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PPT下载网 - www.51xueba.com - PPT背景图片,PPT模板免费下载!
首页 > 范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五号文库 > 2024年纪检监察工作问题和意见建议(九篇)

2024年纪检监察工作问题和意见建议(九篇)

时间:2024-07-26 18:15:46来源:网络 作者:心上人间 点击: 150 次 下载.docx文档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纪检监察工作问题和意见建议篇一

;

纪检监察工作意见建议

篇一:做好纪检监察工作几点建议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安监队伍

良好形象几点建议

省局监察室

当前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形势还很严峻,整体推进全省安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反腐倡廉教育还没有做到经常化,在制度规范方面仍存在漏洞,预防职务犯罪的制度还不健全。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全面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为突破口,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的重大意义

对于党政领导干部来讲,就是既要承担业务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又要承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确保队伍廉洁高效,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和卓有成效的协调联动,实现业务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同步发展,实现做事、管人、促廉相结合,实现提高工作水平与保持队伍清正廉洁相协调。“一岗双责”是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强化工作目标责任的检查考核,有利于政令畅通,狠抓落实,促进党风政风行风的转变;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利于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筑牢廉政建设防线,把握正确的事业方向,实现科学监管、和谐发展。

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一岗双责”的重要性,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把工作目标责任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做到认识到位、责任细化、执行坚决,确保“双责”各项目标任务得到全面落实。

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做到五到位

要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必须建立健全有效运行的工作机制,确保组织领导、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和奖惩兑现落实等“五到位”:

第一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必须做到组织领导到位。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首先要求党政一把手负总责,领导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各尽其责。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让各级领导干部真正负起责任:一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一把手”要发挥带领作用,加强组织领导,督促班子成员认真执行廉政自律的各项规定,管好班子,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二是要发挥好带动作用,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要敢抓敢管。对下属要严格督促检查,一级抓一级,一级带动一级。三是要发挥好带头作用,廉洁从政,率先垂范,管好自己,管好自己的亲属和周围的工作人员,真正使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落到实处。

第二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必须做到责任分解落实到位。

所谓责任分解,就整体而言是落实贯彻工作责任制,就每个人而言是落实贯彻岗位责任制。既要科学化,又要量化、细化、具体化,其关键是明确责任主体。解决“谁来抓”和“抓什么”的问题,这是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前提。具体来说,就是按照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综合本部门的实际,对各项工作进行分解、细化,定岗、定任务、定责任,逐项落实到各分支部门和个人,成为

各部门和每个人员行为的规范和为之努力的目标,这样即便于考核监督,又便于协调配合。

第三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必须做到责任考核落实到位。

责任制考核是对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工作的检查和评估,也是执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选人用人是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重要一关,必须把好党政领导干部的“入口关”,做到知人善任,选拔培养优秀的各级领导接班人,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职”,是保证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按照“下管一级”的责任制管理权限,对各部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的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要通过自查检查、跟踪督办等方式,了解和掌握落实责任制的情况,制定比较科学的考核办法,同时广泛听取群众的评判意见,增强考核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第四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必须做到责任追究落实到位。

根据责权统一原则,权是尽职尽责的手段。一个领导有了权而不负责任,就会导致滥用权力或特权滋生,这种不负责任的领导,实质是一种失职行为,对失职的领导,必须追究法律责任,其中包括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可见责任追究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的关键。没有严肃认真的责任追究,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就失去了严肃性,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就很难树立和提高,责任制就成了一纸空文。实施责任追究,要敢于碰硬,敢于较真,该处理的处理,该曝光的曝光,以教育和警示广大领导干部。责任追究的

重点是,一旦发生重大问题,一定要查清领导干部是否有责任,然后实事求是地决定是否追究。要健全责任机制,健全责任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要把开展党内监督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结合起来,做到有制度、有检查、有监督、有考核、有追究,以此教育和警示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

第五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必须做到奖惩兑现落实到位。

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要取得明显成效,必须根据职、责、权利、服务统一的原则,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做到奖惩分明,建立健全有效的奖惩制度,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工作与干部的管理结合起来,将其列入干部考评、考核中,考核的结果纳入安监工作目标考核中一并奖惩兑现。褒奖先进,鞭策后进,惩罚渎职者,使每一位领导干部真正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当成自己的分内之事、职内之责,把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三、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全面推进安监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按照省纪委和全省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反腐倡廉工作会议的

部署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全面推进我省安监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深入开展“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主题教育,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要以“讲党性、保增长、重民生、促稳定为基本要求,继续深入开展“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主题教育,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宏扬良好作风教育引导干部。教育和引导领导干部从加强党性修养入手,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政廉洁的标准,认真查找不足,切实解决好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精神不振、工作不实、能力不强、风气不正等突出问题,在安监系统努力营造正通人和、凝心聚力、风情气正的工作环境。

第二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不断强化监督工作力度

根据省纪委《建立健全惩防腐败体系2024-2024年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实际,对制度建设情况进行认真疏理,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制度,增强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要重点研究制定对领导班子及成员监督检查实施意见、廉政谈话实施意见、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规范、政务公开工作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许可集中办理换证监督措施、财务资金管理等制度。

继续加强对“三重一大”和六个环节的监督;进一步搞好廉政风险点排查,按岗位按职责制定工作流程图,根据流程图的关键环节,找出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

进一步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度。认真抓好制度的规范执行和有效落实。搞好相关制度的宣传教育,增强党员干部法律法规意识和执行的自觉性。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把制度执行情况纳入领导

篇二: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新形势下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保证。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一支政治坚强、能打硬仗、党和人民信赖、能够担当起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任的队伍。但面对新形式、新任务,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还存在一些与形势任务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新时期纪检监察机关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加强党的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担负着双重任务和责任。一方面,作为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努力提高纪检监察机关工作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作为专门的监督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就必须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其次,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迫切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工作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纪检监察干部各方

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纪检监察机关要全面履行职责,纪检监察工作要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就必须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第三,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增强纪检监察干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纪检监察干部处在反腐败斗争的第一线,面临着腐蚀与反腐蚀的严峻考验。近年来,有少数纪检监察干部在作风和纪律方面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极少数人甚至蜕化为腐败分子,影响了纪检监察机关的声誉,损害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这说明纪检监察机关并不是天然的净土,纪检监察干部也不具有天生的免疫力。因此,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逐步深入,腐蚀与反腐蚀斗争更加尖锐的情况下,要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就必须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二、当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对照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当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一是个别干部在办案中有畏难情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务人员作案越来越隐蔽、复杂,一起案子往往要牵扯纪检监察干部很多精力才能结案,使得一些纪检监察干部对该项工作存有畏难情绪;另一方面,纪检监察工作是查办违纪违规人员的工作,工作中不

免会遇到领导、朋友打招呼、说情等尴尬事情,这给纪检监察工作也带来了一定阻力;再一方面,纪检监察部门属“清水衙门”,同经济部门相比不仅待遇差,而且干部的晋升渠道也比较窄,导致一些干部心理不平衡。二是纪检监察干部综合素质还不高。个别干部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责任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思考抓纪检监察工作的积极性;有的纪检监察干部把自己混同于一般干部,对自己要求不严,有的甚至违规违纪。三是纪检监察队伍力量总体薄弱。当前,在一些乡镇(街道)和开发区纪(工)委书记一般是由同级党(工)委副书记兼任,由于他们分管的工作较多,难以有更多的精力顾及纪检监察工作。

