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通用8篇)
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在这里你可以参与词条编辑,分享贡献你的知识。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通用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一五”初期宏观调控表现的是“有保有控”的特点。中央政府一方面推出包括土地、金融、市场准入等方面政策的组合拳,加快结构调整,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另一方面,通过出台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着力加强农业等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在开局之时,我们收获了两个好年景。20_年国民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与低通胀的理想搭配;20_年虽然通胀问题逐渐凸显,但国民经济仍延续了平稳增长的好势头,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城乡居民收入齐头并进,都收获满满。
正当国民经济开始步入又好又快轨道时,突然袭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又打乱了中国发展的步伐和节奏。
前所未见的困难,前所未见的挑战,前所未见的精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党中央、国务院“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连连出手,果敢应对。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率先推出了力度最大的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速度之快,规模之大,配套之全,前所未有。出手快,出拳重,中国经济一路下滑的势头被止住,从20_年一季度的6.1%,逐季回升到年末的近9%,画出一个精彩的“V”形走势。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保八”之战中,结构调整也未松弦。4万亿元的投资重点锁定经济发展薄弱环节,锁定民生相关的领域,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也相继推出。
从20_年到20_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又保持了11.1%的增长。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也在稳步推进。与20_年相比,20_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9.66%和13.14%,“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十一五”前4年,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年均降幅为4.15%。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总结和介绍“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情况时表示,为实现“十一五”目标,我国在结构节能方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共淘汰小火电机组6000多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8712万吨、炼钢产能6038万吨、水泥产能2.14亿吨。
事实上,中国作为发展中的传统工业国家、“世界加工工厂”,一度消耗着世界上40%左右的煤炭、50%左右的水泥、60%左右的钢铁和70%左右的油气,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尽管节能减排、治污降耗、淘汰落后已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五年内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依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为此,中央在此期间投资2024多亿元用于节能环保工程,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而这些投入只占全国节能环保总投资的10%至15%。
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十一五”前四年,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5%的基础上,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76%,累计实现节能量5.3亿吨标准煤。与此同时,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13.14%,为实现全国完成单位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目前情况看,“四项指标中后三个到年底经过努力都能实现,但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解振华说。但他同时表示,“一定会努力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第2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
“三农”作为一个概念是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
20xx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朱镕基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以及出版《我向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20xx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我国理论界和政府决策层引用的术语。中共中央于20xx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中。
中国有9亿农民,占中国人口的9/13。所以说,“三农”问题,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关键词】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
【正文】
> 一、农业问题
第一、关于增加农业投入。
增加农业投入这个政策在计划经济时代是有效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值得重新讨论。这个政策安排的出发点,仍然是把当前复杂的农村体制矛盾问题看作是农业生产问题。从80年代后期以来在农村政策的思路问题上,对所谓加强“农业投入”就长期存在不同意见。因为,在小农经济条件下这个政策瞄准的目标并不是合适的。并且,客观上导致从90年代以来,农业的成本每年上涨10%,农业主产品生产的真实成本、亦即“地板价格”,长期在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天花板价格”上运行.
第二、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从目前情况看,有很多地方包括农业部科技司都说农业增加值中科技进步的贡献超过40%,也就是说农业增产主要是科技投入的结果。人们都认为这是值得高度肯定的。但另一方面,农业人均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人均收入并不同步增加,科技投入与农业产出的关系似乎并不对应为正值。我们知道科技投入也意味着服务成本,最近三年的服务成本每年上涨超过9%。所以,近几年农民收入下降,一定程度上和服务成本上涨有直接关系。
> 二、 农村的真问题在哪里?
根据一项直接入户调查的数据表明,最近三年,无论东部、西部还是中部,所有家庭经济条件下的农业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产出已经是负值。东部因为是资本密集地区,一部分转移收益相对维持了农村稳定,而中西部地区没有这种条件,出现大量的农民撂荒,实际上意
味着农民破产。所以,最近才有各种反映,无论是社会学界的陆学义老先生、还是湖北的镇党委书记,都指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从经济学角度看,危险就在于农业投入产出多年为负值。所以我从1998年就发表文章说农业到了不可维持、农村经济到了不可持续的地步。而我们现在的某些政策似乎在加剧这种不可维持的问题。
从现行政策比较看,90年代中期以后农民收入连续出现4年的增长速度下降,所对应采取的政策,几乎与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农村出现黄金增长并且拉动国民经济增长那段政策如出一辙,政策手段真的是一样的,唯独结果相反。
1979—1982年,国家出台了连续调整农产品价格的政策,农业主产品价格调整幅度上涨了49%,同期大规模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接着落实20xx年不变。这两项政策在90年代中期重演,从1994—1996年,也是连续3年农业基本产品价格上调105%,比上次增加了一倍;同期我们大规模落实30年不变的家庭承包责任制。那次价格调整和体制调整双管齐下,造成了农村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这次双管齐下造成的结果如何?我怎么想慎重也找不到合适的词来描绘这种现象。总之,同样的政策手段在不同的时代使用,效果的差别是比较明显的。
> 三、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一、城镇化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发展部副主任徐宏源认为要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城镇化,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把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最关键就是要提高制造业的效益。从国外的发展历程来看,都是通过实现现代化来带动城市化,最后解决农村问题。
徐宏源还指出,对于现在各大城市实行放开城镇户口的户籍改革,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城镇户口放开以后,农民只不过是从农村潜在的失业人员变成了城市流民,反而对社会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印度和墨西哥都有这样的先例。治标也很重要,但从长期来看,还是要治本。国民待遇相对城市居民而言,农民在政治权利和经济待遇上都截然不同,一个农村居民无论是刚出生还是年过百岁都得交纳税费。另外在义务教育的权利、社会保险、医疗等一系列权利的落实上也有待完善。
