面面,对接和帮扶农村困难群众增收。我们经常强调,要增强农民的“自我造血功能”,但在农村也有部分群体,由于老、弱、病、残等原因,难以培育“自我造血功能”,需要我们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现实帮助。因此,我们要格外关注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和低收入群体的奔小康问题,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结对帮扶农村困难群众,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同时,作为特别扶持县之一,项目的扶持资金应该更多地投放在低收入农户上,服务于困难群众增收。要探索推行“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共建新农村活动,特别是共建低收入农户集中村。要广泛发动农业龙头企业、工业规模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家,参与开展“几百工程”,即百名企业家结百村、百个农业龙头企业结百村、百个文明单位结百村,等等,进一步加大扶农、支农、惠农力度。

第二,要以生态效益为重点,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就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农业产业发展要转型升级,关键就是要发展现代农业,其核心就是生态和效益。①是要加快农业“两区”建设。我们要把农业现代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平台,以产业化的理念、园区化的思路,集中精力、资源和科技服务力量,吸引一些工商资本,引进一些新品种,着力提升“两区”建设水平。②是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今年中央“1号文件”就是农业科技推广,我们今年县委的“1号文件”也是有关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内容。简单地说,现代农业就是科技武装起来的。在这方面,我们的工作着力点就是要加强优良品种的推广,加快机械化设施的应用,做好农业科技示范、科技推广工作,全面提高农业技术服务的覆盖面和水平。③是要加快壮大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业的比较效益本来就很低,没有规模,就不可能有好的效益。因此,要加大力度培育主导产业,参照工业“1+x”的政策体系,对重点产业制定专门的扶持政策。尤其要高度重视胡柚、油茶等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胡柚,不仅关系到常山农民的收入,而且已经成为常山的形象。我们要格外珍惜胡柚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进一步在品质的改进提升上下功夫,在品牌的保护推广上下功夫,在市场的营销宣传上下功夫,真正让胡柚成为常山农民的“致富果”。油茶,我县拥有悠久的油茶栽植历史,宋末期间已广泛分布,长期以来得到中央、省、市的高度关注。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强政策研究,对油茶抚育、油茶改造等方面进行规范,全面提升油茶质量,真正打响常山油茶“长寿茶”品牌。总之,对于本地农业品牌,我们要加强监督,强化服务,提升质量,真正将“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④是要着力培育新兴农业主体。突出抓好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外出劳务技能培训,引导农民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由“劳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劳务型”向“创业型”转变。积极引导有文化和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发展,积极发动本乡镇、本村的在外经商创业务工人士回乡回村创业。同时,加大农业招商力度,解决钱从哪里来、大项目从哪里来的问题。

当前,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我们要善于“打整合牌,走旅游路”,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发展农业博览园、农业观光园以及农家乐、林家乐、渔家乐。善于“打节庆牌,走精品路”,充分利用乡镇、村的特色农产品举办节庆活动,提高我县农业的对外影响力和吸引力。

第三,要以美丽乡村为重点,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面很广,不分清东南西北、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成效都抓不出来。我们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突出抓好点、线、面。点,就是典型带动,抓好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集中资源培育3—5个可看、可学、能示范带动的样板村,体现投入农村资金使用的集中性和集约性。在实施过程中,采取自愿申报制,不作事先指定,促使申报村在竞争中、在压力中推进。线,就是整线推进,继续抓好青石花石艺术长廊、乡村休闲旅游长廊和花卉苗木长廊建设。面,就是抓好农村清洁工程。在美丽乡村建设上,需要大家重视的方面很多,在这里主要点几个:①是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必须拿出考核办法,狠下功夫抓一抓。乡镇书记、乡镇长要带头抓,包括集镇、道路、河道、村庄的环境状况。同时,各乡镇、村要开展“互看互学互比”活动,认清差距、正视问题,力争环境卫生有明显改善。②是村庄规划问题。各村规划与否、规划的好坏仅仅是一张图纸,而关键是看村干部是否心中有蓝图,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要开展的工作是否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村级工作也要有思路和有计划。③是村庄特色问题。在建设美丽乡村中,要突出特色,要讲“个性”,不要千村一面。在充分尊重各村不同的自然地理、风土人情、产业基础上,力争做到移步换景、看景辨村,彰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保持田园风光和良好生态环境。④是村庄绿化问题。新农村建设要求村容整洁,但建设过程中,绿化只是简单的在村庄周围种些花、灌木,缺乏整体的规划,达不到绿化和美化的统一。所以,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指导,选好、供好苗种,种农民满意的树,种农民愿意种的树,种有色彩的树。⑤是农村文化保护问题。新农村建设很重要的一块就是对农村文化遗存的保护,美丽乡村最为珍贵的就是特色文化。因此,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正确处理新和旧、建和不建的关系,对村里的古树名木一定要养好,祠堂、老井等文化遗存一定要留牢。

第四,要以人口集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民异地转移。

农民异地转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发的转移,另一种是政府引导的有序转移。我现在讲的就是后者。①是要坚持集聚发展。以县城、中心镇为主要载体,结合农房改造工程,引导和促进偏远山区、库区人口向县城、中心镇、中心村转移,推动更多农民融入工业化、城市化,共享现代文明,走人口和产业集聚发展之路。②是要坚持融合发展。要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机遇,将农民异地转移与土地复垦、下山脱贫等结合起来,促进农民从农业向二三产业、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加快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环境面貌改善,建设好农民幸福生活的新家园。

第五,要以机制创新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大的创新成果之一就是实行了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这一制度的创新实施,使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做好新时期的“三农”工作,更加需要我们推进机制创新。①是要创新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机制。建设新农村,仅靠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理应有所付出,这也是应尽的义务。但现实情况是,农民几乎不出钱出力,或者出的很少,这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推进。因此,要积极探索农民出、村里筹、乡里扶、县里补、社会帮的投入机制,逐步形成“多干多补、少干少补、不干不补”的政府投入模式。②是要创新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总结推广具有常山特色的信贷支农模式。进一步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办法,探索扩大抵押物范围,逐步破解农民融资难题。③是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深化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的改革,做深做透集体建设用地和低丘缓坡开发利用文章,规范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大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整理和复垦力度,确保要素有序流转,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第六,要以村党支部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做好农村的事,县委、县政府重视很重要,财政投入很重要,大家支持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者,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的责任很大、任务很重。①要带头做事。勤勉做事,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要带头学技术、学管理、找信息、闯市场,在生产经营上成为行家里手,做能致富、会致富的干部。要集中精力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带动群众一起致富,调动好群众谋发展的积极性,全面激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②要团结干事。村“两委”虽然产生的程序不同,法定职能不同,但是党支部领导核心的地位不会变,为村民当家谋福利的目标是一致的。村两委负责人尤其要做好团结的表率,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遇到困难带头上,难的工作主动干,不互相推诿扯皮,营造心平气顺、密切协作的工作氛围。

三、必须全力以赴落实“三农”任务

农村是我们的家,农业是我们的根,农民是我们的亲人。因此,对于“三农”工作,我们责无旁贷,必须全力以赴。

一要付出“真感情”。我始终认为,没有感情,做不来“三农”工作;没有真情,做不了“三农”工作;没有深情,做不好“三农”工作。情系农业、农村、农民,体现在愿意接触、帮扶、造福“三农”上。作为乡镇部门的干部,要经常下到农村、走到农民当中去,和农民交朋友,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和群众的真实想法。要真心实意地为农民办事情,不能借口这个手续不全、那个公章没盖,让群众为一件事跑几趟。更不能带着私心,对群众吃拿卡要。这么干,我想不仅仅是耽误群众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减少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积累了群众对政府的怨言。农民经不起折腾,答应农民的事情,不仅要办到,而且要办好。

二要拿出“真本事”。“三农”工作看似简单,但真正干起来并不容易。从事“三农”工作的同志,首先要熟悉乡情、村情、民情,这是前提。还要熟悉农村的法律法规,熟练掌握农村的各种政策,善于用政策引导农民、推动工作。村里的工作,说到底还是要靠村两委特别是带头人来组织和推动。今天342个村的党支部书记都来开会。我感到,村支书和主任有没有责任心、会不会干事、能不能团结,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村的发展面貌。首先,要会想事,一年不必多,但必须得有1、2、3。其次,要能干事,没钱也得设法争取支持,带着大家干,变承诺为现实。要善于团结一班人干事,农村产业带头人,外出创业打工者,在外吃机关事业饭的,村里的老者及贤达,都是农村工作的重要依靠。大学生村官,虽然年轻但脑瓜灵有见识,要充分发挥好他们的作用。第三,要勤理事,村里大事不多、小事不少,村支书和主任要眼勤、腿勤、手勤。第四,要会和事,村民的鸡毛蒜皮、磕磕碰碰,尽量能够帮助化解,确保小事不出村。最后,要不出事。在廉洁自律上,时刻警醒,做到不该拿的不拿,不该伸手的绝不伸手。现在农村项目多、工程多、资金多,也意味着诱惑多。村干部一定要守住底线,敬畏法律,这既是对群众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和亲人负责。

三要狠下“真功夫”。农业农村工作最需要实干。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自觉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落实重中之重要求。全县各部门单位都要牢固树立支农、惠农、为农思想,立足部门职能,找准工作着力点,多为农村办一些实实在在的实事和好事。要结合正在开展的“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农村,破解难题,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同志们,人勤春来早,奋力正当时。我们一定要珍惜春光、埋头苦干,奋力开创我县“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再造常山、绿色崛起”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篇六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工作成绩,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今年及“”时期的“三农”工作。刚才,我们传达了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宋书记、林市长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对20xx 年度“三农”工作先进单位、“8.9 ”防汛和金堤河防汛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一会庆忠市长还要就下步工作讲意见。下面,我根据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见,就“三农”工作讲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做好“三农”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三农”工作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旱灾、涝灾交替发生的严峻形势,面对农产品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严峻挑战,面对农民增收制约因素明显增多的严峻考验,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三农”工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粮食生产大灾之年实现“连续第八年”丰收。夏粮生产,克服严重春旱和长期低温灾害影响,单产428.93 公斤、总产236.7 万吨,分别增长了1.93% 和5.1% ,再创历史新高;秋粮生产,遭遇了“8.9 ”特大暴雨袭击,经过全市上下努力,除个别地块外,秋粮仍获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04 亿斤,突破100 亿斤大关。

二是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四百工程”建设稳步推进,蔬菜食用菌达到337万亩,总产1200 万吨,产值142 亿元;肉、蛋、奶产量分别为109 万吨、38.7 万吨、14万吨,畜牧水产业产值121 亿元;林果生产及加工产值达到102.6 亿元;一百个农业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完成,实际开工建设项目达到116 个,计划投资23.75 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3.84 亿元。

三是生态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围绕生态农业建设,大力发展名特优新产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新增绿色食品认证数量12 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品”数量和基地面积分别达到138 个、240 万亩;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350 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 家,省级龙头企业31 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61 家,实现销售收入450 亿元。

四是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xx 年全市财政投入“三农”资金达到50.45 亿元,比上年增长40.47% ,增加14.54 亿元。在政策性补贴大幅增加和农产品价格提高、劳动力转移加快、非农收入增加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377 元,同比增加838元,增长15.1% ,增速比上年提升6.9 个百分点,居全省前列,增幅之高在聊城历史上是少有的。

五是农业基础条件和农村民生持续改善。全市共完成各类水利建设项目17631 项,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6.7 万亩,解决了16.2 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南水北调工程进入整体提速、全面开工阶段;全市农机装备总动力达1024 万千瓦,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2.3 万人;农村低保标准提高400 元,每人每年达到1200 元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7%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进展顺利;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农民健康服务行动”,22.5 万农民群众不用出门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六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建农村公路6470 公里、客运站108 座,所有行政村实现了通油路、通客车,改造农村危桥1311 座,33 万农户看上有线电视;积极推进农村新居建设和危房改造,启动千户社区140 个、整村改造356 个,建成农村新居18.4 万户,改造危房3.5 万户,先后有30 多万农民群众喜迁新居。

七是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家庭承包基本经营制度不断巩固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农村综合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土地管理等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完善。

八是农村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真抓实干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战斗在“三农”工作一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和农民群众表示亲切问候,向一贯关心支持“三农”工作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地感谢!希望同志们坚定信心,发扬成绩,扬长补短,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工作部署,不断强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二、认真分析形势,进一步明确“”时期“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生态型强市名城建设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我市农业农村发展既有着良好条件,也有许多困难;既有重大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有利条件。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看,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三化同步”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明确要求越是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越要更加注重夯实农业基础,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努力实现“三化同步”。这是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务必准确把握和自觉遵循。同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小康既是难点也是重点,支持发展的政策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仍然聚焦“三农”,重点支持水利改革发展,这已是中央连续出台的第8个“一号文件”。从市里扶持政策层面看,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了农业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计划,设立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基金,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和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优惠政策,各县(市、区)、各乡镇(办事处)也都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产业振兴计划和相应的扶持政策,力争通过农业产业振兴,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从市场需求层面看,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复苏,对粮食、蔬菜、肉、蛋、奶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呈刚性增长的趋势,市场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面临新的机遇。从我市“三农”工作基础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粮食总产越过100 亿斤大关,占到全省粮食总产的八分之一;蔬菜总产列全省第二位,仅列潍坊市之后;农民收入连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与全省的差距开始缩小;特别是我们创新“三农”工作理念,在全省第一个提出并组织实施了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这些良好的发展基础为“三农”工作的继续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点:一是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落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性改善。当前农田排灌沟渠大多陈旧落后,农田基本建设相对滞后,徒骇河、马颊河现有建筑物老化失修严重,涵闸启闭不灵活,金堤河、漳卫河等省际河道存在堤防标准低、险工险段多等问题,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都比较脆弱,农业防灾减灾能力较弱,难以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问题。二是现代农业建设亮点不多。集中表现在大集团、大企业太少,知名品牌、驰名商标不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品档次低,缺乏品牌效应和竞争力,导致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都难以提升。三是农业服务保障体系不健全。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特别是乡镇一级服务能力较弱,体制不顺、队伍不稳;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流通队伍数量少,难以与大城市超市及批发市场形成有效对接。四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当前农业发展既面临着气候变化旱涝灾害频发、重大动植物疫病、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影响外,又要面对农产品市场变化,农产品进出口冲击,加剧价格过度波动等市场因素,影响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五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新农村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农村社会深刻转型、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农村民生亟待改善。

为此,“”时期,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打造聊城生态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为发展目标,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品牌化、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加工产业化、销售合作化、环境生态化、设施现代化、发展外向化,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逐步构建起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我市农业发展水平,加快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

主要发展目标是:

——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 ,达到260 亿元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 ,人均纯收入达到1 万元以上;

——“四百工程”建设:粮食总产确保100 亿斤以上;蔬菜总产1600 万吨,产值达到160亿元;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50 万吨、50 万吨、20 万吨,水产品产量8 万吨,畜牧、水产业产值达到154 亿元;全市有林地面积320 万亩以上,以林果生产、林纸林板加工、森林旅游为主的林业产值达到200 亿元。

——农业品牌建设:将粮棉油、瓜菜菌、林牧渔、种养加全部纳入生态农产品品牌管理范围,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290 万亩,生态农产品品牌达到175个,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企业达到30 个,总产值60 亿元以上;

——农产品深加工: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畜牧、果品、木材、食品、水产、工艺品十大农产品加工体系初具规模。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均增长5% ,达到400 家;其中国家级5 家,增长10.8% ;省级60 家,增长7.6% ;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年均增长11.8% ,达到70% ;

——林木覆盖率:年均增长0.3% ,达到33% ;

——粮经作物比例:年均增加1.2 个百分点,20xx 年调整到48:52 ;

——农产品出口:出口额年均增长15% ,出口总值达到3.5 亿美元;

——合作经济组织:达到3260 个,年均增长12%, ;参加农户31.9 万户,年均增长12%,;带动基地面积175 万亩,年均增长10% ;

——市场建设:年均增长4.6%, 各类市场年交易额达到120 亿元以上;

——农机化建设:到20xx 年,全市农机总动力发展到1200 万千瓦,农机总值48 亿元,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机井总量达到11.5 万眼,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08 万亩,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 ;

——农村生态建设:农村大型沼气的集中供气工程年均增长36% ,达到32 个;户用沼气池年均增长11.4% ,达到24 万个;太阳能热水器年均增长5.5% ,达到50 万户。

上述目标是结合聊城实际制定的,只要我们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三、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实施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

20xx 年是“”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的第二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继续提升年”的部署要求,今年将围绕生态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进一步实施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以实施“4245 ”工程为抓手,狠抓农业重点项目建设,通过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努力在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质量、农民组织化、农民科技素质及转移就业等“六个方面”实现突破,确保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4%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 的发展目标。