三、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狠抓思想教育,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素养

一是要突出教育的重点。要加强艰苦奋斗的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时刻牢记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要加强纪律观念的教育,引导干部自觉遵守办案纪律,严守办案秘密,带头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始终维护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二是要创新教育的形式。要打破纪检监察工作比较沉闷的局面,少搞说教,多搞活动,把枯燥乏味的理论灌输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比如,多组织机关干部开展业务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等赛事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到各个单位、

各个层面开展“以案说纪”、“以案说法”等活动,让干部走上前台,在教育别人的过程中教育自己。三是要确保教育的效果。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教育要持之以恒,经常化、常态化,不能搞一阵风。工作再苦再忙再累,也要坚持既定的学习制度,雷打不动。并且,调动或提拔干部要把平时学习的情况作为重要依据,严加考核,确保学习见到实效。

(二)加强管理培养,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能力

创新纪检监察干部管理机制,建议在纪检监察机关之间实行干部的横向交流、纵向交流,多岗位煅炼纪检监察干部的能力。建议进一步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在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的同时,对纪检监察干部实行资格准入制,严格资格考试考核和审批程序,严把进人关。建议开辟纪检监察干部挂职锻炼的新途径,在抓好干部在系统内的挂职锻炼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优秀年青干部到系统外进行挂职锻炼,既可以到经济发达地区锻炼管理能力,又可以到贫穷落后地区锻炼工作作风。建议加速筹建纪检监察干部学院,加大纪检监察干部专业能力的训练力度。

(三)强化制度执行,治理纪检监察干部的失范问题

首先,对所有管理约束纪检监察干部的现行有效的制度抓好贯彻落实。第二,针对干部容易犯错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特别是已暴露出来的干部管理监督上的薄弱点甚至空白点,从机制、制度等方面入手,及时补漏补缺,设置监督关

口,增加监督措施。第三,严肃查处极少数纪检监察干部以权谋私、受贿、腐化堕落等问题,维护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四)健全奖惩机制,调动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奖惩机制,为纪检监察干部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努力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从而把纪检监察干部的注意力引导到靠素质竞争、凭能力进步上来。通过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潜在能力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篇三:完善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建议思考

龙源期刊网 .cn

完善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建议思考

作者:郑永宁

来源:《文化产业》2024年第01期

摘 要:切实加强和完善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是企业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关键性部分,这不仅符合企业外部监管的需要,而且能够有效满足企业内部发展、内部监督的种种要求,因此,完善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是催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阐述了企业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着重思考并提出了一系列企业完善纪检监察工作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建议;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d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24)-01-00-01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各类企业的监管力度日渐加深,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开展反腐倡廉的工作目标也逐渐明朗,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标准,如何切实加强并完善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成为企业当下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基于这般新形势下,企业必须做好纪检监察工作,及时解决企业发展所遇到的瓶颈问题,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一、企业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

(一)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兴衰,加之当下处于推进和谐的社会状态,企业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革新自身、改进自身,努力创建出和谐稳定的企业态势,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力量。因此,处于这样的时代形势下,企业必须不断完善纪检监察工作,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二)有效发挥统筹协调的职能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境内的企业经济结构不断的在调整、不断在变化,导致了企业内部出现了许多矛盾和冲突,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为了改变这一尴尬情况,企业可以利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统筹协调职能,切实发挥统筹协调的内在价值,解决企业内部不合理的矛盾冲突,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预防企业贪污腐败的滋蔓

单从纪检监察这个词语来看,或多或少的都会透露出某种严厉打击之态,随之再结合纪检监察工作的真实功能来说,它对企业的党建工作有着导向性作用。它能够促进企业领导人和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对贪污腐败的恶劣行为有着打击作用,符合反腐倡廉的工作之风,有效预防了企业贪污腐败之风的滋蔓。

相关热词搜索:;

纪检监察工作问题和意见建议篇二

1.商业发展滞后,市场物价水平总体偏高

泰兴位于苏中前沿,随着经济发展,人口逐渐向城镇集中,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商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象,表现为:一是商业发展规划不够超前,布局不够合理;二是商业规模不够大,缺乏超大规模的领头羊;三是由于临近苏南,市场物价水平总体偏高,抑制了部分消费需求。

2.就业机会较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

就业是民生之本。由于我市的工业发展水平与苏南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企业的数量不够多、规模不够大,解决就业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高效农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就地转移剩余劳动力还不够。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还较小,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作用还不充分。

3.基础教育不足,资源分配不够合理

教育是民生之基。虽然我市被称为教育之乡,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膨胀,教学网点少、布局不合理和教育资源短缺的现象比较突出。在农村,由于生源减少,学校数量一减再减,给学生入学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在城乡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也难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平等。

4.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由于财政紧张,在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城市存在交通日益拥堵、城市环境尚需改善的现象;在农村,还存在出行难、电力、排灌等基础设施不到位的现象。

5.房价过高,超出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

近几年,泰兴房价迅速攀升,其速度远远超出居民收入水平上涨的幅度,普遍存在“望房兴叹”的现象。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房价,这是泰兴普通市民最关心的问题。

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发展经济中解决民生问题

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只有把经济发展起来了,才有能力去为人民群众办更多的好事、实事,才能建立社会公共安全运行机制,使群众过上安心、舒心、放心的日子。因此,必须着重抓好经济发展,牵牢解决民生问题的牛鼻子。要切实解放思想,迅速转变观念,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走创新引领发展的道路。要通过招引大项目、大企业,形成大产业,发展大园区,做强经济发展的引擎。要逐步压缩传统产业空间,促其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引导企业实现跨越发展。要加大对医药、食品、新能源、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的扶持投入力度,逐渐将其培育成我市的支柱产业。

2.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继续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要加大对高效农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引导农民发展以设施农业、规模养殖和观光农业为主的高效农业项目,向土地要效益,进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要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减免税收,免费提供技能培训和发放创业小额贷款等方式,鼓励城乡居民走自主创业的道路。

《民生问题意见和建议》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3.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筑牢民生工作基础防线

要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让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依、难有所助,使人们在减少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敢于消费、舍得消费。要建立起城乡居民特困家庭救助机制,保障城乡困难家庭基本生活;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抓好城镇廉租房、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等工作,切实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要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程,让全社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4.要加大民生投入,为改善和保障民生提供有力财政支持

要正确处理好民生投入与“中心工作”的关系,既要保证经济发展方面的投入,也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合理安排财政投入,建立起科学的民生投入机制。要“听民声、察民情、解民怨”,通过加大投入,切实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在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获得更大利益。要加大对重大的社会事业性工程、民生工程项目和一些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力度,如城建工程中的道路改造、环境改貌、城中村改造、城市防汛、背街小巷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农村公路危窄桥梁和道路改造、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程等,这些项目既可拉动内需,又可有效改善民生,需要我们紧抓不放,以收一石多鸟之效。此外,还要加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完善各种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5.要统筹城乡发展,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农问题是解决民生的难点问题,也是关键问题。工作中,既要重视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又要重视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要统筹城乡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以建设新农村为切入点,办实事、求实效,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实现全市城乡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民生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在经济发展中不断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泰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纪检监察工作问题和意见建议篇三

