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PPT下载网 - www.51xueba.com - PPT背景图片,PPT模板免费下载!
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范文 > 自查报告 > 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10篇

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10篇

时间:2024-07-04 21:40:38来源:网络 作者:雾花翩跹 点击: 375 次 下载.docx文档
党的建设是党的工作的属概念,又是党务工作的种概念,它是指党为保持自己的性质而从事的一系列自我完善的活动,不仅包括党务工作,还包括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等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十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基层持续发展、繁荣和稳定。为了促进基层治理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始终紧紧地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切实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以“党建实”促进“作风实”,争做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形象好的排头兵。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就要以“实”作风抓好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对待存在的问题要有立刻整改的态度和决心,从根源断绝一切隐疾。着力压实基层党员干部领导责任,聚焦问题清单,做出实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强化党组织领导把关作用,遵守各项党内条律,全面落实新时代党员标准。

  以“党建优”引领“治理优”,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基层治理的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把创新基层治理做为基层党建重要项目,充分将网格化管理和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相结合,推进基层治理向着更便捷方向发展。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使得基层治理更高效、服务更精细,让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以“党建强”带动“发展强”,筑就高质量发展硬核支撑。坚持党建引领基层高质量发展,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为基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创新服务、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把党组织活动和企业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党建“软实力”促进企业“强发展”,使党组织成为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的源泉。推动产业升级与环境改善同步推进,实现人居环境和产业发展双提升。

  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和广大党员在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建强”引领“基层强”,奏响基层发展的“最美和声”。

  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提质增效,激发基层活力,提高治理水平。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战斗力的基础。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基层治理的强大效能,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要赋权扩能松绑减负。聚焦镇街党组织抓党建、强治理、优服务主责主业,全面深化镇街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取消招商引资等职能,赋予统筹调度公共事务、统筹使用下沉资源等职权,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动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重心下移和执法事项属地化管理。要在赋权扩能上做“加法”,在松绑减负上做“减法”,加强流转交办、督办反馈、考核管理,有效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有力破解制约村(居)发挥作用的突出问题,推动工作重心向抓基层治理转变。

  要联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是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基石,担负着保证国家法律政策顺利执行、行政管理有效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等重任。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在基层,推动党和国家各项政策落地的责任主体在基层。要建立市、区、镇街、村(居)四级联动体系,全面推行镇街“大党委”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拓宽居民议事渠道。以镇街党组织为轴心,联动整合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农村、医院、公安等力量,组建“党建联盟”,组织在职党员社区“双报到”,参与村(居)治理服务。巩固深化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带动自治组织、志愿组织、群团组织建设,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要改革创新服务群众。改革发展需要创新,基层治理中依然需要创新驱动。近年来,部分地区在基层治理上停滞不前、原地踏步,很大程度上与创新方面因循守旧、畏手畏脚等导致的改革力度不够有直接关系。应创新服务群众方式,深入推进“党建+网格化服务管理”,把党支部、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强化党建引领,积极推动将党建、治理、服务等各类网格整合成基层治理“一张网”,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水平。采取创新性的举措,让基层组织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国家治理的根基在基层,国家治理的任务通过基层落实。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加强和完善基层治理,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必须筑牢基层党建根基、夯实治理底盘,从走好“最后一公里”着眼,持续在强化组织引领、推动多元共治、夯实基层基础、着力破解难题上下功夫、出实招、见成效,切实提升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水平。

  (一)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xx市坚持基层各类组织自觉贯彻党的主张,确保基层治理正确方向,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战斗堡垒作用,能够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作用,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二)切实完善联动运行体系。xx市在提升基层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通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以基层党组织为中心,建立起科学、顺畅、高效、严密的联动运行体系,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组织保障。通过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各部门积极谋划、部署,带头推动,带头参与,健全网格发现、社区收集、街道吹哨、分级响应、协同处置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局面。用好街道“大工委”及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机关党组织与社区共驻共建、机关干部志愿服务等制度,各单位履行职能职责,积极指导并参与社区共驻共建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改善民生,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完善现代化治理体系。

