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PPT下载网 - www.51xueba.com - PPT背景图片,PPT模板免费下载!
首页 > 范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教育论文 > 幼儿勇敢教育论文范文优选17篇

幼儿勇敢教育论文范文优选17篇

时间:2024-06-08 23:16:33来源:网络 作者:七色彩虹 点击: 240 次 下载.docx文档

幼儿勇敢教育论文范文 第一篇

>【摘要】“古有孔夫子,今有陶行知。”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理念中,倡导得最多也是最为基本的就是“爱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幼儿园的孩子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幼儿园教师肩上所肩负的这份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教育背后的神圣意义更不由言说。要做到师爱,就要了解孩子的需要、平等对待每个孩子、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鼓励,给孩子一片自由自在成长的天空,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关键词】师爱;幼儿;快乐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滴。曾经听过一位苏州名教师的讲座,她说:“教师是一个不平凡的职业,如果你不热爱自己职业,我劝你乘早离开!”我想,她在说这句话的同时,在内心也同样充满着对自己学生的责任感以及对教师这份职业的强烈的使命感。

>一、在教育实践中,寻找师爱的真谛

作为幼儿园教师的我们,面对的孩子们正处在一个对社会、同伴、他人启蒙的阶段,幼儿园教师对孩子们的关爱、话语都将影响着孩子的认知和内心。在从教的这些年里,我也感受到了许多弯下腰,真正接近孩子后,我给孩子带来的温暖、快乐!

2、给孩子平等的爱。我们班初入园就能不哭闹,适应幼儿园的日常作息,十分乖巧,这使老师对他的关注少于那些总是哭闹、情绪不安的孩子。这天,早晨来园时,皓皓奶奶告诉我,皓皓说,老师是不是不喜欢他?他举手了,可是老师却叫其他小朋友回答问题。自此之后,我便对皓皓多了一些关注,不仅请他上课时回答问题,还表扬他坐得神气。晚上回家后,我收到了皓皓妈妈给我发来的一条短信:老师,皓皓回家说,今天是他上幼儿园来最高兴的一天,谢谢老师的关心和照顾。读到了这条短信,我的心里也淌过一丝暖流。其实,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但是,老师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却换来了孩子极大的快乐。我们应该更平等地关注每个孩子,多给他们一些爱和鼓励,让他们更快乐的成长!

>二、在教育反思后,发现师爱的意义

1959年11月20日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指出:“儿童有被尊重、热爱和理解的权利。”从尊重人权到尊重儿童的权利,是人类社会的一大飞跃。只有真正尊重了儿童,给儿童他们需要的爱,才是符合儿童正常发展,形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和人格的基础;才能产生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井然有序的条件;才能真正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才能获得职业幸福感的愉悦。

1、给孩子足够的爱,促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在成人的关爱下获得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可以使幼儿情绪安定和愉快,也是帮助幼儿建立起与他人之间良好关系的基础。”对于新入园的小班孩子,只有我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爱以后,他们才会感受到幼儿园的美好,把幼儿园当做自己的第二个家,把老师当做自己的妈妈和同伴。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只有我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爱以后,他们才能建立起对幼儿园秩序、规则的认同感,有信心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得到社会认同感和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只有我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爱以后,才能满足他们的自我表现欲,使孩子自然而然地拥有学习的动力,为他们向着更高更广阔的天空飞翔而壮实臂膀。

2、给孩子足够的爱,使幼儿快乐学习。传统的中国式学习和教育是以规矩和方圆定教育,将学习的方式统一在一条道路上,让所有的受教育者沿着同一条道路前行。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学者的个性、特点、特长都被限制,使得受教育者都变成了同一版本的翻版,学习的道路也尤为艰辛,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给孩子足够的爱,让幼儿快乐度过成长关键期。秩序的关键期、情感的关键期、空间、时间的关键期,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在幼儿时期有很多,这些关键期如何得以顺利度过?这都依赖于家长和教育者的爱和自由。只有用爱为孩子关键期的成长奠定夯实的垫脚石,孩子的未来才能向着健康、阳光的方向发展,我们今后的社会才能更文明、更进步!

>三、在教育生涯中,坚持走师爱的道路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我国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了爱,孩子便无法成长,没有了爱,教师的工作便失去了意义。其实,从教的这些年里,能给我心里留下暖意的事情远远不止以上的三件。我相信,只要我坚持着自己对孩子的爱意,对孩子的关爱,对幼儿教师这份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暖流流过我和孩子的心田,孩子自由成长的天空也一定会更明亮、广阔!

>参考文献:

[1]翟理红.学前儿童游戏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爱满天下的陶行知[M].群言出版社,.

[5]李生兰.学前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幼儿勇敢教育论文范文 第二篇

(一)勇敢促成优秀道德品质的发扬

勇敢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它对人有什么意义呢?它重要吗?许多圣人先哲认为勇敢对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勇敢与积极的道德品质在一起,二者就能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会发挥出积极品质的作用。有勇敢有智慧,智慧的效应能更好的表现出来,有智慧而无勇敢,智慧将是雾里看花,空言无补,经不起考验。有仁义有勇敢,仁义能更好的发出光彩,有仁义而缺乏勇敢,善良仁义的道德品质无法表现,仁义道德也终将是坐而论道,画饼充饥,成为空谈。有正义有勇敢,正义会发扬光大,而有正义无勇敢,正义会变成夸夸其谈,华而不实。仁、义、礼、智、信一旦注入勇敢的品质,便如虎添翼,能很好的彰显,成为现实,引领我们的生活。如果仁、义、礼、智、信没有勇敢这一道德品质为支撑,这些优秀的品质便会黯然失色,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没有效果。

(二)儿童勇敢道德品质的培养受到国家的重视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许多国家都重视儿童勇敢品质的培养;勇敢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我国也非常重视勇敢品质的培养。早在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我国就重视勇敢品质的培养,但是并没有把勇敢品质放在国家官方文件中予以关注。我国在1979改变了这种状况。我国1979年版的《小学生守则》中,增加了一条新内容,“诚实勇敢,不说谎话,有错就改”[6]。在修订1981年版的《小学生守则》中,依然保留了这一条。这充分说明勇敢这一品质受到国家政府的重视,政府已把它作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成为激励小学生行为的法则,是国家所倡导的一种重要道德品质。

(三)儿童阶段是勇敢品质培养的黄金时期

许多著名的教育家都谈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是人生大厦的奠基阶段,是进行道德认知教育、道德情感教育、道德意志培养、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柏拉图说:“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熏陶,你把他塑成什么型式,就能塑成什么型式”[7]71,“从小养成的习惯会成为第二天性,正如白色的羊毛一经染上颜色就不会褪掉”[7]98,因而道德教育对儿童,更多的是养成教育[8]。勇敢品质的养成教育在儿童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越早对儿童进行勇敢品质的训练越能对儿童的成长有帮助。如果错过了儿童期再实施勇敢的品质教育,无疑是事倍功半,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期。

幼儿勇敢教育论文范文 第三篇

>摘要:在不同社会体制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下,幼儿数学教学方法不同。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借鉴国外幼儿教育的特色与经验来改进国内幼儿教育现状,对于推动当前国内幼儿教育界素质教育水平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本文在通过对外国发达国家幼儿园数学教学调查调研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幼儿园数学教学的区别进行了对比分析,借鉴国外幼儿数学教学领域先进经验和特色,提出了幼儿园数学教学注重贴近自然和生活,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互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思维的国内幼儿园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国外;国内;幼儿;数学;改革

导言:幼儿数学教育改革,要利用国际化的视野参考国外幼儿教育的特色与经验。在幼儿教育领域,国别之间的差异较大。笔者认为,在不同社会体制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下,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借鉴国外幼儿教育的特色与经验来改进国内幼儿教育现状,对于推动当前国内幼儿教育界素质教育水平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一、幼儿园数学教学注重贴近自然和生活