;

内部控制工作的问题意见或建议

贯彻落实内控制度是我行适应国内外资本市场监管的客观需要,也是规范企业治理、降低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如何加强基层行的内控制度建设,增强柜面人员合规意识,提高内控制度执行力,是当前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基层行内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作为上市公司,我行在内控机制的建立与健全方面已经有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方法与理论,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变化,有些基层行的内控制度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内控制度重视不够,风险防范意识有待提高;人员配置不足,岗位制衡难以落实到位;部分内控制度的操作性不强。主要体现在:一是员工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存在侥幸心理和老好人思想,内控制度让位业务发展;三是基层行存在操作和管理疲劳,执行力效果欠佳;四是内控制度的执行激励措施不系统,缺乏有效的约束力。

二、提高基层行内控执行力的建议

提高内控制度执行力不仅仅是前台柜员的事情,也是全行各级管理层的职责。各级行必须上下联动,不断完善内控管理,共同提高内控制度的执行效力。

1.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在制定考评指标和激励措施时,应分阶段制定相应的考评内容。要强化“上追两级”责任追究制,鼓励基层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不切实际的内控规章制度,要及时梳理和修订。

2.切实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员工的道德修养。要创新培训方法,提高柜面人员的制度执行意识,坚决摒弃应付检查、侥幸过关的心理。要求柜面人员具有客观、公正、严谨的工作态度,敢于坚持原则,不折不扣地执行制度。要加强人才引进工作,进一步优化基层行的人力资源配置。

3.利用科学的风险控制评价体系,检验内控效果。要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病,提高各业务职能部门的协作能力,定期对基层行内控制度的执行力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4.强化委派营业主管管理,守好内控前沿主阵地。要理顺委派营业主管定位、提高其地位和待遇,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要充分发挥委派营业主管与风险经理、纪检特派员三位一体的监控监督机制,防止因业务转型,削弱防范风险和内控管理职能。

5.加强内控合规文化建设,努力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从单靠约束转变为约束和以人为本相结合。二是从被动防堵转变为建立防控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堵塞漏洞。三是从被动规范转变为自觉作为,从深层次上改变员工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筑牢安全防线。四是从回避检查转变为欢迎检查,将案件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

内部控制工作的问题意见或建议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还是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防止贪污、舞弊行为发生的重要手段,也是强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确保工作目标有效实现的重要措施。本文总结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相应对策,认为内部控制建设应围绕单位整体系统建设进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内控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停留在文字层面,内控意识薄弱

事业单位相对企业而言,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较低。虽然很多事业单位建立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制度,但由于历史原因和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 内部控制工作只停留在“纸上文章”和应付检查层面,未对执行和监管起到指导作用。甚至有些事业单位认为内控成本过高,造成单位办事手续繁琐,不利于运行效率提高,因而对内控的执行缺乏积极性。

(二)缺乏高水准内控管理人员

从整体来看,事业单位内控人员的素质偏低,尤其在一些基层单位,内控知识缺乏,或缺少相应的内控经验,内控人员难以胜任工作,不能有效的实现内部控制所预测的效果,导致内控执行时缺乏必要的力度,使内控失效。

(三)内控制度残缺,内控机构缺乏独立性

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所规范的范围过于狭窄,导致制度成为摆设或者残缺的现象。此外,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机构不具备独立性,我国事业单位所设立的内部控制机构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从目前来看,出于对经济活动的监督、控制的需要,事业单位一般将这项工作交由会计部门或者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负责。由于内部控制工作人员要受到单位的限制,因此也不具备独立性。

(四)重大事项的集体决策和审批制度执行不到位

事业单位一些重要事项范围和职责权限没有明确界定,决策方式和程序以及议事规则不规范不清晰,没有建立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特别是在一些人员较少或较基层的事业单位,“家长制”作风严重,领导“一言堂”、“一支笔”审签。

(五)日常业务运行与财务管理脱节,资产管理环节存在缺陷,不能及时为内控部门提供资产、资金的使用数据等第一手资料

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只起到“核算”和“付款”的作用,对本单位业务上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参与较少,对相关业务的来龙去脉了解不多,导致单位财务和业务办理脱节,从而无法对业务部门实施必要的财务管理和有效的内部监督;会计核算不及时,无法及时反映资产变化,应入未入、该销未销,导致账物脱节、存量不清。例如,有的个别单位建造的楼房已使用多年,工程支出仍挂在“在建工程”和往来账户中。

(六)预算外资金监管不力,把预算外资金视同部门和单位的自有资金

由于事业单位对预算外资金认识上存在偏差,缺乏一套完整、规范、统一的资金的管理制度,只实行简单的收支两条线方式,在资金管理方面形成不了齐抓共管的合力,管理效果不明显。

(七)缺乏完善的内控有效性的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

目前,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并未引起重视,很多单位依据规定建立了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内部控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在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对控制失效现象严重的情况也未建立责任追究制。

(八)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远滞后于需求

分析目前的状况,无法量化投入产出比,是制约信息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内控信息技术研发方面,从理论、方法、技术到产品都处于落后的状态。但有别于发达国家的是,我国的内控信息化建设有着更为强劲的需求。

完善内控建设,打造科学有效的内控管理平台

(一)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强化内部控制意识

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首先要强化单位领导的内部控制意识,让单位的领导真是认识到内控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单位领导对内控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控制环境的好坏。同时,还要将这一意识贯彻落实到全体员工的工作中,并与单位实际情况相结合,定期对职工进行培训。全体职工在管理层的引导下,应认真执行内部控制工作,同时对内控工作进行监督、反馈,以调动单位各个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承担内部控制责任的意识。

(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加强内控机构的权威性与独立性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众多规章制度息息相关。事业单位在健全内控制度的同时,还应完善与之相关的其他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实现。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应强化内控制度的其权威性和独立性,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及运行的有效程度定期作出评价,在发现问题时,应及时纠正。

(三)建立完善的集体决策和议事机制

事业单位的决策权应该受到相关机构的监督,比如,事业单位应对重大事项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并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在经过必要的研究论证程序后,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最终决策应通过党组会、办公会或部门与科室联席会讨论决定。事业单位采用集体决策制,可以有效的规避错误和风险。

(四)加强财务管控和业务过程的协同,强化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应把业务过程和财务管控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财务控制渗透到业务活动的每个环节,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业务过程中的舞弊。

事业单位还应加强固定资产的盘点,组织专门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对盘盈、盘亏、报废、损毁固定资产要查明原因,视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事业单位应依据清查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内控制度。小型事业单位要设立专门的岗位,配备专、兼职的人员管理财产,大型事业单位要设立专用设备管理部门,并配备相应的管理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负责专用设备的验收和日常的设备维护以及报废设备的技术鉴定。