(一)着力抓好土地流转,努力在基地建设上实现突破。结合各县(市、区)、各乡镇(办事处)的农业振兴计划,围绕基地建设,加快土地流转步伐,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程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或种田能手、种养大户集中,20xx 年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力争达到60 万亩。在全市范围内,着力建设五大产业基地,带动全市种养业规模化、区域化发展。一是建设优质粮食基地。认真实施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计划”,积极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加大优质良种推广力度,推广良种良法配套生产技术,努力夺取粮食“连续第九年”丰收,全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00 亿斤以上。二是建设绿色蔬菜食用菌基地。重点建设食用菌、大蒜、黄瓜、西葫芦、茄子、西红柿、韭菜、油菜、西瓜、香瓜等十大蔬菜基地,20xx 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发展到350 万亩,总产1300 万吨。三是建设优质畜禽基地。重点建设生猪、奶牛、肉禽、蛋禽、肉牛肉羊、特种动物等六大畜牧基地,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25 万吨、46 万吨、22 万吨。四是建设生态林果基地。重点建设樱桃、早熟苹果、草莓和葡萄、优质梨、圆铃大枣、桃杏核桃等小杂果等六大生态林果生产基地,新发展名优果树基地8 万亩,全市果树面积稳定在70 万亩以上。五是建设名特水产养殖基地。重点培植甲鱼、黄河鲤鱼、河蟹、泥鳅、草胡子鲶、乌鳢等名特种水产养殖基地,黄河鲤鱼、乌鳢、鲶鱼、泥鳅、河蟹养殖面积达到4 万亩。

(二)着力培育农业品牌,努力在提升农产品质量上实现突破。 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发展名优特新产品,全市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20 个,新增基地面积10 万亩, 积极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有一定知名度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 。一是加大“三品”认证力度。继续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用财政资金鼓励符合条件的基地、中介组织和龙头企业积极申报,“三品”认证要有新的突破。二是发掘和保护地方特色农产品。对具有市场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优势特色农产品,进行商标注册、原产地认定,加强商标保护,发掘和保护一批地方品牌,提高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三聚氰胺”事件对“三鹿奶粉”毁灭性打击的教训是深刻的,近期中央新闻媒体又曝光了添加“瘦肉精”喂猪的食品安全事故,我们对此必须高度重视,以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对生产企业及经营企业的市场监管,进行规范整治,严禁使用违禁产品,确保“米袋子”、“菜篮子”质量安全。

(三)着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努力在农业产业化上实现突破。农业产业化水平体现着一个地方的农业发展水平,也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各级要抓住实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的机遇,以优势主导产业为基础,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及运销,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让农民更多的受益,更好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一是鼓励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采取兼并重组参股收购等方式,延长产业链,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二是支持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延伸生产基地,完善物流体系建设和产后包装、加工、运输服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以龙头企业建设为着力点,建立健全“基地+ 农户+ 合作组织+ 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 家,总数达到380 家。

(四)着力抓好项目建设,努力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上实现突破。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又确定了百项农业重点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共127 项,总投资39.68 亿元,其中争取中央投资1.06 亿元,省级投资4.36 亿元,各级必须认真完成好、落实好。同时,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研究国家和省的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积极与省直部门开展对接,着力抓好资金争取工作。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提高项目的合同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五)着力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努力在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上实现突破。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开展示范合作社创建活动,提高管理规范化水平,评选命名市级示范合作社100 家。以聊城市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建设为龙头,新建改建农产品批发市场10 处,加快聊城“农产品网上市场”建设,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协调组织市内大型连锁超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对接,组织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参加各类农产品交易会、农业展会、网上促销活动。

(六)着力开展农民培训,努力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转移就业上实现突破。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因素,农业的现代化首先是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实现农业农村发展目标,必须把农民教育培训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要 高度重视乡镇一级农民培训工作,采取多形式、多方式、多层次,实施好 科技特派员工程、 “科技下乡”活动、“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雨露计划”、乡村公益性岗位人才培养、农村实用技术和农业新技术培训等,20xx 年力争培训农民50 万人次。同时,积极搞好劳务输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引导和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

四、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全面提升水利支撑和保障能力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下发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省委、市委也以一号文件形式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这在建国后是第一次。我市是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全省的三分之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水资源供需矛盾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同时极端天气造成的灾害事件增多,特别是去年的“8.9 ”水灾和今年的“百年一遇”的旱灾,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全市水利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必须把水利工作摆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提升水利的支撑和保障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全市水利改革发展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坚持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突出统筹治水、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水利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水利的支撑和保障能力。经过10 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按照上述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突出抓好田间工程配套和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全市初步建成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灌排系统,力争完成位山、彭楼、陶城铺、郭口等大型灌区骨干工程和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750 万亩以上,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达到600 万亩以上。

(二)抓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南水北调鲁北段输水骨干工程和8 个供水单元续建配套工程建设,实现一期工程20xx 年竣工、20xx 年通水目标。完成茌平信源水库、开发区鲁西水库、高唐县大张水库、临清市城南水库等9 个重点平原水库建设,实施陶城铺引黄补水北调、彭楼引黄入鲁能力扩大等区域调水工程,兴建河道、城市雨洪水资源利用工程以及中水回用等非常规水源利用工程,全市新增水资源利用量2 亿立方米,年供水能力达到25 亿立方米,基本满足一般年份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

(三)搞好抗旱防汛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徒骇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好马颊河干流、徒骇河干流、金堤河二期河道等重点骨干河道的治理,以保护人口集中的城镇、乡村密集区域以及有集中连片农田的河段为治理重点,突出抓好中心河、裕民渠、唐公沟、赵牛新河等30 多条中小河流治理,提升骨干河道和中小河流重点地段的防洪排涝能力。同时,抓好蓄滞洪区安全设施建设和病险水库、病险涵闸除险加固,大力实施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

(四)加快水生态保护与水污染防治。以建设生态河流为重点,上游突出涵养水源,中游实行库河调蓄,下游建设生态湿地,大力推进生态水系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 平方公里,城市主要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5% 以上,主要湖泊、水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80% ,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达到70% ,地下水漏斗区面积大幅度缩小,水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五)大幅增加水利建设投入。力争今后10 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xx 年翻一番。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从土地出让收益中安排10%-20% 用于农田水利建设,重点防洪城市和水资源严重短缺城市的城市建设维护税按不低于15% 的比例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工程、水源工程建设及水环境整治,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各级政府按农民筹资筹劳总额的50% 给予奖补,同时吸引金融资本、社会资金投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六)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建立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实行防汛抗旱、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成立市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下设城市、黄河、漳卫河和徒骇河马颊河防汛抗旱指挥部,完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五、积极深化农村改革,切实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改革。继续坚持和完善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林权制度改革、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搞好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拍卖,保障农民权益,切实调动农民投资水利设施建设的积极性。探索具有平原特色的林改新路子,认真总结东阿、阳谷两地林权改革试点经验, 在全市全面推开,逐步形成林木种植、管理、流转的长效机制,促进林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继续抓好农村路、水、电、气、房等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60 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35 座,解决10 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有线电视4 万户,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2 万个、太阳能2 万户,建设农村新居5 万户,改造危房1.5 万户,建设千户社区100 个,合并村庄300 个,配套建设道路、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做好农村五保供养、社会救助、扶贫开发等工作,稳步推进东昌府区、茌平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提高新农合筹资水平,新农合财政补助每人每年不低于200 元,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60% 以上,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1400 元。

(四)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农村小学、初中分别达到600 元和800 元;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实用型教育,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建设,逐步形成完备的农村公用文化服务体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加强人口计生工作,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7.7 ‰以内的目标。

六、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三农”工作落到实处

做好今年及“”时期的“三农”工作,关键在于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各项工作措施落实。

一要落实好“重中之重”的工作要求。中央明确要求,要把“三农”工作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对“三农”工作,不仅分管领导要直接抓,而且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在工作部署上给予重点支持,在政策制定和资金投入上给予重点倾斜,在干部力量配备上给予重点加强。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要加强综合协调,农口部门、涉农部门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进一步形成“三农”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要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中央提出,今年“三农”投入要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即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对这些政策,各级各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凡是已经承诺要办的的好事实事、确定的优惠政策、应给的各项补贴,必须落实到位,决不能失信于民。要继续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规定,确保农民负担继续减轻不反弹。

三要落实好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提高基层干部素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今年上半年,村“两委”换届将全面展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按程序办事,真正把那些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强、公道正派、群众威信高的优秀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特别是选好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夯实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和执政基础。

四要落实好责任分工和目标考核。“”时期,是我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三化同步”的关键期。我们必须以更远的视野、更高的眼光,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方向,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牢牢把握“三农”工作的主动权。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健全责任分工、目标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细化考核指标,完善考评体系,把农业农村工作作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做好“三农”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同志们,做好“”和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农业农村发展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 周年!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篇七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刚才,灿玉市长传达了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连山同志对市委一号文件进行了解读。下面,根据市委市政府研究的精神,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准确把握新常态下“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过去一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三农”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为做好全局工作奠定了坚实支撑。

一是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粮食生产在大旱之年实现“十二连丰”,总产达到173.6万吨,单产466.2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创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2处,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3家,山东黑牛存栏达到6万头。全市有效期内认证农产品140个,“三品一标”产地认定面积达到166.1万亩,成功创建为全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

二是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全面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在全省率先基本完成。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与抵押融资平台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累计发放各类农村产权抵押贷款2亿元。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合作社、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48家,土地流转面积54.54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土地总面积的22%。启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南水北调地方配套工程在全省率先运行通水,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解决15万农村居民和1.27万师生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18.13万亩,高标准农田林网6万亩,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改造农村公路238.3公里,改造农村电网1270公里。

四是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成效显著。扎实推进示范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新开工农村住房15368户、改造农村危房1259户。启动实施“13123生态文明推进行动”,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率达到91.4%。大力开展生态水系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马踏湖、五阳湖等生态湿地建设工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4.9平方公里。扎实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重点禁烧区内玉米秸秆转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五是农民生活持续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实现“十二连快”,达到15531元,同比增长11.5%,连续3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深入推进“十万农户脱贫奔康工程”,全年实现100个贫困村、4万户11万人脱贫。扎实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标准化建设项目167个,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880元。农村网格化管理、信息化建设、社区化服务“三大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保持了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农业发展依然是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仍然在农村。特别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三农”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要突出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积极应对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挑战,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我市农业发展方式仍然较为粗放,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地下水超采等问题日益凸显,加上我市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禀赋不足,农业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两道“紧箍咒”越来越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切实转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上来。

第二,要积极应对复杂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更加注重增强内生动力、提高农民收入。目前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而国内外主要农产品价格倒挂,继续提价遇到了“天花板”,农业生产补贴也已接近wto“黄箱”政策上限。同时,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农民转移就业难度加大,工资性收入降低。为此,必须紧紧依靠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提高农业竞争力和附加值,拓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

第三,要积极应对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的新挑战,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当前,城乡格局正在深刻调整,农村社会结构正在深刻变动,农民思想观念正在深刻变化,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治市的要求,依法推进农村改革,依法化解农村矛盾,依法维护农民利益。

我市农业虽然比重不大,但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已经具备了坚实基础和鲜明特色;我市又是一个组群城市,工业化、城镇化程度高,具有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良好条件。只要我们科学把握,积极作为,就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按照省委省政府“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的要求,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乡村治理上走在前列;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走在前列。

二、抓住重点,集中用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全市农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左右。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调整农业结构。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农业产出质量和效益。

一是推动特色农业集群发展。要顺应农业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的大趋势,积极调整农业种养结构。组织实施百家市级都市农业园区提升工程和国家果菜茶标准园创建工程,重点培育临淄蔬菜、池上桔梗、博山猕猴桃、博山金银花、沂源红苹果、山东黑牛、沂蒙黑山羊等特色产业,打造一批高效特色农业专业镇、专业村。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扎实推动100万亩优质专用粮、100万亩林果、75万亩蔬菜和黄三角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提质增效,加大力度做精做优南部生态有机农业区、中部休闲观光都市农业区和北部高产高效精准农业区三大板块。

二是促进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将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推动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向产前产后两端延伸,拓展增值增效空间。要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有序进入农业领域,促进良种繁育、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涉农工业加快发展。要创新农产品营销体系,着力培育壮大一批涉农电子商务平台,促进新型流通业态发展。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组织搞好淄川太河、博山池上、桓台马踏湖等6个乡村旅游连片发展示范区规划建设,打造一批省级旅游强镇和旅游特色村。建立完善工商企业投资农业监管机制,禁止耕地非农化。

三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把好生产源头、流通监管两个环节,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县、示范乡镇、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力争全市蔬菜、果品等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程度提高到70%以上,“三品一标”产地认定面积比率提高到65%以上,进一步巩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成果。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责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把好基地建设、源头控制、过程监管、末端监测和质量信用五道关口,实现对农产品从种养、生产到加工、销售的全过程、无缝隙、可追溯监管,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资源环境治理修复与节约保护,落实中央提出的“减、退、转、改、治、保”六字诀,不欠新账,多还老账,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继续实施玉米秸秆禁烧和深度转化利用工程,力争全市玉米秸秆转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实施土壤改良修复、农药残留治理、重金属污染修复等六大工程,提升耕地质量。按照中央和省部署要求,搞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要组织搞好中央投资农村沼气项目和淄川、临淄、高青等省级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示范县项目,大力推广农药减量控制、降解地膜等清洁生产新技术、新模式,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

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以保障人畜安全饮水为目标,搞好太河、大武等重大水源地保护,完善南水北调地方配套工程,做好萌山水库供水准备,统筹推进城市供水管网改造,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资源保障。扎实推进孝妇河、东西猪龙河、淄河、乌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实施孝妇河黄土崖段综合整治项目,加快新区景观水系建设,构建全域生态水网。抓好13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预警等项目建设,保障防洪安全。搞好小农水重点县、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等项目,年内新建高标准农田1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平方公里,完成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11.35万亩。

要高度重视南部山区人畜饮水安全保障问题。首先要保证春节期间人畜饮水正常供应,让群众安心过节。同时,做好抗大旱的准备,抓紧推进138个村人畜饮水应急工程建设,根据山区地质特点,具备打深水井条件的地方,抓紧组织打井工程;不具备条件的,要通过修建蓄水池、水窖等方式多存水储水。要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各有关部门、区县的责任,落实应急水源和送水措施,确保汛期到来之前供水正常有序、人畜饮水安全。

三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积极实施种业振兴规划,做好小麦、玉米、蔬菜、蓖麻等优势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培育壮大一批骨干种业企业。重点推广大型高效复式农业机械,搞好粮食烘干机械化示范推广,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大力推广大数据、农业云、物联网等智慧农业技术应用,加强农民手机报等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农业信息进村入户。要创新农技推广和农民培训模式,年内培训新型职业农民7000人。健全农技推广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创办100所农民田间学校,打通科技入户“最后一公里”。

(三)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336项事项中有50多项涉及农村改革,要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准确有序推进各项重点改革,为农业农村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一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要加快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扫尾工作,抓好区县、镇办两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和抵押融资“两个平台”规范运行,探索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试点。要立足各区县实际,统筹做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让农村产权可流转、可交易,真正将农民的“死资源”变为“活资本”。

二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有条件的村根据农民意愿,统一连片整理土地,实行土地折股量化,经营所得按股分配。每年认定市级农民合作示范社50家,政府安排的农民直接受益的投资项目,优先由符合条件的示范社承担,将政府补助形成的农田水利设施等资产,转交农民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多措并举,提高农民合作社规模化水平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加强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情况的考核,确保农业信贷总量、涉农贷款比例“双增加”。抓住用好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机遇,推动金融服务“三农”创新。搞好沂源县省级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资金互助和信用合作。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鼓励大型农机具生产企业发起设立融资租赁公司,扩大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蔬菜大棚、大型农机具等产权抵押贷款。强化财政金融合作,组织开展融资增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试点和市级农业贷款担保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地推动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普惠金融组织规范健康发展。

四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稳定和加强基层农技推广、农机服务等公益性服务机构,鼓励围绕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拓展服务范围。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创建活动,拓宽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领域,推广临淄区粮食生产“十统一”做法,做大做强桓台益农、临淄齐民旺等“飞防”组织。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发挥覆盖农村的网络优势,开展从生产资料供应到农产品加工、销售的一条龙服务,使供销合作社真正成为为农服务的主阵地。