二、减税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我国的农业税、特产税加在一起大约400亿元,而我国一年有1万亿元左右的税收,完全可以免掉几百亿的农业税。农村费改税的问题,以后主要要靠完善制度来保证,农民减负涉及的农村教育、政府经费问题也要妥善解决。
厉以宁还认为,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应该是政府加大投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良种基地的建设;二是农田水利的投入;三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四是对农民的技术培养。其次是要发展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花卉、茶叶、中药材、养殖等。各地可以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民按订单安心生产,公司负责销售。
三、政府措施
国务院朱镕基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下了很大功夫: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二是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三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四是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五是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六是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另外,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的史学家许倬云先生认为,解决三农问题,不应该让大量的农民进城,而应该将农产品加工厂放到农村去,让农产品附加值留在农村,要让农村有更多的力量来解决教育和福利的问题。
他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当仍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特色中寻求答案。虽然汉代农业已是遥远的过去,古为今用,汉代农业发展的各项特征,仍可为今人之借鉴。第一,公私单位应该为农业提供现代的科技,使农业生产得生物科技之赐,致力发展有价值的经济作物。第二,费孝通先生当年提出的乡土重建的方案,在于农业为工业配套。近年来,大陆农村也不断尝试建立农村工业,然而绩效未彰。第三,公私有企业及学术单位,均须不断提供市场资讯作为农民决策的依据,应使农民不致有“赚一次,亏三年”的痛苦。第四,国家必须注意建设农村交通设施及建立供销网络,使农产品迅速进入市场。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近些年,国家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农村会越来越好,农民生活也会更加幸福,中国也会由农业大国转变成农业强国。
> 四、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
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存的第一需要。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吃饭没有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能够保证,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中国人口基数太大,而且还在增加。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中国人均可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任何时候,中国人民的饭碗只能端在自己手里,中国人必须养活自己。“三农”问题不解决好,国家的粮食安全就没有保证。
其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在中国,如果没有2/3以上农村人口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稳定;如果没有农民对社会稳定的大力支持,整个社会的稳定只能是空中楼阁。如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最后,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党的xx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目标。对照这个目标,最大的差距在农村;实现这个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可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
【参考文献】
《农业社会学》 朱启臻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xx
《我向说实话》 李昌平 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20xx
《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三十年》 孙政才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xx
《农业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1981-20xx 《农业的政治经济分析》 何增科, 周凡 主编 重庆出版社,20xx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冯海发 著 新华出版社,20xx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与途径》 叶堂林 著 新华出版社,20xx
第3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形势报告会,又是从严治党工作约谈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六中全会精神,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行研究部署。下面,我主要讲两个方面问题。
> 一、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系统总结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就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作出新的重大部署。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和历史担当,体现了全党的共同心声。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必须更加深入地认识和把握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关键就在一个“严”字。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的从严。抓思想从严,着力教育引导全党坚定理想、坚定信念,增强“四个自信”。抓管党从严,引导全党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意识和能力。抓执纪从严,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保证全党团结统一、步调一致。抓治吏从严,着力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优化选人用人环境。抓作风从严,着力解决许多过去被认为解决不了的问题,推动党风政风不断好转。抓反腐从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着力扎紧制度的笼子。三年多来全面从严治党带来的巨大变化,党风政风民风展现的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充分表明党中央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抉择是完全正确的,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积聚了强大正能量,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
“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深刻总结我们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深入分析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就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作出全面部署,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供了基本遵循。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特征,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长期实践证明,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是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是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是纯洁党风的“净化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三年多的实践深刻表明,要把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决好,要有效化解党面临的重大风险和挑战,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扎紧制度的笼子,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严起,切实加强和规范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六中全会深刻把握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新情况新特点,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就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和保障党员权利、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等12个方面作出规定、提出明确要求。