  (三)不断整合优化网格。网格化服务管理在xx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xx市以党建为统领,依托现有网格,优化组织设置,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党小组长、网格员,建立一支稳定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做实做优社区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夯实基层治理根基,提高社区治理效能。优化党组织网络结构,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为基本框架的党建网格化组织体系,同步建立商圈、新业态企业和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建设,全力服务城市基层治理。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管理服务,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不断强化党组织作用。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利用政务服务网、微信公众号等载体,依托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和网格,健全完善方便快捷的服务信息平台,为群众提供更为精准、更为精细、更为高效的服务。

  虽然xx市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创新,创造了许多可供借鉴的有益经验,但是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

  基层党建战斗堡垒作用有待加强。个别社区街道乡镇党组织主责主业意识不强,职责职权划分不明,统筹协调功能不足,内设机构臃肿低效,缺乏组织活力,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不突出,难以有效领导辖区内的社会组织。有的基层干部相互推卸责任,不积极为人民谋福利,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不作为态度,未及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基层党建治理方式方法有待创新。面对社区治理和服务带来的网络化、法治化、协商共治等新情况新问题,个别基层党组织思路陈旧、办法简单、措施不力,往往发挥不了作用。有的基层干部水平不高、经验不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听取群众意见不够,缺乏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容易陷入“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困境,从而犯了错误,导致好心办坏事,加深党群干群隔阂,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不利于团结教育广大群众,不利于营造团结奋斗的氛围。

  乡村党建顺应形势能力有待提高。村级党组织作为宣传、组织和引导群众的第一线,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乡村治理的主导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各项改革措施的不断推进,农民经营主体的相对独立性及经营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分散性,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群众对村级党组织的依赖,而个别村级党组织没有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凝聚力和号召力趋于减弱。

  基层治理是整个社会治理的重点和关键,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着xx市“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决策部署的有效落实,直接影响基层社会稳定和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更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一)以党建优引领基层优,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大变革时代基层治理方式与时俱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坚持党建带群建,把党的建设工作充分落实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推动末端组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切实把党的全面领导“一根钢钎”插到最基层。一要实行“主官上”。进一步明确市、县区、乡镇、村四级书记直接抓基层治理的领导责任,有力统筹各方力量资源,做到合力抓党建、抓发展、抓治理、抓服务,构建起“一竿子插到底”的责任体系。二要实行“战区制”。进一步理顺条块关系,强化属地责任,将全市划分为市、县区、乡镇、村4级“战区”,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把党小组建在单元里,延伸网格触角,细化最小单元,织密乡村治理“一张网”,实现一体化调度、穿透式指挥,提升服务治理精细化水平。三要实行“强堡垒”。突出政治功能,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加大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力度,通过补短板、强弱项、重创新等措施,解决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营造“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以党建强带动发展强,筑就高质量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基层治理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突出党建引领,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并重,有助于在新征程中凝聚党心民心、汇聚民意民力。要以系统推进为抓手,搭建部门参与基层治理服务的重要载体和共同平台,引导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主动下沉基层开展共驻共建、联系服务群众。围绕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任务中冲锋在前、示范表率,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切实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要引领新经济新业态强根铸魂,探索推进党建联盟共同体,发挥项目共推效应,让“党建强”和“发展强”相契合,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要坚持治理提效与环境改善同步推进,实现人居环境和治理水平双提升,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以党建实促进作风实,锻造高素质骨干队伍。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归根到底要靠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聚焦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切实抓好基层治理骨干队伍建设。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分级培训制度,积极推进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建设,锤炼干部过硬本领。加强对敢作为、能作为、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通过组织聚人、事业成人、党建留人,确保每一位党员干部政治上信得过、业务上靠得住、生活上“清正廉”。当前,基层面临“上面千根线、基层一根针”的压力,“解决形式主义问题、深化基层减负工作”也是摆在基层治理面前的重要课题。要立足实际条件,切实在减轻基层负担、提升治理效能方面做文章,着力破解“权责失衡、小马拉大车”等基层治理难题,让基层干部能够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聚焦主业、担当作为,促使整个基层拥有秩序与活力。