(四)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着力加强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人的新农村” 和“物的新农村”,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一是更加注重推进“人的新农村”。核心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要扎实推进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抓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成60处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完善村居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农村文化设施。要整合社会资源,加快农村新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将审批代办、社区警务、医疗卫生等13类80余项基本公共服务全部纳入服务中心,实现窗口化办公、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和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不断完善居民大病保险政策,健全农村困难群体救助体系,努力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二是大力建设“物的新农村”。核心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快编制全市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抓手,配套完善道路、供排水、电力、燃气、热力、通信、污水处理、园林等基础设施,提高服务功能。年内新建农房1.2万户,改造危房1000户,完成城市棚户区(城中村)住房改造1.8万户。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再解决16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完成2万个农村配电室达标治理任务。加强17个省、市级示范镇建设,加快产城融合。积极稳妥推进空心村搬迁改造,引导农民就近实现城镇化。

三是开展美丽乡村连片创建行动。推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向纵深发展,首批选取8个镇43个村,集中开展美丽乡村连片创建示范行动,重点实施好村庄“五化”整治、垃圾污水处理、旱厕改造、乡村文明行动、智慧村居建设等创建项目,高水平打造一批美丽乡村样板。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全市80%以上的建制镇镇区生活污水实现有效处理。组织实施一批乡村重点绿化工程,完成造林合格面积14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3万亩,新建10个绿化模范镇、100个绿化示范村,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

四是深入推进“十万农户脱贫奔康工程”。以建设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以474个省定贫困村、8.7万户、17.2万贫困人口脱贫为目标,扎实开展精准扶贫。继续实行“第一书记”和扶贫干部驻村挂包责任制,确保不脱贫、不脱钩、不撤回。进一步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项目,力争年内实现2.4万户、6万人整体脱贫,努力在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中走在前列。对农村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要采取兜底式救助,确保不让一户困难群众过不去日子。

三、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

当前,农村经济社会正经历深刻的历史变革,工农、城乡以及国内外市场之间的关联程度高,相互影响大,情况极为复杂。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创新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能力。

一要强化责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三农”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在工作部署、财力安排和干部配备等方面向“三农”倾斜。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要及时把握“三农”工作动态,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重大问题。要把涉及“三农”工作的重点项目、重要指标完成情况纳入目标管理考核,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人员,完善奖惩机制,确保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有人管、有人干、有人负责。

二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特别是对教育实践活动中基层反映部分涉农资金不到位的问题,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监督检查,打通区县财政沉淀环节,确保各项支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要扎实推进涉农涉水涉地资金整合,着力解决涉农资金多头管理、重复分散等问题;探索建立竞争性分配机制,谁愿意干、谁能干、谁能干好就优先扶持谁。要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完善各类农业保险政策,推动现代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三要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要开展“法律进乡村进社区”活动,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引导和支持农民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解决纷争、维护权益。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更好发挥乡规民约的作用。继续深入实施网格化管理、信息化建设、社区化服务“三大工程”,突出在全覆盖和真运行上下功夫,全面提升社会治理“三四二”工作格局。

四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进一步强化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劳动保障等重点领域执法力量。农村基层干部非常辛苦,各级党委政府对他们要在政治上多关怀、工作上多关心、生活上多关爱,落实好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切实提高基层干部待遇,充分调动和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村“两委”刚刚换届,要加强对村级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查处发生在农民身边的不正之风,为做好“三农”工作积蓄正能量。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篇八

同志们:

刚才,副县长做了详细的情况通报并细致部署了下一阶段新农村建设和“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工作,讲的很好,我完全赞同,请大家抓好贯彻落实。两个乡党委书记和两个村支部书记就新农村建设工作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发言态度很诚恳,决心也很大,希望能够言行一致。从大家的发言情况来看,前一阶段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呈现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前期工作富有成效。在天气雨多晴少、资金筹措缓慢等因素影响下,各乡镇能够克服困难、拿出举措、抢时间,抓进度,积极作为,大部分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工作进展还是比较理想的;二是帮扶单位主动配合。到目前就有这么多单位出钱出力,说明部门非常重视,对新农村建设非常支持,对老百姓充满感情;三是工作进展还不平衡。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自身的不足,乡镇之间、村点之间、帮扶单位之间都有较大差距,大家要引起重视。

下面,我分别就这两项工作,讲几点意见:

关于新农村建设工作

一、认识要到位。一要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意识。对于新农村建设工作,我在很多会议上都强调过,不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任务或者政绩工程去做,应该当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做好这项工作。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是推动“三农”发展,促进农村进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排头兵”,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们要改善农村面貌,发展现代农村,就必须抓好新农村建设。二要认识到当前形势的严峻性,增强时间意识。今年我县新农村建设虽然启动较早,但目前进度不够快,时间马上过半,后期压力增大,“保一”形势较为严峻。三要认识到进位赶超的必要性,增强荣誉意识。我县从20xx年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年年都是先进。我们留住这块“金字招牌”,必须多出亮点,打造精品,否则不进则退,追兵赶上,荣誉难保。四要认识到领导重视的重要性,增强统筹意识。今年,要圆满完成县委、县政府的既定目标,顺利拿下“三农”工作这块牌子,保持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市里第一的位置。各乡(镇、场)、各帮扶单位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弹好钢琴,做好统筹,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放在招商引资、财税同等重要的位置,时刻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

二、行动要迅速。一要理清思路。在规划的基础上,要结合好村组意见,尊重村庄自然风貌、历史底蕴,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农村、达到一个什么效果的问题。二要快速推进。在各项工程项目建设推进和村庄品味整体提升上,要解决一个建设什么样的标准、什么时候完成建设任务的问题。三要加强保障。要做好资金保障,县委、县政府会确保各建设点的新农村建设资金逐步足额落实到位,也会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使得更多的涉农项目资金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各乡镇更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实实在在为本地百姓谋福祉,相应配套一些资金。各帮扶单位也要发挥作用,经常性下乡入点帮扶指导,出资出力。(根据县新农村建设单位帮扶文件精神,帮扶单位落实帮扶资金不得少于2万元。)要做好人力保障,乡镇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经常到点督查;分管领导和蹲村干部要在6月份这一关键时间段驻点,村、组要协调好施工、老百姓出工等等一系列问题。

三、责任要明确。坚持“新农村建设一月一调度,一通报一排名”,及时掌握各建设点建设情况,坚持开展“全县巡回看变化”活动,突出新农村建设一把手责任,对工作推动不利的乡镇,主要领导作为新农村建设第一责任人,要负主要责任。由于工作不力,在省市督查中影响县里成绩排名的,乡镇主要领导到叶书记和我办公室说明情况。对下村到点指导不够,帮扶资金不落实到位的帮扶单位,建议公开单位接待等开支情况,看看到底是客观上确实没资金,还是主观上不落实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

关于“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工作

一要认识专项建设的意义。一是要求严格。“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工作是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需要,也是加快“三农”发展步伐的有力支撑,层面比较高,操作要求严格。二是机会难得。为什么说机会难得。全省一百个县,只安排了10个实施县,我们有幸被列入其中,所以说机会非常难得,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住。三是竞争激烈。今年,引入了竞争机制,省里安排了13个县作为实施县,年底要竞争淘汰三个,所以工作一定要做好,还要确保进入全十,不要等到工作也做了,到最后被淘汰了,就得不偿失。

二要把握专项建设的关键。“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工作,说到底就是两个体系的建设工作,即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工作。两项体系建设同等重要,要统筹推进,平衡开展,共同建设。一是基础要打好。也就是基础设施、设备、人员、资金都要确保到位。每个乡镇建设一个具备农村气象信息服务功能的自动气象站和“六有”规范化的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成立一支有分管领导,有气象协理员的工作队伍,升级完善电子显示屏、高音喇叭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要确保日常工作经费按时到位。二是特色要鲜明。既然是淘汰赛,我们就要搞一些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东西,这样才有机会留下来。要结合我县农村经济特点和优势特色农业,开展对支柱性产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生产的气象保障,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气象服务。三是氛围要浓厚。通过电视、网络、横幅、标语等多种方式加大“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宣传的力度,引导社会舆论,加强面向党委政府的宣传,为专项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工作环境,争取农民朋友的支持配合,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

三要形成专项建设的合力。

加强气象为农服务的组织领导,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深入推进与涉农、涉灾部门的合作。一是加强领导,强化考核。各有关单位在会后要迅速传达贯彻本次会议精神,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县乡镇气象工作考核办法》已经下发,年底将严格考核。二是部门联动,相互配合。各乡镇、各涉农部门要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加强沟通协调合作,共同支持和参与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形成整体合力,全力做好“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工作。三是分解责任,狠抓落实。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把工作任务落实到时间节点,把工作责任分解到具体责任人,确保“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工作顺利完成。

同志们,新农村建设工作和“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工作事关农业发展大局,事关农村稳定繁荣,事关农民生活幸福,意义非常重大。新农村工作要扬优乘势,再添措施,努力保持全市第一不动摇。“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工作要稳扎稳打,步步推进,全力以赴力争进入20xx年试点实施县建设。

最后,再补充强调一件事情:半年的全省公众安全感调查工作已经开始,根据我县督查反馈情况,有的乡镇底数还不清,深入还不够。务请各乡镇场、各部门特别是单位“一把手”要高度重视、迅速部署、进村入户,摸清底数,做好工作,确保我县在全省公众安全感测评中取得较好位次。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篇九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工作成绩,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今年及“”时期的“三农”工作。刚才,我们传达了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宋书记、林市长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对20xx年度“三农”工作先进单位、“8.9 ”防汛和金堤河防汛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一会庆忠市长还要就下步工作讲意见。下面,我根据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见,就“三农”工作讲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做好“三农”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三农”工作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旱灾、涝灾交替发生的严峻形势,面对农产品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严峻挑战,面对农民增收制约因素明显增多的严峻考验,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三农”工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粮食生产大灾之年实现“连续第八年”丰收。夏粮生产,克服严重春旱和长期低温灾害影响,单产428.93 公斤、总产236.7 万吨,分别增长了1.93% 和5.1% ,再创历史新高;秋粮生产,遭遇了“8.9 ”特大暴雨袭击,经过全市上下努力,除个别地块外,秋粮仍获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04 亿斤,突破100 亿斤大关。

二是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四百工程”建设稳步推进,蔬菜食用菌达到337 万亩,总产1200 万吨,产值142 亿元;肉、蛋、奶产量分别为109 万吨、38.7 万吨、14 万吨,畜牧水产业产值121 亿元;林果生产及加工产值达到102.6 亿元;一百个农业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完成,实际开工建设项目达到116 个,计划投资23.75 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3.84 亿元。

三是生态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围绕生态农业建设,大力发展名特优新产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新增绿色食品认证数量12 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品”数量和基地面积分别达到138 个、240 万亩;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350 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 家,省级龙头企业31 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61 家,实现销售收入450 亿元。

四是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xx年全市财政投入“三农”资金达到50.45 亿元,比上年增长40.47% ,增加14.54 亿元。在政策性补贴大幅增加和农产品价格提高、劳动力转移加快、非农收入增加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377 元,同比增加838 元,增长15.1%,增速比上年提升6.9 个百分点,居全省前列,增幅之高在聊城历史上是少有的。

五是农业基础条件和农村民生持续改善。全市共完成各类水利建设项目17631 项,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6.7 万亩,解决了16.2 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南水北调工程进入整体提速、全面开工阶段;全市农机装备总动力达1024 万千瓦,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2.3万人;农村低保标准提高400 元,每人每年达到1200 元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7%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进展顺利;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农民健康服务行动”,22.5 万农民群众不用出门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六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建农村公路6470 公里、客运站108 座,所有行政村实现了通油路、通客车,改造农村危桥1311 座,33 万农户看上有线电视;积极推进农村新居建设和危房改造,启动千户社区140 个、整村改造356 个,建成农村新居18.4 万户,改造危房3.5 万户,先后有30 多万农民群众喜迁新居。

七是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家庭承包基本经营制度不断巩固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农村综合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土地管理等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完善。

八是农村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真抓实干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战斗在“三农”工作一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和农民群众表示亲切问候,向一贯关心支持“三农”工作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地感谢!希望同志们坚定信心,发扬成绩,扬长补短,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工作部署,不断强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二、认真分析形势,进一步明确“”时期“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生态型强市名城建设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我市农业农村发展既有着良好条件,也有许多困难;既有重大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有利条件。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看,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三化同步”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明确要求越是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越要更加注重夯实农业基础,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努力实现“三化同步”。这是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务必准确把握和自觉遵循。同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小康既是难点也是重点,支持发展的政策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仍然聚焦“三农”,重点支持水利改革发展,这已是中央连续出台的第8个“一号文件”。从市里扶持政策层面看,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了农业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计划,设立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基金,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和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优惠政策,各县(市、区)、各乡镇(办事处)也都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产业振兴计划和相应的扶持政策,力争通过农业产业振兴,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从市场需求层面看,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复苏,对粮食、蔬菜、肉、蛋、奶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呈刚性增长的趋势,市场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面临新的机遇。从我市“三农”工作基础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粮食总产越过100 亿斤大关,占到全省粮食总产的八分之一;蔬菜总产列全省第二位,仅列潍坊市之后;农民收入连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与全省的差距开始缩小;特别是我们创新“三农”工作理念,在全省第一个提出并组织实施了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这些良好的发展基础为“三农”工作的继续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点:一是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落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性改善。当前农田排灌沟渠大多陈旧落后,农田基本建设相对滞后,徒骇河、马颊河现有建筑物老化失修严重,涵闸启闭不灵活,金堤河、漳卫河等省际河道存在堤防标准低、险工险段多等问题,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都比较脆弱,农业防灾减灾能力较弱,难以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问题。二是现代农业建设亮点不多。集中表现在大集团、大企业太少,知名品牌、驰名商标不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品档次低,缺乏品牌效应和竞争力,导致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都难以提升。三是农业服务保障体系不健全。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特别是乡镇一级服务能力较弱,体制不顺、队伍不稳;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流通队伍数量少,难以与大城市超市及批发市场形成有效对接。四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当前农业发展既面临着气候变化旱涝灾害频发、重大动植物疫病、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影响外,又要面对农产品市场变化,农产品进出口冲击,加剧价格过度波动等市场因素,影响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五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新农村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农村社会深刻转型、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农村民生亟待改善。

为此,“”时期,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打造聊城生态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为发展目标,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品牌化、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加工产业化、销售合作化、环境生态化、设施现代化、发展外向化,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逐步构建起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我市农业发展水平,加快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

主要发展目标是:

——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 ,达到260 亿元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 ,人均纯收入达到1 万元以上;

——“四百工程”建设:粮食总产确保100 亿斤以上;蔬菜总产1600 万吨,产值达到160 亿元;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50 万吨、50 万吨、20 万吨,水产品产量8 万吨,畜牧、水产业产值达到154 亿元;全市有林地面积320 万亩以上,以林果生产、林纸林板加工、森林旅游为主的林业产值达到200 亿元。

——农业品牌建设:将粮棉油、瓜菜菌、林牧渔、种养加全部纳入生态农产品品牌管理范围,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290 万亩,生态农产品品牌达到175 个,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企业达到30 个,总产值60 亿元以上;

——农产品深加工: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畜牧、果品、木材、食品、水产、工艺品十大农产品加工体系初具规模。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均增长5% ,达到400 家;其中国家级5家,增长10.8% ;省级60 家,增长7.6% ;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年均增长11.8% ,达到70% ;

——林木覆盖率:年均增长0.3% ,达到33% ;

——粮经作物比例:年均增加1.2 个百分点,20xx 年调整到48:52 ;

——农产品出口:出口额年均增长15% ,出口总值达到3.5 亿美元;

——合作经济组织:达到3260 个,年均增长12%, ;参加农户31.9 万户,年均增长12% ,;带动基地面积175 万亩,年均增长10% ;

——市场建设:年均增长4.6%, 各类市场年交易额达到120 亿元以上;

——农机化建设:到20xx 年,全市农机总动力发展到1200 万千瓦,农机总值48 亿元,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机井总量达到11.5 万眼,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08 万亩,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 ;

——农村生态建设:农村大型沼气的集中供气工程年均增长36% ,达到32 个;户用沼气池年均增长11.4% ,达到24 万个;太阳能热水器年均增长5.5% ,达到50 万户。

上述目标是结合聊城实际制定的,只要我们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三、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实施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

20xx年是“”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的第二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继续提升年”的部署要求,今年将围绕生态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进一步实施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以实施“4245 ”工程为抓手,狠抓农业重点项目建设,通过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努力在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质量、农民组织化、农民科技素质及转移就业等“六个方面”实现突破,确保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4%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 的发展目标。