准则既是党章规定的具体化,也是近年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形成的一系列举措的系统化;既指出了病症,也开出了药方;既有治标举措,也有治本方略,是我们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准则管不管用,关键看能不能执行到位。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起来、认真起来,全面从严治党就有了重要基础。只有抓好思想教育这个根本,涵养政治文化,才能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筑牢全党步调一致的根基;只有抓好严明纪律这个关键,强化党内制度约束,才能推动管党治党不断从“宽松软”走向“严实硬”;只有抓好选人用人这个导向,大力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才能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只有用好组织生活这个经常性手段,营造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良好风气,才能切实加强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只有抓住继承和创新这两个关键环节,既继承长期以来形成的光荣传统,又不断从内容、形式、载体、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才能更好发挥党内政治生活的作用。“绳墨之起,为不直也。”以准则为遵循,迎着矛盾改、对准问题抓,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全面从严治党就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成效。
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永葆党的肌体健康的生命之源。全会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强化新形势下的党内监督作出顶层设计,为加强和规范党内监督提供了基本遵循。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抓好条例的贯彻执行,使其成为规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行为的硬约束。长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监督,采取了有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不愿监督、不敢监督、抵制监督等现象也在党内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同志监督下级怕丢“选票”,监督同级怕伤“和气”,监督上级怕穿“小鞋”。党内监督缺位,必然导致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把强化党内监督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使监督的制度优势充分释放出来。强化党内监督,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只有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完善监督体系,才能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制度保障。现在,我们党不断完善党内监督体系,目的就是形成科学管用的防错纠错机制,既使已经发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更加深入有效的解决,又有效防范新的矛盾和问题滋生蔓延、有效防范已经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反弹复发。这次全会通过的党内监督条例,正是规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内监督的基本法规。全党同志务必深刻领会六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向体内病灶开刀的自觉性,使积极开展监督、主动接受监督成为全党的自觉行动。“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是全党的任务,必须全党一起动手。在监督体系上,建立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在形成监督合力上,坚持党内监督同有关国家机关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相结合。在监督重点上,以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为重点对象。在监督任务和内容上,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这样,我们就能织密监督制度之网,有效解决和防范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化解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危险。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华民族正处于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叠加、风险隐患集聚,我们前进的路上有各种各样的“拦路虎”“绊脚石”。只有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我们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有力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应对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必然选择;把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向纵深,是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力量的必然要求。全党同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着力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就一定能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 二、压实责任、传导压力,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细落小落地落实
在座的各位都是各镇街区、市直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从严治党能否有效落地,关键就是看大家的主体责任能否落到实处。我认为,重点要做好四个方面:
(一)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坚定不移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主体责任是关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之后,围绕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首次明确各级党组织在全面从严治党中负有主体责任,并在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党的地方委员会对本地区党的建设全面负责,必须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书记必须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新出台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明确回答了问责的实施主体、对象、情形、方式方法,解决了“谁来问、问谁责、问什么、怎么问”的问题,是新常态下管党治党的新利器,彰显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前段时间,中央纪委通报了山西省煤炭地质局、江西省上饶市等7个单位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被问责的典型问题,**省纪委也通报了8个类似问题,其中XX日报社班子成员因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力多人受到查处,党委原书记、原副书记、原纪委书记分别受到严重警告、开除党籍公职、警告处分,教训非常深刻。从这些案件的追责情况看,相对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内涵更加丰富,责任的范围更宽泛,不仅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涵盖在内,还包括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以及一些不成文的政治规矩的主体责任,充分释放了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要追责,且越往后执纪越严处分越重的强烈信号。从我市的情况看,近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市委决策部署,扎实有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驰而不息反四风、转作风、促政风,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从近年来上级巡视检查的情况看,仍存在一些问题不足。比如,从今年**市对我市直查直纠反馈的情况看,存在镇街站所负责人公款私存、公款吃喝、违规发放加班补贴、违规收取赞助费以及村党支部书记截留低保金等问题;从**市对我市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督导情况看,问题也不容忽视;近几年,在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层面,发生了多起违纪违法案件。这些问题尽管只是个别现象,但在反腐倡廉工作持续高压的态势下,仍然有人顶风违纪,暴露出部分镇街党委以及党委书记责任履行不到位,对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的教育监督不严不实,管党治党还存在上热下冷、上严下松现象。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主体责任包括领导班子的集体责任、党组织书记的“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是不可推卸、必须担当的政治责任,一定要牢固树立管党治党是首要责任、守土必须尽责的意识,把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体现到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中,切实做到敢管敢治、严管严治、长管长治。各级党组织书记是“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线指挥”,必须毫不动摇地担负起主体责任,管好班子、带好队伍,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本区域落细落实,实现管党治党全覆盖、无死角。领导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既要管业务工作又要管思想、管作风,把分管领域的党建工作抓细致、抓具体,真正将责任和压力传导到 “末梢神经”。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监督责任,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格落实“一案双查”,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从根本上保证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在基层落地生根。
