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先进集体事迹材料6
法院先进集体事迹材料6
法院先进集体事迹材料6
市区人民法院位于西大街柴家什字88号,全院现有干警153人,内设刑庭、民庭、行政庭、立案庭、审监庭等14个庭室。辖区面积43万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73万人。每年受理各类案件约5000余件。
近年来,在院党组的带领下,全院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全面创新了“大立案、大执行、大服务、大整顿”四项为民司法工作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元月,区人大、政协组织52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对于我院锐意改革创新各项司法便民服务工作机制及所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市人大副主任鲁云侠、市委政法委书记丁健等领导来我院调研后,对于我院推行的大立案、大执行等工作机制给予充分肯定,仅今年以来,当事人写来感谢信19封,送来锦旗32面,对法院方便、快捷地化解纠纷、兑现权益表示感谢。
针对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区法院努力寻找差距,不断健全各项便民服务的工作机制,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司法水平。通过开展“一三四四”活动,使审判工作赢得民心。具体地说,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开展三项活动,弥补四项差距,创新四项为民司法机制,使司法工作更加贴近民众、顺应民意、赢得民心。围绕一个中心就是紧紧围绕审判和执行工作这个中心。开展三项活动,一是开展了“弘扬人民司法光荣传统,改进思想工作作风”活动,重点解决了司法的指导思想和司法理念问题;二是开展了“司法良知教育”活动,重点解决案件裁判中只顾程序合法,忘却法官良知和社会责任的机械执法影响实体公正的问题;三是开展了“人民法官为人民,我把群众当亲人”活动,设置了七个征求意见箱,请群众反映“诉讼路上的艰辛在何处”以及“法官司法为民的感人事迹在何处”,重点解决将司法程序复杂化,法官对群众感情淡薄、工作作风简单粗糙的问题。弥补四项差距,一是弥补群众期盼快速化解纠纷与司法程序繁琐形成的较大差距;二是弥补群众期盼生效判决能当即执行与执行机制设置不科学导致一名执行员“一执到底”、执行周期长之间的差距。三是弥补群众期盼法官耐心细致、热情服务与法官态度冷漠形成的较大差距。四是弥补群众期盼法官主持公道、党委政府期盼维护大局与法官孤立办案、坐堂问案形成的较大差距。创新四项工作机制主要是以消除上述四项差距为目的,创新了四项工作机制:
一是创新了“大立案”机制。在立案方式上,我们改柜台式立案改为敞开式立案,改审查式立案改为登记式立案;在立案流程上,推行简单案件快办、复杂案件细办的繁简分流流程。建立了速裁速调机制、在第一时间内控制被告财产的诉讼保全机制、立案听证机制,-上半年,共速裁案件752件,撤诉率达98.32%,且无一缠诉、无一申诉、无一上访;对250案进行了诉讼保全,其中180案采取保全措施后当事人当即达成和解,使人民群众一进法院就感受到了司法的权威和便利。
二是创新了“大服务”机制。与西北政法大学联合组建了法律服务志愿团,由志愿者在法院立案大厅轮换为当事人导诉,上半年,共接待当事人884人次,代写各类法律文书178份,有效解决了群众的诉讼难题。成立了依法保护投资环境办公室,下设四个巡回法庭,分别是:城管执法巡回法庭,保护重点项目建设巡回法庭,城中村改造巡回法庭,财产刑执行巡回法庭,为大局工作提供的有效的服务。设立了人民调解办公室和涉宗教案件调解办公室,由人民调解员、宗教界人士参与相关案件的调解,满足了群众多元化化解纠纷的司法需求。将专业担保公司引入我院立案大厅现场办公,有效解决了贫弱群体的担保难题。
三是创新了“大执行”机制。提出了全院一盘棋,通盘解决执行难的新思路,并推行了《要案快报》、财产刑执行、执行风险告知、辨法析理、鼓励审执兼顾等十项工作机制。今年元月始将原来的一个执行案件由一个执行人员“一执到底”的模式改变为将一个执行案件分为财产调查控制、财产处置兑现、评价结案三个阶段,分别由执行
一、二庭、综合办的不同法官在一定时限内实施的分庭、分时、分段、分权的“四分三制约”机制,使执行工作效率和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满意率大幅度提高,今年上半年,群众反映执行难大幅度下降。
四是创新了了“大整顿”机制。在全院范围内推行了大轮岗和双向选择,全院106人经过双向选择确定了适合自己的岗位,落选4人经过3个月的培训后重新上岗,实现了人尽其才,合理流动,激发了干警争先创优的工作热情。建立了廉政作风监管机制,开辟“廉政警示长廊”,制定了《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十条规定》,《自觉接受内部监督十项规定》以及干警廉洁自律十条规定,从元月开始试行廉政保证金制度,从政治纪律、廉洁自律、一岗双责等八个方面,分别规定了100条行为准则对干警行为进行规范。将单一的廉政惩戒机制改变为惩戒与激励并举、纪律约束与经济奖惩挂钩的监管机制,使干警作风大为转变,为民服务意识大为增强,今年上半年实现了群众对法官工作作风的“零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