(一)着力抓好土地流转,努力在基地建设上实现突破。结合各县(市、区)、各乡镇(办事处)的农业振兴计划,围绕基地建设,加快土地流转步伐,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程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或种田能手、种养大户集中,20xx年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力争达到60 万亩。在全市范围内,着力建设五大产业基地,带动全市种养业规模化、区域化发展。一是建设优质粮食基地。认真实施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计划”,积极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加大优质良种推广力度,推广良种良法配套生产技术,努力夺取粮食“连续第九年”丰收,全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00 亿斤以上。二是建设绿色蔬菜食用菌基地。重点建设食用菌、大蒜、黄瓜、西葫芦、茄子、西红柿、韭菜、油菜、西瓜、香瓜等十大蔬菜基地,20xx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发展到350万亩,总产1300 万吨。三是建设优质畜禽基地。重点建设生猪、奶牛、肉禽、蛋禽、肉牛肉羊、特种动物等六大畜牧基地,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25 万吨、46 万吨、22 万吨。四是建设生态林果基地。重点建设樱桃、早熟苹果、草莓和葡萄、优质梨、圆铃大枣、桃杏核桃等小杂果等六大生态林果生产基地,新发展名优果树基地8 万亩,全市果树面积稳定在70 万亩以上。五是建设名特水产养殖基地。重点培植甲鱼、黄河鲤鱼、河蟹、泥鳅、草胡子鲶、乌鳢等名特种水产养殖基地,黄河鲤鱼、乌鳢、鲶鱼、泥鳅、河蟹养殖面积达到4 万亩。

(二)着力培育农业品牌,努力在提升农产品质量上实现突破。 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发展名优特新产品,全市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20 个,新增基地面积10 万亩, 积极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有一定知名度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 。一是加大“三品”认证力度。继续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用财政资金鼓励符合条件的基地、中介组织和龙头企业积极申报,“三品”认证要有新的突破。二是发掘和保护地方特色农产品。对具有市场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优势特色农产品,进行商标注册、原产地认定,加强商标保护,发掘和保护一批地方品牌,提高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三聚氰胺”事件对“三鹿奶粉”毁灭性打击的教训是深刻的,近期中央新闻媒体又曝光了添加“瘦肉精”喂猪的食品安全事故,我们对此必须高度重视,以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对生产企业及经营企业的市场监管,进行规范整治,严禁使用违禁产品,确保“米袋子”、“菜篮子”质量安全。

(三)着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努力在农业产业化上实现突破。农业产业化水平体现着一个地方的农业发展水平,也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各级要抓住实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的机遇,以优势主导产业为基础,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及运销,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让农民更多的受益,更好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一是鼓励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采取兼并重组参股收购等方式,延长产业链,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二是支持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延伸生产基地,完善物流体系建设和产后包装、加工、运输服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以龙头企业建设为着力点,建立健全“基地+ 农户+ 合作组织+ 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 家,总数达到380 家。

(四)着力抓好项目建设,努力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上实现突破。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又确定了百项农业重点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共127 项,总投资39.68 亿元,其中争取中央投资1.06亿元,省级投资4.36 亿元,各级必须认真完成好、落实好。同时,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研究国家和省的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积极与省直部门开展对接,着力抓好资金争取工作。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提高项目的合同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五)着力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努力在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上实现突破。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开展示范合作社创建活动,提高管理规范化水平,评选命名市级示范合作社100 家。以聊城市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建设为龙头,新建改建农产品批发市场10 处,加快聊城“农产品网上市场”建设,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协调组织市内大型连锁超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对接,组织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参加各类农产品交易会、农业展会、网上促销活动。

(六)着力开展农民培训,努力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转移就业上实现突破。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因素,农业的现代化首先是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实现农业农村发展目标,必须把农民教育培训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要 高度重视乡镇一级农民培训工作,采取多形式、多方式、多层次,实施好 科技特派员工程、 “科技下乡”活动、“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雨露计划”、乡村公益性岗位人才培养、农村实用技术和农业新技术培训等,20xx年力争培训农民50 万人次。同时,积极搞好劳务输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引导和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

四、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全面提升水利支撑和保障能力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下发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省委、市委也以一号文件形式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这在建国后是第一次。我市是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全省的三分之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水资源供需矛盾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同时极端天气造成的灾害事件增多,特别是去年的“8.9”水灾和今年的“百年一遇”的旱灾,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全市水利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必须把水利工作摆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提升水利的支撑和保障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全市水利改革发展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坚持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突出统筹治水、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水利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水利的支撑和保障能力。经过10 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按照上述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突出抓好田间工程配套和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全市初步建成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灌排系统,力争完成位山、彭楼、陶城铺、郭口等大型灌区骨干工程和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750 万亩以上,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达到600 万亩以上。

(二)抓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南水北调鲁北段输水骨干工程和8 个供水单元续建配套工程建设,实现一期工程20xx 年竣工、20xx 年通水目标。完成茌平信源水库、开发区鲁西水库、高唐县大张水库、临清市城南水库等9 个重点平原水库建设,实施陶城铺引黄补水北调、彭楼引黄入鲁能力扩大等区域调水工程,兴建河道、城市雨洪水资源利用工程以及中水回用等非常规水源利用工程,全市新增水资源利用量2 亿立方米,年供水能力达到25 亿立方米,基本满足一般年份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

(三)搞好抗旱防汛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徒骇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好马颊河干流、徒骇河干流、金堤河二期河道等重点骨干河道的治理,以保护人口集中的城镇、乡村密集区域以及有集中连片农田的河段为治理重点,突出抓好中心河、裕民渠、唐公沟、赵牛新河等30 多条中小河流治理,提升骨干河道和中小河流重点地段的防洪排涝能力。同时,抓好蓄滞洪区安全设施建设和病险水库、病险涵闸除险加固,大力实施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

(四)加快水生态保护与水污染防治。以建设生态河流为重点,上游突出涵养水源,中游实行库河调蓄,下游建设生态湿地,大力推进生态水系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 平方公里,城市主要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5% 以上,主要湖泊、水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80% ,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达到70% ,地下水漏斗区面积大幅度缩小,水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五)大幅增加水利建设投入。力争今后10 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xx年翻一番。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从土地出让收益中安排10%-20% 用于农田水利建设,重点防洪城市和水资源严重短缺城市的城市建设维护税按不低于15% 的比例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工程、水源工程建设及水环境整治,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各级政府按农民筹资筹劳总额的50% 给予奖补,同时吸引金融资本、社会资金投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六)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建立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实行防汛抗旱、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成立市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下设城市、黄河、漳卫河和徒骇河马颊河防汛抗旱指挥部,完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五、积极深化农村改革,切实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改革。继续坚持和完善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林权制度改革、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搞好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拍卖,保障农民权益,切实调动农民投资水利设施建设的积极性。探索具有平原特色的林改新路子,认真总结东阿、阳谷两地林权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市全面推开,逐步形成林木种植、管理、流转的长效机制,促进林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继续抓好农村路、水、电、气、房等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60 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35 座,解决10 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有线电视4 万户,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2 万个、太阳能2 万户,建设农村新居5 万户,改造危房1.5 万户,建设千户社区100 个,合并村庄300 个,配套建设道路、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做好农村五保供养、社会救助、扶贫开发等工作,稳步推进东昌府区、茌平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提高新农合筹资水平,新农合财政补助每人每年不低于200 元,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60% 以上,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1400 元。

(四)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农村小学、初中分别达到600 元和800 元;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实用型教育,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建设,逐步形成完备的农村公用文化服务体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加强人口计生工作,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7.7 ‰以内的目标。

六、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三农”工作落到实处

做好今年及“”时期的“三农”工作,关键在于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各项工作措施落实。

一要落实好“重中之重”的工作要求。中央明确要求,要把“三农”工作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对“三农”工作,不仅分管领导要直接抓,而且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在工作部署上给予重点支持,在政策制定和资金投入上给予重点倾斜,在干部力量配备上给予重点加强。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要加强综合协调,农口部门、涉农部门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进一步形成“三农”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要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中央提出,今年“三农”投入要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即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对这些政策,各级各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凡是已经承诺要办的的好事实事、确定的优惠政策、应给的各项补贴,必须落实到位,决不能失信于民。要继续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规定,确保农民负担继续减轻不反弹。

三要落实好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提高基层干部素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今年上半年,村“两委”换届将全面展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按程序办事,真正把那些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强、公道正派、群众威信高的优秀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特别是选好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夯实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和执政基础。

四要落实好责任分工和目标考核。“”时期,是我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三化同步”的关键期。我们必须以更远的视野、更高的眼光,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方向,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牢牢把握“三农”工作的主动权。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健全责任分工、目标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细化考核指标,完善考评体系,把农业农村工作作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做好“三农”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同志们,做好“”和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农业农村发展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 周年!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篇十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我发言的题目是《转方式调结构抓改革促增收推动全县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去年以来,x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实施“农业龙头带动”战略,坚持稳中奋进、改革创新,在农民增收上重点突破,在现代农业上创造特色,在强农富民上持续发展,积极打造农业发展的“特色”。

一、展现新作为,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成就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蔬菜生产稳步提高。充分利用“碧水、蓝天、净土”这一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产业。林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以金丝柳种植、牡丹核桃间作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林业种植结构和布局,全县春季造林面积达到3.8万亩。水产养殖业势头良好。千亩休闲渔业观光基地、“黄河鲤鱼”良种繁育基地、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优质鱼产业项目有序建设。

农业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全县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81家,其中省级3家;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全县“三品”认证个数达到88个,拥有国家级地理标志认证3个(黄河鲤鱼、鱼山大米、黑毛驴),1个国家地理商标(小麦)。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54家,达755家;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81万亩,达到8.28万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面积31.95万亩;大田托管服务面积达到13万亩;发展家庭农场39个。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打好农田水利建设三年会战,投资540万元,完成8条县级排涝河道的清淤治理,长56公里,动土90.3万方;投资121万元,完成107条乡村田间沟渠应急排涝工程,长97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展顺利,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通过省级验收,黄河防洪工程有序推进,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二、抢抓新机遇,在发展特色农业上开辟新途径

开展高产创建,促进粮食增产。20xx年我县粮食总产实现了“十一连增”,粮食总产首次突破10亿斤,达到10.21亿斤。全县共设立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15个,面积近38万亩。其中,在全市率先实施省级粮食高产创建十万亩示范方1个、三万亩示范方1个;实施国家级小麦万亩示范方5个、玉米万亩示范方4个。经省级验收,小麦十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93.7公斤,最高亩产达789.7公斤;玉米十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617.13公斤,最高亩产达905公斤。

立足优势产业,发展特色农业。我县独辟蹊径、深度融合、高点定位,确立了“2261”的现代农业发展蓝图,努力打造油用牡丹和阿胶产业两个千亿产业,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一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打造千亿牡丹产业。我县森林覆盖率达48%,为此,我们用5年的时间探索出了以林下油用牡丹种植为主的立体种养、循环经济新模式。20xx年7月,全国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座谈会在我县召开,被授予“中国油用牡丹之乡”,全县油用牡丹种植面积达到9.6万亩,“黄河艾山万亩牡丹园”成为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牡丹种植示范园。为扩大牡丹的种植基础,我们积极组建油用牡丹产业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经带动起了100多户牡丹种植户,全县500亩以上牡丹种植基地达到7处。随着油用牡丹面积的不断扩大,目前全县已有十余家公司做起了油用牡丹的前期资源培育和相关系列产品的研发,牡丹籽油、牡丹花蕊茶、牡丹花粉等产品远销韩国、日本、迪拜等国家和地区。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打造千亿阿胶产业。20xx年以来,我县围绕打造中国黑毛驴产业第一县这一目标,全力培植黑毛驴特色养殖、活体开发、屠宰加工、生物制药等全产业链,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现了企业、农民、政府的共赢。20xx年7月份“黑毛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世界唯一以驴文化为主题的单体博物馆——毛驴文化博物馆正在建设。国内唯一的黑毛驴种质繁育中心——天龙牧业有限公司国家黑毛驴繁殖基地正在扩建。为打造原料基地优势,我们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重点破解了“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驴舍怎么建、驴从哪里来、肉驴怎么养、驴到哪里去、手续怎么办”七大难题。20xx年底,我县新发展规模化养驴专业合作社40个,实现养殖肉驴2万头。

巩固品牌提升,打造地方特色。我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质水资源,做大沿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渔业示范建设项目。20xx年,我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黄河鲤鱼之乡”,是唯一获此殊荣的沿黄县,为好好把握这一产业发展优势,20xx年到20xx年,我县计划投资50亿元建设2万亩沿黄渔业区,3万亩生态饲草和果蔬,逐步实现年生产加工无公害“黄河鲤鱼”500万公斤,其他鱼类100万公斤,无公害果蔬300万公斤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目标,打造服务京津地区市场的有机生态、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在完善“一带、三业、七大支撑体系”发展规划下,我县“黄河鲤鱼苗种繁育供应基地”、“黄河鲤鱼健康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和“黄河鲤鱼文化休闲观光基地”初具规模,形成了以优质黄河鲤鱼为核心的集原种保护、繁育、养殖、科研、流通、餐饮、休闲及文化为一体的产业体系。

三、适应新常态,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

解决好“三农”这个重中之重,紧紧围绕“2261”发展规划,加快走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稳定粮食产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建设粮食高产示范田15万亩,粮食总产保持5.9亿公斤以上,做好国家级5个小麦万亩示范方、4个玉米万亩示范方和省级1个3万亩示范方和1个万亩示范方的高产创建示范建设工作。

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一是围绕两个千亿产业,发展特色农业。围绕千亿牡丹产业,加快牡丹系列产品的研发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新增油用牡丹种植面积2万亩;围绕千亿阿胶产业,做好黑毛驴的养殖、繁育、屠宰深加工及品牌建设,发展规模养殖6万头,预计到20xx年全县实现毛驴存栏20万头。二是建设两条示范带,发展精致农业。建设具有特色的济聊一级公路沿线精致农业示范带和百里黄河、百里牡丹精致示范带。三是打造六大精致园,发展休闲农业。打造艾山万亩牡丹精致园、万头毛驴养殖精致园、姜楼司岗蔬菜种植精致园、高集名优果品精致园、绣青渔业水产养殖精致园、大桥生态农业观光精致园六个农业精致园。四是培育100个示范基地,发展规模农业。依托我县林业、畜牧、蔬菜、水产等优势,引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提升全县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

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扶持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新增龙头企业9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2家、县级6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县级以上示范社10家。大田作物托管服务面积达到16万亩,新组建为农服务中心2处。抓好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篇十一

同志们:

上个月,在全市农业工作会上,已就推广“农信通”这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并下发了文件。今天,市局和移动公司联合召开这个会,再次对这项工作进行强调和布置,目的就是为了把这项工作继续深化和细化,特别是要在县农业部门与移动公司之间架起沟通“桥梁”,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这项工作。刚才,市移动公司总经理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要求和布置,我非常赞同。希望各地农业部门积极与当地移动公司沟通联系,密切配合,认真组织实施。借这个机会,我讲几点意见。

一、开拓创新,高度重视“农信通”推广工作。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工作,近几年的中央1号文件对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xx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推进农业信息服务技术发展。这些精神对于改造传统农业、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要求我们必须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

是个农业大市,农村空间大、面积广、农业人口多,过去主要依靠人工、电话、邮政等方式进行的农业信息服务方式显滞后,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变化和农民群众的需求。目前,农村手机用户有70多万户,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发展以手机短信服务的“农信通”,将开辟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新渠道,提高信息服务的入户率和覆盖面,使农业信息更加普及化、大众化、经常化。

推进农业信息化乃至各项农业工作,都要坚持“开放、合作、创新、多赢”的基本理念。开放、合作是时代的潮流,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今年年初,市局开始与移动公司接触,探讨合作发展新农村信息化工程的问题,共同决定合作打造“农信通”农业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是“政企搭台、专家唱戏、市场运作、农民受益”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新尝试。市局与移动公司的这次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是一件多赢的事情。既满足了农民的信息需求,又提升了农业部门指导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服务水平,还找到了移动公司开拓农村市场的新路子。经过近一段时间的初步宣传和信息发布,社会各方反映良好。事实证明,推广“农信通”工作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各地农业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农信通”工作,以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对农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迅速启动实施。使“农信通”短信服务成为宣传国家惠农政策的新平台、传播农业科技的新渠道、培训农技干部的新阵地。