(二)要坚决捍卫纪律规矩严肃性,促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强调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打造令行禁止、纪律严明的党员干部队伍。我们一定要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把捍卫纪律规矩的严肃性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始终坚持严字当头,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以铁的纪律锻造铁的队伍,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一是懂规矩、明底线、知敬畏。自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职以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全面发力、多点突破,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法规制度陆续出台,在《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20_年最新版)》中共收录了47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六个方面,使党执政治国的制度基础更加完备。纪律是刚性的,执行纪律不能打任何折扣。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大家面对从严治党新常态,在对纪律规矩的认识和执行上要保持高度的清醒和自觉,准确把握好三个方面:要坚决跳出传统行为方式,一切依规依纪办事。近年来,中央管党治党要求越来越严、越来越细,一些过去看似无关紧要甚至习以为常的行为已经不合时宜,有的已经属于违规违纪。比如,过去上下班、办公事,公车接送是常态,公务途中顺带办点私事也感觉理所当然;某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后,同“两委”成员摆一桌“庆功宴”“慰劳宴”,出差有“饯行宴”、归来有“接风宴”,公务接待中“一客多陪”,到企业去吃个工作餐,有的同志也习以为常;逢年过节发点福利,给加班的同志发点“辛苦费”,以此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等等,这都是过去大家感觉见怪不怪、常有的行为方式。但是在从严治党新常态下,这些过去的旧观念、老办法,往轻了说是违反八项规定,在当前严肃换届纪律的形势下就是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大家必须坚决摒弃这些传统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方式,积极探索创新更加科学有效的新方法、新机制,靠良好的用人导向、有效的工作机制、有力的奖惩措施、温暖的人文关怀,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工作有效开展。要坚决防止“想当然”“差不多”,严格把握政策界限。随着时代的进步,党的制度也在不断更新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规范党员干部行为,先后出台或修订了54部党内法规,超过现行150多部党内法规的三分之一。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全面掌握,绝不能一知半解、似是而非,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近几年,各级通报以及我市查办的违纪案例,不少当事人知道有相关的制度规定,但是因为对制度界限把握不清,导致越界违规。前段时间,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了党规党纪,普遍感到收获很大,把握更加准确,底线要求更加明确。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也要带头学、认真学、真正学深学透,同时要利用单位学习时间组织党员干部系统学、全面学,让党员干部真正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在公车使用、休闲娱乐、人情往来等各个方面严把尺度,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坚决杜绝侥幸心理,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纪律是底线、高压线,对待纪律不能心存任何侥幸,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鲜明的态度、正确的立场,在纪律规矩面前慎微慎初、落细落小,否则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大家一定要以严格甚至是苛刻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八小时之内”的工作纪律和“八小时之外”的生活纪律,始终保持心态上的从容平和、言行上的严谨规范、作风上的清廉清正,决不能心存侥幸甚至明知故犯。同时要狠抓纪律落实,对违规违纪行为不能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不能把纪律只说在嘴上、挂在墙上、甚至搞下不为例,要让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让纪律规矩在每一次执行中都形成有力震慑,在每一名党员干部心中落地生根,切实维护好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是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期我们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铁规铁纪。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正风肃纪力度,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起、**人,给予党政纪处分**人,全市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7月上旬,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项督查组对**市进行了督查;7月下旬到8月上旬,**市委、市政府派出5个督查组,对县市区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实地督查。从反馈情况看,督查组对我市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公务接待不规范,存在无接待公函、不到定点接待单位就餐等问题;办公用房使用不规范,存在台账登记混乱、疑似摆设办公桌和电脑虚设工作人员、超标准使用等问题;财务管理不规范,存在大额现金支付、定额发票没有明细、购买物品未实行政府采购等问题。在前段**市直查直纠中,也向我反馈了财务管理不规范、挪用专项资金、公款私存等问题。在省委专项巡视我市反馈问题整改之后,市里又针对中央巡视组巡视**“回头看”组织了严格自查自纠,到目前仍出现这些问题,充分说明部分党员干部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讲纪律守规矩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问题整改存在虚浮漂、打折扣的现象。大家必须深刻认识到,在党风廉政建设这个问题上,没有所谓的小事细节,只要过了底线、碰了高压线就必然会受到严肃处理,并且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导向已经非常明确。同志们务必保持清醒头脑,绝不能存在任何应付心理,对检查出的问题要举一反三、抓好建章立制,用制度规范行为、用制度堵塞漏洞,尤其是对于财务管理问题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上级的每次巡查、督查都在这一领域发现问题,说明我们的监督管理还不到位。这方面,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业务检查和指导,尤其对于差旅费、会议费、接待费、车辆使用费用、项目资金、发票使用等关键环节,要进行全面严格的规范监管;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自查自纠,全面堵塞漏洞,决不能再犯类似的错误,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落地生根、得到不折不扣贯彻执行。
三是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惩治腐败不定指标、上不封顶,有腐必反、除恶务尽。要始终高举反腐利剑,聚焦腐败易发多发问题和领域,突出办案重点,查办典型案件,重点查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违纪违法案件,查处插手工程建设、土地出让及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违纪违法行为。要健全完善重大案件警示教育制度,通过剖析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广大党员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正确对待权力、谨慎使用权力、防止滥用权力。要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制度,进一步加大抽查力度,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现象。要突出问责追责,坚持既查直接责任、又查领导责任,既查案件本身的问题、又查监督不力的问题,倒逼责任落实到位。要高度重视解决好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这些问题直接侵害群众利益,严重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今年我市查处的观里镇孟家村原党支部书记截留低保金问题,造成很坏影响。要坚持重心下移,严厉查处侵民扰民的“害群之马”,尤其要强化扶贫资金监管,集中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等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纪律保障,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反腐倡廉带来的新成果、新气象。