日本和美国的幼儿园建设和教育理念和国内不同,国内在建设幼儿园时普遍追求高档、豪华、现代化的硬件设施,电教化的教室,塑胶操场,时尚的各种游乐设施设备以及各类生活及教学用具。而国外发达国家恰恰相反,追求的是简单、贴近自然和生活。国外发达国家幼儿园往往是原始的沙地,简陋的活动设施,绿色的田地树木,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奔跑、嬉闹、成长。

从教育理念上分析,在幼儿教育领域远离“高大上”,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更符合国家教育导向。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要张开眼睛去仔细看看,要伸出双手去缜密的研究。国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

大自然以其天然、有趣、丰富的变化,在不同的季节向孩子们献上不同的礼物,并让这些奇妙的礼物来引导孩子养成善于发现,敢于探索的习惯。通过领导儿童栽培植物、浇水除草、收货种子的活动过程,以及饲养小动物的过程,培养孩子们善于观察的意识,将基础的数学知识运用在与大自然亲近的活动过程中,寓教于乐,能够更好的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以及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并且获得劳动、勤奋、配合等精神感悟。

>二、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互动中

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家长们也要更新教育观念,走出“数学就是认识数字、加减乘除”的误区,形状、空间、时间、排列、组合……这些概念,在生活中都有生动的体现。生活中处处是数学。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在日常生活和周围的环境中寻找数字,帮孩子得到具体而丰富的知识;家长还可以帮孩子将这些数字拍成照片,探究这些数字在不同地方所代表的不同意义。

国外幼儿园更注重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联系,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环节中。例如:国外幼儿园定期会组织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式活动,比如家长和孩子一起采蘑菇,捕捉昆虫等,将基本的数学知识融入到互动活动中。

在国内,幼儿园则是让孩子们乖乖的坐在板凳上,跟着老师一起学查数、学加减乘除和口诀,很少有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中,没有构成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合力。虽然幼儿园也组织一些活动,但是通常是在幼儿园的组织下孩子们向家长汇报式、宣传式的表演,没有从培养孩子素质能力的教育角度作为根本出发点,很有形式主义的味道,缺乏教育意义。

>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思维

在中国数学教育的背景下,人们普遍使用乘法表运算已经成为一种本能,因此在幼儿教育数学教学中重点则是九九乘法表。相比之下,国外则没有类似的运算口诀,孩子们都是掰着手指头“苦苦”运算。事实说明,国外没有九九乘法表,孩子们也能运算,也没有不识数。虽然九九乘法表给国内孩子们运算带来了轻松和便捷,但是这种数学教育思想的传统更多的传授给孩子们的是经验、规律和定理,限制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洞察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抹杀了孩子们自己发现规律、创新的思维。国外人才培养成果多,国内人才培养发明创造少,高分低能的现象较重,究其原因,幼儿园数学教育就有一定的责任。

孩子要在生活中学习,让孩子强记数字、机械训练违背了幼儿思维发展的规律。孩子需要利用生活中的素材,亲自体验自然的、有趣的数学知识,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而这需要家长抛弃一些陈旧的、应试的思维方式,学习和发现数学的魅力,并用适合孩子的方式,打开他们的思维之门。

结束语:国内很多人对国内幼儿园教育诟病不已,更多的家长已经或者愿望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幼儿园接受良好的教育。笔者通过调查调研发现,国内幼儿园教育和国外简直天壤之别。国内幼儿教育界要实事求是的面对客观存在的不足和缺点,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幼儿教育特色和经验,对现行幼儿教学体系进行改革,逐渐缩短与国外发达国家幼儿教育水平的差距。

>参考文献:

[1]袁爱玲;中美幼儿科学教育课程的差异性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_年01期

[2]林泳海;中国幼儿数学教育课程的反思与构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_年01期

幼儿勇敢教育论文范文 第四篇

>摘要:幼儿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幼儿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同时,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要全面认识幼儿素质教育的结构,明确幼儿素质教育提高的核心和根本是心理素质的提高,而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就要普及和推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园老师的一项艰巨任务。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幼儿园工作的主要任务,正确的健康观念包括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然而大多数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视,而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却考虑不多,甚至忽略。健康的心理不仅是孩子智力的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他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素质。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个问题。

>一、发挥游戏功能,使幼儿保持愉快的心境

人的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我们归纳为三个原则:游戏的功能性原则;儿童需要原则;针对性原则。我们依据三大原则灵活采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角色游戏、体育游戏等,解决了幼儿希望能像周围成人那样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与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之间形成矛盾。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

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当爸爸、妈妈、孩子等各种角色,教师适时地参与游戏,引导幼儿模仿爸爸去买菜、妈妈给孩子喂饭、爸爸妈妈一起带着孩子去公园等,既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发展了幼儿语言,又使得幼儿心情愉快。在《我找到了小猫》游戏中,幼儿扮成各种小动物,帮助猫妈妈找孩子,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动物”将在不同地点找到的小猫送到家里,并高兴地告诉猫妈妈自己是在哪里找到小猫的。当猫妈妈对“小动物”表示感谢时,“小动物”愉快地表示不用谢。它培养了幼儿为别人着想、助人为乐和礼貌待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创设良好环境,使幼儿保持积极的情绪

良好的环境少不了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共同组成,形成合力,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是幼儿赖依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切实办好家长学校,向家长们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社会、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三大主要环境。学校环境健康,而家庭环境不好,也是不能说幼儿心理发展有了健康的环境。因此要想幼儿心理健康,除了教师努力外,家长也同样需要努力。当前许多家长由于种种原因,对“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等概念十分陌生,而幼儿心理健康工作,在许多方面需要家长的长期配合和支持。因而对家长宣传心理方面知识就变得必要了,再者幼儿和父母呆的时间长,只有父母懂得心理健康知识,才能注意自己的言行,进而给小孩心理施以健康的影响。所以说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是满足幼儿需要,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

>三、针对逆反心理,消除幼儿戒心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由于方法不当,语气、言词过重或偏听偏信,从而导致幼儿产生逆反心理,引发抵触情绪。假如这种心理一旦形成,教师和幼儿就很难沟通交流。因此,针对逆反心理,消除幼儿戒心,对及时有效地做好教育工作,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1、建立相互间友好的关系。做为教师要善于和幼儿打成一片,要多通过学习、游戏和各种活动让幼儿熟悉你、喜欢你、信任你,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觉得你是他们的一份子,是知心的朋友。

幼儿勇敢教育论文范文 第五篇

>【摘要】中职幼儿教育教学的核心是课堂,理论在课堂中的重要性尤为明显,而实践在课堂教育中无法得到实现,使教育与实践之中无法完美的联系在一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脱节”。这样的情况使得我国种植幼儿教育学教学无法发挥其真正的教育力度,如何提高我国中职幼儿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中职幼儿教育教学水平是我国当下迫在眉睫的教育问题。因此,经过多年经验积累及教学实践,本文对中职幼儿教育教学评价改革进行初步探析,结合当今宏志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键词】幼儿教育;实践;改革

>一、当前我国中职幼儿教育教学现状

在分析中职教育教学的问题上,我们可以分为两部分进行探析。两部分分别是老师与学生。在教师方面,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与引导者,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及专业知识,并应当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目标与教育方式具有明确的规划。但是当今我国的中职教育教学人员在专业素养与专业知识方面虽然不存在普遍问题,但是大多数中职教育教学者对教育教学目标及教育方式没有明确的规划与确定。老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大多数采取理论灌输的方法,对于教育实践问题不慎重视。另一方便,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依旧对于当今教育教学存在着巨大的影响,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一直认为老师应当作为课堂的中心进行课堂教育,而如今现状以不允许老师依旧以传统的教育思想引导自己进行对课堂的绝对引导。老师应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c参与性,完美的将老师与学生结合起来,实现课堂上的互动。