二、精心组织,切实抓好“农信通”推广的各项工作。

首先是加大宣传力度。经验和规律告诉我们,一项新生事物被接受首先需要强势宣传。为了使“农信通”这一新鲜事物被广大农业干部和农民朋友所熟悉,尽快地进入千家万户,让更多农民得到实惠,市里策划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电视台、日报、浔阳晚报、广播电台、中国网等媒体纷纷对此项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市里还专门编印了宣传海报和宣传单。最近,有市领导和朋友向我询问了解这项活动开展的有关情况,这表明“农信通”已受到社会关注,前期的宣传活动已初见成效。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广大基层农技干部和农民朋友还是对这项活动不了解、不清楚。前段时间,我在县里调研了解,很多干部和农民朋友还不清楚“农信通”这回事,也不知道如何订制办理。在他们知道有这样的服务业务之后,都纷纷表示这项服务业务好,农民朋友确实需要。这也说明,我们的宣传工作还没做到位,还不够深入。“农信通”的服务对象是“农”,重点在基层,在乡、村。下一步,我们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县一级农业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各级农技干部在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推广指导时要向农民朋友推介这项服务活动,并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组织开展有一定声势和影响的活动,努力使“农信通”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全市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

其次是积极发展“农信通”用户。推广“农信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入户率和覆盖面,让更多地农民朋友得到实惠。因此,发展“农信通”用户数量是检验这项活动成效的主要指标。目前,全市有农业从业人员178万,手机用户150万,其中农村手机用户70余万。从实际出发,我们要确定一个目标,力争通过今年的努力,发展“农信通”用户10万户,让更多的农民朋友得到实惠。

全市农业工作会议结束后,武宁、永修、湖口、都昌、等县迅速行动,组织了订制了一批用户。但从总数看,差距很大。希望各地农业部门继续努力,特别是还没动起来的地方要立即行动起来。在发展用户时要注意三件事:一是要确定发展用户方向。“农信通”使用的最大效果是可以解决农民致富心情迫切与政策不明、信息不灵、技术不会的矛盾。但目前,订制用户大多数是农业系统的干部,农民朋友订制的还不多。下一步,我们要把发展用户方向重点定位到农民朋友身上来。二是扩大订制用户范围。“农信通”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农民,还涵盖与农业相关的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和相关从业人员。包括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农业行业协会、涉农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种养大户、营销组织等等。这项活动是我们农业部门一项创新活动,我们要“自己人捧自己人场”,各级农业部门干部职工应该带头订制“农信通”业务。各地农业技术人员参与活动订制费用可在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经费中列支。市领导高度重视,下步考虑将从政策及经费中予以适当支持。三是坚持订制自愿原则,不得强行订制。

再次是认真做好信息采集和报送工作。要把“农信通”手机短信平台办成我市农业信息服务的精品工程,成为广大农民的“良师益友”和致富“参谋”,信息质量是关键。要保证信息质量就必须组建一支信息员队伍,制定一套信息上报流程和办法。首先,各地必须确定一名工作责任心强、熟悉当地农业生产情况、了解当地农民实际需求、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会使用计算机编辑和报送信息的信息员。

其次是按照市里下发的九农字(20xx)8号文件要求做好信息报送工作。报送信息内容包括最新的农业政策法规、实用技术、价格行情、市场动态、病虫害防治、农业预警等农民关心、关注、急需的及时有价信息。提交的信息要真实可靠,实行“谁提供,谁负责”的信息报送审批制度,部门主要负责人是信息报送的责任人。报送任务已经明确,各地农业部门每周报送2条信息,从前一个月情况看,武宁、彭泽、永修等县报送信息情况不错,希望其他县把这项工作专人化、制度化、日常化。

三、加强领导,确保“农信通”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为把“农信通”推广这一惠及广大农民朋友利益的事情办实、办好、办出成效,市局出台了三项保障措施:一是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目前由我任组长,有关同志为成员。主要职责是活动的策划和信息的编辑、整理、审核、发布。各地要积极向同级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主动与当地移动分公司沟通协调,落实相关事宜,推动这项工作顺利实施。二是实行“两个挂钩”。首先是与年度考核工作挂钩。今年新增“农信通”推广工作为农业单项考评工作,发展用户数量和信息采用数量将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未完成信息报送任务的县(市、区)和局属部门将被取消综合奖项的评先资格。希望各地农业部门争先进位,勇当先进。其次是与职称评审挂钩。服务农民是农业专业技术干部应尽的职责。因此,对专业技术干部做出硬性规定,每月必须报送1条以上信息。市局将把此项工作作为对专业技术干部职称评审、聘用和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希望各县积极动员专业技术干部报送信息。三是实行物质奖励。对信息采用的,给予物质奖励。对考评前三名的各地农业部门和局属部门年底将予以表彰奖励。希望各地农业部门也出台推广农信通具体办法,鼓励干部职工积极主动采编、报送信息。

同志们,农村信息化建设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以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对农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提升农业部门为农服务水平,充分展示农业部门新形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做出新贡献。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篇十二

同志们:

这次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和部署我县农业农村工作。会上,弟祥书记将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深入贯彻。下面,我根据县委会议研究的意见,先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肯定去年成绩,坚定工作信心

20xx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加大重农力度,强化兴农举措,营造支农合力,全面实现了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繁荣的发展目标。农村工作综合考核、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丘岗开发、农民教育培训等 9 项工作获全市一等奖,新农村建设、超级杂交稻示范、畜牧生产、动物防疫、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农村能源建设、农村清洁工程、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获得全省先进。

过去的一年,是产业提质增效,农民收益最多的一年。 围绕粮食、畜禽、水果、茶叶、楠竹、油茶、烟草等优势产业,积极推进基地扩张、品牌创建和标准化生产,呈现出了 “ 龙头昂首、大户涌现、基地扩张、全面提高 ” 的发展新格局。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83.1 亿元,同比增 4.3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419元,增 12.5% 。其中,粮食 播种面积 217 万亩,总产 79.5 万吨, 两项指标均刷新历史纪录,先后迎来全国超级稻百强组合展示现场观摩会和全国超级杂交稻推广示范经验交流会在我县召开,并获得 “ 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 ” 称号;新扩大叶茶 5200 亩、楠竹 5000 亩、油茶 1.2 万亩,新建万头猪场、种猪场 3个,规模养猪户达到 556 个,蛋鸡存笼量突破 750 万羽。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点 82 个,发展星级休闲农庄 13 家,创建了 “ 陬福 ” 和 “ 古洞春 ” 两个中国驰名商标,成功组织参加了上海茶博会,承办了中国柑桔年会,做大做强了银木塘棉花、古洞春茶业、三江禽蛋等一大批专业合作社,新增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 4 家,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 39 家,稳居全市第一。

过去的一年,是引项争资增量,基建推进加快的一年。 积极对接国家政策,全年向上争取农业投资项目 56个,到位资金 2.49 亿元。招商引进百万元以上农业投资项目 18 个,到位资金 2.75 亿元。结合项目实施,全县硬化村组公路 170 公里 ,新增通水泥路村 60 个,通村率 85.2% 。完成了 56 个村电网改造。顺利推进了 桃源水电站建设,预计汛前能完成右坝基础建设。会人溪电站基本完成刹尾工程。新建大型沼气池 2 处,农村户用沼气池 3000 口,沼气入户率达 23.1% 。销售各种补贴机具 9215 台,发放农机购置补贴 1609 万元,水稻机耕与机收面积分别达到 80% 和 45% 以上。 完成渠道清淤 4850 公里 、硬化 160公里 ,中小型水库除险 27 座、堤垸除险 21 处、山塘扩挖整修 9650 口、排渍和抗旱机埠维修 200 处,先后迎来了全市两次流动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过去的一年,是镇村发展增色,建设成效显著的一年。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理念,启动了 102 个市、县示范村建设,选派了 157 个后盾单位驻点帮扶。漆河、九溪、龙潭、茶庵铺等乡镇,盘活资产抓经营,多元投入搞建设,集镇面貌明显改观,发展空间明显放大。特别是盘塘新农村综合示范片以 “ 兴现代农业,创优美村镇,树文明新风,育新型农民 ” 为主题,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农村环境改善和农民素质提升三大重点,年内完成投入 3000 多万元,硬化公路 9.2 公里 ,发展壮大了烤烟、油茶和名优水果三大优势产业,配套建设了文化体育及休闲娱乐设施,新建了朱家港和常青 2 个村部,以现代农业沃土、乡村宜居小区和新型文明社区为特色的优美乡镇典范基本成形。

过去的一年,是改革力度增强,发展活力凸显的一年。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不仅通过了省、市检查验收,还获得了全国百强县称号。启动了木塘垸等 4 个乡镇土地二轮延包信息资料电子录入试点,规范了农村土地流转管理,被农业部评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先进单位。积极推进了农业生产用水改革, 全面取消了乡镇水费项目。实施了兽医体制改革, 巩固了防疫队伍,新建或改建了 40 个乡镇动物防疫站,配备了相应的检测仪器和办公设施设备,确保了重大动物疫情零发生,不仅迎来了全省农业 血防 工作现场会议的召开,而且获得了 “ 全省动物防疫先进县 ” 称号。

过去的一年,是民生改善增速,和谐创建务实的一年。 全年共解决 4.4 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改扩建农村敬老院 9 所,民生安全保障全面增强。建设农家书屋 98 家、村级文化活动场所 195 个,累计开展农民教育培训 876 次,参训农民达 5.3 万人次,农民文化技术、就业技能、思想道德及政策法规水平全面提升。通过实行重点单位重点监控、建立惠农补贴信息公开平台、坚持财政奖补资金 “ 一卡通 ” 发放等有效措施,农民负担得到进一步减轻,农村各种优惠政策全面落实,不仅摘掉了省重点监管县帽 子,还在浯溪河乡成功推行了 “ 三卡合一 ” 试点,探索出的成功 经验得到了中纪委以及省、市减负部门的高度肯定。

20xx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再创佳绩,主要归功于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强力推动,归功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归功于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归功于乡镇党政班子的奋力拼搏,归功于基层干部群众的创新创造。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所有重视、关心、支持和参与 “ 三农 ” 工作的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

今年是 “ ” 开局之年,也是推动农业农村工作的机遇之年。中央在 连续出台 7 个一号文件锁定“ 三农 ” 主题之后,今年立足国情水情变化,聚焦水利改革发展,明确了新时期的水利发展战略定位。以中央级文件的形式第一次全面深刻阐述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为桃源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水利大县,赋予了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农业农村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桃源 “ 三农 ” 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突出表现在: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仍将艰难曲折,我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面临复杂形势,影响 “ 三农 ” 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外部挑战不可低估;极端天气事件难料难测,自然灾害呈多发频发重发趋势,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不可小视;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和上行推力并存、作用因素复杂多变、起伏波动趋于频繁,农业生产面临的市场风险不可忽略。特别是20xx年,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要在连续 7 年增产增收的高基数上继续攀升,农产品供给和市场价格要在多种影响因素叠加交织的高变数中保持稳定,农业农村发展要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高要求下向好前行,面临的困难之多、压力之重、挑战之大,是这些年来从未有过的。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认识,高度警觉,要善于在趋势中捕捉机遇,在变化中创造条件,在挑战中奋发有为。

二、锁定发展目标,明确工作重点

根据全国全省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着眼农业农村全面转型发展的新形势,结合桃源实际, 20xx年全县农村工作的 总体思路 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总揽农村工作全局,高举建设现代桃源、幸福家园的旗帜,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突出抓好常桃线城乡统筹示范带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改革创新五大工作重点,努力促进我县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总体目标 是: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 7% 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增长 12% 以上。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突破:

1. 以建设示范园区为突破口,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进程。 按照 “ 和谐城镇、田园风光、产业园区 ”的总体目标, “ 生产标准化、经营组织化、设施现代化、秩序规范化、城乡一体化 ” 的总体思路,强力推进常桃线城乡统筹示范带建设,将示范带打造成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标准化建设示范区、涉农项目整合示范区、城乡统筹示范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示范区。

一是围绕 “ 四化 ” 推进 。农业生产要实现标准化。重点搞好以三尖农牧、四喜养殖、济庆农牧、金刚牛业为代表的健康生态养殖示范区,以青林堆金、马湾为中心的千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区和沿线万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建设,确保示范区内无公害农产品比重达到 100% ,绿色和有机食品比重达到 60% 以上。基础设施要实现现代化。建成一大批农田、水利、道路、能源等样板工程,使示范区真正成为 “ 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 ” 的现代农业园区典范。经营组织要实现合作化。要充分发挥三江家禽、四通生猪、国钦棉业、济庆农牧、薛大姐牛业等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确保示范区内生产经营活动主要通过合作社组织,产业建设项目主要依靠合作社实施。统筹发展要实现特色化。突出把示范带作为全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区,率先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公共服务共享;要因地制宜打造亮点,立足区域培育特色,努力增强示范带动效应。

二是改善环境推进。 市场要规范管理。以青林农具厂为基础,征地 15 亩,年内建成青林农贸市场;完成白洋河市场和枫树集镇市场扩容提质,彻底解决占道经营的混乱局面。环境要强力整治。在彻底清除公路沿线所有违章建筑和不规范广告牌的基础上,按照无暴露垃圾、无水面漂浮物、无乱贴乱画、无乱堆乱放、无污水横流的要求,对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整治,尤其是陬市、枫树、白洋河、青林四个集镇所在地或人口密集区,要进行重点清理;要尽快启动县城管执法延伸到建制镇试点工作,适时组建陬市、枫树、青林城管执法中队,行使环境卫生管理、集镇市政管理等方面的行政权力。区域要全面美化。全面完成公路沿线及原预留绿化带补植补造,架设高标准路灯 700 盏。宜居小区建设方面,按照相对集中、统一规划、设施配套的原则,在沿线人口密集区域建设生态型、花园式宜居小区 2-3 个,形成和谐人文景观亮点;同时,对部分有碍观瞻、不宜拆除的建筑物和民房进行合理装修。

三是整合项目推进 。突出示范带的龙头地位和引领作用,在工作部署、政策制订、财力投放等方面重点予以倾斜。县乡财政要设立示范带建设专项资金。国土整理、农业开发、农业标准化、专业合作社、农村环保,以及水利、清洁工程等涉农项目,要尽可能向示范带集中。要制订税收、贷款、土地、行政性收费等优惠政策,引导和推动各类企业、人才、技术、项目和资金进入示范带。

2. 以提升产业标准为突破口,增强产品综合竞争实力。 布局分散、经营粗放、品质不优是制约我县农业发展的症结所在,只有切实抓好标准化建设,才能有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科学抓好粮食生产 。以继续创建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为目标,主攻压单扩双、控制直播、遏制抛荒三大重点,确保全年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 215 万亩以上,总产突破 80 万吨。要努力扩大种植面积,双季稻主产乡镇和主产区要杜绝一季 “ 插花 ” 现象,实现双季稻全覆盖;其它乡镇要重点抓好 “ 压单扩双 ” ,在适宜区域全面恢复双季稻种植;坚决杜绝乱占、滥用和荒芜耕地现象,力争全县双季稻面积稳定在 165 万亩以上。鼓励支持田土向种粮大户和种田能手集中,促进适度规模经营。要加速推进水稻高产创建,县里重点抓好 5 个乡镇的双季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扩大示范规模,实行整乡推进;双季稻主产乡镇要创办 1—2个千亩以上的双季稻高产示范片,中稻区适时开展超级杂交稻的高产示范,认真抓好村级百亩示范片的组织和落实。要积极开展集中育秧示范,认真抓好漳江、枫树 2 个省级集中育秧示范样板;各乡镇要结合水稻高产创建,开展水稻集中育秧示范;组织水稻专业合作社、水稻专业大户开展集中育秧,从生产源头控制和淘汰直播。要加强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的全程监控,全面推广病虫害专业化防治。

二是大力提升优势产业。 继续着力发展优质水果、名优茶叶、特色油茶、速生楠竹、高效畜禽和现代烟草六大优势产业,提高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柑桔方面,坚持新造与低改并举、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新发展果园 1.5 万亩、改造老果园 2 万亩、建设标准化示范园 4 万亩。茶叶方面,新发展大叶茶5000 亩;以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闭幕式为平台,积极宣传推介桃源茶叶品牌 , 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油茶方面,不断引进和培育新的开发主体,确保年内新造 1.8 万亩、低改 7000 亩。楠竹方面,完成低改 2 万亩。畜禽方面,按照 “ 保证总量、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择优发展 ” 的原则,年内建成 7 个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 2 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养殖业产值突破 40 亿元。烟叶方面,以现代烟草农业整县推进示范项目为平台,全面完成 1.6 万亩种植任务。积极探索推广野生动物繁养、花卉苗木、农家休闲及家具制造等新型高效产业。