(三)要严格遵守换届纪律,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今年县乡领导班子换届是我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能不能把干部选优、把班子配强、把风气抓好,直接决定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直接关系我市政治生态的优劣。各级党员干部要以强烈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换届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真正使换届的过程成为巩固和拓展全面从严治党成果的过程,营造政治生态上的“绿水青山”。
一是严格遵守换届纪律。换届工作,纪律先行。要切实抓好“四必看、四必谈、四必训”的落实,从严从紧抓好纪律执行,对拉帮结派搞小圈子、拉票贿选等问题,一律立项专办、快速核查,拉帮结派搞小圈子的一律不得提拔重用,拉票贿选的一律排除出人选名单或取消候选人资格,涉嫌违纪的由纪检监察机关严肃处理。在《镜鉴》这个警示片中,中央对衡阳、南充违反换届纪律的案件进行了严肃问责,教训深刻、发人深省。然而,在这样的高压态势下,衡阳市又出现了违反换届纪律的事件,所辖衡山县的部分领导干部在换届考察的敏感和关键时期违规聚餐,罔顾“九个严禁”“九个一律”换届纪律,涉嫌搞团团伙伙,违背换届纪律承诺,一批党员干部被严肃处理。昨天,中央又对辽宁省发生的违反换届纪律问题进行了通报。可见,对违反换届纪律的查处,一丝一毫都不会放松。前段时间,在**市委召开的会议上,孟凡利书记多次严肃提到跑官要官、说情打招呼等问题,强调干部的这些行为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自信,也是对组织的不信任,严令禁止发生类似情况。我也在有关会议上讲过多次,这里再严肃强调一下,从我做起,大家一定要严格遵守“九个严禁”相关规定,换届期间坚决不跑官要官、不说情打招呼,并且不妄议换届政策,不猜测换届人选,不打听、不传播小道消息,不因换届影响工作,上述作为政治纪律,大家必须严格遵守,坚决抵制不正之风。
二是选优配强“两代表一委员”。做好“两代表一委员”选举推荐工作,是开好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会的重要基础,也是广大群众实现民主政治权利的重要途径。各级各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两代表一委员”选举推荐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真正做到思想重视、把关严格、确保质量。前段时间,中共中央办公厅通报了浙江、湖南、广东、甘肃4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涉法涉罪典型案例,暴露出目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产生和管理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我们要从中汲取深刻教训,严把推荐关、审核关、选举关,严格政治标准、身份认定,规范推荐提名、组织考察,真正把那些有较高政治素质和议政议事能力、在工作和生活中带头创先争优的优秀代表、委员选上来,坚决防止“带病当选”,努力实现组织满意和群众满意。
三是正确看待个人进退留转。换届中将有一批优秀干部选进领导班子,这是党的事业发展进步需要。但是我们的干部层级结构决定了,任何一次换届中能被提拔的干部总是少数。作为党员干部对工作要有进取心,对升迁要有平常心,坦然接受党组织和干部群众的选择。进,要更加感谢组织和群众的信任,更加谦虚地学习工作,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不进,也要心态平和,自觉服从组织安排,不失工作的动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总之,要做到换届期间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四)要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目前看,全市的学习教育工作总体推进有序、态势良好,取得了明显阶段性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前段时间,**市委组织部于涛部长指出了目前学习教育中存在的五方面问题,洪功部长在上周召开的推进会议上也明确指出了我市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家要对号入座、认真整改,精准施策、用心用力,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党委(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把抓好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率先垂范、以上率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真正把党员干部的先锋形象树起来、把基层组织的功能强起来。新一轮的村“两委”换届工作将于明年全面展开,大家要精心谋划,超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决不能因为个人的进退留转而不积极甚至不作为。近期,市委、市政府将克服财政运行困难,下拨村级运转保障经费,各镇街区一定要专款专用、决不允许截留挪用。要千方百计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这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举措。前段时间,市委组织部围绕部门包村工作组织了现场观摩,并对各包帮单位落实集体增收项目情况进行了通报。上个周,市委、市政府组织各镇街区在桃村召开了现场会,就发展光伏发电脱贫增收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各镇街区要立即行动起来,抓住国家政策扶持、我市优势突出的机遇,推动光伏发电产业快速发展,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脱贫增收开辟新途径,不断提高村级自我保障能力,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同志们,全面从严治党任重而道远。大家要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勇于担当、真抓严管、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奋力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赶超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第4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
【摘 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本文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这一问题,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二是当前基层从严治党存在问题;三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路径探析.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基层
> 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
研究实践表明,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将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符合我们的建党宗旨.党的性质、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都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符合我国的治国理念.在从严治党问题上,我们党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清醒的认识, 、 、 等领导人多次阐述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理念.
(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从严治党的核心是************,最近一年来,党 采取一系列“从严治吏”新举措,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加大查案办案力度,促进了党风政风的明显好转,也为深化改革各项决策部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
> 二、当前基层从严治党存在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地按照 和省、市、县委的部署要求,切实把从严治党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但是,对照各级党委要求和党纪条规规定,个别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身上还有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地方.
(一)软弱涣散.一些党组织特别是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部分村“两委”班子成员由于年龄、素质、管理等方面原因,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凝聚力、战斗力不强,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的发展的需要,没有担当起基层党组织应有的责任.
(二)纪律松弛.少数基层党组织纪律松弛,党员干部精神状态不振,工作松松垮垮,在执行上级决策部署时根据自身利益搞选择、做变通,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党员党性观念不强,党的意识、纪律意识淡漠,组织观念弱化,不能带头执行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混同于普通群众,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不如普通群众.
(三)作风不正.一些单位作风建设还不够深入扎实,“十项规定”“十个一律”等制度落实还未到位,公款大吃大喝、挥霍公款、铺张浪费、贪图虚名、不务实效、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等问题在部分基层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存在.