  (四)以党建靓引领治理靓,用心高水平服务群众。基层治理处于国家治理的一线,回应民众需求、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其核心任务。要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在做好日常治理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回应好民众的诉求、办好群众的“小事”和“心头事”,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始终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积极探索深化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充实基层群防群治力量,健全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治理机制,增强基层应急处突能力。同时,要把创新基层治理手段和载体列为基层党建重要项目,充分利用区块链、“云服务”、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推进基层治理由“人治”变“智治”,以数字赋能、网上办理、平台建设、智慧服务为依托,打造治理现代化的“新引擎”,使得基层治理更高效、服务更精细。

  (五)以党建佳推动治理佳,高标准提升治理水平。一要打造“党建引领+互联网”模式。积极搭建从区(县)到居民委员会四级联动的区域化党建格局,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不断聚合区域化党建的向心力;建设以网格化治理为主要形式的区域党建平台,以信息化联动为发展方向,以落实党员网格责任制为具体形式,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二要深化“党建引领+文化”发展。党建工作要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推动党的思想建设,尤其要推动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切实让党的创新理论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发挥“主心骨”“定盘星”作用。结合地方特色,在基层党组织的带动下,在网格内组建各类居民兴趣活动团队,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道德讲堂、健身舞展演等社区文化活动,营造邻里团结、社会和谐的文化氛围,实现社区居民“人与人之间不再冷漠、更多一份亲情和融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基层治理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党建工作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建工作不仅是推进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更是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一要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党建工作是指党的组织在基层开展的各项工作,主要包括党员教育、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党建工作在基层治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引领基层治理方向。基层治理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而党建工作可以为基层治理提供指导和引领,帮助基层组织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制定出相应的工作计划和目标。二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党建工作可以通过提高基层组织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使基层治理更加科学、规范、高效。三是营造和谐社会环境。党建工作可以通过加强党员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要持续加强党建工作。加强党建工作,推进基层治理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一是加强党员教育。加强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党员成为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的保障。二是强化组织建设。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党的基层组织,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基层治理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提高基层治理的公信力和形象。四是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模式。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模式,借鉴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和方法,提高基层治理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加强党建工作,推进基层治理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党建工作,才能有效地推进基层治理,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机关党建工作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完成机关各项任务,促进机关全面建设的重要保证。按照新时期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笔者根据本局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

  近年来,我局机关党以机关党建特色年为主题,以打造“五型”党组织和“四强”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为抓手,紧紧围绕全局工作大局,通过建立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等工作,狠抓了机关党员思想政治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了党支部各项建设水平的提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形成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检验、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机关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对全局工作的开展和全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我局基层党建工作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基层党建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部分党员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还较为根深蒂固,党建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即使抓党建工作也是被动应付,缺乏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责任和激情。

  二是党建工作机制不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的考核奖惩办法、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没有建立、健全和完善,机关党建工作缺乏必要的实施手段,号召力不强,推动力不够,工作难以开展。三是党建工作内容不丰富。基层党内组织生活缺少创新意识和手段,存在流于形式的倾向,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部分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内容枯燥,方式方法单一,缺乏生机和活力;党建工作的载体创新不够,基层党建工作无特色。

  四是党内监督不健全。机关党内监督机制缺乏抓手,不够健全,渠道不太畅通;一些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内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接受监督自觉性不高,存在着不愿监督和不敢监督的现象,机关党组织的管理、监督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五是党建工作保障不力。机关党建工作经费、人员等保障措施不落实。一方面因缺少经费,造成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难、开展活动难,推进工作难;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干部绝大部分都是兼职,本身承担较多的业务工作,造成无时间、无精力去抓党务工作,同时,党务干部参加培训少,部分党务干部缺乏必要的党务知识,对新形势、新任务下的党务工作难以适应。