三是努力培育加工龙头。 年内新增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 5 家以上,农产品加工总值突破 50 亿元。重点抓好文源林业油脂加工厂、四通生猪合作社饲料厂、鑫玉花纺织厂二期扩建等工程建设,确保年内建成投产。大力推进万福生科上市融资工作,确保年内顺利上市。继续加大品牌创建力度,争取将桃源豪猪纳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桃花源 ” 牌茶油和鲁胡子牌辣酱争创中国驰名商标。

四是全面加快标准化建设。 围绕粮食、茶叶、柑桔、油茶、油菜、烟叶、蛋鸡、生猪八大产业,大力推进一个产业、一个专业合作社、一套行业标准、一个知名品牌、一套检测体系、一批标准园区的标准化创建模式。要加快地方标准的制定与审批工作。按照全程有标准、标准可操作的要求,参照国内行业标准,年内完成八大标准体系的制定与审批工作。要大力推进标准园区创建。突出抓好以马鬃岭为核心的万亩柑桔,以茶庵铺、太平铺为核心的万亩茶叶,以盘塘为中心的 5000 亩烟叶、以常桃线为核心的万亩双季稻、 10 万头生猪、千万羽家禽等 5 个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要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进一步改善硬件设施,强化日常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是不断强化服务支撑。 要大力推进农机化进程。突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完善购机补贴制度和操作程序,力争全年补贴资金达到 20xx 万元以上;结合全省水稻机插秧示范县项目的实施,积极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力争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65% 以上。新建机耕道 200 公里 以上。要认真抓好农民教育培训。围绕全年培训 7 万人次的目标,进一步强化县农民教育办的组织、协调、调度及工作考核职能;及时跟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变化,不断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容,全面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就业技能和农村经济人培训。要切实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完善以公益服务机构、农业服务公司、农民专业组织为主体的农技服务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服务互补;年内重点抓好乡镇农技服务站所改革,加大基层农技队伍经费保障力度,提高运转水平。

3. 以壮大合作组织为突破口,推进农村经营方式创新。 大力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各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创新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力争年内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50 家,新增社员 3000 人以上。

一是要切实加大扶持力度 。县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三江家禽、银木塘棉业、四通生猪、薛大姐养牛、国钦棉业、济庆农牧、风雨山油茶、芙蓉渔业等一批具有旗舰示范作用的合作社发展壮大。

二是要不断规范运作模式 。以部、省、市示范性合作社建设为契机,全面制订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与考评细则,确保年内 75% 的专业合作社达到 “ 五有 ” 要求, 50% 的合作社按 “ 五统一 ” 模式进行运作。

三是要努力拓展服务领域 。鼓励各专业合作社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拓展新市场,拉长产业链。积极探索创办土地合作社、金融合作社、产品合作社、产权合作社等非生产性合作社,促进城乡资源要素互动,吸引更多城市资本投入农村;年内重点抓好四通生猪合作社担保融资试点和银木塘棉花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试点。

四是要重点发展现代物流 。继续实施以供销社为平台的 “ 新网工程 ” 和 “ 万村千乡 ” 农家店工程,建立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集中配送和连锁经营新机制,力争 50% 的村实施连锁配送。 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流通协会的作用,不断壮大农村经济人队伍,年内新发展农产品流通专业合作社 20 家,培育 100 名农产品营销经济人,并通过争取项目支持,新建 2 个农产品保险库,新增一批保鲜运输车,实现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以现代信息网络为平台,积极推进网络营销和远程快递等新型物流方式。

4. 以农业引项争资为突破口,整体提高新村建设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关于新形势下解决“ 三农 ” 问题、构建全面小康的重大战略部署。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 “ 各级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量要有明显提高。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 10 %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 “ 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 10 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 20xx年高出一倍。 ” 其中,仅按照目前全国每年土地出让金收益算, 10% 就是 700 亿元左右; 20xx年我国水利投资是 20xx 亿元,高出一倍就是 4000 亿元,未来 10 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 4 万亿元,这还不包括其他配套资金、政策外资金。各级党委政府和水利部门要认真研究文件精神,立足优势项目,针对薄弱环节,从政策里面找项目、争资金。要通过大力争取项目资金,科学打捆项目资金,充分发挥好项目资金 “ 四两拨千斤 ” 的杠杆作用,力争年内筹集 4 亿元以上的资金用于新农村各项建设。

一是强力推进示范片点建设。 按照 “ 巩固、提高 ” 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推进盘塘示范片建设,年内重点发展烤烟 5000 亩、新建烤房 80 座,硬化常青至蔡家岗公路,完成镇政府搬迁、镇区自来水厂改扩建及其它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实现产业增收效应明显、生产生活设施完善、镇村面貌彻底改观的目标。按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村基层党建和农村扶贫开发 “ 多点合一 ” 原则,重点创建好 90 个市、县两级示范村。各涉农项目要尽量向点村倾斜,争取建一批,成一批,巩固一批。各乡镇要克服困难,下决心办出一至两个有特色的示范样板。

二是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公路建设方面, 硬化通村公路 364 公里 ,完成 100 公里 农村公路连接线、断头路硬化工程,加快解决农村路网梗阻问题。 农村水利建设方面,完成争资 2 亿元的工作目标,重点推进 39 座小一型水库和 40 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工程, 佘家坪、龙潭等乡镇 8.52 万人的集中供水工程,黄石灌区节水改造, 5000 公里 排灌和排渍 渠道清淤维修工程,投资 800 万元的小农水建设项目,中型泵站建设和机埠改造, 堤垸、沅水主河道及一级支流的治理,三里溪水库电站建设,戈尔潭的温泉电站建设,5000 口山塘扩挖维修改造等工程建设。 农村电力方面,借助新华公司跻身国家农村电网改造投资承载主体的契机,加快推进地方电网改革,全面解决黄石、竹园、戈尔潭等电站 “ 网中网 ” 供电问题。农村能源建设方面,完成 1800 口为民办实事农村沼气建设任务,大力推介沼气 “ 一池三改 ” 及综合利用,认真落实大型沼气池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做好联户沼气池、太阳能、省柴节煤炉灶等新能源技术的试点和推广。

三是依规推进城镇村庄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新一轮农房更新,涌现出了刘炎、苏家堆、上高坪、朱家港、洞湾等一大批面貌整洁的村庄。但也出现了乱占耕地建房、在干线公路两旁大量建房的情况,产生了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其症结就在于缺少规划或有规不依。各乡镇必须全面强化规划意识,以中心村庄、中心集镇为基础,做好中心城镇和村庄建设规划调整,乡村建设特别是农民建房要严格按规划选址,按程序审批。要统筹推进各项公共设施建设,合理搞好宜居小区建设,引导农民新建房屋尽量向宜居小区集中,逐步实现农民向市民、村组向社区、田园向公园的变迁。

四是大力推进农村环境建设。 要切实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在全面推进 “ 三清五改 ” 、确保乡镇集镇和中心村卫生整洁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农村垃圾户集、村收、乡运的做法,把城市的垃圾处理体系和设施向农村延伸。要大力整治养殖业污染,全面启动规模养殖场布局调整,新建栏舍要坚决杜绝在控制区建设,已动工的要马上停建,已建成的要逐步搬迁。大力推进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启动生物有机肥补贴试点工作。要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建立和完善农药经营许可、生产企业准入和高毒高残留农药购买实名登记制度。 大力推进兽药经营 gsp 建设,办好兽药经营 gsp 示范店,确保养殖投入品使用安全。

5. 以健全体制机制为突破口,激发 “ 三农 ” 工作活力。 牢牢把握城乡改革联动这个关键,加快建立有利于农村内部活力焕发、外部环境优化、发展要素聚集的体制机制 。

一是不断强化基层基础 。要大力推进并村工作。以 4 个乡镇为试点,迅速总结工作经验,科学完善推进方案,尽早启动大面并村。要切实建强基层队伍。结合并村工作和村支换届,选拔一批工作能力强、思想素质高的优秀人才进入村支两委班子。要提高运转保障水平。不断加大转移支付和财政支持力度,大幅提高乡村保障标准,改善乡村干部待遇。要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突出教育管理、民主决策、财务管理、村务公开、村民自治和审计监督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努力形成立体化、系统化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体制。

二是认真落实惠农政策。 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始终保持农民负担监管高压态势。年内,重点解决向村级组织收费和委托村级组织向农民收费的问题。要按照 “ 事前审批、事中审查、事后审计 ” 的原则,严格规范 “ 一事一议 ” 筹资筹劳程序。凡未经县减负办审批的议事项目,一律不得列入财政奖补范围。要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完善惠农补贴发放方式,除灾情补助、紧急事件救助和节假日慰问等临时性补贴外,其它经常性、固定性补贴要纳入 “ 一卡通 ” 发放。要严格落实移民安置与后扶政策,巩固渔民解困成果,积极推进农村扶贫开发,保证弱势群体利益。

三是全力抓好农业 “ 三防 ” 。 要认真抓好防汛备汛。对水库、堤垸、排渍机埠等水利工程,要尽快组织排查,彻底澄清灾情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切实掌握工程除险的主动权;要科学制定防汛预案,储足备齐防汛物质,超前搞好雨情、水情汇集预报,确保防汛工作万无一失;要加快推进山洪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力 争 5 月 1 日前 建成受益。要认真抓好动植物防疫。 严格按照 “ 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 ” 的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分解任务,加强防疫管理,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体制,严格开展动物疫情监测和免疫抗体抽检,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情。要结合项目实施,认真推进农业血防工作。要采取点喷诱杀和挂瓶诱杀相结合的办法,认真搞好柑桔大实蝇防控。 要切实抓好森林防火。进一步强化森林防火乡镇长负责制,全面落实 “ 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 的森林防火方针,加大防火宣传力度,增强全民防火意识,加强重点时间、重点部位的野外用火管理,增强快速反应与扑救能力,力争全年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 1% 以内,不发生重大、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四是加快激活产权改革。 要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通过成立县、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公室和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加快土地流转有形市场的建立。要以刘炎村为重点,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流转方式,积极探索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新机制,确保土地资源合理有效配置。要不断强化县级林权管理服务中心职能,在资源挖潜、平台搭建、服务环境等方面研究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引导林业资源向国有大型企业开放,向房地产商开放,向热心创业者开放,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来资本投入林业开发,力争年内引入社会资本 2 亿元以上。

五是切实加强生态保护。 要切实加强水源保护。以禁投限养为重点, 进一步完善农村水源保护长效机制,巩固和扩大水库禁投成果,提高全社会的水保意识,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今年,全县 321 座大小水库全部纳入水源保护范围,所有水库必须全面终止养殖承包合同,确保全部消灭 v 类以下水质。其中大中型水库 ⅲ类水质要达 95% 以上,小(一)型水库 ⅲ 类水质要达 90% 以上,小(二)型水库 ⅲ 类水质要达 85%以上。 继续推进以造林育林、资源管护和林业综合执法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林业建设,不断夯实林业资源基础,努力扩大森林覆盖。年内完成退耕还林工程 4000 亩、封山育林 6000 亩、中幼林抚育 5 万亩,力争森林覆盖率提高 1 个百分点以上。

六是认真推进水利普查。 国务院部署展开的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其主要目的是谋划水利长远发展规划,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水资源合理作用和高效配置,增强水利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全社会水患意识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各乡镇要迅速组建由分管领导负责,有 3-5 名专干的领导小组和具体工作班子,并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按照全国统一的时间安排,严格控制关键环节和时间节点,确保年内全面完成清查登记、台帐建设和现场调查等基础性工作。

三、加强组织领导,务求工作实效

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压力同在,迫切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工作领导,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水平。

1. 要切实加强工作领导 。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把解决好 “ 三农 ”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 “ 重中之重 ”, 切实担负起领导农业农村发展的责任,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入上动真格,在落实任务、强化指导、加强督导上下功夫。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挂帅,亲自主抓,其他乡镇干部要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摆在农村工作上,确保力度不削减、工作不放松、发展不减速。县直各部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县委部署上来,把工作措施落实到农业农村上来,认真履行职责,共同推动发展;特别是点村工作,各单位主要领导必须亲自过问、亲自调度,真正为点村发展出实力、办实事。此外,对粮食高产创建、水利冬修、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县里还将建立一名县级领导挂帅、一个科局负责、一套班子专抓的领导班子负责统筹推进,相关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班子,具体抓好抓实。

2. 要努力形成工作合力 。各级各部门要相互配合,对农村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对农业发展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倾斜,对农民群众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理解。农口各单位要立足 “ 多为农村办实事、多为农民解难题、多为发展作贡献 ” 的要求,全力以赴抓好本职工作。新闻宣传部门要广泛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宣传农业农村工作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典型,营造支持 “ 三农 ” 发展的良好氛围。财政、工商、税务、交通、建设、国土、金融等部门,要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加大农村投入,搞好支农服务。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要支持农村社会事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公安、司法等部门要做好农村治安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其他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整体推进 “ 三农 ” 工作。

3. 要不断强化工作调度 。县里将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把农业农村工作成效作为检验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和干部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彰显讲实绩、重实干的工作导向。今年,省内已明确提出将粮食生产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实行一票否决和末位淘汰,各乡镇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深入抓好落实。对常桃线城乡统筹示范带建设、水利生产等重大工作、重点项目、重要环节,要明确建设内容、完成时限、责任人员,实行销号式调度,确保每一项工作按时推进到位,每一项任务按质圆满完成。

同志们,打好 “ ” 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第一仗,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紧跟县委、县政府关于农村工作的总体部署,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扎实工作,胜利完成既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现代桃源、幸福家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篇十三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我发言的题目是《转方式调结构抓改革促增收推动全县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去年以来,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实施“农业龙头带动”战略,坚持稳中奋进、改革创新,在农民增收上重点突破,在现代农业上创造特色,在强农富民上持续发展,积极打造农业发展的“特色”。

一、展现新作为,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成就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蔬菜生产稳步提高。充分利用“碧水、蓝天、净土”这一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产业。林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以金丝柳种植、牡丹核桃间作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林业种植结构和布局,全县春季造林面积达到3.8万亩。水产养殖业势头良好。千亩休闲渔业观光基地、“黄河鲤鱼”良种繁育基地、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优质鱼产业项目有序建设。

农业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全县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81家,其中省级3家;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全县“三品”认证个数达到88个,拥有国家级地理标志认证3个,1个国家地理商标。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54家,达755家;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81万亩,达到8.28万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面积31.95万亩;大田托管服务面积达到13万亩;发展家庭农场39个。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打好农田水利建设三年会战,投资540万元,完成8条县级排涝河道的清淤治理,长56公里,动土90.3万方;投资121万元,完成107条乡村田间沟渠应急排涝工程,长97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展顺利,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通过省级验收,黄河防洪工程有序推进,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二、抢抓新机遇,在发展特色农业上开辟新途径

开展高产创建,促进粮食增产。20xx年我县粮食总产实现了“十一连增”,粮食总产首次突破10亿斤,达到10.21亿斤。全县共设立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15个,面积近38万亩。其中,在全市率先实施省级粮食高产创建十万亩示范方1个、三万亩示范方1个;实施国家级小麦万亩示范方5个、玉米万亩示范方4个。经省级验收,小麦十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93.7公斤,最高亩产达789.7公斤;玉米十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617.13公斤,最高亩产达905公斤。

立足优势产业,发展特色农业。我县独辟蹊径、深度融合、高点定位,确立了“2261”的现代农业发展蓝图,努力打造油用牡丹和阿胶产业两个千亿产业,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一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打造千亿牡丹产业。我县森林覆盖率达48%,为此,我们用5年的时间探索出了以林下油用牡丹种植为主的立体种养、循环经济新模式。20xx年7月,全国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座谈会在我县召开,被授予“中国油用牡丹之乡”,全县油用牡丹种植面积达到9.6万亩,“黄河艾山万亩牡丹园”成为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牡丹种植示范园。为扩大牡丹的种植基础,我们积极组建油用牡丹产业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经带动起了100多户牡丹种植户,全县500亩以上牡丹种植基地达到7处。随着油用牡丹面积的不断扩大,目前全县已有十余家公司做起了油用牡丹的前期资源培育和相关系列产品的研发,牡丹籽油、牡丹花蕊茶、牡丹花粉等产品远销韩国、日本、迪拜等国家和地区。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打造千亿阿胶产业。20xx年以来,我县围绕打造中国黑毛驴产业第一县这一目标,全力培植黑毛驴特色养殖、活体开发、屠宰加工、生物制药等全产业链,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现了企业、农民、政府的共赢。20xx年7月份“黑毛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世界唯一以驴文化为主题的单体博物馆——毛驴文化博物馆正在建设。国内唯一的黑毛驴种质繁育中心——牧业有限公司国家黑毛驴繁殖基地正在扩建。为打造原料基地优势,我们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重点破解了“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驴舍怎么建、驴从哪里来、肉驴怎么养、驴到哪里去、手续怎么办”七大难题。20xx年底,我县新发展规模化养驴专业合作社40个,实现养殖肉驴2万头。