在学生方面,一是中职学生相较于高等教育学院的学生自身素质较差,自我约束力及自我学习能力较差,对于学习没有足够的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我国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我国教育体制进行了巨大的改革,高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及招生范围,形成了全社会的一股高考热,使高考成为绝大部分学生目标,进入高等教育学院也随之成为绝大部分学生的最大目标。学习社会的竞争也愈加激烈,而中职教育教学的大部分学生也正是在激烈的竞争下淘汰下来的失败者,中职教育教学的主体由此而上。大部分学生对于基础文化知识欠缺,水平不高,中职学生普遍对于理论学习无法投入自身绝大部分的经历,贪于玩耍,思想不够成熟,造成了中职学生普遍文化素质水平不高的现象。二是,学生对于自身所学专业没有达到充分的认识,认为实际的技能是学习生活的主要部分,对于理论基础知识的不重视与忽视,造成大多数学生的专业知识不过关。

>二、对于我国当前教育问题对策初步探析

对于我国当前中职幼儿教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我国中职幼儿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文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意见:

首先,在学习方面,中职院校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从学习的根本上解决学生不积极学习,亦或是学习效率较低的问题。老师应对于本专业的本质与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说明,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定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到专业技能知识与理论知识是同等重要的,加强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再结合中职院校自身情况,对于自己的学习制定相应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自主习惯,使学生在学习方面具有充分的自主性与自控力。建立科学的学习计划,科学的进行科目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最后是在学生教育教材的选定及教学内容方面,一定要进行教育内容的改革。对于教育教材的选定,一定不可疏忽。教育教材会给学生带来对本学科最基本的了解,也是学生对本学科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根本工具,认真选择教材,选择优良教材,根据教材内容,不断整理具体教学内容,整合教育方案,提高自身教育水平。

>三、中职幼儿教育教学改革初步探析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社会中也越来越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公立或私立幼儿园,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幼教专业毕业的学生的巨大需求。如今我国对于幼教这份职业的就职人员,大多数都来自于高等师范教育及中等职业学校的幼教专业毕业生。而其中中等职业学校的幼教专业毕业生又占据着主要份额。所以,如今中等职业学校的幼儿教育教学的改革尤为重要。幼儿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幼儿教师作为祖国的花朵的第一位园丁,作为祖国的未来的第一位规划者,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如何确保中职幼儿教育教学的水平稳步提升,如何保证每一位中职幼儿教师可以掌握足够的教育教学知识与基本技能储备,使我们面临的一个巨大的问题。中职幼儿教育教学改革是必然的趋势。

课堂是实现中职幼儿教育教学目的的最根本渠道,所以在中职幼儿教育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处在核心地位。努力构建一个以学生的为主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应是中职幼儿教育教学的最大目标。构建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一节消极沉闷的课堂,无法提高学习质量,使得学生无法完全集中精神进行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表现及精神状态随时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抛弃一味的像学生注入理论知识的教课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充分行动起来。结合幼儿教学的实际影像资料,是学生们更好的认识到幼儿教学。

>总结

目前我国对于幼儿教学就职需求数量极其大,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物质需求极大地提升,针对中职幼儿教育教学的改革刻不容缓,解决中职幼儿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我国现阶段中职幼儿教育教学水平,进而推动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尽一份力。通过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水平与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与专业素养,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教育教学知识的掌握。在学习与工作进行转变时,能够尽快的适应幼儿教育的工作,适应当代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倩.因子分析法视角下中职生学习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视界,20_,(14).

[2]季翔.走特色发展之路创示范高职学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_,(29).

[3]聂雪丽.中职生智能手机成瘾与睡眠质量和学习倦怠的研究[D].郑州大学,20_.

幼儿勇敢教育论文范文 第六篇

勇敢品质的培养有多种方法,多条途径。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方法。柏拉图重视勇敢品质的培养,主张要通过体育锻炼来培养。“理想国中有公民身份的男女儿童的教育从音乐和讲故事开始,歌词、曲调和故事内容都要经过严格审查,禁止不健康的东西。然后经过2-3年体育训练,锻炼吃苦、耐劳、勇敢等品质。”[1]63时代在发展,生活状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进入21世纪,儿童的生活内容不断丰富,生活环境不断变化,各种刺激日益丰富,儿童的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单一的途径已经不能有效培养儿童的勇敢品质,必须要多种手段,多条途径相结合,才能培养好儿童的勇敢品质。笔者认为要培养好儿童的勇敢品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游戏中培养儿童勇敢的品质

儿童期的年龄阶段是3-12岁,其中在3-6岁这一阶段,儿童主要是在幼儿园接受教育。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游戏是其主要的教学活动内容。因而在游戏中穿插勇敢题材的教育内容,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于无形中影响儿童的勇敢品质的养成。在游戏活动中,小朋友通过角色扮演,能充分体验勇敢者的状态,迅速提升勇敢的道德体验。如伴随孩子长大的传统的游戏,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不论是老鹰的扮演者还是小鸡的扮演者,都需要勇敢,弱小的孩子为了免被老鹰捉住,需要奋力的奔跑,还要勇敢的观察老鹰的方向,及时的躲避。老鹰的扮演者要提高速度,勇敢的去捉那些掉队的小鸡。在这样的一来二往中,锻炼了孩子的灵活性,增强了孩子的勇敢行为。又如在捉迷藏的游戏中,被找的孩子要克服怕黑的心理,也要克服单独去偏远地方的惧怕心理,找地方藏起来。找人的孩子,也同样要克服这些恐惧心理,去寻找藏起来的孩子,这样双方在互动的游戏活动中,就培养了勇敢的品质。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可以多增加一些勇敢内容的活动,这样在无意识中,既可以给儿童带来欢乐,又可以增强儿童的勇敢品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7-12岁,是小学教育阶段,游戏不是课程的主要内容,但是游戏在业余时间占据了儿童的大部分活动,因而设计有勇敢内涵的游戏能增加孩子的勇气,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

(二)在教学中渗透勇敢的精神,培养儿童的勇敢品质

教材是儿童在学校里学习的主要书籍,也是国家教学大纲指定的课本,教材是老师上课教授的主要依据,一本教材要伴随一个儿童一个学期的学习。教材一章、一节的学习都是一个扎实的复习巩固过程,从识字、朗读、分析段落、分析篇章结构,到做练习、考试,都是要经过扎实的学习的,因而教材的内容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所以教材内容的抉择很重要。如果内容选择不恰当,会影响儿童的发展。诸种教材中,语文教材内容的抉择尤其重要,因为它对儿童心智发展的促进最为基础。研习小学语文教材,如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发现: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和下册教材,没有关于勇敢题材的课文。小学二年级上册有两篇课文与勇敢有关,一篇是《上天的蚂蚁》,还有一篇是《第三个小板凳》;小学二年级下册有三篇课文与勇敢有关,分别是《歌唱二小放牛郎》、《歌声》和《比利时的于连》。小学三年级上册和下册没有关于勇敢的课文。小学四年级上册和下册没有关于勇敢的课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有关于勇敢题材的课文,在《危急时刻》单元中,《生死攸关的烛光》《鸡毛信》是关于勇敢题材的课文;小学五年级下册关于勇敢的课文有《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西门豹治邺》《鬼是一颗矮杉树》《试胆量》。小学六年级上册关于勇敢题材的课文有《夜莺之歌》《苏武牧羊》;小学六年级下册有关勇敢题材的课文是《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从有关勇敢题材的课文的编排来看,有的年级有,有的年级没有;有的年级多,有的年级少,安排不均衡。如小学一年级没有勇敢题材的课文,如果是考虑到孩子字认的少而没有安排,那么可以安排一些有关勇敢题材的插图来弥补。小学三年级、四年级也没有勇敢题材的课文,这就有些缺憾了。一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认知,能够理解勇敢的含义;二来学生已经认识一些字,可以领会勇敢的意义。所以有必要在这两个年龄段添加一些关于勇敢题材的课文,加深孩子对勇敢的理解。此外在教学中,除语文教学外,其他科目的教师可以把一些勇敢故事引入课堂,绝不仅仅是语文课单纯讲语文,数学课单纯讲数学。在课堂教学中都可以将勇敢内容渗透于教学中,于润物细无声中引领学生感受勇敢,培养儿童的勇敢品质。