  (一)提高认识,创新党建工作的思想观念。机关党建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一是深刻认识基层党建工作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要树立发展为第一要务的观念,要明确机关党建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发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作为求地位,以地位谋作为,把基层党建工作做到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上,做到工商工作的难点上,放到机关作风的改进上,体现在各项业务工作的落实上,形成与业务工作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局面,充分发挥好机关党建工作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二是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要克服“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较软,内容较虚、中心、业务工作为主,党建工作为辅”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党务干部的重要职责,树立“理直气壮抓党建、尽心尽职抓党建”的思想,不断增强机关党组织的亲合力与感召力;要坚持“虚工实做”,以机关党建实效去推动业务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管理,健全党建工作机制。要坚持党建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机关党建工作机制。一是健全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机关党组主要领导同志要负起机关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人,把党建作为机关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安排,定期研究;其他党组领导同志也要按“一岗双责”的要求,积极支持和配合做好分管联系单位的党建工作,形成党建与业务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机制。二是建立机关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机关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及领导体制上的特殊性,决定只有通过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才能引导机关党组织自觉地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提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三是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进性;要把对党员的管理与实行目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要继续实行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更好地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

  (三)立足本职,丰富党建工作内容。要围绕全党的中心工作,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工商职能工作任务的完成,作为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载体,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在工作方式上有所改进、突破;要结合机关业务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开展党建活动,突出“政治性、针对性、有效性、渗透性”,不搞形式主义,要在化解矛盾、理顺关系,调动积极性等方面来体现党建工作的成效,推进党的建设。

  (四)加强教育,落实党内监督机制。要按照党章的总体要求和监督条例的具体规定,强化机关党的纪检机构的监督职能,大力推进党务公开,对党员干部实行全方位、宽领域的监督,并切实加大对违法违纪党员干部的处置力度,促进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五)完善制度,为党建工作提供保障。一是党务干部队伍专业化。专业稳定的党务干部队伍是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基础,要改变党务干部兼职的现状,使基层党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建立党务干部的学习培训制度。要加大学习培训的力度,为党务干部提供学习、考察、参观的机会,拓宽知识面,使党务干部成为“专党务、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增强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保证机关党建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建立经费保障制度。根据党建工作需要,制定各基层党组织年度经费预算计划,纳入单位开支的预算之中,改变党建工作无钱开展的尴尬的局面,为保证党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经费保障。

  近年来,城市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已逐步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基层治理重要指示要求、坚持党对城市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为新时期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发展提供了遵循。但当前我旗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仍沿用过去传统的老方法、老模式,并没有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特点,产生了一些矛盾和问题。

  近年来,社区党组织通过“两委”换届、下派志愿者等方式,队伍得到了不断充实,但由于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普遍较低,人员配备与繁重的党建工作任务仍然不相适应,往往是几个人服务几千人,几名党员管理近百名党员,且部分社区工作人员组织能力和服务能力相对欠缺,处理复杂的社区事务难免能力不足,缺少有工作经验、有服务热情,能跟上社会发展步伐的专业化党建工作者队伍。

  近年来,随着城镇下岗职工党员、复员军人党员、大学生待业党员等大量涌入社区,社区党员队伍日益庞大,且年龄构成、职业构成、收入构成复杂化,给教育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促进社区党员履行义务、发挥作用,镇党委、社区党总支制定完善了一些制度,但没有行之有效的、硬性的措施和办法,执行效果不明显。一些在职党员觉得在工作时间发挥党员作用就够了,不愿意接受社区的管理,对社区工作漠不关心,对社区服务和公益事业敬而远之;一些离退休党员自身状态没有得到及时调整,满足于“守摊子、抱孙子”,发挥自身余热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流动党员由于自身去向的不明确,对党组织缺乏归属感,一些党员不愿意联系党组织,成了“挂名党员”,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甚至不交纳党费,逐渐丧失了先进性。

  虽然各社区都与各行业各领域党组织成立了联合党委,但相关单位对城市基层党建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与社区沟通紧密程度不高,党建工作“各自为政”“各抓各的”现象依然存在,相融共建、合作共赢的理念尚未形成。社区党组织在与各行业各领域党组织互联互动中,统筹协调能力不足,与驻区单位互联互动不紧密。

  针对我旗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百灵庙镇就如何创新社会治理、切实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明确社区党组织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加强对社区党组织的支持和保障,落实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强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注重强化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以社区联合党委为依托,建立区域“大党建”格局,推进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条块结合,形成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同时,积极推动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紧密结合,强化政治引领,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