巩固品牌提升,打造地方特色。我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质水资源,做大沿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渔业示范建设项目。20xx年,我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黄河鲤鱼之乡”,是唯一获此殊荣的沿黄县,为好好把握这一产业发展优势,20xx年到20xx年,我县计划投资50亿元建设2万亩沿黄渔业区,3万亩生态饲草和果蔬,逐步实现年生产加工无公害“黄河鲤鱼”500万公斤,其他鱼类100万公斤,无公害果蔬300万公斤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目标,打造服务京津地区市场的有机生态、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在完善“一带、三业、七大支撑体系”发展规划下,我县“黄河鲤鱼苗种繁育供应基地”、“黄河鲤鱼健康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和“黄河鲤鱼文化休闲观光基地”初具规模,形成了以优质黄河鲤鱼为核心的集原种保护、繁育、养殖、科研、流通、餐饮、休闲及文化为一体的产业体系。

三、适应新常态,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

解决好“三农”这个重中之重,紧紧围绕“2261”发展规划,加快走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稳定粮食产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建设粮食高产示范田15万亩,粮食总产保持5.9亿公斤以上,做好国家级5个小麦万亩示范方、4个玉米万亩示范方和省级1个3万亩示范方和1个万亩示范方的高产创建示范建设工作。

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一是围绕两个千亿产业,发展特色农业。围绕千亿牡丹产业,加快牡丹系列产品的研发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新增油用牡丹种植面积2万亩;围绕千亿阿胶产业,做好黑毛驴的养殖、繁育、屠宰深加工及品牌建设,发展规模养殖6万头,预计到20xx年全县实现毛驴存栏20万头。二是建设两条示范带,发展精致农业。建设具有特色的济聊一级公路沿线精致农业示范带和百里黄河、百里牡丹精致示范带。三是打造六大精致园,发展休闲农业。打造艾山万亩牡丹精致园、万头毛驴养殖精致园、姜楼司岗蔬菜种植精致园、高集名优果品精致园、绣青渔业水产养殖精致园、大桥生态农业观光精致园六个农业精致园。四是培育100个示范基地,发展规模农业。依托我县林业、畜牧、蔬菜、水产等优势,引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提升全县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

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扶持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新增龙头企业9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2家、县级6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县级以上示范社10家。大田作物托管服务面积达到16万亩,新组建为农服务中心2处。抓好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篇十四

这一年来,我们确实花了蛮多精力,也花了蛮多钱,栽了不少的树。昨天,我看了刘建同志的情况通报,给我也有很大的启发。我觉得这一年乃至近两年来,全市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有三个“前所未有”,第一个“前所未有”是两年造林150多万亩,这是前所未有的。前年是90多万亩,去年到现在是57万亩,加起来150多万亩,这个确实是不容易、不简单,在历史上也是没有过的。第二个“前所未有”是一年投入17个多亿。我们统计了一下,去冬到现在的一年时间里,各级财政、各级部门、社会各方面一起投资到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上达到了17个多亿,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大的投资强度,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从我们其他各条线的工作上来看,除了城市建设,就单项工作而言,这是投入最大的,也是前所未有的。第三个“前所未有”是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的造林植树成活率达到90%,有两个县达到了95%以上,这个也是前所未有,这么大范围的植树造林,成活率能够这么高,尤其是在今年罕见的洪涝灾害情况下,经过省林业厅的考核组的考评,我们的造林植树成活率达90%,这个是非常不容易的。

全市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还有“两个满意”。第一个满意是省委、省政府和省林业厅满意。省委、省政府和省林业厅给我们评上了全省的综合先进,这就是最好的说明,说明省委、省政府和省林业厅满意。第二个满意是人民群众满意。我们栽这么多的树,租这么多的田地,来搞“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没有出现投诉的,没有出现上访的,更没有出现闹事阻工的,说明什么,说明群众是满意的,说明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我们今天乡镇来的同志,你们工作是认真的,是负责的,是扎实的,是细致的,我们做工作就是要达到这个目的—“上级组织满意,人民群众满意”,而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这项工作就达到了这个目的。

同时,有三个情况需要大家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今天是动员会,“一大四小”工程是要连续干5年,那么还有“三个情况”提醒大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第一、各地你追我赶的态势,不甘落户的态势,需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现在各个市对一大四小工程都是高度重视,各地这种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态势,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虽然我们是先进,如果我们不继续努力,不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在来年再下大的工夫,我们很可能就要掉队,很可能就要落伍,很可能就要落后,先进很可能就被别人抢过去。这是一个要保持清醒头脑。第二、既要看到有增加的因素,也要看到有减少的因素,这个提醒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要看到我们一年植树造林达到57万亩,栽了20xx多万棵树下去了,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重点工程的建设,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建设,随着我们城镇化的推进,我们一边在栽树,也有的人一边在砍树,有增加林地面积的因素,也要看到有减少林地面积的因素。这提醒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只看到增加的,没有看到减少的,只算增加的帐,不算减少的帐。昨天,我跟刘建同志探讨了一下,我说我们每年森林覆盖率增加一个百分点,就23000平方公里的面积来讲,我们一年植树需要多少,他算了一个比较准确的数字,每年需要造林34.18万亩,才能增加森林覆盖率一个百分点的目的。但是如果我们只造34.18万亩还达不到增加这个目的,因为有减少的因素在里面,所以必须在50万亩左右,才能保证净增34.18万亩这样一个目的,也就是才能保证我们每年净增一个百分点的森林覆盖率。第三、随着植树造林数量越来越大,面积越来越大,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上是我要说的第一点意见,就是“面对成绩不自满,不到最后不言胜”,有五年时间,要看谁笑到最后。

一、咬定目标不转向,突出重点不动摇。

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全市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我看就是实现“五保”目标。第一,保面积。保面积就是要保证新的年度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面积45万亩以上。省林业厅下达给我们40万亩,我们自我加压,力争要搞到45万亩以上。第二,保成活率。我们不但要把树栽下去,还要负责把它搞活来。保成活率就是要保证新的年度及过去年度栽的树成活率都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第三,保投入。在新的年度,我们仍然要整合各方面的资金,投入10个亿以上,用于“一大四小”工程建设。请有关方面要认真把这个帐算清楚,没有投入,来年“一大四小”实现“五保”目标就是一句空话。第四,保覆盖率。保覆盖率就是确保一年增加一个百分点。昨天,我跟刘建同志探讨了一下,现在省里还没有公布,但据我们自己调查的情况是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1.7%,20xx年全市森林覆盖率是57%,这个6年的时间我们增加了4个多百分点。从现在开始,要力争一年增加一个百分点以上。第五,保全省先进。继续保持全省先进这个目标,要下定决心,破釜沉舟,不拿先进,誓不罢休,要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突出重点不动摇就是要突出“五个重点”。第一是通道绿化,第二是工业园区的绿化,第三是城镇的绿化,第四是村庄绿化,第五是山上的绿化。要坚持这“五个重点”不动摇,按照这“五个重点”来研究部署新的年度全市“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按照这“五个重点”来摆开战场,加大投入,加强管理。

二、狠抓落实不松劲,齐心协力不分神。

1、要“四路”并进,“四级”联动。“四路”并进就是高速公路、国省道、县乡路、铁路四种路要全面开发。这几条主要通道,也是充分展示我们形象、形象的“窗口”,所以通道绿化是我们重点,就是要“四路并进”。“四区”联动就是城区、园区,湖区、景区联动“四区”联动,根据各自不同特点,不同的地理条件,因地制宜,抓好“一大四小”工程建设。

2、要“四化”并举,“四率”同求。“四化”并举就是要做到科学化规划,专业化施工,多元化投入,精细化管理。我们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不能乱来,要做到规划为先把规划搞好,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好,才能做出精品工程,想到哪里做到哪里肯定做不出精品工程。“四率”同求,就是成活率、绿化率、覆盖率、造林效率“四率”同求。汉平同志的材料里讲我们中心城区的绿化率要达到45%以上,县城要达到35%以上,我完全赞成。成活率我前面说了,一定要达到90%以上。森林覆盖率要用2-3年的时间,超过全省的平均数。

3、要“四方”联手,“四级”联动。我们以上讲的这些目标和这几个重点的落实,需要方面方面给予密切配合,但更主要的是以下四个部门要密切配合,林业、交通、城建、财政部门要联起手来,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和市委、市政府保持一致,按照既定目标,各施其职、各尽其责、恪尽职守,做好各自的工作。“四级”联动就是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不出现断层,断档,不出现梗阻。

4、要“四导”并行,“四季”坚持。“四导”并行就是靠前领导、加强督导、技术指导、舆论引导要同步进行。靠前领导就是我们当领导的不能仅仅停留在开会布置工作上,一定要靠前指挥、靠前检查和靠前指导。要深入到山头、深入到工地、深入到一线,去检查督促“一大四小”工程。各级党委政府的督察部门、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督导,发现问题,必须整改。有关专业技术部门要加强对“一大四小”工程的指导,特别是在今冬明春植树造林的关键时期、关键季节,要把这些技术力量整合起来,摆在一线,摆在工地,指导群众抓好“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所谓舆论引导就是新闻媒体要加大对“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的宣传报导,要形成抓“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的浓厚氛围。这个舆论引导非常重要,我前面讲,为什么栽了那么多的树,没有闹事,没有上访,没有阻工的,说明我们的宣传造势、舆论引导做的是好的。那么,新的年度里,我们的舆论宣传还要跟进,还要跟上,还要仍然在全市上下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把势要造起来。所谓“四季”坚持,就是“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关键的季节要重点抓,一年四季要常抓不懈。我们城区栽树,有些树是没有季节可分的。尤其是在管理上,我们要做到一年四季不放手,不松手,使冬季、春季栽下去的树,四季都有人去管,而且根据不同的季节,让我们栽下的树,度过春夏秋冬。

总之一句话,希望我们全市上下同心同德、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共同努力,把来年的“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搞好,争取再当先进,争取三连冠。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篇十五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森林防火紧急视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通报全县近期森林防火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刚才,县政府办副主任同志宣读了《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关于切实做好当前森林防火工作的紧急通知》,县林业局局长同志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森林防火工作,我认为分析得很到位,布置也很具体,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对照各自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整改,并按照要求抓紧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方面的问题。

一、认清形势,增强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紧迫感

抓好森林防火工作,是保证森林资源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当前,由于气温急剧回升,大风天气增多,农耕生产活动频繁,林草区作业生产人员急增,野外用火量和火险隐患增大,火险等级在迅速提高,我县已经进入春季森林防火工作的特险期。但由于多年来我县没有发生过大的森林火灾,各级各部门在抓森林防火工作上存在松懈情绪和侥幸心理。各镇(中心)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增强森林防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将各项工作逐项落到实处;要坚持党政领导亲自抓、亲自安排,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全县林草资源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周密部署,切实把森林防火措施落到实处

面对严峻的防火形势和艰巨的防火任务,各镇(中心)、各有关部门一定按照全县统一安排,未雨绸缪,抓早动快,牢固树立以防为主、以人为本的观念,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全力打好森林防火攻坚战。

(一)采取有效措施,坚决管住野外火源。各镇(中心)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县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戒严令》的规定,严禁一切未经批准的野外用火。对戒严区内用火者要给予严肃处罚,对野外用火导致森林火灾、酿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从严从快处理,坚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要对重点林区、重点部位要实行不间断巡查巡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野外用火行为,对火源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野外火源管理不到位的地方,要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追究当地行政领导责任。

(二)突出重点领域,排查火灾安全隐患。要抓紧开展春季森林防火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重大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要强黑松林等重点区域和工程造林、道路绿化、农田林网等生态治理区的防火工作,加强进山巡查,及早清理林下可燃物,加强巡查和监管力度,进一步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保护好旅游文化资源。

(三)完善应急预案,规范扑火指挥程序。要从实际出发,修订、完善和落实扑火预案,明确领导责任,规范运行程序,落实各项措施,使扑火预案具极强的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一旦发生火灾,能够按照扑火预案进行科学的扑救。要以“打早、打小、打了”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及时撤离疏散受火灾威胁的群众,原则上夜间不扑火、不灭火,不用群众打,严禁组织老、弱、病、惨、孕、幼和为经过扑火训练的干部群众参加扑火,避免发生人员伤亡。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防火应变能力。切实做到组织领导、思想认识、队伍建设和装备物资落实“四到位”,特别是要按标准补充配足森林防火急需物资;要对各类扑火队伍进行安全教育和科学指挥、安全扑火知识、扑火战术、安全自救等方面的岗前业务培训,提高队员的防扑火技战术能力和体能,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够集中优势兵力,第一时间进行补救,迅速将森林火灾消灭在初发阶段。

(五)加强配合协作,全力做好防火工作。各级各部门要不断拓宽森林防火的资金投入渠道,切实抓好森林防火指挥体系、防火监测预报体系、森林火灾扑救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县气象部门要及时提供有关森林火险天气预测预报,实现防火信息共享;县农业、住建部门要落实巡查制度,严禁农业生产和建设施工野外用火;县宣传、新闻部门要及时对林业公安机关处理的案件进行电视曝光;县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学生森林防火的宣传和教育;县林业、公安部门要严格执法,对发生的林火案件要及时查处,做到发生一案,查办一案,教育一片。其它职能部门和单位都要在职责范围内,积极为森林防火工作做好服务,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镇与镇、村与村之间要建立护林联防制度,做到联防联治、不留死角,共同做好防火工作。

三、加强领导,确保森林防火工作万无一失

各镇(中心)要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当前安全生产的中心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调度,分管领导要靠上抓;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协作,确保全县森林防火工作万无一失。

一是落实防火责任。要把森林防火责任制落实到山头、地头、人头,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要抓好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领导包片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以及区域联防、村民联防等防火责任制的落实。领导班子成员要蹲点坐前指挥,严格督促检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深入防火第一线,掌握火险动态,指挥开展扑火工作。

二是严格值班制度。要严格执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电话始终保持畅通;要对防火值班情况进行抽查,防止出现脱岗、漏岗。一旦发现火情要及时准确、实事求是地上报,对不及时、不准确上报或虚报瞒报森林火情,工作不力的,将通报批评,对贻误战机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依纪追究有关人员和主管领导的责任。

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县森林防火指挥部要组织各成员单位,到火灾易发区、高火险区和重点区域督促检查防火工作。重点检查防火宣传教育和野外火源管理措施落实情况,防火值班情况,扑火交通、通讯工具和扑火机具维护保养及储备情况,森林火灾案件查处结案情况,发现问题,限期整改。

同志们,森林防火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我们一定要按照中省市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结合这次会议的部署,同心协力,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坚决打好今年森林防火攻坚战,为我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篇十六

去年11月30日,正其常务副市长在潼南主持召开了全市蔬菜基地建设专题会,把璧山确定为保障主城区“菜篮子”供应的“四大基地”之一。在那次会上,我代表璧山发言时,当着正其常务副市长的面“斗胆”作了表态。“大话”既然说出了口,就收不回来了。今天是新年上班的第一天,来专题调研发展蔬菜,既是研究璧山如何为主城区作贡献的问题,也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正其常务副市长交办的任务。明文同志原本也要参加今天的调研,但因为临时有其它会议,所以委托我来安排一些事情。结合调研过程中看到的情况和刚才大家谈到的观点,我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工作目标

我们干任何事情,都要首先明确目标,如果盲目去干,只怕很难有所成效。我的想法是,通过3年的努力,把璧北蔬菜基地真正发展到10万亩,建设成为全市“城乡统筹的标杆,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三峡库区的蓄水和重庆二环以内的城市化,让重庆的老蔬菜基地面临严重“缩水”,这就给我们璧北带来了商机。说到这里,希望大家转变一个观点,以后不要再讲“璧山蔬菜”,要讲就讲“璧北蔬菜”。因为璧山已经同大学城、西永微电园和沙坪坝连成了一片,正处于城市化进程高速推进阶段,如果再提“璧山蔬菜”的概念就可能引起外界误会。很多市领导也许会有所反感,认为璧山城市化的推进会造成对蔬菜产业投入的浪费。事实上,他们的这种担心并不是没有依据,当年全市布局蔬菜基地的时候,很多点选在了二环以内,谁也没有料到城市扩张如此迅速,有些蔬菜基地后来就逐渐消失了。近一、两年来,全国各大城市蔬菜供求矛盾突出,好在正其常务副市长提前运筹谋划,才保障了重庆的蔬菜供应。前不久,有媒体公布了全国36个城市蔬菜批发价格涨幅排名,重庆位列33位,情况还比较乐观。