(三)校园文化渗透勇敢品质教育

校园是儿童除家庭之外生活最多的环境。上学期间,校园是儿童朝夕相处的环境。校园里花草树木的变化,建筑物的变化,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书一画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儿童的认识。校园里的人文环境也影响着儿童优良品质的形成。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宣传栏,里面显露的人文情怀会影响儿童的意识。因此,可以在校园的宣传栏张贴勇敢题材的书画资料,以影响儿童的勇敢意识,促成儿童形成勇敢品质的行为。或者在校园里设计一些勇敢题材的雕塑,丰富儿童的感知,培养儿童的勇敢精神。还可以给花草树木造型,塑造成象征勇敢的人或物,以影响儿童的情感。校园的广播可以增加勇敢内容的故事,从听觉上感染儿童,促成儿童对勇敢品质的感受。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增添一些勇敢题材的内容,加深儿童对勇敢的理解。总之,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让儿童从视觉、听觉切实感受勇敢的品质。通过扩充勇敢题材的精髓,提升儿童的勇敢价值体验,帮助儿童养成勇敢品质。

(四)家庭教育中关注勇敢精神的培养

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和父母在一起,出生后更是得到父母的呵护。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与孩子朝夕相处,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孩子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家长会很省心。但是孩子如果有不好的道德品质,家长可能就会费心一些了。在日常生活中,恐惧、胆小、害怕是很多孩子都有的心理,作为父母应能首先体察。发现孩子怯懦就要着手解决,如和孩子一起阅读有勇敢内容的书籍,和孩子一起体验英雄人物的勇敢情怀,和孩子一起变得内心强大,成为拥有勇敢品质的人。父母可以拓宽生活空间,和孩子一起旅游,探索未知的世界,在旅游探险活动中,培养孩子不怕困难,勇敢的精神品质。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多,在父母陪孩子一同玩耍,和孩子一起做游戏时,可以加入有勇敢题材的内容,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孩子的勇敢品质。父母可以拓展孩子的生活圈子,鼓励孩子与勇敢的人交朋友,在与朋友耳濡目染的交流中,言传身教的熏陶下,培养孩子的勇敢品质。如果孩子在父母的引领下,已经培养出来勇敢的品质,这就要恭喜家长了。但父母也不能因此就止步不前,忽略孩子勇敢品质的继续养成教育,否则孩子已经培养好的勇敢品质可能会消失。因此,即使培养出了孩子的勇敢品质,家长也应一如既往的引领,保持养成教育的持续性,让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持续终身。

(五)社会营造勇敢的氛围,培养儿童勇敢的意识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活动也日趋丰富起来。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各种文化也铺天盖地充斥着儿童的头脑。社会上的文化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但是它们并没有因为受众是儿童,就自觉的把文化进行分类,自觉地剔除不健康的文化,而把所有健康的文化传递给儿童。传媒对儿童的现实情况是,所有信息一股脑儿的倒向儿童,健康的文化,不健康的文化掺杂在一起,良莠不齐,这些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刺激着儿童的感官。如果是健康的文化传递给儿童,对儿童的成长是有益的;但如果是不健康的,消极避世的、萎靡退缩的、阴暗的文化传递给儿童,就可能造成儿童胆小、退缩、恐惧的不良品质,不利于儿童勇敢品质的培养。因此,电视传媒者要承担起这样一个社会责任,把勇敢、健康有积极品质的文化传递给儿童,把那些不适合儿童的节目剔除掉,只允许有勇敢内容的,有正向情怀的节目,儿童才能观看。影视传媒要多拍一些具有勇敢性质的,有正向情怀的电视或电影作品,从源头上控制,把不利于儿童成长的作品限定时段播映,保证儿童平常接触到的电视、电影作品是有勇敢意义的,是积极健康的。公园是社会生活的构成部分,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休闲娱乐场所。人们茶余饭后都喜欢到公园逛一逛。节假日公园更是人满为患。公园越来越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如果能修建一个以勇敢为主题的公园,那一定能吸引儿童的兴趣。如此一来,儿童在嬉戏玩耍中就能感受勇敢品质,养成勇敢的精神品质。社会活动是社会生活常见的一种形式,有医疗活动、销售活动、开盘活动、公益活动等。社会活动通常在公共场所开展以吸引他人的关注。因此,可以以勇敢为主题开展一些公众活动、社会活动,以活泼的形式吸引儿童的关注,让儿童发现生活中勇敢的精神无处不在,从而培养勇敢的品质。总之,儿童勇敢品格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儿童的成长也不是单方面的教育就可以成功的,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儿童期是培养勇敢品质的极佳时期,通过教师、学校、家庭、社会的多方努力,给儿童营造勇敢的环境、氛围,能帮助儿童养成勇敢的品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幺峻洲.论语说解[M].济南:齐鲁书社,20_.

[3]季风.四书五经入门[M].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_.

[4]苏木禄.《中庸》解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_.

[5]思履.论语译注[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_.

[6]程昕.建国以来小学生守则历史变迁及反思[J].青年与社会,20_(24):191.

[7]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8]罗茜.范琐哲.家庭教育与儿童道德行为养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_(1):69-72

幼儿勇敢教育论文范文 第七篇

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其它年龄阶段相比,具有更大的可逆转性。因为:这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还比较轻微,教师若及早发现,及时给予帮助和矫治,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现代人每天所承受的社会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因而十分需要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对处于关键期的幼儿来讲,培养良好心理素质,进行心理自我保护非常重要。

>1.幼儿园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摆在首位。

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第二环境,是儿童最早加入的集体教育机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打破班级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级组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儿童交往场合和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合群性和合作性。作为教师,更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阶段,教师在这方面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教师的作用发挥得好,可以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反之,则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1]。具体的说:教师的作用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教师要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幼儿教师的工作是一项比较辛苦的工作。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几十个生龙活虎的孩子,吃喝拉撒事事要操心:弹唱跳画样样要教,还怕孩子一不小心发生意外,心理压力是相当的大。例如:每天班上有许多孩子都喜欢向老师打xxx小报告xxx,而这些xxx小报告xxx的事情都是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情。时间一长难免会让老师产生烦躁、厌倦得情绪。这时教师就应该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孩子中间来。应该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与孩子交流,分析原因,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对于幼儿园的教师而言,重视和加强自身心理卫生保健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教师要以正确的教育行为影响幼儿人格发展。对于幼儿来说,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个不小心的失误都会影响儿童人格。带班的老师有时会在休息时间闲谈,不经意会谈到班上的孩子,有的孩子怎么聪明、可爱,怎么讨人喜欢;而有的孩子反应迟钝,不爱说话,都会说出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孩子们听了以后会对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从此,他们也许会变得更加缺少自信,更加内向,不爱交谈。有的教师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却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听不懂等等。

还有的教师甚至还会对幼儿采取斥责、惩罚、讥讽、漠视的态度,去处理在孩子们身上发生的事情与问题。幼儿对教师采取的态度是十分敏感的,这些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是绝对有害的,有的幼儿就是由于遭到教师的训斥、惩罚、讥讽等而不愿意上幼儿园,给幼儿园和家长的工作带来巨大的障碍。

教师要注意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从幼儿早晨入园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为他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的'气氛。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做到:

无条件地关爱孩子。只有爱孩子,才能对孩子保持亲切的态度,使幼儿保持积极愉快地心理。如:每天早上用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孩子的问题,以及每天下课亲切地与每一个幼儿说再见,会让每一位幼儿都有一种充分地被重视和被接纳的感觉。

充分的接纳和尊重幼儿。首先尊重幼儿是幼儿精神健康成长的前提。我曾经就碰到这样一件事情,一次去朋友家玩,刚进门,朋友就热烈地招待我,这时我发现朋友家的一个小孩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一本图书,我的朋友示意xxx问阿姨好!xxx可孩子没有反映,仍盯着手中的图书,朋友将音量提高xxx乐乐,问阿姨好!xxx孩子抬了一下头,心不在焉地问了一句xxx阿姨好!xxx可朋友却感到不满意:xxx乐乐,你怎么这么不懂礼貌,下次你再不懂礼貌,我以后就再也不买书给你看!xxx孩子开始不能集中注意地看书,先前专注的神情换作沮丧。显而易见,再这个例子中,朋友是在要求孩子懂礼貌,无可厚非,但是幼儿对规范的遵从是有条件的,他们与生俱来的精神生命给了他们选择注意的自由,但是幼儿对规范的遵守是有条件的,他们与生俱来的精神生命给了他们选择注意的自由,当兴趣不在于成人所期望的行为是,他们是很难达到成人要求的。如果像那位朋友一样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幼儿,其结果不但会给他们的情感造成伤害,而且会干扰了幼儿精神生命的正常发展。这就是要求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要给幼儿一定程度的时间上的自由,允许他们将自己的意愿、自己的行为、理由表达出来。对于幼儿无法说清楚的事情,要细心观察,分析产生行为的原因,弄清楚他们的真实想法,而后再进行引导、教育。