  积极探索社区干部队伍待遇增长机制,探索采取财政补贴、党费投入、乡镇自筹相结合的方式予以补充,提高工资标准。设立社区建设奖励基金,对工作突出、表现优秀的社区干部进行奖励,优先从社区工作者中招考公务员、事业编干部,优先从素质优、贡献大的社区干部中选拔“两代表一委员”。加大社区工作人员培训力度,从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工作纪律、业务能力等方面提升社区干部工作能力,提升社区干部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他们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居民困难、化解矛盾纠纷、提高办事效率的能力。

  本着对社区管理不留“死角”的原则,建立“党总支—党支部—党员”三级网络化组织体系,健全工作制度,突出抓好党员分类管理。对于离退休党员,要以“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乐”为原则,从思想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开展“老党员结对帮带积极分子”“志愿者服务小组”等活动,鼓励老党员发挥余热;对在职党员,要因人制宜,以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服务工作为抓手,逐步完善在职党员登记制度、联系群众制度、志愿服务制度,建立双向考评机制,发挥其职业特长;对流动党员,建立流动人员信息库,发放流动党员证,结合技能培训、技术辅导等活动宣传党的思想,把他们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范围。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存在“两难两低两弱”的问题:社会治理的基层在基层,薄弱环节在乡村,经过调研发现,党建在引领基层治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难点,重点表现在“两难两低两弱”的问题。“两难”即发展党员难,近年来受经济社会的影响,农村人口流失严重,群众入党的积极性逐年下降,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的难度增大,2024年我县探索“双推双选”发展党员的办法,在发展党员质量上有所提升,但是数量上还是存在3年未发展党员的“空白村”,农村面临着党员老龄化、发展党员难的问题;党员教育培训难,90%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党员教育培训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农村党员普遍存在“能力危机”,与新时期农村建设需求“缺口”巨大。部分农村党组织不能结合本村发展实际制定培训计划,致使党员干部群众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两低”即村干部学历偏低,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后,我县125名农村支部书记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提升到35人,但是学历仍然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村干部工作能力偏低。部分村干部开展工作因循守旧、被动等靠,对农村发展缺乏明确思路和长远规划。比如,近年来,我县积极争取资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但部分村选择集体经济项目缺乏前瞻性、科学性,或是简单发展种养殖,经济收益差、产品附加值低,或是缺乏销售服务的渠道和营销策略,产品“走不出去”或者“走不远”。“两弱”即党员服务意识弱,部分党员片面重视自身经济利益,缺乏服务意识,流动党员大多选择在外务工,对村内事务不了解,回村发展意愿不强;党员服务能力弱,部分农村党组织对党员培训长期不重视,致使农村党员能力素质提升缓慢,对服务农村建设“有心无力”。部分农村党员自身贫困,也不愿参加学习教育和技能培训,乐于充当“贫困户”,等着组织和政策的救济,缺乏带富帮困的能力。对此,基层也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建议上级部门统筹教育教学资源,适当向农村倾斜。出台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分层分类提出指导性建议,为基层分类培养“两委”班子、一般党员、流动党员提供依据。二是推进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将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任职常态化,积极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拔合适人员,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为农村注入活力,也解决机关单位“人浮于事”的问题。同时,实施“农村本土人才回归工程”,积极从经商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中发现培养村“两委”后备干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储备力量。三是引导党员发挥作用。要构建适合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高标准建设党群服务中心,科学设置功能性党小组,推进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畅通流动党员双向联系渠道,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参与乡村治理、化解矛盾纠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近年来,北坡镇始终坚持以基层党建为核心助推各项中心工作。不断强化基层党建在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软弱涣散党组织等各项中心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不断探索党建引领的方法和路径。但在推进党建引领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存在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差、党建基础落后,示范引领作用欠缺、党员思想觉悟低等问题,这导致基层党建在各项中心工作中未能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如动土村、鹤门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日常工作作风软弱涣散,未能在基层中充分发挥出“头雁”作用,班子成员自身党性要求较低,内耗大,党组织凝聚力较差,缺乏带头干事创业、敢当担的主人翁精神。没能带领、组织、凝聚群众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一是党组织阵地建设不完善,党群服务中心比较落后。二是党组织地位及作用弱化,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缺乏深入融合。三是少数同志不愿做党务工作,主要精力集中在抓农业经济工作中,对党建工作只是应付、被动地去做。