(四)自律不严.一些基层党员干部不能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资金管理、工程建设、征地拆迁等领域违纪违法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一些基层干部职务不高,但涉案金额巨大,“小官巨贪”屡见不鲜;一些侵占征地补偿资金、涉农补贴的案件,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和社会稳定.
> 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路径探析
历史和现实警醒我们,党要管党丝毫不能懈怠,从严治党一刻不可放松.
(一)以严明党的纪律为前提,营造令行禁止、政令畅通的好氛围.必须从严落实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加强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自觉用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规范自己,用党章和党的各项规定要求自己,切实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坚决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现象发生.完善重大事项督查机制,加强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党委、政府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二)以严肃惩治腐败为手段,保持从严治党的强劲态势.从严治党,关键在于动真碰硬、敢抓敢管.必须把查处和问责摆在突出位置,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推进案件查办工作,强化******败组织协调,突出资金、资产、资源等重点领域,突出领导干部、中层热点岗位、基层站所和村居负责人等重点对象,突出征地拆迁、招标投标、行政审批、资金拨付等重点环节,真正做到有腐必惩、有贪必肃、违纪必纠.坚持抓早抓小,对反映党员干部苗頭性、趋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处置,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发挥查处案件的综合效应,深入剖析案件中暴露出的问题,注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三)以思想教育为基础,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可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四学四比十增强”教育活动,对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从政道德教育以及维护和遵守党风廉政各项规定的教育,组织学习党纪条规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构建************教育社会化体系,可组织“勤廉大讲坛”、“廉政笔会”、廉政教育“阶梯教室”等活动,做优“鹤乡清风”廉政文化品牌,通过教育为党员干部补钙充电,打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 总书记始终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的高度,把从严治党问题提到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在一系列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切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作为县级及以下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战斗力的基础.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要求,在抓经济、谋发展的同时,持之以恒抓党建,严管理,不断提升从严治党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把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觅, 张晓露, 代丽冰. 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几点思考[J]. 读书文摘, 20_(20).
第5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提升,人口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生产和分配物质财富的基础。我国在增加人口资源上提出二胎的政策,鼓励符合指定条件的夫妇生育二胎。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实行全面开放二胎政策,没有民族限制,没有地域限制,不分城市和农村,所有夫妇允许生育二胎,"二胎政策"可以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根据我国目前的形式来看",二胎政策"遇冷,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阻碍。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二胎政策;阻碍;遇冷
我国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后,放弃实施独生子女的政策,允许适龄夫妇生育二胎,鼓励符合条件的夫妇生育二胎。据调查显示,近几年来,我国15岁到64岁之间的人口下降了160万,这一次的下滑是二十年来第一次下滑。说明我国急需增加人口资源,人口资源是生产和分配物质财富的基础。二胎政策可以改善我国人口结构,对"失独"家庭来说是一件具有重要的意义的政策。
> 一、当前社会形势下"二胎政策"遇冷的原因
(一)"二胎政策"的实施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计划生育是我国在1982年提出的,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一政策在我国的实施长达30多年,很多人的思想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晚婚晚育,优生优育是计划生育的口号。计划生育在城市职工中的实施比较严苛,城市职工夫妇若生育第二个孩子,会受到开除党籍和开除公职的后果,因此,在城市工作的职工,都只能生育一个孩子。若不是城市职工,夫妇生育第二个孩子也会遭受失去分房的福利以及失去其他的福利的风险。若是在农村出现超生的情况,当地政府会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制止。"计划生育"在我国1982年的国情环境下实施的,是比较适用当时的情况的,我国本来就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不能更好控制人口问题,不仅会造成家庭负担,还会对社会造成负担。"计划生育"影响着目前适龄夫妇的上一辈,他们一般都是有一个孩子,两个孩子的不多。这样的情况造成上一辈人已经习惯了家中人丁少的状态,并且也不在乎男孩女孩的区别,重男轻女的思想已经变淡了,由于这样的情况,现在即使开放了二胎政策,也很少有人选择生育二胎。这是实施"二胎政策"遇冷的原因之一。
(二)家庭经济条件影响"二胎政策"的实施。
在我国全面开展二胎政策的时候,有一部分夫妇选择了生育二胎,这些生育二胎的夫妇都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才有能力负担孩子的花费。还有一部分夫妇不选择生育二胎,是由于经济条件不允许,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看孩子,这些夫妇每天为了生活而奋斗已经十分劳累,若在生育二胎,无疑是雪上加霜,造成夫妇经济压力巨大。随着我国经济上不断发展,培养一个孩子要花费的金钱是十分多的,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从小给孩子最好的教育,长大后给孩子准备房子,存款等。孩子小的时候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长大后又给孩子铺好未来的路。在二胎政策没有实施的时候,家中都只有一个孩子,全家人的宠爱都在一个孩子身上,如果突然新增一个成员,会导致孩子有抵触情绪。这些情况也是导致"二胎政策"遇冷的原因之一。
> 二、对当前社会形势下实施"二胎政策"的对策
(一)加强对职业女性的保障,促进"二胎政策"的有效实施。
国家应该发表一些有关女性生育保障政策,最大限度的保证女性的权利。在用人单位中,不安排怀孕女性出差,给女性提供专门的休息场所,在需要体力劳动时,注意怀孕女性的身体状况,尽量让男性或者没有怀孕的女性来操作。这样不仅保护了怀孕女性的安全,还锻炼了其他同事的工作能力。加强职业女性的保障,不仅仅是在工作上,政府也要制定相关的政策,给生育二胎的夫妇优厚待遇,促进适龄夫妇生育二胎的意愿,最终达到二胎政策更好的实施,为我国增加的人口资源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以上对策可以促进"二胎政策"的实施。
(二)实施"二胎政策"的同时,完善妇女生育二胎的医疗设备和服务。
适龄夫妇在选择二胎计划的时候,考虑的事情比较多的,在备孕方面、怀孕方面、生育方面,这些对医疗设备的要求很高,由于二胎夫妇年龄相对比较大,生育风险也是比较大的,在选择二胎生育的时候,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和帮助,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支付比较困难。在生育的时候,很多会选择剖腹产,剖腹产要求医生具有专业的水平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才能更好的保障孕妇的身体健康。孕妇在二胎生育后,会容易患抑郁症,心理医生也需要加强对产妇的思想引导,帮助她们度过这个阶段。
结束语
"二胎政策"是我国对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家人口情况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果,是国家用来调整人口数量的手段。目前我国出现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颁布这一政策,促进人口的短期增长。在这一政策的颁布后,很多夫妇都有自己的选择,但是还是有部分夫妇没有选择生育二胎,没有选择的原因有:自身的原因,经济情况不允许的原因。"二胎政策"的实施,不是指一味的增加中国人口数量,是希望父母生育二胎后,一样可以为孩子在教育、成长和发展等方面做打算。这样才能为我国培养出栋梁之才。本文讨论了"二胎政策"遇冷的原因,并给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升平。浅析当前社会形势下"二胎政策"遇冷[J].农家参谋,20_,No.591(15):203+266-267.