教师应积极主动的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发展幼儿健康的人际关系对幼儿进行的情感教育,会让幼儿能够恰如其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用理智去控制情绪,在遇到心理突如其来时,保护健康的情绪,而发展幼儿的人际关系看似简单,实之不然,在幼儿园里,幼儿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与同伴友好的相处,可以为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为幼儿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反之,则会使幼儿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出现种种障碍,产生各种行为问题。在幼儿面前,教师与教师之间不要做过多的交谈而将幼儿放在一边,置幼儿于不顾,而应将主要注意力和全部热情放在幼儿身上。

>2.创设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推动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家庭是幼儿生活中第一个接触到的环境,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环境。完善的家庭结构,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家长本身的素养及对子女的教育观、教养方式,都会给幼儿心灵烙上深刻的xxx印记xxx,幼儿的早期经验对心理的影响特别重要。 父母要想方设法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xxx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xxx让孩子动手,亲自参加实践,吃点苦,受点累,不但可以探究知识奥秘,培养创造能力,而且有利于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形成。xxx父母要想方设法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这样对孩子有好处。如有条件的可以让孩子亲自体验一下生活,烧火煮饭、拾柴挑水、喂鸡喂猪等,让孩子真真切切地体验到生活的艰辛。社会生活是复杂的,为了帮助孩子理解,父母可以从饮食开始。平时有意在食物中加入酸甜苦辣,做些不合孩子口味的食物,如果孩子因挑食不吃,不妨让他饿一餐,等他饿了自己来找吃,从而帮助孩子改掉挑食的毛病,更好的去适应生活。同时让孩子明白生活中不光有甜,还有辛酸。只有人去适应生活,否则就会被生活所淘汰,这与不合口味不吃会被饿死是一样的道理。孩子年幼无知,生活经验少,为了孩子少走弯路,并防患于未然,有些日常生活技能应教会孩子。

父母要给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增强孩子的独立性父母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呵护过多,禁区也多,致使孩子形成依赖性大,独立性差,稍遇一点挫折就束手无策。在教育中,父母要克服传统的教育模式,解放孩子的手、口、眼、耳,变xxx封闭式xxx为xxx开放式xxx,放手让孩子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锻炼独立性。刚开始,孩子凡事都想xxx自己来xxx,但往往xxx心有余而力不足xxx,每件事都常常做不好,如地越扫越脏,拿碗会摔破等,但父母要有耐心,让孩子有锻炼的机会,不能以提高效率和节省时间而xxx一手包办xxx,应让孩子明白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让xxx我自己来xxx成为孩子的座右铭,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还能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意志力。

父母要信任孩子,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一个自信的人往往具有乐观开朗、坦荡豁达的品质,敢于创新,自强进取,勇敢的面对未来。自信心的培养,要从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开始。孩子年龄小,刚开始做事往往不如意,有时简直是添乱,越做越忙。父母切不可嘲讽孩子,xxx去去去,一边去。xxxxxx做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xxx父母这种不信任的态度,会使孩子认为自己很无能,以后就没有自信,遇事就束手束脚。所以,平时父母要常对孩子说xxx你真行!xxx,xxx了不起!xxx等。在生活、娱乐过程中,孩子往往有属于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见解,与成人不同,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能粗暴地按自己的意愿,指责孩子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不好。否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浇灭孩子的自信心。孩子毕竟年龄小,能力有限,当他们遇到困难或失败,感到沮丧时,父母要积极、热情地去扶一把,与孩子一道解决问题,并告诉孩子xxx失败乃成功之母xxx。

许多有名的科学家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发明成功的,给孩子鼓足勇气,让孩子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勇敢地面对失败,分析失败的原因,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勇敢的向成功迈步[2]。相信孩子,让孩子坚信自己xxx我会xxx,xxx我行xxx。孩子就是这样,你越相信他,他的积极性就越高,自信心就越强。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事物,勇敢地面对挑战。

父母要注重和孩子心理沟通,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活泼开朗的性格,总是给人以爽快的感觉。他们一遇到问题,就会自己想出种种办法来试试,即使失败也不沮丧,又会立刻思索,寻求别的方法。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但作父母的,即使再累再忙,每天也要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交流一下,进行心理沟通,消除代沟,成为孩子的朋友。这样孩子有什么事会向父母倾诉,从而消除压抑,保持心情愉快。家庭要保持和睦的气氛,每个人说话应和颜悦色,对孩子要和蔼可亲,让孩子感到父母可亲可敬,心情舒畅。

从小不要当孩子的面,拿他与别人比较,xxx比某某矮了一点xxx,xxx比某某说话慢xxx等等,会让孩子觉得xxx我不如人xxx,平时父母与孩子进行竞赛游戏,总喜欢让孩子赢,这样不好,应让孩子明白xxx山外有山xxx,xxx胜败乃兵家常事xxx,尽了力,xxx贵在参与xxx等道理。教育孩子凡事要尽心尽力,但要乐观地看待结果。xxx笑对人生xxx,xxx天塌下来当被盖xxx,这种良好的个性,是我们努力培养的方向。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很需要幼儿园、教师、家庭三方面通力协作,更需要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融入幼儿每天的生活当中,持之以恒,让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才有希望看到祖国的未来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幼儿勇敢教育论文范文 第八篇

>【摘要】幼儿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认识、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有关调查表明,在我国17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目前留守儿童、单亲儿童和独生子女是心理行为问题最突出的三类儿童, 由此可看出当代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我们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改革中一个极其重要和无法回避的课题。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一、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

1.重视幼儿的情感需要。幼儿期是情感体验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有着得到爱、爱别人的需要。因此,作为教师要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及良好的心境,用自身愉快的情绪和饱满的精神去引导幼儿生活在幼儿园这个快乐的大家庭中,在一日生活中关爱和关注每个幼儿,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防止不经意的行动和言语给幼儿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

2.尊重、爱护、理解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具有不同的认知、性格、学习风格和自我意识,如有的孩子活泼、开朗,善于与人交往,有的孩子内向、沉稳,不善于与人交往等,作为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保护孩子的个性发展,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他们的兴趣爱好,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在生活中,教师要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与孩子讲悄悄话,在游戏或活动时要让他们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这样,有利于幼儿自主性的发挥。

3.鼓励支持孩子,培养自信心。自信是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是幼儿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教师要善于发现并肯定幼儿学习及活动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再让他们通过努力,领略成功的喜悦。

4.帮助幼儿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现在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被家长让着、哄着,没有与人合作、分享的习惯。教师要利用多种机会,让幼儿学习各种礼貌用语,提高幼儿交往合作的能力,帮助幼儿形成友好相处、相互合作、共同享有的良好集体氛围。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关系,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可通过开展分享活动“玩具大家玩”、合作完成各种主题的大幅绘画、 投放一定数量材料让幼儿合作完成某项任务等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分享的快乐并认识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

5.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不仅是教育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还能激发幼儿的活动愿望,启迪幼儿的智慧、愉悦幼儿的身心。为此,我们要为幼儿创设安全、整洁、美观、温馨的环境,以烘托出一种促使幼儿积极向上的氛围,给幼儿以潜以默化的熏陶。特别是为幼儿创设一种自主开放的学习和游戏环境,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保征幼儿自主活动的空间,满足幼儿的心理愿望和需要。