  一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甚至腐化堕落,丧失了党员干部在广大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先锋模范地位。二是基层党员干部不善于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因循守旧,缺乏创新。三是基层党员干部,党性淡薄,在日常工作中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只顾及局部利益,缺乏全局观念。

  针对以上问题,为能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在各项中心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一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基层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制,发挥“头雁”工程作用,让党组织主要领导人树立起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其他党组织干部成员积极支持配合做好基层组织党建工作。另一方面狠抓班子队伍建设,精配强将,引导优秀党员、优秀村长、优秀乡贤、优秀大学毕业生、优秀致富带头人等加入班子备选行列,建立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敢当担、敢作为的班子队伍,从而提高队伍的凝聚力,让干部做到以主人翁的态度去服务于民。

  规范阵地建设,全部升级改造镇、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镇、村两级书记信箱,便民服务进村入户,创建乡贤工作室、社会治理办公室。探索新的党建+模式,开展农村党员示范岗、“党员干部+房头”网格化管理,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致富带头服务队、矛盾纠纷调处队。遂溪县北坡镇赵屋村党支部、北塘村党支部在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等方面很好发挥了基层党建引领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把抓党建与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等基层治理融合起来,发挥退休党员干部、家族老者、老党员、贤人能人、先进模范等人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群众教育管理,发挥基层党组织“主心骨”作用,助推中心工作向好发展。

  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教育管理。多聘请上级党委领导干部对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进行教育培训,其次基层党组织自身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增强班子成员的党性及思想先进性,努力提高党组织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二是实行班子成员示范岗等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更好地激发班子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引导党组织自觉地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提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

  当前,我市基层社会治理总体情况较好,但是与面临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群众更加个性化、更加差异化的需求相比,在思想认识、治理能力、治理方式及干部队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对基层社会治理的认识陈旧。虽然我们在化解矛盾、强化防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基层治理仍然存在“社会治理就是社会管理,治理就是管控”的陈旧观念,法治思维和创新意识不强。基层工作的中心和重心在招商引资和经济建设上,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够,没有准确把握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领域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的规律性,没有认真思考和分析研究对策建议。

  (二)基层基础薄弱。县级职能部门习惯性的将工作任务直接安排和转嫁给基层组织,村(居)疲于应付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自治功能难以发挥,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到位。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平台单一,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对基层治理满意度、认可度不高。平安建设满意度长期不高与日常政策宣传不及时不到位、群众参与度不高密切相关。

  (三)基层社会治理制度设计不够系统化。随着此次机构改革完成,县级综治部门被撤销,综治的联动机制没有有效衔接,社会治理仍侧重政府主导,社会治理系统化不够,制度设计整体性、全局性联动不足。例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工作涉及公安、卫生、民政等多个部门,各相关部门对患者评定标准、统计口径不统一,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及时,影响工作实效。在精准区分不同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精准管理与服务方面还较为欠缺,网格化管理的精准度不高,精细化水平较低,信息分析研判、大数据应用不够深入。在流动人口、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群体,我们虽然对此类特殊人群建立了信息系统,并及时采集录入人员信息,但在信息分析研判、运用信息数据指导服务管理实战方面没有形成良好机制,各类信息化系统还停留在信息收集的低端层面,深度开发应用不够。基层治理长期处于一种“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模式,事后处置多、事前预防化解少,对一些基层矛盾、信访问题,不少干部信奉“摆平就是水平”,甚至采取“花钱买平安”方式解决,从源头破解社会矛盾难题做得不够好。

  (四)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基层从事政法综治等社会治理的专职人员较少,甚至基层派出所人员都严重不足,接处警大部分由警辅人员完成,接处警质量不高,群众满意度较低。基层网格员队伍不稳定,专职网格员较少,专职人员待遇不明确,兼职人员往往一人任多职,年龄普遍偏大、知识结构明显较低,仅能应付部分工作,对于创造性、精准性、差异化的服务难以提供。