(五)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监管,健全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在将预算外资金缴入财政账户的同时,也关心相关财政部门让它支多少、怎么支的问题,这就决定了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机制要与支出机制的建立相联系。事业单位在收入方面,要合理合法;在支出方面,应体现以收定支,核定支出基数,并借鉴预算内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建立一整套的开支标准、考核依据及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机制,确保专款专用,对不合理的支出能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堵塞漏洞,防止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六)开展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工作,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应由事业单位全体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共同利用系统化的方法来进行。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过程中,首先,应设立全面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全面渗透到评价单位内部控制的全过程,涉及所有业务和全体人员;同时,评价指标要以事实为基础,指标结构科学、清晰、合理,评价指标要具有独立性,保证评价各个环节独立。对内部控制制度自我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结合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特点制定改进措施。

(七)紧跟时代脚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推动内控建设

事业单位不能与现代化相脱节,要紧跟时代变化,大力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提高内部控制的水平。结合现代化技术,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补充,实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朝着现代化、科学化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八)选拔合格人才,强化内控人员业务能力

事业单位在设立健全的内控机构后,配备的人员不仅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同时还应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事业单位应成立一支应变能力强且专业技能扎实的人才队伍,并对此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或者专业进修,加强他们对风险的分析、应对能力,以及面对全新业务时的分析和应用能力,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意识,成为“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才。

内部控制工作的问题意见或建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财政部党组关于在财政系统全面推进内部控制建设的决策部署,切实提高财政部门的风险防控能力和内部管理水平,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财政部门是政府行政机关中负责财政管理工作的机构,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与群众的利益紧密相连。加强财政部门内部控制建设,是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建设法治政府的客观要求,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治理、推进依法理财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从源头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重要抓手,对于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减少自由裁量权、限制公共权力滥用、有效避免财政政策制定和资金分配过程中的行政风险、法律风险与廉政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财政内部控制建设组织领导。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要求上来。领导班子尤其是主要领导要牢固树立内部控制理念,推进内部控制建设,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过问、亲自督办,认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要成立适合本部门实际情况的内控委员会(以下简称内控委),明确内控委领导和委员构成,明确内控委下设的办公室(以下简称内控办)、内控办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要明确本部门各单位的内部控制联络员,建立分工明确、责任清晰、齐抓共管的内部控制组织管理架构,层层传导压力,层层抓好落实。省级财政部门在加强自身内部控制建设的同时,要统筹抓好省级以下财政部门的内控建设工作,加强督促指导,推动创新发展。

三、推进财政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要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顶层设计内部控制基本制度,将业务、流程进行分类,明确内部控制制度的适用范围及控制目标,提出内部控制的主要要素和应当遵循的原则,明确专项风险内部控制的种类、方法、主要内容以及职责分工。要科学制订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办法和操作规程。深入梳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财政业务重点领域和主要流程,抓住重要环节和控制节点,分析存在的业务风险和廉政风险,厘清责任边界,按照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的要求,综合运用不相容岗位(职责)分离控制、授权控制、归口管理、流程控制、信息系统管理控制等方法进行有效防控。内部控制制度尚未建立或不健全的省级财政部门,须于2024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工作。内部控制制度尚未建立或不健全的市、县财政部门,须于2024年年底全面完成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工作。

四、推进财政内部控制执行体系建设。要建立及时有序的风险事件应对机制。发生风险事件的单位,第一时间报告内控办,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次生危害、降低风险事件危害、弥补制度和流程漏洞。内控办及时向内控委报告相关事宜,完善相应制度办法,督促整改,并按照内控委决定进行通报。要建立公平有效的内部控制考评机制。组织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与评价,科学确定考核评价的重点和标准,将专项风险内部控制办法及操作规程当中的风险进行量化,设定合理的分值,将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自查自纠情况、风险事件应对情况、专项检查处理及整改落实情况等纳入考核评价范围和指标体系,逐步形成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要建立严格的检查问责机制,对内部控制失职失察单位和干部职工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组织开展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适时通报检查结果,对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根据风险事件不同等级,制定对应的惩戒措施,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要强化结果运用,将单位和个人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与评“优”评“先”、干部提拔使用等挂钩,全面提升管理成效。

五、加强财政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要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积极推进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要逐步将内部控制制度、操作规程、内部控制理念、控制活动、控制措施等固化融入业务生产系统、专项业务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覆盖财政各业务系统的内部控制监督管理工作平台。建立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通过信息采集、风险预警等技术手段,强化流程控制,对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等财政主要业务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监控,对财政内部控制各项业务进行管理,做到过程留痕、责任可追溯,实现财政部门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程序化和常态化。

六、加强财政内部控制宣传教育。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深入推广内部控制理念,广泛宣传财政部门规范权力运行、严格内部控制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引导广大财政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适应内部控制新常态,自觉提高风险防范和抵制权力滥用意识,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要加强内部控制业务培训,使各级财政干部职工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深入领会、积极探索财政内部控制的特点和方法,让内部控制理念深入人心,为全面推进财政内部控制建设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和社会氛围。构建财政系统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是一项需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和持续完善的系统工程,是各级财政部门的共同责任。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结合编制“十三五”规划科学筹划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结合当地实际,积极进行差别化探索,鼓励创新发展,支持先行先试。财政部将适时组织调研、座谈,在全国范围内交流好经验、推广好做法,全面提高财政部门的内部管理水平。

相关热词搜索:;

纪检监察工作问题和意见建议篇四

发展理念是以科学发展理念领导纪检监察工作的理念。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更自觉地将科学发展理念的要求落实到纪检监察工作的各个方面,不断扩大服务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时代发展同步伐,与经济社会同进步。

第一,破立统一。既要敢于以改革的精神,严肃查处各类腐败现象,摘除危害党和国家的毒瘤;又要善于以创新的精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而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要按照“一个坚决,三个更加”的要求,敢于和善于跳出原有的思想框框和思维定势,以新的理念指导工作,做到与时俱进。

第二,标本兼治。要适应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要求,把治标和治本内在地统一起来。加强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途径。近几年,马鞍山市把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作为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核心内容,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开始走出一条以改革创新为先导、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完善制度体系为目标的具有马鞍山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制度建设路子。

第三,惩防并举。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惩治、预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特别是在当前腐败问题依然多发易发的情况下,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一刻也不能放松。要着力提高依纪依法办案的能力和水平,注重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加强对重大典型案件的剖析研究,查找发案原因,建章立制,堵塞漏洞,达到查处一起案件、推动一步改革、完善一套制度、教育一批干部的目的。

第四,点面结合。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处理好宏观与微观、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要立足于党风

廉政

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全局,统筹谋划,突出重点,解决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

深入开展党风

廉政

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求我们以改革

创新

的精神,进一步加大预防工作力度,积极探索源头治理的方法和措施,不断提高有效预防腐败的能力,逐步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一是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从思想上堵住源头。要贴近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积极

创新

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形式,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要面向全社会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要加快形成并不断完善“大宣教”工作格局,建立起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长效机制。二是深入推进各项改革,着力解决滋生腐败的深层次问题。坚持把改革作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途径和根本出路。当前,尤其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干部人事制度、财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三是注重关口前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要切实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以及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行使的监督。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马鞍山市探索建立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预警机制,由各级党委、党组和纪检监察机关对群众举报、社会反映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分别实行谈话函询、警示诫勉、责令纠错,效果很好。预警机制把教育、制度、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融提醒防范、动态监督、保护挽救于一体,在领导干部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之间,又架设了一道预报警戒防线。

