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详案(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详案篇一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
总结
、学习6的分合。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多维度思维能力。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游戏导入:
1、今天小超市开业了,你们想去逛逛吗?
2、逛超市买东西需要什么呢?(出示装有硬币的小包,请幼儿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3、取款机里有很多的硬币,请小朋友不用眼睛看,用手摸出6个硬币。
4、跟好朋友检查一下,是不是都摸对了。
游戏“抛硬币”
1、看看硬币是什么样的吗?它两面的图案一样吗?
2、正面是什么样的?反面有是什么样的?
3、你们知道一个硬币是多少钱吗?那你们手里有多少钱呢?
4、现在时间还早,超市还没开门呢,我们来玩个抛硬币的游戏吧!
5、请小朋友回到座位上,把6个硬币轻轻撒到盘子里,6、看看有几个正面?有几个反面?然后把它记下来。
7、幼儿游戏,并记录操作结果。
8、展示记录情况。你玩出了几种情况?你是怎样记录的?
游戏“猜硬币”
9、我手里有6个硬币,我将他们藏在两只手上,你们猜猜每只手里藏了几个?
10、和旁边的小朋友玩一玩。
购物
1、小超市开门了,超市里的商品真多,它们的价钱是不一样的,请小朋友用6元钱买两样东西,每个人都要把自己手上的钱用完。
2、幼儿自由购物。教师做营业员检查幼儿活动结果。
3、送礼物。跟客人老师讲讲6元钱买了几元和几元的东西。
活动反思:
在数学教育领域中,强调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培养他们观察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详案篇二
一、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线索判断结果。
2、学习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二、 活动准备:
1、空纸箱一个、铅笔数支、数个硬币、几张5元纸币。
2、幼儿操作材料、铅笔。
3、教师用示范纸4张。
三、
活动过程:1、变加2个的魔术。
(1)、出示纸箱一个, 事先在里面放一些铅笔。告诉幼儿:我要让这只纸箱变魔术,从左边放东西进去,就会变不一样的东西从右边出来。
(2)出示2支铅笔,放入纸箱中,从右边拿出4支铅笔来,请幼儿说说有什么不一样。
(3)再放入3支铅笔,从右边拿出5支铅笔。请幼儿说说有什么不一样。
(4)再放入4支铅笔,请幼儿猜猜右边会有几支铅笔出来。
(5)再放入5支铅笔,请幼儿猜猜右边会有几支铅笔出来。
(6)请幼儿说说,这只纸箱变的是什么魔术?
2、1元变5元的魔术。
(1)教师事先在纸箱里放些5元纸币。让幼儿看看这次魔术纸箱又会变什么魔术。将1个1元硬币放进去,从右边拿出1个5元;再将2个1元硬币放进去,从右边拿出2个5元。
(2)将3个1元硬币放进去,请幼儿猜猜右边会有什么出来。(3个5元)
(3)将4个1元硬币放进去,请幼儿猜猜右边会有什么出来。(4个5元)
(4)请幼儿说说,这次纸箱变的是什么魔术?
3、师出示刚才变魔术的图例纸纸,请幼儿观察。了解其变化规律。
4、逐一出示范例纸纸,请幼儿观察,说说魔术纸箱又在变什么魔术
4、请幼儿选一张作业纸进行操作,师逐一观察幼儿操作情况。
5、展示幼儿作业,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6、尝试别的变化方法,幼儿再次操作。
7、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详案篇三
设计意图: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肯动脑、愿挑战、激发幼儿喜欢探究数学的兴趣,正是我园积极探索的内容。有趣的重叠现象就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生活,我们将其转换为具有教育价值的
教学
内容,让幼儿在操作探究重叠现象中获得空间目测、空间组合、判断思维、仔细观察等能力的发展。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感知两个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时会变成一个个新图案,并获得遮挡现象的经验。
2、在操作中培养幼儿的空间目测、空间方位、想象组合、分析判断、仔细观察等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每位幼儿一份操作学具,一支铅笔,两份操作卡。
2、教具:透明的图形四份,教具纸4大张。
设计理念:
重叠现象是一个枯燥的内容,如何将枯燥的现象转换成幼儿感兴趣又遵循其学习特点的适宜内容。在设计本活动时我以以下"三性"为我的设计依据:
第一,要体现活动的主体性。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在前,教师在后,是我在本节活动中希望达到的。
第二,要体现活动的操作性。幼儿年龄小,在本节数学活动中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得探索新知的经历,获取新知的体验,是我活动设计的愿望。
第三,要体现活动的梯度性。希望在梯度性的活动过程中幼儿能不断地根据新的经验进行判断推理,将枯燥的现象自然地融进孩子的心中,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魔术游戏导入,初感重叠现象。
1、师引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张透明的图形,上面有什么?
幼儿:这一张上有一个红色梯形,那一张上有两个红色圆形……
2、师变魔术:现在我要变个神奇的魔术给大家看,请小朋友仔细看哦!
(师边变魔术边说:"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师将两个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变成了一辆红色小汽车。)
师:咦!变成了什么?(小汽车)猜猜是怎么变出来的?
幼儿:你是将两个图形合在一起的……
师:你们太有才了,一下子就将我的魔术看破了。对,象这样边对边,角对角地合在一起,就叫完全重叠。这两张图形完全重叠后变出了一辆小汽车。真是太有趣了!
评析:运用变魔术的形式导入,不仅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情境,激起幼儿探索重叠现象的欲望,而且让幼儿在游戏中理解了完全重叠的现象。孩子们在"哇!变出一辆小汽车了"的惊呼中,学习的兴趣被点燃了。
二、独立操作材料,感知重叠后的变化。
1、猜测和实验重叠现象
(1)幼儿猜测
师:我们接着再来变魔术。瞧!(出示两张透明图形)如果将这两张透明的图形(图1)完全重叠,你们认为会变成这里的(图2)哪一幅图案?