[2]王伊欢。社会视角下单独二胎政策分析[J].全文版:社会科学,20_:96.
[3]舒晟,谢悦佶,王也喆。"二孩政策"遇冷现状下浅谈其社会利弊[J].法制与社会,20_(35):173-174.
第6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
> 一.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与中国对日政策的发展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刻,在这一时期作出了改革开放和把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与进行现代化改革开放相适应,中国对外政策包括对日本的政策进行了调整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对外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中日关系的发展,日本是经济大国,资源小国,对海外资源的依赖性和依赖程度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大,加上国际局势动荡,对日本影响很大。因此,日本需要分散原料,燃料的供应,就近取材来满足其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
本在国际上的影响仍十分有限,它既无法同美,俄那种政治影响力遍及全球的超级大国相比,也无法与英法相比,因此,它力图在最有前途的亚太地区扩大政治影响,亚太地区既是日本的主要资源供应地,又是日本重要的商品市场。日本企图从政治上“担负起稳定亚太地区的使命”。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日本加强了亚太外交,积极在这一地区发挥作用施加影响。在国际重大问题上,积极参与,尤其在经济上大大增加对亚太“热点”地区的投资。加强经济合作。
> 二.中日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双边关系的发展
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为中日两国友好关系注入了新活力,中日官方和民间的互访增多,中日经济贸易迅速增长,经济合作的加强。文化的交流等都促进了中日关系的良好发展。
>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潜在不利于中日友好的倾向
中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有了显著发展,总体来看,主流是好的,正常的,发展是顺利的,都给双方带来了好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摩擦,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和政治两方面。
政治上,主要上是日本如何对待过去的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如何处理与台湾的关系这是中日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
经济上,大多是业务问题:一是两国由于体制的不同,在契约的观念,市场开放程度,交涉权限等方面产生的差异,二是随着歼击机往来的扩大,引起的贸易不平衡。三是在技术合作方面,日本企业严密控制先进技术的出口和转让,采取卖产品不卖设备,卖设备不卖技术的做法,这不能满足中国在技术引进方面的要求。
1.史教科书事件
日本为了替军国主义者发动的战争开脱罪责,近些年来,频频发生篡改历史教科书事件,引起了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的强烈反对。
篡改侵华史,美化军国主义不仅违反了《中日联合声明》的精神和原则。否定了日本政府就侵华战争向中国人民所表示的深刻反省,而且关系到中日友好合作的前途,因此,激起了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愤慨。中国人民用确凿的事实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教科书问题的实质是日本能否正确对待过去那段历史,这是中日关系中重大原则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日本有关方面在这次教科书上始终未能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第7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我们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承担着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大学生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浅谈我对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引言
大学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承担着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但随着社会的转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目标追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意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又在利益问题上趋于急功近利;他们往往只注重专业学习,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基本常识,也就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而远大的理想。面对这些挑战,大学生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文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的塑造。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当代自己。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和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当代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学习中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科学定位人生。
>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我们只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社会主义意识大厦基石的作用。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改变我们现在经济还不发达,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的现状。要把握好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为社会大理想做贡献,用个人理想来促进社会大理想。同时,我们既要严格要求好自身,也要带动周围的同学朋友一起坚定这一伟大的理想。
>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大学生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赢得尊严的精神支柱;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富强、文明、和谐的力量源泉。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是要知道如何去爱国,爱国不是要我们在发生中日矛盾时举着旗帜到处游行,到处砸人家的丰田汽车;爱国也不是一大帮大学生在新浪网上叫嚣着要爱国,却发现自己的英语四级还没有过;爱国更不是学校早上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操场上一片叽叽喳喳的声音。我们可以从尊重国旗,尊重国歌做起,来体现我们的爱国之情;我们可以像周恩来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来表达我们的爱我之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需要我们这些时代的接班人来发扬光大。同时,大学生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社会动态,国际新闻,了解社会的发展方向,积极思考创新,对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只有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我们大学生要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道德实践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陶冶良情操。并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勇于指证他人的错误、不规范行为,为创建良好的社会风气而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总结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一定要牢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融入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不断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和能力,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为了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第8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