>二、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养成是受多方面影响、多种行为活动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而各种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而结合一日活动渗透心理教育是培养健康心理的主要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在制订各活动目标时,要仔细分析教材,领会其内涵,不光要有知识技能、习惯养成方面的目标,还要努力挖掘其心理培养目标,以充分体现一个活动指向多个目标的教育新观念。

2.以游戏为主,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中,对幼儿产生潜以默化的影响。如:语言领域中通过故事引导幼儿体验关心爱护他人所获得的幸福感和快乐感,学会关心他人,萌发互爱情感;社会领域中对幼儿进行相关的同情心和抗挫折教育;艺术领域中引导幼儿感受体验乐曲的愉快情绪, 以及各类美术作品中所表现的各种情感,让幼儿始终保持愉快, 积极向上的情感,体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意志力、不怕挫折和勇于竞争的精神等。

3.在生活管理中,培养幼儿的自主自理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让幼儿学习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学会生活自理的方法,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为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让不同年龄的幼儿之间交往,如让大班孩子带领小班孩子一起活动等,扩大幼儿交往的范围,掌握更多的交往方法和生活技巧,克服胆怯心理,锻炼幼儿的勇敢精神,达到提高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和促进人格健康成长。

总之,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教师要有增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纳入各项活动目标,自觉地使各项活动成为有助于提高幼儿心理素质的载体。

>三、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

儿童期是一个身心健康的奠基时期,如果没有遭受挫折的经历和磨难,就不可能产生抗挫折的能力,也就不可能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的良好素质。因此,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培养孩子具有在挫折面前积极向上的坚强意志及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幼儿期的必修课。

1.要让幼儿增强自信心和勇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让幼儿面对独立学习,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给幼儿实践的机会,通过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掌握生活的技能,减少幼儿的依赖性,增强他们“我能行”的自信和勇气。

2.要让幼儿正确地面对失败。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这也是一种挑战,我们应当教育幼儿有勇气面对不完善的结果,知道失败仅仅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从学习到最终成功的过程,从中学习经验和教训,而不因遇到困难、失败就气馁、退缩、放弃。

3.要让幼儿面对和纠正错误。要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关键是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在改正错误的同时,学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使幼儿的自信心逐渐成长起来。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革,未来社会要求每一个人不仅要有良好智能素质,更要有一种健康的心理,让我们从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入手,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材尽自己的努力。

幼儿勇敢教育论文范文 第九篇

>一、心理健康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赋予儿童健康以新的含义,即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全的心理状态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近年来教育界一直在广泛讨论有关素质教育的问题,其中也已涉及到如何对儿童进行深层品质培养。

皮亚杰认为“教育构成关系中的两个因素,一方面是社会的理智与道德的价值,一方面是成长中的个人。这两方面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通过心理活动这一中介而发生的动态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儿童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中介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交互作用的社会化过程。因此,将心理素质的培养视为儿童素质教养的核心,是教育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幼儿园体育活动与幼儿心理健康的关系

幼儿园体育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适于幼儿身心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体育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奠定体质基础。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

作为一个身心统一体的人,其身体素质健康与否,必然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包括其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

(1)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有机体,人脑是人体的一部分。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发展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通过体育运动,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2)体育活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成为推动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

幼儿园的体育活动,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活动的需要。几乎所有的活动,都要求幼儿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偷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

但是,在幼儿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活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3)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运动有助于幼儿认识自我。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 体育活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4)体育活动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幼儿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幼儿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幼儿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因此,幼儿园必须探究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幼儿不良心理特征,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的方法与模式。

>三、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初探

(一)以体育游戏为载体,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利用体育游戏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幼儿的自我认识主要来自于对周围事物的积极探索和体验,而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在某种程度上为幼儿自我认识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引导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游戏角色,尤其是通过对成人行为态度的模仿,来形成真切的社会角色感。这种体验和感受,使幼儿更真切地发现了自我,萌发了自己与集体、社会的关系意识,逐步理解自己的行为方式,促使自我意识的形成,为今后步入社会,成功地履行各种社会角色职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利用体育游戏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人际交往技能

我们在组织体育游戏时,努力为幼儿营造一种宽松、平等、快乐、率直的良好精神环境。幼儿通过参与,不断获得体能的锻炼,还学会合作、协商、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等。此外,幼儿为能使自己与游戏伙伴间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获得游戏的快乐,也会主动、积极地改变自己一些不良行为、人际交往障碍等。由此,幼儿最初的社会交往技能在体育活动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3、利用体育游戏培养幼儿自制力,影响幼儿的社会行为规范

注重体育游戏所独具价值的规则性,提醒幼儿必须保持一定的自制力,才能使游戏能顺利进行。幼儿在这其中所形成的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将迁移和反映到现实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幼儿在现实生活中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意识,缩短对社会行为规范掌握的过程,并可逐渐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习惯。

4、利用体育游戏,激发幼儿的进取心和行为的积极性

我们在中大班可以开展一些竞赛性的体育游戏。竞赛性使得整个过程活泼而热烈,对幼儿来说,取胜的机会始终是均等的,而其结果通常又不确定。他们为了取胜,就必须摒弃一切懈怠和散漫的行为,承受住对手或竞争目标所施加的心理压力,靠自己的力量、意志勇敢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同时,注重个体差异,以“强对强、弱对弱”的方式,同一内容不同要求,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实力参加比赛,更好地激发了他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培养自信心。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1、利用操类、体育课形式,巩固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

从晨间韵律活动、轻器械操、模仿操、形体操等不同种类着手,将综合素质培养持之以恒地贯彻于准备、学操、练操与评价阶段。在准备阶段,引导幼儿共同收集材料,制作器械,共同参与选操、编操,鼓励幼儿积极提出建议。并运用观察模仿等方法,探索创编新动作,以此培养创新能力;在学操、练操阶段,采用模仿、练习、表演、评价这一系列递进式活动,再通过鼓励、表扬等激励手段,使幼儿增强自信心,获得良好的自我意识;最后评价阶段,引导幼儿在观赏中反思,对发展成果和活动质量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评价、巩固自我认识。

2、利用户外活动形式,巩固交往能力,激发创新精神

在户外活动中,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为幼儿创设宽松的交往心理环境,尽可能减少对幼儿的直接评价,以提供更多自由的机会,来提高交往频率、巩固交往能力。同时,鼓励幼儿合作游戏,让他们在自由结伴、合作进行的过程中,体验乐趣,获得成就感。再次,注重引导幼儿以整体思维与多向性思维去考虑活动方法的多样性,并积极参与幼儿的讨论、交流,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和见解,培养其初步的创新精神。

(三)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器材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提高体育器材的功能性和可变性,进一步增强幼儿体育活动中的主动参与性,在科学选择、一物多玩、一物多用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幼儿社会技能、社会适应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

自制材料安全有趣又实用,在制作过程中既可激发幼儿的创新热情,又使幼儿的手脑并用能力得到锻炼,可谓一举两得。首先与幼儿共同收集材料,或为他们提供适合年龄特点的半成品材料,通过开放式提问,以旁观者身份引导幼儿巧用废物、变废为宝,与教师一起制作多种玩具。

幼儿勇敢教育论文范文 第十篇

>摘 要:“教人要从小教起”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作用是要把人培养成才。把一个个的人培养成为国家建设需要的理想人才,则是教育的任务。古往今来的许多大教育家,在他们的教育实践中。对于教育的对象是十分重视的。例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认为一切儿童从出生就具有良好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应当是用教育的方法来发展的”。他在《大教授学》第十二章里面,对于“一切儿童都可以造就成人”表示深刻的信心。

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幼儿教育主题,围绕着这样一个主题,不少的幼儿园、幼儿教师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与之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与教育方式方法也在不断的实践与摸索中应运而生,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就自己的感想与大家分享。

>一、爱心教育的基本是爱的教育。

也许,大家以为这是当然,无需再提,可是对于“爱”的真谛又有几人真正深入的了解?我们对于幼儿进行的爱的教育大多只局限于教师的教育过程,我就曾看见过这样一个案例:课堂上,老师“孔融让梨”的故事讲完了,他问学生:“春游时,你带了两只梨,而同学小明却什么水果也没有带,这时你会怎么办?”全班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让一只最大的梨给小明!”老师笑了,因为这节课成功了!可是,他刚回到办公室,学生就来叫了,有两个小朋友吵了起来,为的是争抢一只稍微干净的皮球玩。