1993年纪检监察机关合署办公以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必须以整体式的思路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其一,正确处理纪律检查与行政监察的关系,进一步提高领导纪检监察工作的本领。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既是互相区别、互相独立的两项职能,又是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的有机整体。纪检监察机关对两项工作要统一规划,整体安排,防止“单打一”、“两张皮”,顾此失彼。从纪委来说,要坚持把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统一部署和落实,重视发挥行政监察职能作用,支持行政监察工作;从监察机关来说,要善于从反腐倡廉大局的高度来把握行政监察工作,自觉主动接受纪委常委会的领导,充分履行行政监察职责。其二,用足用好《党章》和《行政监察法》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的职权和手段。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严格按照党内条规和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力和规定的程序,充分运用纪检和监察两种手段,发挥好两个优势,不断增强党政监督的整体效能。在行政监察工作中,要利用纪律检查机关组织协调的职能和手段,统一协调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参与配合,进一步增强行政监察的效力;在纪律检查工作中,也要利用行政监察工作紧贴政府中心工作的特点和优势,促进纪检机关更好地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其三,注重发挥行政监察职能。要积极开展执法监察、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充分发挥监察机关的职能作用,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特别是对政府部门的监督,要更多地以行政监察的名义进行,避免出现以党代政的现象。

合力化的思路,就是坚持和完善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思路。实践证明,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这是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形成反腐败斗争整体合力的重要制度保证。只有依靠全党全社会,做到各级各部门一起动手,各领域协调行动,各种手段配合运用,才能形成全方位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强大合力,最终把腐败现象遏制到最低限度。

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强大合力,必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龙头工程。各级党政组织及其主要领导要把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进一步提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水平;各级纪委要全面履行职责,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各单位各部门要把反腐倡廉与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职责;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不仅要带头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还要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反腐倡廉工作。

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强大合力,必须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反腐败。深入贯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认真落实广大党员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广大党员更多更好地了解、参与和管理党内事务。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形成权责明确、程序规范、制约有效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切实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事务公开制度,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择、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强大合力,必须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综合运用党内监督、国家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公职人员行为失范。进一步拓宽和畅通监督举报渠道,不断改进处理监督举报工作的方式方法。

纪检监察工作问题和意见建议篇五

解决民生问题是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体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 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缓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利于协调人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和谐发展。

(一)商业发展滞后,市场物价水平总体偏高

随着我地经济发展,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部分地区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商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象,表现为:一是商业发展规划不够超前,布局不够合理;二是商业规模不够大,缺乏大规模的领头羊;三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的缺乏,市场物价水平总体偏高,抑制了部分消费需求。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我地在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仍有不足,城市存在着交通不畅、城市环境污染过重的现象和问题;在农村,还存在出行难、电力、排灌等基础设施不到位的现象。

(三)贫富差距增大

由于我地经济增长的成果未能被社会各阶层共享,而被少数人拥有,而且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存在,这就导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各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逐渐增大。

(四)公共教育发展缓慢

公共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教育不公平、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教育政策不完善等问题,这都导致了公共教育发展速度缓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从而也产生了一些矛盾,如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偏远贫困区域的孩子受教育难等问题。

(五)公共卫生建设滞后

随着我地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进步,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改善与提高。但是,目前我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水平的需求之间任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我们还存在公共卫生设施不完备、医疗卫生供给不充足和公共卫生监管不力等现实问题。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发展经济中解决民生问题

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只有把经济发展起来了,才有能力去为人民群众办更多的好事、实事,才能建立社会公共安全运行机制,使群众过上安心、舒心、放心的日子。因此,必须着重抓好经济发展,牵牢解决民生问题的牛鼻子。要切实解放思想,迅速转变观念,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走创新引领发展的道路。要通过加强招商引资,做强经济发展的引擎。要逐步压缩传统产业空间,促其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引导企业实现跨越发展。

(二)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和公平公正

教育公共性是指教育活动必须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需求,必须以社会全员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为人民服务。教育的公益性一般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公共性。教育公共性主要体现在应该有社会共同承担教育产品和教育事业,并且还要予以监督和管理。二是公平性。公平性主要体现在群众要平等的接受教育,教育资源要分配均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依据。

(三)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筑牢民生工作基础防线 要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让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依、难有所助,使人们在减少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敢于消费、舍得消费。要建立起城乡居民特困家庭救助机制,保障城乡困难家庭基本生活;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抓好城镇廉租房、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等工作,切实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要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程,让全社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三)提高民众在民生问题上的参与度

有关民生的法规、制度、政策,都是与民众利益血肉相连的。因此,有关民生的法规、制度、政策,在决定前、决定中、决定后,都要有民众参与。民众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权为民所谋,少不了请民众来参谋,动员民众来参与。有些决策层,生怕民众参与了,会影响速度,会事与愿违。有民众参与,七嘴八舌,说不定是会影响速度的。可是,应当看到,从制定过程看,也许慢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眼下慢了,从长远看,从历史长河看,可能快了。

(四)建立完善的医疗卫生制度

《民生问题意见和建议》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健康不仅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地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做好各项制度之间的衔接,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规范药品生产流通。加快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

民生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民生需要以经济发展作为基础,改善民生必须要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纪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积极探索新的方式,不失时机的运用各种政府手段而又循序渐进的加以推进民生建设。只要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一切以人为本,就一定能够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我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纪检监察工作问题和意见建议篇六

一、队伍建设薄弱,人员不得力,缺少必要的装备。

领导普遍对纪检工作重视不够,认为纪检工作不专业,不职业,不是法院工作主流,可有可无,机构形同摆设、工作流于形式,缺少办案经费,缺少必备的录音、录像设备,严重影响职能的发挥。纪检干部普遍办案能力低,办案方式和手段单一,对办案理念和新形势下腐败案件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规律缺乏认识,在查办大要案时显得力不从心,能力不够,方法陈旧,手段不新。法院内部上下级纪检监察部门之间、法院纪检部门与当地党委纪检部门之间缺乏领导、监督、沟通和协调机制,没能形成行业整体合力。

二、制度流于形式,监督检查不到位,难以起到纪检监察作用。

遇到问题绕着走,发现问题相互隐瞒袒护;

家丑不可外扬,以达到年初上级“零违纪”目标的实现。

三、

纪检部门主动监督意识不强,缺少主动监督、敢于监督观念,造成小事不愿管,大事管不了局面。

然而实践中纪检监察部门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即使发现了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主要原因是纪检监察机构同法院其它部门一样同属本院的内设部门,相互之间存在地缘人缘以及同属于一个领导管理,难以真正起到监督处理作用。

四、缺乏直管力度。

但是基层部门的内部监督在管理体制和用人制度上都受其本部门直接领导,如果一个单位其主要领导对廉政建设工作重视不够,会造成纪检工作不便于开展、监督不力、范围不广、处罚力度不够的后果。只有形成上级对下级的直接下派和领导,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有机结合才会有分量,才会达到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改进和加强基层法院纪检监察工作:

全面监督,重点检查,个案突破,有内容,有教训,有经验,有结果,做到警钟长鸣。

二、加大查处力度,制定出操作性强的监督标准,做到事前有监督、事中有督办、事后有结论。

(八)是否有利用司法职权或其他职务便利从事经营活动谋利的;