  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我们认真总结治理实践经验,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目标,在基层社会治理理念、体系、模式、保障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一)提高政治站位。一是突出以人为本理念,推进基层治理平台转型升级。要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基层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全面提档升级乡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综治中心)、“幸福驿站”、村(社区)警务室等基层服务阵地,将政法、信访、行政执法等社会治理力量相对整合,打造“政法小院”,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坚强堡垒。二加快提升“四位一体”建设的协同化水平。以“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的“四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为牵引,研究制定推进我市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举措,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因情施策,鼓励各镇(区、街道)探索形成各具特色、贴合实际的基层治理模式,打响基层善治的邳州经验、邳州品牌。

  (二)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一是不断完善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在党建引领的总原则下,聚焦重点解决发展瓶颈问题,构建党委统领、政府负责、部门参与的协同治理格局,推动社会治理向村、社区等基层“细胞”延伸。二是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到社会治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划拨专项资金、筹集社会公益资金等方式,引导社会组织承接政府事务性工作和服务职能,积极参与和服务社会基层治理,优化治安政务服务。三是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依托“雪亮”工程,逐步将城管、交通、住建等重点行业、重点部位公共视频监控接入110指挥和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深度融合网格化服务管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阳光信访三大信息平台,深化平安视联网建设,建立起“互联网+社会治理”的“一网通管”格局,做到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全面提升驾驭全局治安能力。

  (三)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一是拓展“党建+”模式,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社区党建要融合“网格化”管理,逐步形成“小网格、大党建”基层党建工作格局,探索“党建+群团”“党建+社工”“党建+网格员”等工作模式,采取“群众点单、社会组织接单、政府买单、第三方验单”的公共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至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二是创新精准化服务模式,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目标。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对一般人群、特殊人群、重点人群,精准分区分类服务管理。在扶贫、交通、医疗、教育、养老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领域,创新方式方法,提供精准化社会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三是实现技术智能化,以科技主导基层治理。科技从来都是基层社会治理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和规律,用智能化推动社会治理理念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科技含量,做大做强网格化联动指挥平台,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四)强化投入保障。一是明确专项资金。要明确设立基层治理专项资金,采取项目资助、以奖代补等方式,激励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社会治理专项资金申报审批、监督检查机制,明确资金适用范围、扶持方式、使用原则、法律责任等,通过政策导向和资金倾斜,激励各方积极参与,提升社会治理质量和公共服务效益。二是壮大队伍力量,凝聚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健全完善政法综治队伍教育培训、职业技能进修、岗位交流等培养机制,在纠纷调处、法律援助、特殊人群矫正帮扶等社会治理重点领域建立专门性从业入门培训课程。三是筑牢基层基础,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统筹推进网格化服务、心理疏导、纠纷调处、法律服务等基层服务治理阵地建设,打造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的共建共享基层治理平台,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最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服务和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农业、农村、农民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和联结方式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任务、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工作方式,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需要。

  (一)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弱化”。

  一是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对党建工作责任制执行不力,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二是少数同志把主要精力集中抓经济工作及业务工作上,对党建工作只是应付、被动地去做,对党建工作组织不力,抓得不紧。三是村小一级党组织形同虚设,很少开展党组织的活动。

  (二)组织教育活动不到位。

  部分基层党组织生活、“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不够全面,存在重工作、轻学习的现象地区。特别是大多农村支部的组织生活流于形式,甚至一年到头都没有开展组织生活,导致一些党员对政治学习兴趣不浓,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宗旨意识淡化,没有归宿感和荣誉感。

  (三)党员先锋意识发挥不突出。

  一些基层党组织不注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的党员党性淡簿,私心较重,只顾自身发展,帮扶作用没有有效发挥;有的党员纪律意识淡薄,特别是一些流动党员常年不缴纳党费或不愿意按规定标准缴纳、不参加支部生活。这些个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影响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松弛。