评析:在幼儿独立稍作自测后,师再请幼儿回答,并注意询问幼儿的不同想法,这样司以给幼儿思考的空间。
师:看来,小朋友的看法不一样,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小朋友的想法是正确的?
幼儿:我们可以来做实验、可以象刚才那样变魔术……
师:这个主意不错。你们那儿也有两个这样的图形,请小朋友从碟子里拿出来实验一下。
(2)幼儿实验
(3)幼儿交流
师:这两张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之后究竟变出了哪个图案?
幼儿:最后一个……(师请一幼儿给正确的答案做上标记。)
评析:这个环节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初步学会空间目测和空间组合的方法,而这个方法的获得是让幼儿先猜测,而后让幼儿通过自己独立的操作实验和反思实现的。同时教师要有机引导导幼儿明白,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我们唯有做实验、用实验来验证出真正的结果,这才是做科学的真谛和精神。
2、目测和想象重叠现象
(1)师幼共同目测
师:刚才我们通过实验找到了准确的答案,现在我们要提高难度:我们不做实验,只能用眼睛看,脑子想,请你仔细看一看,想一想,如果这两张透明的图形(图3)完全重叠,会变成后面的(图4)什么图案?(注意提醒幼儿静心思考、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
幼儿:第三个,第二个……
师:现在的答案有三种,让我们来仔细地观察一下。先看第二个,不同意的小朋友请说出你反对的理由!(先引导幼儿观察不对的图案,同时在观察中引导幼儿学会运用排除法以及目测观察的方法:观察图案的位置。)
(2)幼儿独立操作
师:小朋友很聪明,通过观察图案的位置就能找出准确的答案。你们自己想不想独立试一试?(想)每位小朋友那儿都有一份操作卡(图5),请你用刚才的方法,仔细地看一看,如果前面两张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会变成后面的什么图案,找出来后做上一个标记。做前面三道题就可以了,第四道题有点难,有小朋友想挑战一下就试一试。开始吧!(在操作中,教师注意提醒幼儿独立思考、学会自查。)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详案篇四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归类并讲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进一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教学课件
2、 学具人手一份数字卡片答题卡小青蛙操作材料及答题纸每组一份数字卡及答题卡
活动重点:
看图学习6的加法
活动难点:
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活动过程:
一、邀请小青蛙:复习6的组成
春天到了,田里的庄稼请小青蛙帮忙捉害虫,小青蛙要听到密码它才来。小青蛙的密码是这样的,请小朋友仔细听小青蛙叫了几声,然后叫出和小青蛙的叫声加起来是6的青蛙叫。
那么小青蛙就来了,你们愿意邀请它们吗?
那让我们快点对密码吧。
“小朋友,请听好,我叫3声呱,你叫几声呱?”
“小青蛙,请听好,你叫3声呱,我叫3声呱。”
二、找找小青蛙:根据画面,启发幼儿边分类边列式
1数数一共几只小青蛙。
2请幼儿分别按小青蛙的大小、颜色、花纹等特征,列出加法算式,看谁列的快。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列的算式表示什么,教师出示算式。
4启发幼儿讲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算式和内容,教师出示算式。
5“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6,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5道算式就是6的加法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将幼儿列出的算式汇总,启发幼儿观察,并找出互换规律。)
6教师小结:像1+5=6、5+1=6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5=6马上就想到5+1=6,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4=6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3+3=6又会想到什么?…
三、小组闯关:幼儿尝试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1小青蛙要在池塘闯关成功才能顺利到达,我们大家帮帮它吧!
2小组力量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答题,每组都答对了,就闯过了一关,你们有信心吗?
3依次出示图片,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并用数字卡摆加法算式以
及相关朋友题。
四、游戏:捉害虫。进一步巩固幼儿对6的加法的学习
1、小青蛙这么能干,我们也来帮它们一起捉害虫吧。
2、小青蛙一下子吃进了6条虫子,它跳一跳,发现6条虫有两种种类,一种红一种绿,它请我们帮它记录下来,并列算式算算。当然还要列出朋友题。
3、幼儿操作
五、结束:小朋友真能干,小青蛙都呱呱呱的表扬我们呢。
活动反思:
我觉得,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详案篇五
活动目标:
1、会商量确定水果的价格,并制作价目标签。
2、初步感知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理解加减法运算。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已参观过水果店、超市。
2、几种水果玩具(数量为幼儿4倍)、货架、代币券(数字1---5)。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水果店”。
让幼儿确定水果的品种,货架的摆放位置。
2、幼儿分组商议水果价格,并给每个水果制作价目标签。
3、参观超市并购物。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超市,引导幼儿观察水果上的价目表。
(2)商量分成两组,轮流扮演收银员和顾客。
(3)扮演顾客的幼儿每人领1张5元的代币券开始购物。
“每个幼儿只能买5元钱以内的水果”。
“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两样水果,你可以买哪两样?”
请幼儿把自己买的两样水果在记录表上圈出来。
教师小结:共同讨论用5元钱买水果有几种买法?引导幼儿找出5的组成的规律。
“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三样水果,你可以买哪三样?”
幼儿继续在水果记录表上圈出自己买的三样水果。
(4)规则:买的水果价格合起来正好是代币券上的数字。
4、购物游戏可反复进行,并延伸到区域游戏活动中。
附记录表:
5元=苹果梨子草莓橘子
1元2元3元4元
5元=橘子草莓梨子苹果
4元3元2元1元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