当我第一次看见这样的案例是时,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觉。只是在一次看图讲故事之后,而孩子们抢的也不是皮球。我只能感叹从某种角度说我的那次爱的教育根本称不上是“教育”,因为对于孩子而言,那只是我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将规定的爱的含义像传授学科知识那样“教”给儿童,即通过直接告知的方式,直接告诉孩子爱应该是什么。孩子的任务就是将教师所传递的那些知识记住。而我也简单的认为爱心教育就是让孩子能对某些给出的事件或现象做出一个简单地判断,即让孩子能说一说我们应按怎样去爱。而实际上,许多事件或现象是不能简单地说一说,它包含着每一个人对爱的理解和用实践行为的诠释。所以我要提出爱心教育的基本是爱的教育。既有爱的基本含义的理解,也要有实际的诠释。让孩子明白爱的含义只是开始,而真正的目的是要孩子在生活中付诸于行动,进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二、爱的教育不只是教师和学校的的事。

长期以来大家一直认为,学校承担着社会文化价值维持与传递的功能,教师依据社会的要求和教育大纲的规定,代表着社会,将这些社会文化价值有计划有系统地传递给孩子。那么不管什么样的教育都是教师和学校的事。这样的想法、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各类教育活动。在爱的教育上不能再让其延续下去。这是有原因的,正如我们前面提到教师的教育活动让孩子明白爱的含义只是开始,而真正的目的是要孩子在生活中付诸于行动,进而影响孩子的一生。而伴随孩子去实践最多的却是家长,实践的主体是社会。所以,真正的爱的教育更多的事需要家长的参与、社会的支持。教师不要再在那里身单力薄地“苦苦教育”着,那样教育的结果大多是徒劳无功的。

>三、爱的教育方式方法要多样化。

幼儿教师针对爱心教育的开展的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也好、游戏也罢只能称作一种方式方法。我所说的多样化可以解释为通过各种途径让幼儿多付出爱心、感受爱心。教师再多的说教、故事、挂图等等也不如让幼儿从关心身边的人开始去付出爱心,感受别人得到自己的关爱后的满足感更能激励幼儿。更加不如幼儿相互之间、幼儿与他人之间爱的交流所取得的成效。

但无论是什么方式方法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最基本的就是把我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顺应孩子的自然,尽量避免强制。顺应其自然而不是任其自然,教师、家长的启发和引导要适时、适情,以便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仍是一个值得长期坚持的教育,让孩子的一生就从爱开始。

幼儿勇敢教育论文范文 第十一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也越来越受社会的广泛关注。学前教育时期对人的智力与创造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幼儿进行多方面的培养,不仅要提供科学的课程设置,还需要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功能性环境。功能性环境贴近生活,更源于生活。本文主要以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作为理论基础,针对我国幼儿园对幼儿教育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讨能够更好地利用环境来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蒙台梭利;功能性环境;幼儿教育

>一、蒙台梭利的理论基础

1、儿童观

人们如何看待儿童,将会决定如何教育儿童、抚养儿童,以及社会如何对儿童的需求做出反映。尊重儿童是蒙台梭利所有教育原理建立的基石。蒙台梭利说过:然而,事实却是,我们并没有尊重儿童,我们没有充分考虑他们的特殊需求,而是强迫他们按照我们的意愿做事、学习,要求他们是顺从的、举止端庄的。但是我们清楚的知道他们的模仿本能是如此的强烈,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模仿我们。所以,我们要用我们期待的行为去对待他们。早期教育的基础是以儿童为中心,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思想与做事方法。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索,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不仅论述了儿童教育的特性,还使其成为指导儿童教育的儿童观。这个儿童观不仅包含了蒙台梭利自身学科的知识,还包含了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经典理论。主要体现在:儿童的独立自主、儿童的吸收能力、儿童敏感期、阶段性学习几个方面。

2、儿童的敏感期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发展过程中存在敏感期。在这个期间内,儿童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也更容易学习某种特殊技能。敏感期是指:动物在其幼年时期所具有的一种特殊感受性,它是一种稍纵即逝的过程,而且只能有限的获得一种特殊的品质。一旦这种品质或特征被获得,这种特殊的感受性就会消失。每种品质或特征的敏感阶段均有所不同,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征,设置不同的教育环境,使幼儿顺利通过各个敏感期。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另一个新的层面。幼儿教师还要具备观察儿童的能力,这样的话可以准备最佳的有利环境,辨别敏感期,并将不适合的行为转换为有意义的任务。

3、课程与教学

课程设计与教学的实施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根据幼儿各方面的特点,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方法,也是专门针对幼儿所设计的教育方法,主要的思想是充分尊重儿童,将儿童当做完整的人。在了解、理解的基础上,探析儿童自身的需求,与中国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十分不同,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教育形式非常灵活,不局限教育场所、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等一切以儿童的真实需求为主,真正做到儿童想要什么就教什么。蒙台梭利教育体系的课程是由日常生活、感官、教学、语言、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表现七个领域的内容组成的实践活动,从不同方面培养幼儿的能力,使其综合发展。

>二、功能性环境的设置与应用

儿童在他们自己的教育和发展过程中是积极的参与者。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将儿童放在首要位置,在环境与课程设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感受与其接受能力。教室、室外花园、操场、图书馆、起居室、储藏室是蒙台梭利教育体系强调的学校所应具备的最基本设施;学校的环境必须是足够安全有序的;学校的环境建构必须体现出与外界环境的联系等。蒙台梭利教育法环境中强调功能性,无论何时,都使用真实的物品,而不是玩具的仿制品。在这样的教室中,主要的目的是让儿童做好面对真实生活的准备。特殊教育也侧重功能性技能的养成。在功能性环境创设中,幼儿教师应处于重要位置,教师是幼儿人生开始的导师,作为幼儿教育环境的构建者,在环境中的构建应为幼儿提供足够有吸引力的环境,以激发幼儿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并且应该具备一定的能力为幼儿传授知识。

>三、功能性环境对我国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启示

1、对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精心

儿童是他们自己学习的原动力,教师主要通过提供一系列的材料、制定计划、认真仔细地观察每一个儿童。教室的布置要鼓励幼儿的参与,在此过程中,使幼儿获得有意义的、有教育性的经历。教师主要的工作就是精心计划每一次布置活动的设计,学习材料和有关设备的安排要适合儿童的每日学习活动,让儿童自己寻找布置环境的材料,通过寻找与制作的过程,幼儿能亲身感受环境创设的乐趣所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环境创设的形式要多样化,将实践环节巧妙地融入到环境创设中。不仅仅局限于做小海报,做手工,画图画。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指导,比如:小手涂鸦,制作教具等。充分将生活元素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相结合。全方面多元化培养幼儿。

2、树立幼儿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要时刻以幼儿为中心,但幼儿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一定要清晰,幼儿教师应树立相对的主导地位,起到引导、观察以及评价的作用。首先幼儿教师要对蒙台梭利教育法有充分的认识,而不是对这种教育法下某一个即成模式的模仿。要在充分的理解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引导幼儿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环境创设。蒙台梭利教育法对于教师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一般没有经验、个人素质不高的教师是很难将蒙台梭利教育法真正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这需要幼儿教师对儿童有较高水平的把控能力。所以,想要树立幼儿教师的主导地位,幼儿教师的个人素质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3、应注重实践与环境创设的有机结合

幼儿教育的环境创设要贴近生活,并且源于生活。幼儿的学习环境一定是准备充分的,在准备充分的环境中,儿童能够接触到按照一定规律组织的材料,并开展有条不紊的活动,幼儿教师也能更好地指导。经过充分准备的环境有助于开展基本的生活实践活动,如规规矩矩地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手持物品;自己照顾自己的技能等等。通过对环境的创设,结合各种实践活动,让幼儿学习知识,独立自主,发展智力。此外,幼儿教师要确保为儿童提供有条理的学习材料,能够训练儿童的感觉、知觉,以及确保这些学习材料能为所有的儿童提供合适的经历。