《探讨中国网络强国建设的实战分析》
摘要: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在曾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关键词:网络强国、移动互联网、网络安全、国家战略
正文:
> 一、我国网络强国建设提出的背景
20_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亲自担任组长,、刘云山任副组长,再次体现了中国最高层全面深化改革、加强顶层设计的意志,显示出在保障网络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决心。他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刘云山出席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20_年重点工作》,并研究了近期工作。
尽管此前国内外有过诸多猜测,但这一消息还是引发了中外媒体和网民的热切关注。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中共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又一重大举措,是中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国家战略迈出的重要一步,标志着这个拥有6亿网民的网络大国加速向网络强国挺进。
> 二、中国现阶段网络发展的情况
今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20年来,中国互联网抓住机遇,快速推进,成果斐然。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截止20_年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6亿,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80%;手机用户超过12亿,国内域名总数1844万个,网站近400万家,全球十大互联网企业中我国有3家。20_年网络购物用户达到3亿,全国信息消费整体规模达到2.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28%,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
但是另外一些数据却显示,大不一定强,中国离网络强国目标仍有差距。我们在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区域和城乡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以信息化驱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十分繁重。我国不同地区间“数字鸿沟”及其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问题都需要尽快解决。同时,中国面临的网络安全方面的任务和挑战日益复杂和多元。中国目前是网络攻击的主要受害国。仅20_年11月,境外木马或僵尸程序控制境内服务器就接近90万个主机IP。侵犯个人隐私、损害公民合法权益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我国网络管理体制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九龙治水”的管理格局。在对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说明中明确表示,“面对互联网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现行管理体制存在明显弊端,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同时,随着互联网媒体属性越来越强,网上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
去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大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力度。《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产业优化升级,大力丰富信息消费内容,提高信息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
> 三、我们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措施
放眼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和顶层设计。截止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颁布了网络空间国家安全战略,仅美国就颁布了40多份与网络安全有关的文件。美国还在白宫设立“网络办公室”,并任命首席网络官,直接对总统负责。20_年2月,总统奥巴马又宣布启动美国《网络安全框架》。德国默克尔2月19日与法国总统奥朗德探讨建立欧洲独立互联网,拟从战略层面绕开美国以强化数据安全。欧盟三大领导机构明确,计划在20_年底通过欧洲数据保护改革方案。作为中国亚洲邻国,日本和印度也一直在积极行动。日本20_年6月出台《网络安全战略》,明确提出“网络安全立国”。印度20_年5月出台《国家网络安全策略》,目标是“安全可信的计算机环境”。因此,接轨国际,建设坚固可靠的国家网络安全体系,是中国必须作出的战略选择。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成立正是在此大背景下,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规格高、力度大、立意远来统筹指导中国迈向网络强国的发展战略,在中央层面设立一个更强有力、更有权威性的机构。新设立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将着眼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统筹协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研究制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推动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法治建设,不断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 四、中国树立与国际社会互信网络建设原则
国际社会要本着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则,通过积极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同时,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应对、谋求共治、实现共赢。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携手努力,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则,深化国际合作,尊重网络主权,维护网络安全,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中国乃至世界和平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如何治理互联网、用好互联网都是各国的关注,各国也在研究这个问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在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正处在这个大潮之中,受到的影响越来越深。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区域和城乡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
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认清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中国倡导的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主张各国制定符合自身国情的网络公共政策,我们重视发挥互联网对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实施互联网+政策,鼓励更多产业利用互联网实现更好发展。秉持“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的理念,在互联网领域的对外交流合作中,中国取得了丰富而卓越的成果。
结语:中国网络强国的战略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会上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示,领导小组将围绕“建设网络强国”,重点发力以下任务: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会议还强调,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罗诗钿;李冬梅;;论网络时代的民众评价活动及其在现代政治文明中的价值[J];长白学刊;20_年04期
[2]宋新曲;关勇;胡晴欣;;论构建信息伦理社会调控机制之基本原则[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_年01期
[3]赵春丽;;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范式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_年02期
[4]徐敬宏;;网站隐私声明的真实功能考察——对五家网站隐私声明的文本分析[J];当代传播;20_年06期
[5]王爱玲;洪晓楠;;软实力竞争与网络媒介的文化自觉[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_年03期
[6]李鹏飞;;关于新兴媒体的理性观照[J];湖南社会科学;20_年05期
[7]林明凤;;我国网络监控的现状及反思[J];法制与社会;20_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