(九)是否业外活动中不遵守社会公德、法纪严重影响法院法官形象的。对以上九种情况的监督检查均由纪检监察部门直接立案查办,一经查实,依纪依法从严查处,同时依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三、建立垂直管理体制。

装备、工资由上级发放;

(二)、由省高院统一印发《省高院纪检监察员证》,授权给持证人在规定的辖区范围内参加法院的开庭、执行等执法活动,发现问题有权提出建议也可向该单位的上一级提出书面意见。对本法院设立或聘请的廉政监察员由纪检部门颁发廉政监察员证件,持证人可在受聘法院内参加各部门的执法活动,监督其执法行为。

构思有独到之处。

党建工作存在问题和工作建议

浅谈纪检监察建议使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机关党建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党风廉政工作总结存在问题工作建议

园林绿化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纪检监察工作问题和意见建议篇七

改善民生是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着力点。是体现发展目的,保证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试金石。改善民生就要向城市贫困发起挑战,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治本之策。

近年来,福州市改善民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有关部门的努力,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二是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全市已有几万户通过政府组织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企业职工集资建房、棚户区改造和重点工程拆迁改造、租赁住房补贴、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等方式改善了住房条件,落实廉租住房,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三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以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四是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今年继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群体救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以及用于农村五保供养支出。

虽然我市在改善民生工作方面取得了成绩,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在改善民生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就业压力居高不下,就业供求总量和结构性问题仍是基本矛盾。二是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实施不顺,部分项目废止或拖期,布点落地难。三是低收入家庭与平均水平相比,收支倒挂现象严重,总体消费水平较低。四是社会保障程度相对不高。五是老年人服务设施不足,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健全的问题仍十分突出。

1、继续加大改善民生公共财政投入

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改善民生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调整支出结构,提高改善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使改善民生支出成为财政支出的主体。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促进地区间改善民生工作的均衡发展。

2、进一步完善民生工作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经济发展作为扩大就业的根本保证,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坚持实施鼓励企业增加用工、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谋职的政策,落实好小额担保贷款、税收减免和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措施全面发挥政策对就业的扶持推动作用。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加快建立上下贯通、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统一、规范、完善、开放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就业服务基础工作。切实抓好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和进城农民工就业工作。深入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和落实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的就业服务活动。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是继续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大在城市相对成熟区域的保障性住房选址力度,同时,在全市五区范围内综合平衡,均匀布局,尽量做到低收入家庭能够就近安置,方便其工作和生活。确立以国土、规划等部门为主体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制度,由国土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根据需求情况提前制定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的供地规划,进一步调整供应结构,确保用地的落实。明确各区政府住房保障工作的职责,由各区政府负责协调辖区内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土地供应,参与项目的筛选、用地手续办理、拆迁安置、建设及建设过程中相关工作的协调配合等工作。

三是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照顾为依托,以机构供养为补充,科学研究制定加快本地老年服务设施建设和发展的规划,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资源,合理布局,优先实施。充分发挥资金、土地、税收等各项扶持政策的作用,不断加大财政预算投入,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用于老年福利服务活动设施建设、老龄科学研究、人才培训、文化体育活动老年教育等,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提高;在棚户区和旧城改造及新区建设中,将老年服务设施建设纳入规划统筹安排。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加快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在区、街两级普遍设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力争在市内五区各办事处、社区基本建立起多种形式、广泛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不断发展壮大专业化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3、培育改善民生多元供给主体

改善民生工作,政府是主体,但也不能只依靠政府,应适当引入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运作方式,建立政府管基本、市场管操作、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多元供给体系。政府出资购买或给予一定补助,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改善民生工作。

纪检监察工作问题和意见建议篇八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扶持力度的加大和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经济社会得到了提速发展,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观,但在边远山区,资源不足,财力匮乏,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单一粗狂,行路难、住房难、饮水不便、上学不便、就医困难等现象依然存在,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作中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以黔西县锦星乡为例,锦星乡总面积97.1平方公里,共有人口7890户31561人,属二类贫困乡镇,9个行政村中有2个一类贫困村。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乡民生问题,积极落实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人居环境的建设投入。2024年全乡年人均纯收入3710元,1200元以下有2997人,占总人口7.3%。,现已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全乡无房户、危房户1748户,占总户数22%,近三年来已解决709户,占应解决41%;适龄儿童入学率99.37%、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95%;全乡共有卫生院1所,卫生室32个,卫生室全部覆盖9个行政村,84.5%的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保险;社会治安状况逐渐好转,关乎民生的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随着社会保障的需求增长,民生的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民众的心理预期也形成了一定的差距,一些影响民生的矛盾问题正在日渐显现。

(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水电路基础设施落后,部分农村居民出现饮水,照明,运输困难。 锦星乡共有农村人畜饮水工程仅9处,设施建设规模较小,设备承载能力低下,大部分管线是使用期限较短的再生塑料,抗自然灾害能力弱,目前,这些设施已不同程度受上损坏,加之人口自然增长和大量移民迁入、供水水源不稳定,水位下降等因素,已经老化的设施不堪重负。全乡饮水困难群众达0.9万人,供水不足的组18个,约占全乡组数的30%,目前饮水工程新建和设施改造进程远不能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近年来,全县农网改造基本完成,但由于种种原因,锦星乡9个行政村中仍有2个村未完成农网改造,部分村民照明还是油灯、蜡烛等落后方式。锦星乡乡域面积广,居民分散居住,部分村卡斯特地形地貌特点突出,村民出入皆是弯曲的山村小路,生产生活物资及农产品运输非常困难,部分村组就连上学、就医、赶集都要走上10来里山村小路。

2、投入窘困,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难以满足农民需要。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时,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无力对公益事业进行投入,造成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反差大,城乡居民不能平等享受诸如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设施的现状。目前农村公共设施总量少、质量低、农民集资建设负担重等问题比较突出。加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农村人口对居住环境,精神文化等方面需求逐渐增强,更加凸显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与需求反差较大的矛盾。

(二)教育方面

目前,我乡已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仍备受人们关注。

1、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我乡教师队伍存在编制紧、部分教师素质偏低、教学经验欠缺、责任心不够强,专职教师少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加大,各学校教学设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学校无专职教师,诸如实验课、社会实践课、部分学校音、休美等课形同虚设。部分村级小学还存在无教师资格证代课老师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全乡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2、职业教育有花无果。目前,锦星乡尚无一间职业教育学校,每年负责招到县里的学生,也因种种原因半途退学或学无所成。

3、素质教育推行缓慢。受教育导向的影响,教育考核机制偏重“升学率”,淡化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普九”教育目标贯彻不够到位,部分学校音体美、社会实践等课虽然上了课表,但常被语、数、外等所谓主科挪用。

4、“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堪忧。夫妻外出务工家庭往往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适龄儿童虽然在国家和社会关爱下走进了学校,但家庭教育影响孩子成长方面不容忽视。

(三)社会保障方面

1、农村低保发放标准难执行。锦星乡年人均纯收入1200元以下2024,2997人,全部纳入农村社会低保,发放标准为360元/季度、200元/季度、93.9元/季度不等。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村低保线界定在人均纯收入1200元的标准不好执行。除“五保户”外,其它农户这个标准不好界定,再则,由于受自然灾害,气候条件影响,因灾,回病致贫人员和脱贫人员很难稳定,更难界定,最低生活保障机制的运行实难灵活操作。