有的同志可能认为搞农业没有城市开发“带劲”,城市建设既有形象,又有为财政“造血”的功能,但如果真正把农业搞好了,可能比城市更有震撼力。今后有中央领导来重庆视察,说要看一看农业农村工作,市里首先选点就到璧山来看璧北蔬菜基地。所以要集中优势兵力干这个事情,下定决心,一不做二不休,以三年为目标期限,将璧北蔬菜基地打造成为全市“统筹城乡的标杆,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二、关于资金筹措

在不久前召开的县委十二届十一次全委会上,明文同志代表县委常委会所作的报告中指出,要在“”时期缩小城乡差距。如何缩小差距,当然不能“削足适履”,曾经在农口十多年的工作经历和这次到中国台湾招商看到中国台湾农业发展的情况,让我感到投入不足才是农业的最大问题。

璧北蔬菜基地建设首先要解决的也是投入问题,我的想法是三年政府投入5亿元,带动民间投资3亿元,总共投入8亿元。我给大家算笔账,政府这5亿元的投入来自于10个方面:一是县农委向上争取资金7500万元,正其常务副市长在全市蔬菜建设专题会上表态,市里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支持璧山等四个重点蔬菜基地建设,市政府办公厅还以《专题会议纪要》([20xx]252期)的形式作了明确,璧山最起码应该拿到一个“平均数”,一年2500万元,三年就是7500万元。我就这个问题专门给夏祖相(市农委主任)打了电话,后来在市里开会的时候碰到朱宪生(市水利局局长)和商奎(市财政局副局长,分管农业处)也提到这个事,他们都表示愿意支持璧山。二是争取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一年1000万元,三年就是3000万元,这还不是全县的概念,仅仅是璧北蔬菜基地项目。三是国土房管局包装土地整理项目争取7500万元,在全市蔬菜基地建设专题会上,市国土房管局在发言时也作了表态,每年拿出不少于1亿元支持璧山等四个区县蔬菜基地建设,就按1亿元算,平均一年有2500万元,三年就是7500万元。同样的,这7500万元只能用于璧北蔬菜基地,全县的其他土地整理项目资金另外再争取。四是水务局要多想办法,通过包装小农水和喷灌等基础设施项目来争取资金,一年3000万元,三年就是9000万元,我估计肯定能争取到超1亿元以上。五是县林业局包装项目到市里面争取补助,一年1000万元,三年3000万元。六是争取交通建设补助,一年3000万元,三年9000万元。去年,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三年20亿元的交通建设投入计划,资金筹措渠道已经明确,前几天陈孝来(市交委副主任)对这个问题也是“点了头”的,相信璧北蔬菜基地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到市里争取补助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七是城乡建委争取农村危旧房改造补助资金1800万元,一年改20xx栋农村房屋,每栋争取补助3000元,三年就有1800万元。八是科委争取农业科技补助资金,一年争取200多万元,三年拿回来700万元,这个标准定得很低,应该没有问题。九是到北京去争取项目资金,以前我在农口工作的时候结识了农业部、科技部的一帮朋友,知道他们手里面的项目资金很多,这次要包装一些项目争取三年拿回4000万元。十是加大农发资金补助力度,每年专项安排1500万元用于璧北蔬菜基地建设,3年就是4500万元。把上面的项目加起来有5亿元的投入,再带动3亿元社会投入,8亿元应该能把璧北蔬菜基地做出一点样子。

三、关于建设内容

蔬菜基地建设的内容很多,涉及土地平整、环境整治、蔬菜种植、道路景观、人行便道、庭院风貌、垃圾清运、会车道建设、设施农业等等,我看要重点抓好六件事。

一是土地平整。这项工作的“主力军”是农委和国土房管局,无论是用蔬菜专项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还是土地整治资金,只有一点要求,就是整治出来的土地要像棋盘一样规整。尤其是集中连片的地方,要建得规规矩矩,不是说抬几块条石砌在一起就叫土地整治,一定要通过整治发挥出土地的最大效益。

二是交通建设。主要是大路到八塘那一段,今后就不再叫“福八路”了,把路名改为“大塘路”,在今年8月底以前,把这条路改为双车道的“sma”沥青路,将这项工程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些弯道太急的地方要截弯取直,有些地方要有意识地拓宽成三车道,方便会车、停车。实际上,农村道路建成三车道是最节约、最好的,四车道在很多时候就显得有些浪费。中国台湾的阿里山这么出名,去旅游的人很多,也只是个双车道,尽管道路弯弯曲曲,但因为路况较好也不显得拥挤。说到这里,希望大家以后不要再说“草油路”这个概念,因为这种说法太不专业,今后修路就用“sma”,也就是沥青混合材料,这种材料的路面汽车在上面跑了过后越来越黑。以前我们总是被别人“糊弄”,人家拿铺路的底层来当面层,结果这样的路汽车在上面跑了后越来越白。

除了“大塘路”外,还要修一条垂直于“大塘路”,延伸到璧北蔬菜基地核心区将军村、喜观村的道路,路幅设计为7米双车道,仍然采用“sma”路面。道路的要求就是“直”,最多允许设置2至3个拐点,一方面满足大量蔬菜运输,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参观者以非常直接的视觉震撼。至于蔬菜基地内的其它道路,农委和交通局你们自己去研究、设计,总的要求是不能修得弯弯曲曲影响形象。到蔬菜基地核心区的这条道路要在今年年底前建成,之所以比“大塘路”延迟几个月,主要考虑涉及土地的调整。实际上问题应该不大,因为本身建设蔬菜基地的道路也不用征地,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全符合土地法律法规。

三是产业布局。简单来说就是“种菜、种树”。“种菜”,从渝遂高速公路大路下道口到璧北蔬菜基地核心区,沿“大塘路”可视范围内全部种上蔬菜,发展成为蔬菜产业带。我们自己说有10万亩蔬菜基地,但是来参观的人没有概念,当他看到沿途全是蔬菜,就给人家统一的视觉效果,谁会去丈量有没有10万亩呢?当然,参观的高潮还在将军村那一带,这是下车仔细看的地方,至少要确保5000亩以上,全部采用最现代的农业生产技术,要让参观者感到这个地方代表了重庆农业的最高水平。在种菜技术方面,要加强与西南大学和市农科院的衔接,但也不能盲从,因为从科研到实践,有时候理念也不完全相同,有些东西不一定适合我们。在品种的选择上,必须是地地道道的蔬菜,莲藕、葡萄这些都不要在核心区内发展,一个品种的规模尽量大一点,不要像小孩子玩“过家家”,一个品种至少得有300—500亩。

至于“种树”,就是在“大塘路”沿线10米范围内全部种上大树,做到绿树成荫。刚才一路走来,看到沿途很多山坡上都是光秃秃的,这点璧北几个镇街就远不及璧南。我到三合镇调研的时候,尽管他们财政很困难,但花了不少精力种了很多树,这点足以让我感动,就叫禄友(县财政局局长彭禄友)想想办法从资金上支持他们一下。有时候做工作就是这样,辛辛苦苦干一年也许得不到什么回报,但可能一件事情就足以让人感动。“种树”由林业局负责,出钱、出技术,还包括栽种,各镇街负责作好组织发动群众和协调工作。所种的苗木还是要有选择,不能是小苗,一般的树木品种在我这里也过不了关。做事的标准就得高一点,为什么人家到璧山来看了都对我们竖大拇指,就是因为干事的水准不一样。

四是供水和喷灌。由水务局落实,这是你们职责所在,所有蔬菜基地必须确保供水,否则一旦干旱就没有办法。从地形上看,璧山属于丘陵地带,土地整理的时候把沟渠建好,下雨时水走得很快,所以主要还是解决干旱问题。至于璧北蔬菜基地内是不是都安装喷灌系统要因地制宜,但核心区必须采用喷灌技术。朱宪生答应我们,说有多大面积他就给多少钱,所以水务局一定要去把钱拿回来。从蔬菜种植来说,喷灌技术确实很重要,我看到潼南的蔬菜基地都在用喷灌,璧山没有道理不超越他们。

五是风貌改造。刚才安排资金筹措方案的时候已经说了,每年实施20xx栋农村危旧房改造,三年时间把蔬菜基地范围内,包括“大塘路”和参观通道沿线的农房全部改造完。今年改造的重点就是将军村、喜观村那一带,按原有政策不变,建委具体下来落实。还有农村环境问题,今天一路走来看见到处都是宣传横幅和广告,璧北的三个镇街可要引起重视,下次我来再看到这些东西可就对你们不“客气”了。有时候特殊活动需要营造氛围,拉挂宣传横幅烘托气氛我不反对,活动结束后就应该马上拆除,可今年竟然还看到关于人口普查的横幅,工作都结束这么久了还挂在那里。还有农村的白色污染,我在县委十二届十一次全委会的总结讲话和经济工作会上专门讲了清理农村生活垃圾的问题,我看大家并没有引起重视。“响鼓不用重锤,明人不用指点”,既然我们提出了要求,希望大家迅速落实。“大塘路”沿线的路边垃圾台要全部拆掉,摆到不扎眼的背街小巷去;还有沿途拉挂、喷涂的广告也要全部清除,做到在可视范围内看不见广告。政府办公室发一个紧急通知,要求全县各镇街把农村环境整治一下,重点是清理生活垃圾、宣传标语和广告横幅。

六是创建品牌。要从农发资金里面拿点钱出来打造“璧北蔬菜”品牌,过去大家都喊“缺钱”,现在你们的钱可不少了,在去年的基础上又增加1500万元,县财政直接支出就有4500万元。要想真正让“璧北蔬菜”成为一个品牌,还必须走“绿色、生态和无公害”路线,因为现在的人们越来越看重饮食健康,而大家关注最多的就是蔬菜的农药残留问题。有些农民,不按说明使用农药,随意增加用药量,护果的功效虽然很好,但是残留非常高。县农委要从种植的各个环节入手加强监管,希望三年以后,人们一提到买“放心菜”、“绿色菜”就想到“璧北蔬菜”。

四、关于组织领导

这项工作由达宪同志和启海同志负总责,我给你们当顾问,希望你们全身心地投入这项工作,开玩笑说,就是要“一根筋”地干下去。璧山在20xx年做的几件漂亮的事,哪一件不是“抵”着干出来的?在盐井河水库改扩建工程开工仪式上,我给丁先军(市政府副秘书长)开了个玩笑:“等我们蔬菜基地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典范之后,中央领导来才看得到,否则还不让看呢。”丁先军说:“道藩,你话倒是说了,小心收不回来。”我说,“说到就要做到!”我讲这个,就是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农委牵头、部门联动打好总体战。先要抓好规划,比如基地怎么布局、道路怎么铺设、立面改造怎么推进、树子怎么栽等等,这些可要多想办法。农委每个月报一份材料到政府办,政府办对璧北蔬菜基地建设推进情况每月进行通报,让大家看看镇街、各部门都做了什么,不要只报喜不报忧,否则到时候完成不了任务就不好交代了。

基地建设要大面积、高标准推进,不管核心区是5000亩或8000亩,核心区每亩的投入不能低于10000元。潼南县按照4000元/亩的标准建蔬菜基地就已经做得很漂亮了,喷灌、给水、排水一应俱全,道路也直,车能开到农田边。

各个镇街主要是抓好群众协调工作,蔬菜基地建设面临大量的土地流转、农田整治、沿途种树等问题,都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老百姓有时候想法很“简单”,你把他说服了,他就拥护你;你没有说服他,他就不信任你,所以大家在开始干的时候就要注意抓主要矛盾、抓关键。当然,做得好就是“英雄”,做不好就“挨板子”,你们是“戴鲜花”还是“挨板子”,是当“英雄”还是做“狗熊”,就看你们的本事了。

大路街道这个会议室还真是个“宝地”,记忆中县委、县政府很多“大事”都在这里定的,比如农村立面改造投入1.7亿元,比如璧北河污染治理投入5000万元。今天在这里又安排了璧北蔬菜基地建设,大约有5亿元的投入。就全县的农业产业而言,其实我最关心的就是“种菜、种树”,这也是农发资金的主要支持项目,希望大家立即行动起来,争取璧山20xx年在农业这个板块有新的突破。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篇十七

尊敬的县政法委书、各位领导:

岁末年尾,非常高兴各位领导能够在这百忙中抽空莅临会议,我谨代表县烟草专卖局向在座的各位领导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一直以来,烟草专卖执法工作一直得益于公检法部门的大力协助,没有你们的支持和辛劳付出,就不会有烟草顺畅的执法环境,打假破网工作就不可能深入开展。在此,我要对各位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下面,我借今天联席会的机会,将烟草20xx年的工作向在座的领导作个简要的汇报:

20xx年,烟草在上级局以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政法机关和烟草部门充分发挥政法烟草联席会议制度的巨大优势,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紧紧围绕“三率”(客户毛利率、客户满意率、卷烟乱码率)、两标(国标、省标案件)、一外流(外流卷烟)”开展烟草专卖各项工作,以市场监管和打假破网为重点,依法打击涉烟违法犯罪行为,卷烟打假工作成效显著,专卖各项任务指标位列全市第一。

一、经济指标总体势头强劲

一是专卖各项指标超额完成:全年累计查获各类卷烟违法案件239起,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24%,查获卷烟62.86件,完成全年任务数的524%,其中一般案件69起,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15%、“两小案件”8起,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33%、大要案3起(其中含1起本地大要案),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50%、符合国家局标准网络案件1起、破获假烟调包案1起(目前已交法院审理),刑拘9人、逮捕3人、判刑2人。

二是卷烟销售情况形势较好:全年累计销售卷烟8821箱,同比增长8.78%,增幅列全市第二;其中双十五重点骨干品牌、金圣烟也圆满完成年初目标,增幅均列全市第二。单条均价达95.15元/条,同比增长13.3%。实现销售额20982万元,毛利4640.6万元,上缴国、地税900余万元。

二、专卖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主要做法

一是打假破网实现突破。自20xx年开始立案侦查的“7.21”销售假冒卷烟网络案历经近三年的调查取证,于今年一月份成功告破,此案刑拘4人、逮捕3人、判刑2人,涉案总金额115万元。此案的告破,有力打击了制假售假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了卷烟市场秩序,就专卖执法人员而言更是提振了信心,鼓舞了士气。

二是市场监管实现突破。今年6月份以来,我局在市局专卖科的指导下,联合公安部门开展了“错时交叉检查”活动,针对中午、晚上及双休日经营户违法违规现象较多的特点打破执法人员工作常规,对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重点检查,“白天不摆晚上摆、检查不摆走后摆”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两小”案件、大要案均超额完成任务,查获的卷烟数量更是以518%的超高数值提前超额完成了任务。尤其在今年5月份起开展的“金网六号”打假专项行动中,集中力量打击非法卷烟经营活动,严厉查处了假冒卷烟和非法渠道购进卷烟等涉烟违法犯罪行为,始终保持了卷烟市场监管的高压态势,该项行动促使全县范围内销售假冒卷烟、非法渠道卷烟行为得到遏制,使售假行为提到控制,违法犯罪分子依法受到惩处,全县卷烟市场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对公、检、法部门的一些建议

虽然今年我们破获了一起符合国家局标准的网络案件,大要案、“两小”案件也都超额完成了任务目标,但就网络案而言,目前还没有较明朗的线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执法人员的案件经营意识不强、经营手段单一、线人培养缺乏方法与技巧;另一方面随着卷烟打假破网形势的不断变化,制售假烟分子组织更加严密,手段日益高明,分工越来越明确,逐步向渠道化、专业化、集团化发展,具备了很强的辐射能力和抗打击能力,加之烟草专卖单方面的执法力度不够,调查取证比较困难,导致卷烟打假破网形势日趋严竣。在此,我对深化公检法部门与烟草协作机制提几点建议:

一是完善打假制度,建立烟草打假打私协作长效工作机制,建立联合办案、政策研究、重大案件督办等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紧密协作,搭建起公检法和烟草部门沟通协调、开展联合打假的工作平台。

二是建议对烟草案件协办的公检法相对固定,让其能充分了解烟草案件办理的程序和要求,以便于加大案件经营力度,加强线索整理,在做好案件前期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实现大要案和网络案的新突破。

希望今后大家一如既往地关照、支持我们的工作,共同构建烟草联合打假打私长效机制,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而共同努力!

转载务必注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s://www.51xueba.com/fanwen/daquan/a10/109154.html

最新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