  一些基层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不到位,支部组织生活不健全,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缺乏力度,造成党员纪律散漫;村小组支部书记没有领取工资待遇,不肯积极主动参与党支部管理工作。

  (五)办公活动经费缺乏。一是办公经费解不了燃眉之急。很多农村支部由于经费缺乏,大多没有活动室。二是党组织对薄弱的基础设施建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最后也只能停在嘴里。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是学习培训不到位,造成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甚至腐化堕落,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村小组支部书记没有待遇,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其工作积极性。

  (二)综合素质不到位。

  有的村干部素质不高,对农村政策掌握不多,把握不准,断章取义,有时带来负面影响;个别村干部自律意识差,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差;有的村干部宗旨观念不强,服务意识淡泊,利己思想严重,甚至违法违纪,影响了村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三)机制管理不到位。

  一方面制度不健全,工作无章可循,随意性很大。有的虽有制度,但抓得不严,形同虚设。另一方面管理机制不配套,党组织对不履行职责和存在问题的成员大多是进行批评教育,缺乏有效的措施。

  三、方法措施

  (一)集中精力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骨干队伍。

  1.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注重从优秀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在外工作的乡村教师、乡村医生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选派第一书记要严把质量关,确保可用管用。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严格第一书记的日常管理、监督考核和奖惩工作,确保待得住、干得好。

  2.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乡镇党委要做好村干部和第一书记的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每年举办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对村党组织书记轮训一遍。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村干部进行党的纪律和规矩、现代农业、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实用技术以及民主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发展经济、服务群众的能力。注重将“互联网+”引入村干部教育管理,用好微信、远程教育等新载体,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有计划地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到发达地区开展实地观摩、现场学习等活动,提高培训针对性。

  3.精心培养村级后备干部。注重选好,强化培养,把优秀青年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村干部、致富能手、产业带头人,加强后备村干部队伍建设,力争用几年时间,为每个行政村培养和储备一批有思想觉悟、文化素质、职业特长和组织能力的带头人后备人选。建立村级后备干部管理台账,定期考察调整制度,做到备用结合、动态管理。

  4.抓好党员发展管理工作。一是严把党员发展关,发展高素质的年轻党员;二是组织农村党员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实用技术,不断强化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提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三是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切实把“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落实好,规范党员管理。四是开展党员考评,定期与党员谈心谈话,对党员进行“党性体检、民主评议”,及时公布考评结果。五是规范农村流动党员的管理,引导流动党员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二)下大力气推动村级组织经费和村干部报酬待遇落实。

  一是加大村级办公经费保障力度。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充实党组织办公经费和提高村干部的任职补贴标准,让村党组织有能力、有底气为群众办事。

  (三)加强村务监督,充分发挥组织效能。

  切实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不断加强对村务决策、执行、公开的监督。主要是是加强对村务决策、村务公开、村级资源资产资金管理、为民服务专项资金监管、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措施落实和耕地保护、土地流转工作的监督,通过强有力的监督,确保村务工作公开透明、合法合规。

  (四)着眼长远建立农村基层党建责任制。

  1.强化农村基层党建责任。党组织书记要履行好责任,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建立农村基层党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深入开展述职评议考核,推动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切实形成“书记抓、抓书记”的长效机制。建立“暗访督查、约谈问责”制度,对履行党建责任不到位的,进行严肃批评;对问题较多、长期打不开局面的,及时约谈通报;对抓党建不力、出现严重后果的,要进行组织处理。

  2.切实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建立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协调小组和办事机构。党委组织部门要负起具体的牵头抓总职责,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落实,抓好各方面任务的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经济综合部门应结合各自职能,加大服务和保障工作力度,积极推广切实可行的服务项目,支持和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积极转变职能、履行职责创造条件,推动乡镇加强思想、作风、能力建设,提高做好农村工作的水平。乡镇要强化抓村的直接责任,落实好分片包村、入户走访、在村服务制度。继续抓好机关干部“下基层”、部门包村、驻村帮扶等工作落实,促进城乡基层党建互融共进、整体提高。

转载务必注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s://www.51xueba.com/fanwen/shiyong/a31/74902.html

最新内容

猜你喜欢