2、养老问题日渐突出。农民一直走的是“养儿防老”的路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家庭养老问题正逐步发生变化,一孩户、二女户逐步进入老龄阶段,父母和儿女分居越来越普遍,外出工人员增多,“空巢”老人也日渐增多,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不高,养老问题日渐突出已经影响了社会的和谐。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运行和监管缺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锦星乡已有4年历史,至目前已经覆盖全乡85.51%的农村人口,成为被农民认可的较为理想的医疗保障措施。调查反映,该项制度在惠农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报销起付线高、比例小,救助能力弱;二是定点治疗的门诊少,不便于群众就近就医;三是对定点医疗门诊的监管不到位。群众反映,现行制度存在定点门诊受益较大,参保群众得实惠较小的问题,即入了合作医疗的群众在定点门诊看病收费高,不入的群众在定点门诊看病收费低。

助,可纳入危改范围的,都是生活困难的。二是覆盖面窄,部分村再决定危改先后秩序上很难握,从而导致了一些干群矛盾和上访事件。三是无办公经费,在实施过程中,村干部又催进度,又报数据,遇到做到半途不愿做的村民,还要天天做思想工作,既要完成上级任务,又要协调村内矛盾,跑上跑下,但车费无法报销,有时还乡里、村民两头不讨好,以致部分村干部怨声载道。

解决民生问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多措并举,全面覆盖,以教育为根本,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龙头,完善相关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基本的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全面和谐稳定。

(一)坚持富民优先,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发展优势产业、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要以市场化为目标进行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农民增收结构,把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作为改善农村社会民生的动力之源。做大做强现代烟草、绿色食品、生态旅游、劳务输出四大农村特色产业和果、畜、茶、菜、油五大农业特色产品,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扩在现有基地面积,增加商品批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二要因地制宜加强项目基地建设,积极寻求与大企业、大集团的优势对接和互利合作,加大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粮油、果蔬、肉类等农副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公司+农户,生产与加工一条线的农业工业化发展,构筑有强势带动的农业产业链。三是积极动员有创业激情的乡村干部带头创业,整合多方力量为农村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农村人力物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完善农村教育体制,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

困学生助学救助体系,切实解决困难家庭学生上学难的问题。要健全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

(三)规范现行的医疗卫生管理制度,树立医务行业新形象。

一是完善落实医疗管理阳光操作制度,保证病人就医费用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二是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规范医疗服务用语,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三是建立医患沟通制度,规范医患沟通内容、形式,打造信用医疗环境;四是完善病人投诉处理制度,公布投诉电话、信箱,及时受理、处置病人投诉;五是采取多种方式,收集病人意见,及时反馈改进工作;六是抓好医务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医疗水平。把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纳入医院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医务人员外派实地培训力度。

(四)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受保障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具体的救助制度,实现对困难群体的救助由个案式处理向制度化转变,本着养老不养懒的公德原则,进一步增加各级财政投入,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覆盖范围,放宽保障标准,实现应保尽保、应保必保。不断提高各类困难群众的保障水平。二是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推行农村计划生育与养老保险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

(五)加大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扶持力度,确保困难农民住有所居。

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针对农村各类无房,危房困难群众具体情况,对无能力建房困难户,实行政府“买单”制,对有一定建房能力的,在发展产业、技能培训、社会救助等方面出台奖励扶持制度,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实现同困难户向带动户的转变。

作者单位:黔西县锦星乡党政办

纪检监察工作问题和意见建议篇九

;

纪检监察工作意见建议

篇一:做好纪检监察工作几点建议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安监队伍

良好形象几点建议

省局监察室

当前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形势还很严峻,整体推进全省安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反腐倡廉教育还没有做到经常化,在制度规范方面仍存在漏洞,预防职务犯罪的制度还不健全。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全面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为突破口,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的重大意义

对于党政领导干部来讲,就是既要承担业务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又要承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确保队伍廉洁高效,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和卓有成效的协调联动,实现业务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同步发展,实现做事、管人、促廉相结合,实现提高工作水平与保持队伍清正廉洁相协调。“一岗双责”是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强化工作目标责任的检查考核,有利于政令畅通,狠抓落实,促进党风政风行风的转变;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利于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筑牢廉政建设防线,把握正确的事业方向,实现科学监管、和谐发展。

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一岗双责”的重要性,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把工作目标责任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做到认识到位、责任细化、执行坚决,确保“双责”各项目标任务得到全面落实。

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做到五到位

要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必须建立健全有效运行的工作机制,确保组织领导、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和奖惩兑现落实等“五到位”:

第一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必须做到组织领导到位。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首先要求党政一把手负总责,领导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各尽其责。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让各级领导干部真正负起责任:一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一把手”要发挥带领作用,加强组织领导,督促班子成员认真执行廉政自律的各项规定,管好班子,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二是要发挥好带动作用,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要敢抓敢管。对下属要严格督促检查,一级抓一级,一级带动一级。三是要发挥好带头作用,廉洁从政,率先垂范,管好自己,管好自己的亲属和周围的工作人员,真正使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落到实处。

第二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必须做到责任分解落实到位。

所谓责任分解,就整体而言是落实贯彻工作责任制,就每个人而言是落实贯彻岗位责任制。既要科学化,又要量化、细化、具体化,其关键是明确责任主体。解决“谁来抓”和“抓什么”的问题,这是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前提。具体来说,就是按照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综合本部门的实际,对各项工作进行分解、细化,定岗、定任务、定责任,逐项落实到各分支部门和个人,成为

各部门和每个人员行为的规范和为之努力的目标,这样即便于考核监督,又便于协调配合。

第三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必须做到责任考核落实到位。

责任制考核是对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工作的检查和评估,也是执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选人用人是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重要一关,必须把好党政领导干部的“入口关”,做到知人善任,选拔培养优秀的各级领导接班人,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职”,是保证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按照“下管一级”的责任制管理权限,对各部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的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要通过自查检查、跟踪督办等方式,了解和掌握落实责任制的情况,制定比较科学的考核办法,同时广泛听取群众的评判意见,增强考核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第四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必须做到责任追究落实到位。

根据责权统一原则,权是尽职尽责的手段。一个领导有了权而不负责任,就会导致滥用权力或特权滋生,这种不负责任的领导,实质是一种失职行为,对失职的领导,必须追究法律责任,其中包括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可见责任追究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的关键。没有严肃认真的责任追究,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就失去了严肃性,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就很难树立和提高,责任制就成了一纸空文。实施责任追究,要敢于碰硬,敢于较真,该处理的处理,该曝光的曝光,以教育和警示广大领导干部。责任追究的

重点是,一旦发生重大问题,一定要查清领导干部是否有责任,然后实事求是地决定是否追究。要健全责任机制,健全责任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要把开展党内监督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结合起来,做到有制度、有检查、有监督、有考核、有追究,以此教育和警示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

第五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必须做到奖惩兑现落实到位。

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要取得明显成效,必须根据职、责、权利、服务统一的原则,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做到奖惩分明,建立健全有效的奖惩制度,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工作与干部的管理结合起来,将其列入干部考评、考核中,考核的结果纳入安监工作目标考核中一并奖惩兑现。褒奖先进,鞭策后进,惩罚渎职者,使每一位领导干部真正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当成自己的分内之事、职内之责,把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三、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全面推进安监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按照省纪委和全省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反腐倡廉工作会议的