>参考文献:

[1]赵燕香.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_(4)

[2]霍力岩.试论蒙台说理的儿童观[J].比较教育研究.20_(11)

[3]王洁,郭雨欣.蒙台梭利课程与瑞吉欧课程中环境设置的比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_(12)

幼儿勇敢教育论文范文 第十二篇

长期以来幼儿园普遍注重智力开发,强调卫生保健,很少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人们,尤其是父母对幼儿的物质生活、知识学习比较重视,却往往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该是预防和发展,对象应是全体幼儿。通过多种途径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幼儿的整体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是当前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策略。

>一、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物质环境应该具有安全、舒适、卫生、实用等特点,园内设备和材料应丰富多彩,能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需要和多种需要。活动室作为幼儿的主要生活空间,应宽敞明亮,布置上要体现立体化、平衡化、净化、儿童化和教育化。环境布置的内容要随教学内容、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优美、整洁的物质环境能唤起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充实幼儿的生活内容,陶冶幼儿的性情,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让他们能在自由的探索中发现周围世界的奥秘。幼儿教师应加强自我的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儿童。

幼儿教师的健康人格是维护和增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幼儿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幼儿园来。对于幼儿教师而言,重视和加强自身的心理卫生保健已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

>二、开展专门的教育活动

专门的教育活动是指教师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幼儿主体性活动的方式,丰富幼儿必要的一般的心理健康知识,调节和维护其心理健康。专门的教育活动要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问题。由于幼儿心理过程常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他们独立活动的经验和能力水平跟不上他们的需要,因而在对他们进行专门的教育活动时,应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尽可能的具体化、形象化、新颖化,多采取情境表演、故事、游戏、讲授、行为训练等不同的形式方法。通过一些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专门教育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一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重视幼儿的问题性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与能力

在幼儿教育的实际工作中,应当注意以幼儿间实际发生的问题为教育素材,对幼儿进行讲解、分析,组织他们在矛盾、冲突的情境下,自己可能会如何做,应如何做才更恰当、有效。抓住实际正在发生的冲突事例进行更具体、更直接的方法指导,并让幼儿实践、运用这些方式,这就是问题性教育。问题性教育要求教师在幼儿教育实践工作中,转变对幼儿身上发生问题的价值的认识,对幼儿交往中各种性质的行为保持敏感,善于从幼儿的具体行为和幼儿间发生的事件中选择出恰当而重要的教育点,并精心设计有关的教育活动。教育中要注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注意引导幼儿自己思考解决冲突的多种方法,尽量不要包办代替。同时要组织幼儿讨论、进行角色扮演及情境模拟实践,交流自己扮演不同角色时的心理感受和做出不同情绪行为时的亲身体验。这些都是进行问题性教育的有效方法。

>四、开展心理辅导,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心理发展的辅导主要包括人格辅导、学习辅导和生存辅导几个方面。幼儿人格辅导的内容包括感受爱,接受愉快的情绪体验;在和同伴、师长交往、交流时懂得基本的交往原则,对尊重、正直、合作、宽容、帮助等良好交往品质有初步的体验;有初步的真、善、美的感受能力和判断能力,并能学习以此来衡量别人和自己的行为;有乐于自主选择、做出决定并努力实现的倾向和初步的能力。幼儿学习辅导主要包括教育教学活动中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努力挖掘其学习潜能,如听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等;充分利用幼儿感知发展迅速的优势引导幼儿掌握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的方法;培养幼儿初步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幼儿园生活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同时,逐步形成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乐于探索、体验多方面的生活,平和地接受生活的复杂性,并有相对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有初步的安全自护意识和自主自立意识;有初步的责任感。

>五、密切家园协作,增强教育合力

幼儿多数时间在家庭中度过,其各种心理问题都可以追溯到生活经历中的某一环节,即可从其父母的行为中找到原因。父母的行为与幼儿的心理问题相关,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重视家庭环境的教育和影响,密切家、园协作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园应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座谈、交流讨论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意义,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让每个家长在关注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主动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父母应为幼儿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做幼儿信赖的朋友,促进亲子沟通,给幼儿提供与同龄人交往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满足幼儿的各种需要。家长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幼儿树典范、做楷模,用自身良好的心理和行为影响幼儿。

幼儿园和家庭应经常保持联系,相互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和学习情况,相互交流彼此的认识和见解,帮助每个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纠正不良的家庭教育倾向及教育方式,掌握疏导孩子心理障碍的技巧,支持和配合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园还要共同商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共同采取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做到家、园教育一致,保持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增强家、园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勇敢教育论文范文 第十三篇

>摘要:环境是幼儿自我表现的舞台,也是信息与经验交流的窗口,更是幼儿尽情想象与创造的天地;环境的创设直接关系到教育课程的设计、实施、发展和幼儿主体性等发面的发展。从而对幼儿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让幼儿关注生活,学会生活,适应生活,快乐生活。

>关键词:幼儿教育;环境创设;作用

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应为幼儿提供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生活和舒适学习的环境条件,满足他们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身心健康和学习成长的经验。幼儿园环境对幼儿生活学习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良好的环境创设对于幼儿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和个性的发展,培养幼儿的社会性等方面都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

>1、让幼儿及其作品融入环境创设

相信很多幼儿园的环境一般都是由教师为幼儿提供布置,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参与到以自己为主的环境布置中去,其结果就会影响了幼儿的思维和创造的发挥。为了让幼儿获得新知识经验,锻炼双手技能,又可以使幼儿对自己亲自动手,动脑布置的环境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满足感。从而更加爱护珍惜自己生活学习的环境,又可以使幼儿的成就感得到鼓励和满足,更激发幼儿充分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为此,根据幼儿每次活动的作品类型,我会提前设计出不同风格的版面。当幼儿的作品完成后,我会指导幼儿自己动手把已贴上标志的作品粘贴在合适的位置,当全部的作品张贴完成后,就会形成一幅别具风格的作品版面。如:中班作品“国庆日”主题环境,我先用纸板绘画出新加坡地图,意为我们共同的快乐家园。

简述新加坡建国历史,现在不同领域的成就,和幼儿们热烈讨论怎么装扮这幅地图,决定通过画画和剪贴的方式以分工合作方式来完成,幼儿们把自己画剪的各种族人,自己纸摺的飞机,自己制作的小房子,还有自己给老师的画像等等,都处理好粘贴到地图上,当整个创设完成的时候,幼儿们高兴极了。这种把幼儿的作品组合起来进行环境布置的形式,会使每个幼儿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合作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对国家有了更深的了解,热爱自己的祖国了。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在亲手参与环境布置的教育过程中,获得了新的知识经验,也得到了能力上的培养。而幼儿对自己布置的环境也有一种特殊的钟爱和亲切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当家长接送幼儿时,幼儿会很兴奋地把这幅地图告诉爸爸妈妈,介绍这是自己的作品,那是某某的作品……家长看到幼儿的点滴进步会感到无比自豪。这样创设环境无意中成为家园联系桥梁。

>2、环境创设引导幼儿有环保意识

在班级各区域的环境创设中,都要有幼儿提供的材料与作品,这是他们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良好效果的教育过程,培养他们从小就有变废为宝的观念,不浪费任何资源的环保意识。在中班各区域环境创设过程中,都有幼儿从家里手机带来的各种瓶、盒、罐、吸管等废旧材料。在教师的启发帮助下,幼儿们可以用纸盒做成房子,用瓶子做成各色各样的玩具娃娃。这些玩具的材料取自幼儿身边的资源(大多是废旧材料),目的就是教育幼儿学会勤俭节约,学会珍惜和利用资源;也让幼儿学会了创造,通过自己的创造力让废旧材料发挥更大的利用价值。

用这些作品来装扮班级的各区域,幼儿们在积极投入,参与的过程中,既发

转载务必注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s://www.51xueba.com/fanwen/lunwen/a11/4360.html

最新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