部署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全面推进我省安监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深入开展“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主题教育,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要以“讲党性、保增长、重民生、促稳定为基本要求,继续深入开展“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主题教育,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宏扬良好作风教育引导干部。教育和引导领导干部从加强党性修养入手,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政廉洁的标准,认真查找不足,切实解决好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精神不振、工作不实、能力不强、风气不正等突出问题,在安监系统努力营造正通人和、凝心聚力、风情气正的工作环境。

第二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不断强化监督工作力度

根据省纪委《建立健全惩防腐败体系2024-2024年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实际,对制度建设情况进行认真疏理,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制度,增强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要重点研究制定对领导班子及成员监督检查实施意见、廉政谈话实施意见、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规范、政务公开工作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许可集中办理换证监督措施、财务资金管理等制度。

继续加强对“三重一大”和六个环节的监督;进一步搞好廉政风险点排查,按岗位按职责制定工作流程图,根据流程图的关键环节,找出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

进一步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度。认真抓好制度的规范执行和有效落实。搞好相关制度的宣传教育,增强党员干部法律法规意识和执行的自觉性。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把制度执行情况纳入领导

篇二: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新形势下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保证。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一支政治坚强、能打硬仗、党和人民信赖、能够担当起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任的队伍。但面对新形式、新任务,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还存在一些与形势任务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新时期纪检监察机关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加强党的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担负着双重任务和责任。一方面,作为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努力提高纪检监察机关工作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作为专门的监督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就必须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其次,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迫切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工作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纪检监察干部各方

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纪检监察机关要全面履行职责,纪检监察工作要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就必须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第三,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增强纪检监察干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纪检监察干部处在反腐败斗争的第一线,面临着腐蚀与反腐蚀的严峻考验。近年来,有少数纪检监察干部在作风和纪律方面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极少数人甚至蜕化为腐败分子,影响了纪检监察机关的声誉,损害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这说明纪检监察机关并不是天然的净土,纪检监察干部也不具有天生的免疫力。因此,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逐步深入,腐蚀与反腐蚀斗争更加尖锐的情况下,要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就必须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二、当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对照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当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一是个别干部在办案中有畏难情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务人员作案越来越隐蔽、复杂,一起案子往往要牵扯纪检监察干部很多精力才能结案,使得一些纪检监察干部对该项工作存有畏难情绪;另一方面,纪检监察工作是查办违纪违规人员的工作,工作中不

免会遇到领导、朋友打招呼、说情等尴尬事情,这给纪检监察工作也带来了一定阻力;再一方面,纪检监察部门属“清水衙门”,同经济部门相比不仅待遇差,而且干部的晋升渠道也比较窄,导致一些干部心理不平衡。二是纪检监察干部综合素质还不高。个别干部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责任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思考抓纪检监察工作的积极性;有的纪检监察干部把自己混同于一般干部,对自己要求不严,有的甚至违规违纪。三是纪检监察队伍力量总体薄弱。当前,在一些乡镇(街道)和开发区纪(工)委书记一般是由同级党(工)委副书记兼任,由于他们分管的工作较多,难以有更多的精力顾及纪检监察工作。

三、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狠抓思想教育,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素养

一是要突出教育的重点。要加强艰苦奋斗的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时刻牢记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要加强纪律观念的教育,引导干部自觉遵守办案纪律,严守办案秘密,带头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始终维护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二是要创新教育的形式。要打破纪检监察工作比较沉闷的局面,少搞说教,多搞活动,把枯燥乏味的理论灌输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比如,多组织机关干部开展业务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等赛事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到各个单位、

各个层面开展“以案说纪”、“以案说法”等活动,让干部走上前台,在教育别人的过程中教育自己。三是要确保教育的效果。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教育要持之以恒,经常化、常态化,不能搞一阵风。工作再苦再忙再累,也要坚持既定的学习制度,雷打不动。并且,调动或提拔干部要把平时学习的情况作为重要依据,严加考核,确保学习见到实效。

(二)加强管理培养,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能力

创新纪检监察干部管理机制,建议在纪检监察机关之间实行干部的横向交流、纵向交流,多岗位煅炼纪检监察干部的能力。建议进一步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在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的同时,对纪检监察干部实行资格准入制,严格资格考试考核和审批程序,严把进人关。建议开辟纪检监察干部挂职锻炼的新途径,在抓好干部在系统内的挂职锻炼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优秀年青干部到系统外进行挂职锻炼,既可以到经济发达地区锻炼管理能力,又可以到贫穷落后地区锻炼工作作风。建议加速筹建纪检监察干部学院,加大纪检监察干部专业能力的训练力度。

(三)强化制度执行,治理纪检监察干部的失范问题

首先,对所有管理约束纪检监察干部的现行有效的制度抓好贯彻落实。第二,针对干部容易犯错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特别是已暴露出来的干部管理监督上的薄弱点甚至空白点,从机制、制度等方面入手,及时补漏补缺,设置监督关

口,增加监督措施。第三,严肃查处极少数纪检监察干部以权谋私、受贿、腐化堕落等问题,维护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四)健全奖惩机制,调动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奖惩机制,为纪检监察干部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努力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从而把纪检监察干部的注意力引导到靠素质竞争、凭能力进步上来。通过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潜在能力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篇三:完善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建议思考

龙源期刊网 .cn

完善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建议思考

作者:郑永宁

来源:《文化产业》2024年第01期

摘 要:切实加强和完善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是企业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关键性部分,这不仅符合企业外部监管的需要,而且能够有效满足企业内部发展、内部监督的种种要求,因此,完善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是催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阐述了企业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着重思考并提出了一系列企业完善纪检监察工作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建议;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d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24)-01-00-01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各类企业的监管力度日渐加深,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开展反腐倡廉的工作目标也逐渐明朗,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标准,如何切实加强并完善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成为企业当下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基于这般新形势下,企业必须做好纪检监察工作,及时解决企业发展所遇到的瓶颈问题,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一、企业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

(一)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兴衰,加之当下处于推进和谐的社会状态,企业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革新自身、改进自身,努力创建出和谐稳定的企业态势,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力量。因此,处于这样的时代形势下,企业必须不断完善纪检监察工作,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二)有效发挥统筹协调的职能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境内的企业经济结构不断的在调整、不断在变化,导致了企业内部出现了许多矛盾和冲突,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为了改变这一尴尬情况,企业可以利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统筹协调职能,切实发挥统筹协调的内在价值,解决企业内部不合理的矛盾冲突,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预防企业贪污腐败的滋蔓

单从纪检监察这个词语来看,或多或少的都会透露出某种严厉打击之态,随之再结合纪检监察工作的真实功能来说,它对企业的党建工作有着导向性作用。它能够促进企业领导人和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对贪污腐败的恶劣行为有着打击作用,符合反腐倡廉的工作之风,有效预防了企业贪污腐败之风的滋蔓。

相关热词搜索:;
转载务必注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s://www.51xueba.com/fanwen/daquan/a5/99372.html

最新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